徐州沛县贡生王定勋,字和庵,号云笠山人,为沛邑望族。他生活于清乾隆时代,博学嗜古。定勋著有《云笠诗抄》《柘亭乐府》等,前者有乾隆二十六年刻本,后者为抄本,现镇江市图书馆有藏。在《柘亭乐府》里,王定勋有首拟古乐府诗《姚先生并序》,讲述了明末清初苏州的两位奇人故事。 这两位奇人实为主仆。主人姚氏,名不见经传,仅知道是姑苏人,明末时为举人,仆人名“狗颠”。顺治年间姚先生赴彭城黄河湾,到因病辞官归里的宁波通判吴汝琜家做家庭教师,教授吴家的儿子廷燮、廷焞等人。吴家科第连绵,为彭城望族,廷燮后来考中康熙八年己酉科顺天榜举人,廷焞为骠骑将军张胆的女婿,早卒。王定勋的外祖父不知道是否为吴家,但确定是姚夫子的学生之一,故此对姚先生的传奇所知甚详,并仿照古乐府诗的体例,写了这篇《姚先生》加以传颂。 先说说姚夫子的传奇之处。姚夫子每月要洗肠、吃烟一次。洗肠是怎样洗法子呢?几瓮水,一只瓢。先生举瓢饮水,“顷进数十”,然后入厕泄之。如此几次三番,就算是把肠子洗干净了。一般洗肠后的第二天要吃烟,是真真正正地吸烟。取柴火一担,放在一间密闭的房间内,点火烧柴,室内烟雾缭绕,姚先生在室内吞云吐雾,一次大约两个小时的光景。奇就奇在,别人进屋子后,闻不到丝毫烟火味。只是先生吃烟后往外呼气的时候,常有一股白烟笼罩在口鼻边,跟神仙一样。别人惊讶归惊讶,姚夫子却不以为意。见怪不怪,时间一长别人也习以为常了。还有一次姚夫子大冬天里带着学生远足,来到一座山里后,他见到一处泉水清冽可鉴,说要洗澡。学生们大吃一惊,告诉他说要洗澡回家洗,大冷天的在室外洗澡就不怕冻死吗?姚夫子很任性,说无妨,你们帮我取一个小板凳,十来只木桶,再在你们中间挑七八个有劲的孩子,给我提水浇水就可以了。于是姚夫子躬衣沐浴,把小溪当成了天然浴场。在别人张口结舌之余,他大呼痛快。而且,老夫子洗澡的时候,周身水雾弥漫,就像雾气笼罩一样。 再说说仆人之奇。狗颠得名,因其言行举止也大异常人。一奇白天抱狗睡,晚上跟姚夫子搂抱睡在一起。别人觉得奇怪,姚夫子坦然接受;二奇吃饭的时候,喜欢钻桌底,跟小狗一样捡别人丢在地上的东西吃。如果给准备干净的碗盘,对不起,这样反倒吃不饱了;三奇狗颠还有一个别名,叫书柜。姚夫子教书育人,遇到不知道或者记忆模糊的地方,每次都把狗颠叫来,人家那是倒背如流。面对别人的戏弄,狗颠往往瞎三话四胡说一通,跟傻子一样,因而大家都叫其狗颠了。 姚夫子在徐州待的时间看来不长,也就一两年的时间,然后就辞职回苏州了。其后几年的一个冬天,吴汝琜到苏州办事。在太湖边看到有两人在大雪里僵卧,别人都认为是冻死的乞丐纷纷避让,吴公听到有呼吸声,心存悲悯就上前探视,一看恰是姚夫子和狗颠。二人气定神闲,相拥呼呼大睡。吴汝琜反复呼叫,二人就是不醒。吴公一直等到天黑,二人还是酣睡如故,因着急办事,只得拜别而去。从此,姚夫子和狗颠绝迹尘世,音讯再无。 王定勋认为姚夫子与狗颠同为谪仙一类的人物,感慨其生也晚,没有机会亲聆謦欬而深感遗憾。我认为姚夫子与狗颠同为江南硕学巨儒,或是抗击清兵入侵失败的义军侠客,因不愿臣服异族的统治,故而放浪形骸,佯狂避世。他们所表现出的种种特立独行,不过是感时伤世的痛苦折射罢了。 □宋庆阳 |
|
来自: 苏迷 > 《苏州名人逸事、名人与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