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用量确定方法初探

 儒杏书斋1910 2016-01-17

中药用量确定方法初探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药量掌握的确切与否, 是保证疗效、节省药材、减少副作用的关键。本文谨从临床角度探讨药量确定的方法。

一、轻可去实, 合宜而施

轻可去实” 系南齐徐之才言轻剂之谓。概言用药宜轻灵而不飘浮, 以小量轻清宣泄之品而收祛除实邪之效, 该法适于邪气轻浅而病未重实, 或正气已虚而邪留不解者。当此之际, 唯以祛邪为上策, 靖邪即所以安正。而祛邪之品只需小量轻清即可, 勿须大剂重投, 以求邪去正安, 可防矫枉过正,免生虚虚之弊。举如微感风寒者, 可投葱豉汤, 微汗即解。又如温病后期, 邪热未尽,伏于阴分, 当予养阴透热之青篙鳖甲汤, 方中青篙一味气味芳香, 清热透络,虽仅二钱(6 ) , 却负引邪外出之任。可见临证应用该法, 可防病轻药重、药过病所而正气徒伤。蒲辅周先生对此深有见地, 倡导汗而毋伤, 下而毋损, 温而毋燥, 寒而毋凝, 清而毋伐, 补而毋滞等六则, 足资借鉴。

二、审定病位, 上下有别

清· 吴塘谓: “治上焦如羽, 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 非平不安; 治下焦如权, 非重不沉” , 精辟地概括了温病治疗中审定病位以确定药量的基本规律。大凡上焦病在肺在表, 只需小量芳化疏达或轻清宣泄, 即可邪解病瘥; 病入中焦脾胃, 宜药量稍重, 多予中量辛甘、辛苦合法夕以期斡旋升降而致平安; 病至下焦肝肾, 则病重势深, 中小之剂多难以中病而有杯水车薪之虞, 必资以咸味质重之品, 大剂经投, 峻补精血, 方得药至病所而效可与期。昊氏之说夕不仅对温病,即或对其他杂病之治亦可循此用药, 医者自应举一反三, 灵活应用。

三、量分轻重, 务合证情

药之性能, 随其用量更易, 其主治及效用程度亦有相应变化。如现代药理及临床实践证实: 许多中药因用量之异而具有双相调节作用。以黄芪为例, 小量(1 5 克以下) 能升血压, 大量(30 克以上) 则降血压, 气虚难汗者用之可汗, 表虚多汗者用之可止; 桑叶小剂量发散, 大剂量止汗; 积实少用降气,多用升提; 白术中量健脾止泻, 大量益气通便; 再如柴胡小量( 6 克以下) 升举清阳,中量( 9 ~ 12 ) 疏达肝郁, 大量(30 克以上) 则解热定痛功著。由此可见, 用量有别, 功用遂殊。洞悉药量与功效之关系, 明察证情变化, 方能运用裕如以达预期之效。

四、小量渐加, 防止耐药

部分药物要注意小量渐加, 意在克服耐药, 巩固疗效, 防止毒性, 节省药品。常见如乌头、附子等逐寒定痛之品, 诸家均主张自小量渐增为安全有效之要道。另外, 临证亦有药证相符, 初投即应, 但久用反而功效不著, 一经渐增药量, 又可奏效。究其缘由, 即属耐药所致。如脾胃气虚而见院痞、泄泻者, 以香砂六君子汤始之, 方中党参、白术宜从9 12 克开始, 以后每3 6 剂增加3 ~ 6 , 收效方著。若未识于此, 便会陷入茫无定见、忽攻忽补之境, 延误治疗。

五、随机用巧, 独具匠心

医者贵在决疑排难, 欲求奇效, 须用巧法。巧者, 辨析精详,不拘常法之谓。诸如巧用试探、甚者从治、引火归元、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双相调节、怪病化淤祛痰及轻可祛实、大方复治等法,适时择用,均收事半功倍之效。同时又当杜其药味杂投, 广络原野之流弊。

如引火归元一法, 用之得当, 可广泛用诸顽固头痛、消渴、不寐、口糜、慢性咽炎及低热、关格等病证, 常收它法重投难及之效, 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六、古今异轨, 不可拘执

用量之大小轻重, 总以体质强弱、病情微甚而定, 过与不及夕均致愤事。因古今度量衡制度屡有变迁, 故对古方用量应详予考订夕切忌望文生义, 生搬硬套。徐大椿对此有《古今方剂大小论》传世, 认为: 古人用药分两未尝从重。二千年来, 时医误阅古方, 增重分两, ? ?元气不胜药力, 亦必有害, 况更与病相反, 害不尤速乎! 既不考

, 又无师授, 无怪乎其动成笑柄也。” 其说当备为参考。李时珍以古之一两为今之一钱析算, 今人多遵之。然而据我国度量衡史专家研究确定,西汉一两约合现在五钱二分,东汉一两折合今日四钱五分, 远较李氏所取衡值为大。另外,古方多是煎一大剂,分三次服下, 今人多一日一剂二服, 又何能收如期之效? 故应据疗效及病势随时合理调整用量及服药次数。鉴于目前对古今衡制考订尚缺乏定论,加之方书多仅言其常, 少述其变, 故应博采众长、融汇变通以定药量。

七、小方临案, 更具特色

小方即“ 小其制” , 又称君一臣二, 实指药味虽寡, 用之确效之方。有云: 博涉识病,屡用达药。处方用药,务期精简凝炼、针对

性强。故笔者认为药不分贵贱, 有效即良药, 方易问今古, 对症乃佳方。其中尤以小方之用最利于观察疗效, 总结经验。因欲以小方取效, 必然以辨证确凿、熟谙药性为前提, 故对技术精进颇有裨益。常用小方以仲景之方(经方) 为多, 举如芍药甘草汤缓挛镇痛、小半夏汤诸方和胃止呕、越脾汤疏风消肿、四逆汤回阳救逆等, 若用之得当, 效称俘鼓并不为过。此类方仲景以降亦多有创新, 如《沈氏尊生书》之香参丸(苦参、木香、甘草) 对反复发作的久痢、休息痢及慢性结肠炎收效颇佳。山东省中医院消化病专家王文正主任医师曾以此方治愈一例迭进中西药无效、花费近万元的慢性痢疾患者。笔者尝治郭某, , 15 , 反复发作呕吐4 年余, 食已即吐, 痰延与饮食夹杂而出, 渐至不敢进食, 形削骨立, 动则晕悸难支, 舌淡苔白腻, 脉滑。曾多次赴省地医院就诊, 经多种检查均诊为神经性呕吐, 然迭进中西药竞难见功。佘以为病愈繁应方愈简, 经从痰饮中阻,胃失和降论治, 疏小半夏加茯苓汤(姜半夏15 克、获菩15 克、生姜10 ) , 水煎服, 日一剂, 药进一剂呕逆即止, 三剂诸症告愈夕嘱饮食将息调理, 未再复发。

八、药性峻厉, 尤应审慎

部分中药药性峻厉, 或有毒性, 用时必须严格掌握极限量及适应证, 严格炮制, 治理配伍, 以缓其峻厉之性及监制、消减其毒, 方可保邪气去而正无伤。尤其对孕妇、小儿、老人, 宜慎用、禁用或减量行之。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药剧毒品名已有明确规定, 应予遵照执行。上述立足临床对中药用量确定方法予以浅析。临证应借鉴古今医药学家有关研究成果, 结合临床, 确定用量, 才能达到合理用药、

确保疗效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