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中风汤痰瘀阻络证

 清茶清清 2016-01-18
小中风汤由人参、三七、大黄、水蛭、血竭、胆南星、石菖蒲、冰片等药组成。小中风汤中人参为君药以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益智。臣药:三七、水蛭、血竭。其中三七活血化淤、止血定痛,水蛭破血逐淤、散结通络,血竭散淤定痛、止血生肌。以上三味臣药相互协作而活血化淤、散结通络,治疗本类病症中血淤标实证。佐药大黄、胆南星,大黄凉下攻积、清热凉血、解毒,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两药合用以化痰清热、解毒排毒,并与臣药相合而活血化痰,治疗本类病证之痰、热、毒标实证。佐药冰片、石菖蒲,其中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和胃,两药合用以开窍醒神,通脑之经络、启脑窍闭塞。以上诸药合用共凑补益气血、化淤通络、清热化痰、解毒、开窍醒神之功效。本方用于中风先兆之气虚血瘀;痰瘀阻络证,亦适用于缺血性中风病。

人参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经,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本经》:
“ 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本草经疏》:“ 人参能回阳气于垂绝,缺虚邪于俄倾。其主治也,则补五脏。” 三七,甘微苦温,归脾胃经,化淤止血,活血定痛。用于内外出血证和跌打损伤淤滞疼痛,具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医学衷中参西录》日:三七……善化瘀血……化瘀血而不伤及新血,允为理血妙品。"大黄苦寒,入脾胃大肠肝心经,攻下瘀热、通畅腑气、化瘀通脉,酒制大黄入血以加强活血之力,是治疗瘀血证的辅助药,无论新瘀旧血皆用。如《本 经》日:“ 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 ;《医学衷中参西录》亦日:“ 能入血分,破一切瘀血"。水蛭咸苦平,入肝经,破血逐瘀散结,力量骏猛,治瘀血闭阻之证。如《神
农本草经》日:“ 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本草汇言》亦谓:“ 水蛭,逐恶血、瘀血之要药也’’。血竭,甘咸,入心肝经,散淤定痛、止血生肌,治跌打折损、内伤淤痛、外伤出血证、疮溃不合。《本草新编》谓:“ 血竭,治跌打损伤,消恶毒痈疽。专破积血,得补气血之药,其功更甚。’ ’ 天南星苦辛温,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减痉,用治湿痰、寒痰、风痰证。专走经络善祛风痰而止痉。治风痰留滞经络,半身不遂,手足顽麻,口眼歪斜。《开宝本革》日:“ 主中风,麻痹,除痰,下气,破坚积,消臃肿,利胸膈,散血堕胎。"《本经逢原》:“ 南星专走经络,故中风、麻痹以之为向导。胆南星用牛胆汁搅拌而成的加工品。药性苦微辛凉,归肝胆经。清热化痰,息风定惊,主治中风、癫痫、惊风、头风眩晕、痰火喘咳等症。石菖蒲辛苦温,入心胃经。化湿开胃,豁痰开窍,醒神益智,活邪气及湿
浊蒙蔽清窍所致神志昏乱症。如《本经》日:“ 开心窍,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重庆堂随笔》亦谓:“ 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
妙药也” 。冰片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闭证神昏。《本草纲目》日:“ 通诸窍,散郁火。” 《医林纂要》:“ 冰片主散郁火,能透骨热,治惊痫、痰迷"。

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临床以
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的常见疾病
中风病相当于西医的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中风病和出血性中风病。缺血性中风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呈“ 五高"特点,即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后遗症率高、并发症率高、复发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1.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内科学认为,缺血性中风是由于年老体虚、气血逆乱,风、火、痰、瘀、毒导致脑脉痹阻。其病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积损正衰,烦劳过度,劳倦内伤,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五志所伤,情志过极,极则生毒或兼外邪侵袭,痹阻经络。其发作的常见诱因为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饮食不节等。总之由于患者气血素虚,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而致脏腑功能失调,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
引起一系列证状。其病机概而论之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 、痰( 风痰、湿痰) 、气( 气逆) 、血( 血瘀) 、毒七端。此七端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发病。该病多为正气衰退,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
清窍失养,经络阻滞所致,即风、火、痰、瘀痹阻脑脉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气血不足所致。痰、瘀与中风病有着密切关系,痰瘀互结是缺血型中风病的病理基础。《素问· 生气通天论》日:“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指出了中风与瘀血的关系。《素问· 通评虚实论》云:“ 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指出过食膏粱厚味,酿生痰浊,易致中风。《本草新编》明确指出“ 中风未有不成痰瘀者也。” 由此可见.“ 痰"和“ 瘀"是中风的重要致病因素。痰浊和 瘀血是机体气血津液代谢平衡被破坏产生的病理产物,痰本于津,瘀本于血。由于津血同源,也就决定了痰浊与瘀血相互胶结,从而导致痰瘀同病。一方面,痰可致瘀。痰形成后,随气血运行,内而脏腑,外而经脉,由于痰浊的粘滞性质,易阻碍气机,气机不利则瘀血内生。另一方面,瘀可致痰。瘀血内阻,津液输布不畅,津液凝聚,则痰浊内生。痰瘀一旦生成,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痰瘀胶结,共同致病。宋氏通过现代中医基础研究认为痰之所以能致瘀是因其在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的激发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后改变了本身的化学结构和性质而为,这时才成为新的致病因子。方氏等证实了痰证的血液循环基础是血液流变性的显著异常,表现为血液浓稠性、粘滞性、聚集性和凝固性增高。这些均说明了痰瘀的相互影响。杨氏通过对600例中风患者的动态观察,发现中风病的病因初期以“痰、火、风、瘀’’为主,后期以虚瘀为主。丁氏认为,中风病痰瘀痹阻尤为突出。曾氏认为,中风病因病机是虚在肝肾,因虚致瘀,瘀阻脑络,血瘀生风。张氏从脑病理改变的角度,根据全国脑病急症科研组1994年制定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首次中风发病患者进行了中医证候的研究,结果显示:痰瘀证是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主要证型,提示痰瘀互阻是其发病过程的主要病理基础。
近年以来,随着清开灵、醒脑静等清热解毒制剂在中风病临床的推广应用中风病“ 毒邪"致病观点己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视点。熊氏认为痰瘀致毒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机,瘀痰毒贯穿缺血性中风病变的始终。毒邪泛指对机体生理功能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及其致病的外在表现,‘包括外毒及内毒。外毒以外感六淫为主,内生之毒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使体内的生理病理产物不能合理分布及时排出,蕴结体内过多,转化为毒。
中风之人,多为中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脾失健运,水谷精微输布失常,痰浊内生,痰浊壅盛,气机不利,血行不畅,痰浊互结,这些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结于脑,郁久腐化,久则凝聚成毒,损伤脑络,而发为中风。脑居颅内,主灵机、记忆,司意识、思维,脑统五官诸窍,联经络百节,统摄人体运动功能,支配感觉,统帅全身。脑之经络纵横交错,是运输津血濡养大脑的重要通道。若痰瘀互结,瘀阻脑络,则出现失语、神昏、偏瘫等。由于毒伤脑络,使得中风病具有发病急骤,来势凶猛,为害深重的特点。也正是痰瘀互结是其病理基础,亦使得中风病 亦具有顽缠难愈的特点。近期的研究认为,西医学中的毒性氧自由基、兴奋性神经毒、酸中毒、微生物毒素、钙离子超载、炎性介质、血管活性物质过度释放等,均可看作是中医的毒邪。正是这些物质参与了缺血性中风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导致了脑神经元急性坏死和迟发性死亡,使得中风病病情难以治愈。
借鉴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和临床观察,王永炎院士提出毒邪在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中有重要地位,并完善形成“ 毒损脑络” ,“ 毒损脑络” 病机学说,认为由于脏腑虚损,阴阳失衡,内风从起,风火上扰,鼓荡气血,气血逆乱,上冲于脑等,或风火夹内生瘀血,痰浊上泛于脑等,终致营卫失和而雍滞,则致脑神失养,神机失守,形成神昏闭厥、半身不遂的病理状态。毒邪内生,损伤脑髓是中风毒邪说的核心。内生毒邪是病理条件下,机体功能失调,代谢产物不能得到清除.蕴积体内而化生的能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病理物质。缺血性中风病“ 内毒”生成有其内在的病理基础,脑脉闭阻,血行停滞,留而为瘀;瘀血内阻生。内生毒邪作为一种剧烈的致病因素,最易败坏形体,攻伐脏腑,扰神闭窍,所以其一旦生成,必然会给脑髓造成巨大损害,使病情迅速加重。
痰瘀常因老年人脏腑功能衰若所致,故肾虚及痰瘀内阻是机体衰老及许多老年病发病的重要原因。沈自尹从多年肾的研究中认识到人体衰老的实质是肾虚,肾虚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肾虚易致瘀血痰浊等实邪内阻,因虚致实,全身机能失调。肾藏精,内寓元阴元阳,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滋养温煦推动作用。肾阳为全身阳气之本,心阳需得肾阳之鼓动,否则心阳不振,血行瘀滞。肾气为生命的原动力,血液的循环和瘀血的消散都须靠肾气的激发和推动,若肾气虚弱,元气不足,五脏之气化乏源,必致气虚无力行血而致瘀,肾为水脏,肾亏则痰浊易生,若肾阳不足,气化失权,失其温煦推动之职,则津液凝聚而成痰;肾阴不足,化火生热,炼液灼津亦为痰。肾亏为病,他脏必受其累,肾气虚乏,火不生土,脾虚不运,水液停滞,痰湿内盛,致清浊混杂,清窍被蒙。
痰阻络窍是中风发病的直接原因,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它既是脏腑病理变化的产物,又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因素。内生之痰多因外感六邪、内生七情,使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水津滞停而成,痰之为病,临床常见有风痰、热痰、湿痰等不同表现。风痰之性,走窜不定,若风痰流窜之经络,痹阻脉络,经
遂不通,气不能行,血不濡润,则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废而不用,若风痰阻于 舌本,机窍不利,脉络不畅,则言语蹇涩,舌根转动受阻。
综上可知,中风病无不痰瘀为害,痰瘀同源,痰瘀互生。缺血性中风病痰瘀是最关键的致病因素,它贯穿缺血性中风病程始终,毒邪的产生亦以痰瘀为基础,故正确地应用化痰祛瘀对于提高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是至关重要的。
2.缺血性中风的“ 痰瘀” 论治
由于痰瘀互结,蕴结于脑,化生内毒,损伤脑络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理机制,因此治疗应该着重于化痰祛瘀,痰瘀并治,以清除内毒,疏通脑络,使神机复现,病情好转。
陶氏以桑枝30g,半夏10g,茯苓15g,橘红12g,胆南星、桃仁、红芪、地龙、赤芍、白芍各10g,钩藤20g,石菖蒲10g,灸穿山甲6g组成通脉复遂汤治疗脑梗塞24例。并认为风、火、痰、瘀四端在缺血性中风发病中各有侧重,痰和瘀在缺血性中风发病中起着极为关健的作用,因此祛痰化瘀是一种重要的治疗大法。潘氏等应用祛痰化瘀复遂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78例,并以腹蛇抗栓酶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40例作为对照组,基本方药用:牛膝15g,大黄3~6g,川芎6g,地龙l O g,赤芍12g,石菖蒲l O g,郁金6g,水蛭( 研末冲服)3g,降香(研末冲服)1.5g。祛痰化瘀复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取得了明显疗效,认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标实证候突出,因此治疗应以祛痰化瘀为主,从风、痰、瘀入手,兼顾扶正补虚。杜氏从“ 痰” 论治以涤痰汤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64例,认为痰
浊瘀阻、横窜经络而致脉络瘀阻,故中风偏瘫多挟痰邪,尤其素禀痰体,体态肥胖
者。因此,治疗时无论应用何法通络,化痰药物必不可少,痰清浊去,方能增强 通脉活络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