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最好喝白开水 宜少量多次 民以食为天 食以水为先 一次喝水太多会加重胃肠负担,甚至引起水中毒 6:30 经过一夜睡眠,身体开始缺水,血液变得粘稠,起床之际先喝水,可预防脑梗、心梗发生。 9:00 此时身体会出现脱水现象,应及时补充水分。 11:00 中餐前一小时喝杯水,可保证消化液的分泌,帮助消化吸收。 14:00 不仅能补充水分,而且能够提神醒脑。 17:30 晚餐前喝杯水不仅有助于消化,而且可增加饱足感,晚餐时容易做到“八成饱”。 22:00 睡前1至半小时喝杯水,不仅有助于稀释血液防止脑梗、心梗,而且可避免影响晚上睡眠质量。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许多人都知道要多喝水、勤喝水、喝白开水,但真正做到科学饮水的人却少之又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老年医学专家曾尔亢教授表示,老人每天喝水不仅要达到1200毫升(一般一次性水杯大约为100毫升左右),而且应少量多次,喝水时间也有讲究。他特别提醒,一次喝水太多会加重胃肠负担,甚至引起水中毒,睡前晨起喝杯水,可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中风。 不科学喝水引发悲剧 患有高血压的刘婆婆,因为患有尿失禁的毛病,平时能不喝水尽可能不喝水,近日不幸中风。 湖北省新华医院神经外科护士为其抽血化验时,发现老人的血液粘稠得像糖膏一样。该科王少兵副主任医师说,老人血液如此粘稠及中风的发生,与老人平时喝水过少有相当大的关系。 喝水少有损健康,一次性喝水过多,对健康同样存在较大威胁。 家住汉口花桥的李先生,喜欢喝酒,每次酒后就“牛饮”。上周,他在醉酒呕吐后,连喝了四杯白开水,结果发生昏迷。送到医院,查出电解质紊乱,不治身亡。接诊医生遗憾地说,呕吐本身可引起电解质丢失,李先生一次喝那么多水,进一步加重了病情。 不渴也要喝水 曾尔亢说,一般情况下,成人每天需要水2500毫升左右,除食物中和机体的热能代谢产生的水之外,每天最少喝水1200毫升。 “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适当多喝水,不要等到渴了再喝水。”曾尔亢说,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尿浓缩功能逐渐减退,造成小便次数增多,为了减少排尿次数,很多老人尽可能少喝水。 还有很多老人还在依靠渴不渴来判断是否需要喝水。老年人口渴中枢反应慢,体内水的丢失量为体重的1%时,老人才会感到口渴,此时身体的机能已受到影响。 喝水不妨遵循时间表 “饮水最好是少量多次。”曾尔亢提醒,把1200毫升的水总量分配在一天中喝,每次200毫升左右。 当然,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规律都不一样,具体在什么时间喝水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曾尔亢特别提醒,在夏季和运动时,由于人体水分丢失较多,应及时补充足量的水分。但记住不能在运动后马上喝水,因为这时候心脏跳动剧烈,如果马上喝水,会加重心脏负担,应先休息15—30分钟再开始缓慢喝水。 白开水是最佳选择 有的老人认为喝茶有益健康,还有的老人认为喝纯净水好。老年人到底喝什么水好呢?曾尔亢说,其实白开水是最佳选择,既经济又方便实用。 将自来水煮开并沸腾3分钟后即可,使水中的氯气及一些有害物质被蒸发掉,同时又能保留水中人体所需的很多营养物质。 开水要现烧现喝,不要放置太长时间。不要喝生水,反复加热的水。 水的温度要适宜, 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曾尔亢表示,虽然茶的功效很多,但茶叶中也有一些不利于营养素吸收的物质,如鞣酸、单宁等,当喝浓茶时,这些物质会影响蛋白质、铁质的吸收,所以老年人喝淡茶为宜。喝茶的时间也要注意,餐前不宜喝茶,以免冲淡胃液,妨碍消化;睡前也不宜多喝,会影响睡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