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饭局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鸿门宴,这可是关系楚汉领导人能否统帅全国的命运。饭前,项羽执牛耳,决定刘邦的生死。饭后,刘邦见见掌握先机,一步步把项羽逼到死胡同,最后终于打败项羽,夺取了天下。 鸿门宴的故事百听不厌,刘邦和项羽奉了楚怀王的命令,攻打秦朝。并且规定,谁先占领关中谁就称王。结果刘邦占了先,接受秦王子婴归降,并且约法三章,与秦人秋毫无犯。这当然是刘邦手下很多谋士和大臣的主意,认为此时还不是享乐的时候,于是建议刘邦不如养精蓄锐,韬光隐晦,万一项羽怪罪起来,非同小可。 刘邦手下有个叫曹无伤的人,看到刘邦如此做派,认为刘邦肯定想有所企图,就给项羽写了封信,指出刘邦的良心大大的坏了,刘邦有可能包藏野心席卷天下。 项羽一见书信,大怒。心里想:你这刘邦不过是泗水亭长,文不能提笔安天下,武不能上马去冲杀,如今居然想做关中王,吾岂能容你?于是提兵四十万怒气冲冲来到霸上要和刘邦拼命。不想消息被项羽的叔父项伯知道,于是连夜向刘邦的谋士张良汇报。项伯不是内奸,也不是卖国贼,只是和刘邦的谋士张良交厚,当年张良曾经救过项伯的命。 张良听说,立刻和刘邦叫唤了眼色,于是刘邦哭诉自己对项羽的忠心耿耿,并且和项伯结为儿女亲家。项伯回家,一直说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计,不过谋士范增一直想要刘邦的命,不是范增和刘邦过不去,而是刘邦深得民心,范增认为不杀刘邦,项羽今后就失去了夺取天下的机会。 范增向项羽出主意,要求摔杯为号,结果了刘邦的性命。项羽同意,答应一切听从范增的安排。刘邦来了,带着张良还有樊哙等人。项羽脸上布满了杀机,可刘邦一直在哭诉自己的委屈,说自己一直在项羽手下作事,为人很低调,又不敢胡作非为,希望项王的谅解。 项羽一看刘邦一脸可怜相,便很心软,多次失掉举杯的机会。谋士范增让项羽的侄子项庄以舞剑为名,趁机杀了刘邦。哪知道项伯早知道项庄的动机,便也舞剑,处处防备。这时候樊哙也闯了进来,历数秦王的无道,表明刘邦的谨小慎微,实在是项王领导下的楷模。项羽一见更加为刘邦鸣不平,于是拒绝了范增屡次劝说杀掉刘邦的机会。 当时人刘邦张良范增樊哙等人都知道,和项羽争夺天下的人就是刘邦,杀掉刘邦,就等于项羽有了称皇帝的资格,只有项羽本人不知道,一味的退让,一味的优柔寡断,以致放走了刘邦。 项羽不是个仁慈的人,他坑杀秦军,他火烧阿房宫,他杀死秦王子婴,都表明了残暴之至,可惜面对着唯一有天下之志的刘邦却一筹莫展。鸿门宴,一个糊涂蛋和众多聪明人的著名饭局,让人看清了所谓喑呜叱咤的项羽不过是一个遇事谨小慎微患得患失的小人物而已,和刘邦争天下,完全没有资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