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褐斑病,甲壳腐蚀细菌感染而引起,在发病初期,虾腹部背面或头胸甲两侧出现褐色斑点或小孔,继之发展为带褐色的腐蚀区,形成褐斑,圆形,大小不一.由于甲壳被破坏,病菌深入,引起组织坏死.同时,由于旧壳与新壳皮黏连,使虾蜕壳困难而死。 黑斑病主要分为机械性黑斑和细菌性黑斑。机械性当甲壳受到机械损伤时,易被感染.在罗氏虾越冬或养殖密度高时容易发生。 细菌性黑斑病原有弧菌、假单胞杆菌与气单胞菌等多种细菌引发的。症状是对虾体表甲壳上有黑褐色腐蚀性斑点,褐斑的中心凹陷,严重者腐蚀深达甲壳下层组织,附肢断掉,体内肉质外露。 在养殖中后期,随着对虾排泄物的增多,以及残余饲料和老化,死亡的水生生物尸体的沉积,很容易造成池底恶化和水质的污染,致病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不注意底质改良和水质自净下降时,特别是亚硝酸盐偏高很容易出现黑斑病的。 出现了黑斑病的危害有:第一摄食量减少,第二出现偷死现象,第三对虾出塘价格较低。 1.彻底做好池塘清理工作。 2.做好池塘的底质改良工作。 3.充分利用增氧机增氧,防治对虾缺氧。 4.投喂优质饲料及使用一些药物预防。 5.操作时要特别谨慎,严格防止罗氏虾体造成机械性外伤 处理思路: 第一步 建议先使用维生素C(每亩/米水体500克)和泼洒姜(每亩/米 1包)进行抗应激处理。 第二步 再使用安蓝进行改底,含有15%的过硫酸氢钾的安蓝的用量为200克-250克亩。 第三步 再使用温和的消毒剂聚维酮碘+三黄散轻微消毒,用量聚维铜碘为250毫升每亩+三黄散100克/亩/米水体。(连用两次) 第四步 隔2-3天用降氨灵150克/亩+藻种100克/亩(加5斤红糖发酵2小时泼)。 本文仅供参考。
|
|
来自: 昵称3026255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