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门外谈诗》之第十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杏坛归客 2016-01-17

 《门外谈诗》之第十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谈谈古诗中的理趣

 

许多人看来,古诗,尤其是近体诗中的“律”和“绝”,是长于抒情而不宜于说理的,其实不尽然。有些寓理于情、寓理于景的诗,能使人读后觉韵味绵长,传诵千古,这就涉及到了古诗中的“理趣”问题。

所谓“理趣”,是指文学作品中的“哲理之趣”。“理趣”在古诗中存在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或者在“物”之中,或者在“景”之内;有的是“无意说理”而理“自见”,有的是“有意说理”而理“化成”了“形”---包括“物象”、“景象”、“意像”和“形象”等等。

      《门外谈诗》之第十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许浑:“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举例来说吧。晚唐诗人许浑写过不少清词丽句,其中最为人传诵的是他的《咸阳城东楼》一诗的颔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两句诗是写诗人在“城东楼”的所见所感,不仅言辞绚丽、对仗工切,而且也显示出诗人对政治形势观察的细致入微。晚唐宦官擅权,藩镇割据,民不聊生,唐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山雨欲来风满楼”既是诗人当时风雨欲来的亲身感受,又是对晚唐政治形势的含蓄预示。由于它一语双关,发人深省,故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国家、世界大动荡前的征兆。

      《门外谈诗》之第十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畅游庐山之后,在西林寺壁上题过一首诗。诗中这样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的前两句是自己在庐山目睹的壮阔景象,后两句是写游山后的感慨。诗人从自己的亲自感受手,提出一个观察、认识事物的哲理,这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只有从各个侧面、各种角度去观察事物,才能窥其全豹,看清事物的本质如果沉湎其中,往往失之偏颇,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了。

与苏东坡同时代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一次途径杭州,曾写过一首《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塔千寻,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在这首诗中,诗人所写的佛塔与浮云,显然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在说明一个道理:只有登高才能望远,才能透过纷繁迷乱的“浮云”看清事物的本质。这里的“不畏”句,是说自己推行新法,虽遭到众多的讥议与压力,但由于自己身居高位,又有皇上的支持,故推行新法有很大的信心。

       《门外谈诗》之第十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水影共徘徊。”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写过一首《观书有感》。诗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水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字面上看,诗人是在写水塘景色的,与“观书”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诗人是把比做“半亩方塘”,把书的内容比做“天光水影”。塘中的水之所以清澈而晶莹,是由于从源头不断地有活水流来的缘故。这就不仅说明了“流水不腐”这一哲理,而且引申为书的内容之所以如此纯净精粹,正是由于有着丰富的创作源泉。诗人在告诉我们:任何事物要想创新,就应该不断地汲取源头活水,汲取新的资源与养分。

 

 熟悉《中国文学史》的朋友都知道,刘禹锡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曾经参加过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运动。当“永贞革新”因遭保守势力的扼杀而失败之后,刘禹锡被贬到夔州任刺史。刘禹锡在任夔州刺史期间,曾借鉴民间曲调,作了九首《浪淘沙》,其中一首这样写道:“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首诗中,诗人借淘金抒发了自己在贬谪生涯中的思想感情。刘禹锡认为:顽固势力的诬陷虽然厉害,但并不可怕;革新人物虽然一时遭受挫折,也不会久被沉埋;政治风浪的吹打对自己来说,虽然严酷艰苦,反而更能锻炼出象金子一般坚强闪光的品质。

       《门外谈诗》之第十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在巴山蜀水间,经过了20余年的迁客生活,直到55岁时才被召回朝廷。他在途径扬州时,遇到白居易等故友,相互酬和,他写了一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有一联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全诗虽然在哀叹自己的不幸遭遇,悲嗟故友的颠沛凋零,但却能够哀而不伤,一点儿也不颓唐。这是因为:诗人在“沉舟侧畔”见到了千帆竞发,在“病树前头”看到了万木争荣,诗人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未来,并以此来鼓励新朋旧友。

转眼之间,七年又过去了。当刘禹锡62岁时,白居易把两首哀悼故友的诗寄给他,他写了一首诗答道:“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唯觉祭文多。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刘禹锡这首寄给白居易的诗,是为悼念元稹等故友去世而作的,诗中除对死去的朋友寄于深切的哀思和感喟外,重点却是安慰、鼓励还活着的朋友。在诗中,刘禹锡用“新叶催陈叶”、“前波让后波”的自然规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任何旧事物都必将让位给新事物的,老一辈必然要让位给后继者。刘禹锡的这种朴素的“新陈代谢、除旧布新”的辩证观点,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哀伤之情,它既给人以安慰,又具有积极的意义,是一首极富于“理趣”的上品之作。

      《门外谈诗》之第十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与刘禹锡的诗相映成趣的是杨万里的三首“七绝”。这三首诗是:“莫言过巅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已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篙师只管信船流,不作前滩水石谋。却被惊湍旋三转,倒将船尾作船头。”(《下横山滩望金华山》)“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这三首七绝,各言其“理”,各有其“趣”:第一首在暗喻人们,克服了一重困难,接着就会有另一重困难,因此不能沾沾自喜、掉以轻心,而要振作精神,继续前进;第二首则通过在急流中行舟这件事,说明一个好的“篙师”,应对航程中的艰难险阻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而不能“信船流”,否则就会兜圈子、走弯路;第三首是比喻一个好的改革家、领导者,应当像“蜻蜓”那样,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一旦发现了破土而出的新生事物,就要积极地扶植它、保护它!

 

但是,在古诗中的一些清词丽句,作者在创作时未必是从说理的角度出发只是由于它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义理,经后人的不断“附会”和“引申而使之具有了“理趣”,这种情况的也不少见。

 “野火烧不冬,春风吹又生”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中的名句。这两句诗的本意是说:寒天烧焦了的野草,经春风一吹,还会生长出来,这就像我们现在虽然离别,但还有再相会的机会。这是写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时的深情的。但后来这两句诗被引申为任何新生事物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一旦条件许可就能像野草一样萌发、舒展,决不会被腐朽邪恶的势力所摧残、毁灭。

       《门外谈诗》之第十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陆游:“山重山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山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名句。本意是在写自己在走访亲戚时在路上的遭遇。诗人在路途中见到一重重山,一道道水,似乎有时看不到行进的道路了但只要坚持走下去,又能见到柳暗花明的村庄。对于这两句诗,后来附会成在前进的过程中,不要为所遇到的暂时困难、险阻而退缩,只要继续前进,就能见到“柳暗花明”的景象,就能够获得成功。

      《门外谈诗》之第十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叶绍翁:“春色满圆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色满圆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宋代著名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名句。一个“关”字,一个“出”字,突出了春意的旺盛和春光的洋溢。但后来,人们却常常引申”这两句诗说明新生的事物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是任何樊篱也阻挡不了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名诗人李商隐的名句。诗人的原意是以“春蚕”、“蜡炬”来比喻坚贞的爱情是不会受到外力的影响,是会坚持到底至死方休。后来许多仁人志士却常常以“春蚕”、“蜡烛”自喻,“引申”表明自己愿为崇高的事业、可爱的祖国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和决心

  

在我国古代,以自己的理解来“引申”和“附会”古人诗词的多得枚不胜举,其中最为出名的一位集大成者,就是清末民初的大学者王国维先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里所引用的三句宋代词人的名句第一句出于晏殊的《蝶恋花》第二句出于柳水的《凤栖梧》,第三句辛弃疾的《青玉案》。这三首本来都是写男女爱情的,这与“成大事业、大学问”毫无关系经王国维先生的这样附会”和“串连,不仅有了新意,而且能发人深思,这不不说是一种另类的“创造”

          《门外谈诗》之第十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门外谈诗》之第十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王国维:“三种境界说”名扬天下
    总上所述,我国古诗中的“理趣”,其存在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或者在“物”之中,或者在“景”之内;有的是“无意说理”而理“自见”,有的是“有意说理”而理“化成”了“形”,这些千变万化的“哲理之趣”,不管是“寓理于情”或者“寓理于景由于能够让得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艺术魅力,韵味绵长,所以才能传诵千古,留芳百代!

                                          

                                       201161于听雨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