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进一步开展“读书活动”的几点建议

 军休强军路 2016-01-18

关于进一步开展“读书活动”的几点建议

(2010-01-28 10:48:30)
标签:

杂谈

关于进一步开展“读书活动”的几点建议

杜小利

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同伟大心灵思维碰撞的契机,是提升自我、发展自我、成就幸福的载体。为了落实教育局“智慧教育双十行动”计划,为了实现一个理想“愿所有热爱书的人,都走到一起,愿想读书的人都有书读,愿想共享读书快乐的人有机会沟通,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愿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愿读书成为一种风气。用习惯成就读书,用风气传染读书。用读书广交朋友,用读书丰富思想,用读书充实生活,用读书点燃智慧,用读书成就人的梦想,用读书让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成功、快乐、幸福的人生”,我们成立了洛新中心读书会。

自从洛新中心读书会成立以来,广大教师都能提高认识,并积极参与。到目前为止,全区教师在洛新中心读书会上共发表文章1200余篇,其中大部分都属于原创作品。无论是原创,还是转载,说明我们的教师都积极参与了。我区有100余名都参与到了读书活动中来,参与面达到了90%以上,基本上达到了人人参与的效果,这是好的现象。但是就目前的读书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只是停留在读书的表面现象,还没有真正深入进去,还没有从书中体会到真正的乐趣,还没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若要真正达成我们成立读书会的目的,我认为,在今后的读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工作:

一、  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

在前几个月的读书活动中,我们在中心读书会上所发文章不少。若只从表面看,确实是值得高兴的,老师们都参与了,写得也不少,但细读其文,问题就出来了,教师真实的感悟甚少,或者说感悟不够深刻,包括我们的洛新教育投稿亦是如此。我认为可以学习借鉴别人的东西启迪自己的智慧,但千万不要为完任务而东拼西凑,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读书会的不负责任。学习借鉴别人的文章是有必要的,但要学有所用,学有所获。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放在网上的文章不是只有我们这些人读,而是所有上网的人都可以浏览的,是对外公开的,我们要多发表高质量的文章,才能提高我们的知名度。因此,各学校要重视教师的思想教育,端正读书的态度,各校中心读书会的成员要做好带头作用,真正地用心读,用心写,就像我们要求学生写作文那样,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由“要我读”向“我要读”转变

许建国局长在洛新中心读书会成立仪式上讲到:读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要我读,第二个层次是我要读,第三个层次是不能不读。我认为在前面的读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都处于第一种状态,就是“要我读”,也就是说不是发自内心的读,而是有压力的读,有任务的读,但通过前一阶段的“要我读”,部分教师已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并且受益匪浅,并逐渐向读书的第二个层次“我要读”转变。也就是说,今天我们读书的层次应该处在第一二者之间,“我要读”和“要我读”兼顾,希望我们中心读书会的成员及各个学校要抓住这个转机,把部分教师的读书层次提升为“我要读”,同时也为向读书的第三个层次“不能不读”迈进奠定基础。

三、由略读向品读转变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在平常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就会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是这样的道理。书并不是所有的人一读即懂,也不是所有的人稍一略读就有所感悟,而是需要所有读书的人去慢慢品味,去慢慢体会。当然,有书缘的人一读即懂,灵感突发也未尝不可,但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都不是有书缘的人,因此,我们还是要慢慢品读、体味。用许局长的话说,第一要通读,享受其思想,第二要细读,品味其精神,第三要精读,甚至要一句一句地读,体会其境界。我们在现在的读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前面读,后面忘,一本书读完,印象全无,这是走马观花的读,这样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对提升自身的素质和增长自身的文化底蕴也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

四、由独自写感受向集体谈感受转变

要让一个教师独自坐下来写感受,就我们目前的现状,部分教师可能会出现应付现象,但若让一群老师在一起谈读完同一本书后的感受,再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不仅可以达到互相启迪的效果,也可以督促教师实实在在地读,从而使体会更加深刻。这就要求各学校要给老师提供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定期组织读书沙龙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既丰富了教师的生活,也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丰富了内在的文化底蕴。

五、  由教师读向师生共同读转变

如今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根本没时间去读书,整天在老师的带领下啃书本。虽然我们都知道让学生读书可以增长见识,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但在如今的教育形势下,大部分教师都迫于无奈,不给学生留读书的时间。我们现在提倡教师读,其实也希望教师的读书思想达到一定的境界,并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从书中受到益处,找到幸福后,自然而然把这种读书的习惯传染给学生,用教师读书影响学生读书,但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因此,在当前的现状下,各校要在教师读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读,把原本属于学生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师生共同读书,共同进步的效果。

六、  由学习理论向教育实践转变

在近段时间,大部分教师读的都是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吴非的《不跪着教书》等等,里面都讲述了许多有关教育教学的典型事迹,我们读后也认为书中所写有道理,且感受颇深,但具体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又觉得那样做不行,怕这怕那。书中所写的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理想的、完美的境界,而我们又不能不顾教育现状,这时候我们就找到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总感觉现状不允许,老师们有这样的心理事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学习为了什么?我们读书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更新自己的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理”懂了,就应该按有“理”的方向走,这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因此,我们要把从书中所学到的有道理的东西付诸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一下子做不好,就一点一点地做,这样,我们的现实离理想境界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小,终有一天会达到理想境界的,否则就失去了读书、学习的意义。

以上的六个转变是我在读书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希望各学校在今后的读书活动中,能结合本校的实际,在原有的基础上把这项活动进一步搞好,以达到提升教师素养,增加文化底蕴,让人生幸福的目的。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