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史部分人物传记

 孺子牛512 2016-01-20
第二节叶适读书聪颖,游学婺州叶适(1150—1223),字正则,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
  叶适的少年时代,家境贫困。“自处州龙泉徙于瑞安,贫蒉三世矣”③。父亲性情开朗,有大志而未入仕途。母亲杜氏嫁到叶家的那一年,正逢水灾,家中器物被大水冲尽,自此更为艰难,居无定址,先后迁过二十一处,“穷居如是二十余年”。11 岁时,名儒陈傅良在县城林元章家执教,叶适经常在林家嬉戏,他得到机会从陈傅良学习。据他自己的回忆,从此受教、请益于陈傅良的时间,前后有40 年之久。少年时代从学的学人中,可以考定的还有刘朔、刘愈、刘夙等。
  13 岁时叶适随父从瑞安迁到永嘉(今浙江温州);15 岁,学诗、学时文,这些对他一生学术深有影响。《宋史》本传称他“为文藻思英发”①,而全祖望评论说:“然水心工文,故弟子多流于辞章。”②16 岁时,叶适在温州乐清白石北山小学讲舍讲习,为稻粱谋,这样的生活一直维持到乾道三年(1167)。其间从学与结交的师友,除陈傅良外,还有王十朋的门人叶士宁与林鼐、林鼒兄弟等。
  从19 岁开始,一直到28 岁,即淳熙四年(1177),叶适主要活动是在婺州地区游学,曾从学于郑伯熊,上书宰执叶衡,结识了陈亮、吕祖谦、周必大等。
  这十年间,叶适到过临安,时为乾道九年(1173);淳熙元年(1174),叶适上书叶衡,叶衡时为签书枢密院事。叶适在这封《上西府院书》中,纵论天下大势,指出天下之患在于“朝廷之上,陋儒生之论,轻仁义之学,则相与摈贤者而不使自守以高世”。因此他望宰执能够酌古今之变,权利害之实,以先定国是于天下。具体地说,一是政治上的有为:收召废弃有名之士,斥去大言无验之臣,辟和同之论,息朋党之说。重台谏而任刺史,崇馆阁以亲讲读。二是经济上的措施:据岁入之常以制国用,罢太甚之求,以纾民力。三是军事上的广武举之路,委诸路以择材,鼓舞士卒之勇气,不用增兵而加紧训练,屯田耕种以代军输。四分上流之地,积极准备北伐。
  叶适提出中兴的“大略”,进一步指出关键在于为政要“诚”、“赏”
  与“罚”。诚,是指发号出令,必思生民之大计,而不徇乎一身之喜怒。赏,② 参《陈亮集》卷39《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及《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③ 《水心文集》卷25《母杜氏墓志铭》。
  ① 《宋史》卷434《叶适传》。
  ② 《宋元学案》卷54《水心学案》(上)。
  是指爱人之功,求人之善,举之公卿之上而忘其疏贱之丑。罚,是惩人之过,明人之恶,加之窜殛之戮而遗其贵近之厚。以后,叶适多次上书朝廷,其要点多是这些内容①。
  这一年叶适才25 岁,这次上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反响,他很失望。
  淳熙二年(1175),叶适26 岁,赴武义招明山访吕祖谦,与陈亮、吕祖谦相聚。
  志存恢复,论政从政淳熙四年(1177),叶适得周必大的保荐,漕试合格,中举人。次年春,中进士第二名。自此,叶适踏入仕途。
  叶适在廷对中,对孝宗和宰执提出了批评。虽然孝宗也力图精实求治,但十多年过去了,却没有尺寸之效。王业偏安于一隅,庶政积废于今日。他提出不可因循守旧,要革去弊政,收复失地。
  淳熙五年(1178),叶适授文林郎、镇江府观察推官。是年母病逝,服丧。八年,服除,改武昌军节度推官。同年秋,宰相史浩推荐叶适等,叶适辞不就。淳熙九年,升两浙西路提刑干办公事,居平江(今苏州)。在平江首尾四年,淳熙十二年仍在平江,冬,参知政事龚茂良荐,奉召赴临安。淳熙十三年(1186),改宣教郎,任太学正。次年,升太学博士。
  叶适在奏对中,论说国事之中有四难、五不可。四难是:国是、议论、人才与法度方面的四难;现实是:兵以多而至于弱,财以多而至于乏,不信官而信吏,不任人而任法,不用贤能而用资格。叶适向孝宗说:“此五者举天下以为不可动,岂非今之实患欤!沿习牵制,非一时矣。讲利害,明虚实,断是非,决废置,在陛下所为耳。”孝宗早年的锐意恢复的精神此时已没有了,对这一番刺耳的忠言,也无可如何,说自己的眼病很重,这样的志向已经没有了。谁能担当此任的,你就同他说去吧。叶适再次进言,孝宗“惨然久之”。
  淳熙十五年(1188),叶适除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官,他向丞相推荐陈傅良等34 人。后来证明荐人正确,这34 人被召,在朝政中发挥了大作用。这一年,林栗发起对朱熹的攻击,叶适为朱熹伸张,说从郑丙、陈贾到林栗,以道学之名指斥朱熹,是没有道理的,是小人残害忠良的惯用的手法。
  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孝宗禅位,太子赵惇即位,是为光宗。五月,叶适除秘书郎,仍兼实录院检讨官。乞外补,添差湖北安抚司参议官。作《上光宗皇帝札子》,言国家有六不善,即:今日之国势未善,今日之士未善,今日之民未善,今日之兵未善,今日之财未善,今日之法度未善。叶适说:“不先明治国之意,使此六者本伤而末坏,心蠹而枝披,支离而涣散,而臣之议论无所复用矣。”可是仍然毫无反应。绍熙元年(1190)十月,叶适以秘书郎出知蕲州。
  光宗是个有隐疾的皇帝,在请立嘉王赵扩为太子等问题上,与退位在重华宫的太上皇孝宗有矛盾。皇后李氏以及陈源等从中离间。自绍熙二年十一月后,父子之间隔阂很深,从此光宗不朝孝宗。朝廷危机加深,国事艰危,群臣为促请光宗朝重华宫的太上皇,可说是费尽心机,陈傅良痛哭于庭,赵① 《水心集》卷27。
  汝愚甚而引裾求光宗朝重华宫;太学生也上书。绍熙三年十一月,叶适等上疏,请光宗朝重华宫,不从。绍熙四年(1193),叶适奉召赴临安行在,十一月除尚书左选郎官。光宗很长时间以称疾为由,不朝重华宫。宫廷矛盾使朝中大小事皆废。叶适尽力上言,对光宗说,父子之间亲爱出于自然,不能没有事实而生疑忌。光宗有所动心,曾两赴重华宫,都城临安人听说后,都为之欢悦。后来叶适又有建言,未报。但光宗父子之间的矛盾没有解决,群臣请光宗朝重华宫成了朝政的焦点。
  绍熙五年(1194)六月,太上皇孝宗死。光宗称疾不执丧事,又引发出朝政危机。赵汝愚及叶适等人,通过韩侂胄请太皇太后吴氏垂帘,尊光宗为太上皇,立嘉王赵扩即帝位,是为宁宗。
  宁宗即位后,朝中又展开新的斗争。赵汝愚为宰相,韩侂胄自恃立宁宗有功,为自己仅迁枢密院承旨,很不满意。韩、赵的斗争不断升级。韩侂胄及其周围一批人,排斥打击赵汝愚、朱熹、叶适等。赵汝愚被贬死于衡阳。叶适也受到牵连。韩侂胄与赵汝愚的斗争越演越烈,说朱熹提倡的学术是“伪学”。由“伪学”之禁,演变成反对“逆党”所谓的“庆元党禁”,“初,韩侂胄用事,患人不附,一时小人在言路,创为‘伪学’之名,举海内知名士贬窜殆尽”①。
  庆元元年(1195)叶适为御史胡绂所劾,降两官。庆元二年(1196),差知衢州。庆元三年,朝廷立“伪学”之籍,名单上共有59 人,叶适在其中。嘉泰元年(1201),叶适起为湖南转运判官,嘉泰二年,弛禁,迁知泉州,次年,赴任。同年九月,应召入对,叶适对宁宗说:“治国以和为体,处事以平为极。臣欲人臣忘已体国,息心既往,图报方来可也。”①这番话为宁宗所称许。
  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叶适说这件事至大至重,一定要考虑周密,“故必备成而后动,守定而后战”,要考虑战事给各方面带来的后果。开禧二年(1206)叶适除工部侍郎,韩侂胄进行北伐,是要利用叶适的声望。但如叶适所料的一样,这次北伐条件不充分,也没有周密的准备,加上用人的不当,吴曦的叛降,虽然战争初期,获得一些胜利,但很快战争的形势发生变化,金兵南下,形势危急。叶适乞节制江北,在和州、滁州等地战斗中,他用劫砦等灵活的战术,给金人以重创。兵退,叶适进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叶适在长江以北屯田,设置堡坞,一面屯垦,一面积极备战。这些做法很有成效。开禧北伐失败,史弥远及杨后谋杀韩侂胄,取其首级,以向金人求和。叶适于战端未开之时,极力谏止,晓以利害。在战争中,特别是他节制江北的过程中,解和州之围,实施以江北守江的战略,收到了成效,这些方面是有功的,但中丞雷孝友却弹劾叶适,“罪名”是叶适曾“附(韩)侂胄用兵”。叶适因此被夺职,回永嘉水心村专心著述讲学16 年。嘉定四年,转中奉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获祠禄,奉祠凡13 年,直至嘉定十六年(1223)辞世,终年74 岁。
  水心之学,卓然独立① 《宋史》卷434《叶适传》。
  ① 《宋史》卷434《叶适传》。
  在宋代学术史上,叶适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著作经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有《叶适集》(《水心文集》与《别集》合编,1961 年版)以及《习学记言序目》(上下册,1967 年版)。叶适在学术上的贡献,全祖望评论说:水心较止斋又稍晚出,其学始同而终异。永嘉功利之学,至水心始一洗之。然水心天资高,放言砭古人多过情,其自曾子、子思而下皆不免,不仅如象山之诋伊川也。要亦有卓然不经人道者,未可以方隅之见弃之。乾、淳诸老既殁,学术之会,总为朱、陆二派,而水心龂龂其间,遂称鼎足。然水心工于文,故弟子多流于辞章。①50000528_1829_0这段话说明了水心之学的几个方面。一是水心之学在永嘉之学中的地位。宋代的永嘉学派重要人物是周行己、许景衡等所谓的永嘉九先生。永嘉学派中实际包括两个学系,一是二程的洛学,一是张载的关学。这就是全祖望说的:“世知永嘉诸子之传洛学,不知其兼传关学。”②传洛学中尤以周行已为重要,“永嘉诸先生从伊川者,其学多无传,独先生尚有绪言”③。南宋永嘉学人在传洛学方面,应当提到郑伯雄、伯英兄弟,以及薛季宣、陈傅良等。叶适与薛季宣、陈傅良的关系密切,特别是与陈傅良的关系。叶适14 岁结识陈傅良并从学,此后   交游40 年。南宋的永嘉之学始是“教人就事上理会,步步着实,言之必使可行,足以开物成务”①。
  所以永嘉之学到了水心,才“一洗之”,这句话可以商榷,但也点出叶适在永嘉学派上的地位。叶适提倡功利,但把讲功利与讲义理结合起来,反对空谈性命,讲求学统,说:“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水心文集·赠薛子长》)。叶适虽对理学家有所批判,但他并不是不重视学统,虽然他的道统与程朱的道统观又有差异。叶适完成了薛季宣、陈傅良对永嘉学的构建。叶适写《习学记言序目》时,已经是晚年,对历代儒家经籍和道统都有批判。
  叶适的经制之学重典章、重经济、重致用,倡改革,又讲义理。永康的事功之学专言事功,主张“义理之学不必深穷”。水心同这些有差异。
  二是水心之学的学风。“水心工于文,故弟子多流于辞章”,这是说叶适与永嘉诸子的不同之处。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反映了叶适在理论上的深度不足。《四库全书总目》对《习学记言》有一段评论,说这本书斥汉人言《洪范》五行灾异之非,确能有所见,“足与其雄辩之才相副”;但指出叶适在论太极生两仪的论述,是“文浅义陋”。《四库全书总目》引陈振孙的话,说《习学记言》“其文刻峭精工,而义理未得为纯明正大”②。
  至于说叶适的门人多流于辞章,那是学风的影响所及。但《宋元学案》又说水心门人也有差别:“水心之门,有为性命之学者,有为经制之学者,有为文字之学者。”还有王大受(拙斋)这样“欲以事功见其门庭”的学者。三是水心之学的影响。南宋乾道、淳熙之际,宋代文化又出现了一个高潮。最初有朱熹的朱学、吕祖谦的吕学以及陆九渊的陆学。所谓的朱学、吕学、陆学,鼎足而三。或谓是朱学与吕学和张栻的湖湘之学,是南宋的三大学派。而张栻死于淳熙七年(1180),次年吕祖谦也逝世了。从此是朱陆两分天下,叶适的崛起,成为一大宗,遂与朱、陆鼎立而三。但水心之学无法② 《宋元学案》卷32《周许诸儒学案》。
  ③ 《宋元学案》卷32《周许诸儒学案》。
  ① 《宋元学案》卷54《水心学案上》。
  ② 《四库全书总目》卷13《子部十·习学记言》。
  与朱、陆相抗衡。南宋后期,朱学地位在提高,朱、陆合流、相互出入,成为一种文化潮流。朱熹指责陆学之弊是偏,而永康、永嘉之学是大不成学问。①这种学术上党同伐异,不足取。应该说,水心之学是卓然一家,根柢《六经》,折衷诸子,辩理学家说《易》及解《中庸》、《大学》之非,以为“舍孔子而宗孟轲,则于本统离矣”。诸多论断显现思想批判的光华,虽然仍是本《六经》之根本。
  ① 参《朱子语类》卷122。
  第五十五章李清照朱淑真第一节李清照历尽人间甘辛的一生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字文叔,熙宁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路刑狱,以博学工文著称。母王氏也知书善文。受家学熏陶,李清照博闻强识,精通书史,“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①,早年所作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颇得时人好评。
  建中靖国元年(1101),李清照与吏部侍郎赵挺之幼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1081—1129),密州诸城人。以荫仕后,初在东京任职,除鸿胪少卿。大观元年(1107)赵挺之卒,次年李清照随丈夫归居青州(今属山东)故第,屏居达十年之久。宣和中,赵明诚出任莱州(今属山东)、后调淄州(今淄博西南)知州。
  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恩爱美满,生活优裕。夫妇俩志同道合,共同致力收藏金石古器、名人书画、历代图籍。李清照协助赵明诚整理考订彝器、碑铭,并进行研究,编撰《金石录》。平时,常以所藏文物自娱,诗词唱和,情深意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等著名词句,即是她当时的生活写照。
  靖康元年(1126),金军南下,北方陷于战乱。次年,赵明诚奔母丧赴江宁(今江苏南京),高宗即位后,起知江宁府。建炎二年(1128),李清照也避乱至江宁,她感叹“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及对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满。建炎三年(1129),赵明诚移知湖州(今属浙江),驻家池阳(今安徽贵池)。他只身赴建康(时江宁已改名建康)听命时,不幸病故。李清照殓葬了丈夫后,前往临安投靠弟弟李沅。大约这时发生了陷害她的“颁金”案,又值金兵南下,南宋朝廷一路败逃,她随着高宗南逃的路线辗转避乱。先从越州(今浙江绍兴)至明州(今宁波),又经奉化(今属浙江)、台州(今临海)入海,再经温州返回越州。多年的文物收藏或亡于战火,或被人盗掠,散失殆尽,境遇十分凄凉。大约在绍兴二年(1132),李清照移居临安,经过数年,“颁金”案之冤亦于此时洗涮清楚。据宋代文献记载,她再适张汝舟,仅数月旋离异,后世学者对此事尚有异议。①李清照的晚岁是在凄凉孤苦中度过的,但她对国事仍很关心,并一直进行着文学创作和学术活动。绍兴三年(1133),她作诗送韩肖胄、胡松年使金。四年,她写作了《打马图经》及“自序”,又对《金石录》作最后的笔削整理,写下了著名的《金石录后序》,后将书表上于朝。绍兴二十年左右,她以所藏米芾墨迹向米友仁求跋。李清照卒年约七十余岁。据今人考证推测,当在绍兴二十五① 王灼:《碧鸡漫志》卷2。
  ①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王灼《碧鸡漫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等皆载李清照曾改嫁,但明清学者多持异说,俞正燮《易安居士事辑》力证其未改嫁,目前学术界对此仍有争议。
  年(1155)或稍后。①多才多艺,以词名著世李清照以多才多艺著称,她通书画善属文,工诗词,尤以词擅长,被称为南宋婉约派宗主。她的文学创作,从思想内容看,大致可以靖康前后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的诗文,或谈史事,或论文艺,题材比较广泛。早年的《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她以“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的诗句,提醒人们记取唐代天宝之乱的教训。她的《词论》是宋代重要论词之作,她提出了词“别为一家”的说法,强调音律和典雅,反对以诗为词。前期的词作多写自然风光景物和个人的离愁,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悠闲情怀。如《凤凰台上忆吹箫》、《一翦梅》等词,是通过描写寂寞的生活和抒发忧郁心情来表达对丈夫的深切眷恋,并较大胆地流露出自己对美好爱情生活的渴望。这对传统的伦理规范是一种冲击。故王灼《碧鸡漫志》评论说:“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
  南渡以后,李清照后期作品有较明显的变化。所作诗文,多感叹身世,怀念故国,包含了较多对现实的关心,渗透着爱国感情,思想性有所提高。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咏史》)。诗句用咏历史人物斥责了当时“伪楚”政权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政策,显示了自己的爱国热忱和气节。在《打马图经》及“序”中,还提出了秣马砺兵,恢复中原的主张。
  后期的词作也与前期迥别。当时,国破家亡的现实和凄凉悲惨的个人遭遇,使李清照陷于极度痛苦之中,于是她以词来抒发伤时忆旧、怀乡悼亡的感情,风格由清丽、缠绵转为深沉、悲壮。如“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蝶恋花》)等词句,寄托了对北方故国的怀恋;“元宵佳节,融和天气,..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永遇乐》),“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转调满庭芳》)等词句,表达了对已往生活的追思。李清照晚年的孤苦寂寞也在词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如《武陵春》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况,《清平乐》写“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哀伤,皆使人感受到她内心的浓重愁思。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清照的词作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而占有重要地位,后世论者将她推为宋代“婉约派”词家的宗主。她作词十分重视词的特殊格调和协律性,因而能独辟蹊径,在丰富词的艺术表现手法上有所突破。她擅长抒情,巧于构思,常选取一些生活片段填入词中,具体而细致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武陵春》即以“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来描写满腔的愁思。她也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具体生动的行动或事物,将抽象的内心活动形象化,如《永遇乐》以“向帘儿底下,听人笑① 李清照的卒年今人考证详见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所附《李清照事迹编年》。语”写自己的情怀,《一翦梅》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述自己的相思,显得委婉、含蓄、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态。词风虽以凄婉为主,但偶作豪放之句,如《渔家傲》中的“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也使人如读苏轼、辛弃疾之词。李清照词的语言尤具特色,优美、精巧而不刻意雕琢,如以“宠柳娇花”,“绿肥红瘦”写花树,以“浓烟暗雨”,“风柔日薄”写天气,以“黄花瘦”拟人,皆很新颖、清丽,显示出遣词造句的创造性。又常以浅显明白的俗语入词,如“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行香子》),“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声声慢》)等,皆信手拈来,便生出许多清新生动的情味。她精于音律,因而作词强调音乐美,十分注意“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词论》),还讲究舌、齿音的交错和叠字的连续运用,如《声声慢》中一开始就连用了十四个叠字,其独创性为后人所盛赞。李清照词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人们称其为“易安体”,历代都有人学习仿效。李清照诗文也有很高的造诣,如《金石录后序》一文,叙事、抒情十分优美动人。
  李清照的作品在宋代分别有词集《漱玉集》和诗文集《李易安集》传世,但都已散佚。旧传《漱玉词》系后人所辑,如赵万里的辑本收词六十首。今人辑本如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黄墨谷《重辑李清照集》,收录各类作品较为完备。
  第二节朱淑真朱淑真,自号幽栖居士,相传她祖籍与朱熹祖籍徽州婺源同属一地,故有人称她乃朱熹侄女。因世居杭州钱塘,故又称钱塘人。出生于仕宦世家,家境颇富。据她写的诗句,称家里不仅有东园(见《晚春会东园》),又有西园(见《春游西园》),①还有楼阁。她即住在西楼之上。而且家庭中有较浓郁的文化气氛。她常与父亲把酒论文,吟诗作对。她在《寄大人二首》中感叹:“诗礼闻相远,琴樽谁是亲?”并期盼“把酒何时共,论文几日亲。”②她曾在出嫁后,得到家嫂的一封信,她即兴作诗,写道:“声声喜报鹊温柔,忽接芳缄自便邮。一尺溪藤摛锦带,数行香墨健银钩。倾心吐尽重重恨,入眼翻成字字愁。添得情怀无是处,非干病酒与悲秋”。③反映她在未出阁前,过着温馨的家庭生活。
  朱淑真虽是大家闺秀,但却时时关心百姓的疾苦。如《苦热闻田夫语有感》一诗,她写道:“日轮推火烧长空,正是六月三伏中。旱云万叠赤不雨,地裂河枯尘起风。农忧田亩死禾黍,车水救田无暂处。日长饥渴喉咙焦,汗血勤劳谁与语?播插耕耘功已足,尚愁秋晚无成熟。云霓不至空自忙,恨不抬头向天哭。寄语豪家轻薄儿,给巾羽扇将何为!田中青稻半黄槁,安坐高堂知不知?”④另一首《喜雨》,亦写道:“高田低田尽沾泽,农喜禾无枯槁伤。我皇圣德布寰宇,六月青天降甘雨。四海咸蒙滂沛恩,九州尽解焦熬苦。”① 《朱淑真诗集》前集卷2《晚春会东园》,后集卷1《春游西园》。
  ② 《朱淑真诗集》前集卷7。
  ③ 《朱淑真诗集》前集卷10。
  ④ 《朱淑真诗集》前集卷4。
  ⑤这些诗,都可表明她是个颇富正义感的不凡女性。
  可惜的是,朱淑真的婚姻极不如意,以致抑郁以终,铸成了她的悲剧。
  如在《愁怀》二首之一中写道:“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①她非常明确地提到了对自己婚姻的不满意。她的丈夫既非“市井民家”,亦非“村恶”,②而是个官员。朱淑真在《春日书怀》中写道:“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已无鸿雁传家信,更被杜鹃追客愁。日暖鸟歌空美景,花光柳影谩盈眸。高楼惆怅凭阑久,心逐白云南向浮。”③这里显然指跟着丈夫宦游,而远离父母千里,极不自由。另一首《寒食咏怀》,记述丈夫的为宦地是在淮南:“淮南寒食更风流,丝管纷纷逐胜游。春向眼前无限好,思亲怀土自多愁。”④当时,宋金长期划淮为界,淮河一线,是双方重点设防的地方。因此可以推断,她的丈夫大概是不通文墨的一介武夫。她在《秋日偶成》中透露过自己的心事:“初合双鬟学画眉,未知心事属他谁?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⑤最后一句值得注意,她希望自己能嫁个写得万首诗的丈夫,而事实上却嫁了个武夫,这就不能不是“鸥鹭鸳鸯作一池”了。后来,她乘归宁省亲之机,回到了父母身边,从此便永远离开了这个丈夫。由于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如意,她写了许多抒发自己情感的诗篇。如《冬夜不寐》:“推枕鸳帏不奈寒,起来霜月转阑干。闷怀脉脉与谁说,泪滴罗衣不忍看。”⑥正由于这种境遇,朱淑真终于抑郁以终。据说她去世时,父母尚健在。
  朱淑真在生前并没有太大的诗名,朱熹说过:“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①朱淑真也与魏夫人有交往。她写有《会魏夫人席上命小鬟妙舞,曲终,求诗于予,以“飞雪满群山”为韵作五绝》。②据说,这位魏夫人就是曾布(1036—1107)之妻,魏泰之妹,主要活动在北宋哲宗徽宗时。而朱淑真当是北宋末南宋初年人,与李清照(易安居士)同时或稍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魏仲恭编定朱淑真的作品,名《断肠诗集》,在此书的序中说:“比往武陵,见旅邸中好事者往往传诵朱淑真词,每窃听之,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者所能及?未尝不一唱而三叹也。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及嫁为市井民家妻。一生抑郁不得志,故诗中多有忧愁怨恨之语..观其诗,想其人,风韵如此,乃下配一庸夫,固负此生矣。其死也,不能葬骨于地下,如青冢之可吊,并其诗为父母一火焚之。今所传者,百不一存,是重不幸也。呜呼冤哉!予是以叹息之不足,援笔而书之..乃名其诗为《断肠集》。后有好事君子,当知予言之不妄也。”末署“淳熙壬寅二月望日,醉□居士宛陵魏仲恭端礼书”。诗存330 余首,⑤ 《朱淑真诗集》前集卷4。
  ① 《朱淑真诗集》前集卷9。
  ②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称朱淑真“父母无识,嫁市井民家”。其《西湖游览志余》又称“朱淑真其夫村恶..种种可厌”。
  ③ 《朱淑真诗集》后集卷1。
  ④ 《朱淑真诗集》后集卷1。
  ⑤ 《朱淑真诗集》前集卷6。
  ⑥ 《朱淑真诗集》后集卷4。
  ① 《朱子语类》卷140。
  ② 诗见《朱淑真诗集》前集卷10。
  即《断肠诗集》,亦称《断肠集》;词存30 余阕,称《断肠词》。朱淑真诗词的成就可与李清照齐名。遗憾的是,李清照《宋史》中留有记载,而朱淑真却没有。据说当时有临安人王唐佐为朱淑真写过一小传,但也没有流传下来,对其生平概略大多是根据她的诗作推知的。
  第五十六章陆游辛弃疾第一节陆游半生游宦,半生奉祠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祖先本务农,后来读书做官。陆游出生后不久即逢“靖康之变”,金军南下,掳宋徽、钦二帝北返,北宋灭亡。在动荡不安的局势中,父亲陆宰被罢去京西转运副使之职,携家南归,辗转流离。陆游9 岁时才回到故乡山阴。在山阴,陆游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
  绍兴二十三年(1153),二十九岁的陆游到临安应考,名列两浙路锁厅试荐送第一。次年应礼部复试,又名列前茅。因他“喜论恢复”,又名列权臣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大为秦桧所忌恨,故被黜落第。直至绍兴二十八年(1158)秦桧死后,陆游才得出仕。先授福州宁德县主簿,不久调入临安,任敕令所删定官。绍兴三十三年(1162),孝宗即位,主战派的势力在朝廷有所增强,陆游以“善词章,谙典故”被荐。孝宗因对他“力学有闻,言论剀切”,赐进士出身,并调任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证所编修官。在此期间,他毫不掩饰自己主战的立场,并提出了许多抗金收复失地的策略。后因论龙大渊等人“招权植党”而忤孝宗之意,出任镇江府(今江苏镇江)通判,又调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通判。张浚北伐失利,孝宗也转主议和,主战派势力遭到打击,陆游也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①的罪名罢官遣归。
  乾道六年(1170),陆游起为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免职数年,得到的是远州副职,去的又是僻远的山城,这一切使他感到伤怀。但是,一踏上旅途,他很快克服了失落感。取道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经三峡入川,一路上观秀丽山水,探幽奇绝境,访先贤遗迹,采风俗民情,所谓“道路半年进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②。他且行且记,将一路闻见加上个人感慨,写成《入蜀记》6 卷。这次旅行,使他视野大为开阔,爱国信念更加坚定。乾道八年(1172),四川宣抚使王炎,邀陆游入宣抚使幕,任帅府干办公事兼检法官。他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有机会亲临前线。他常不避艰险,来往于南郑与前沿军营之间,曾雪夜渡汉水,掠过金军阵地;也曾一连三天啃着荞麦饼,与士兵生活在一起。这段军旅生活,对他的后半生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不到一年,随着王炎被调职,陆游也离开了南郑,改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来到成都,后又在蜀州(今崇庆)、嘉州(今乐山)、荣州(今荣县)等地任通判及代理州事等职,几乎遍历蜀中。淳熙元年(1174)末范成大帅蜀,改任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回成都。淳熙三年(1176),因不拘礼法,被劾“燕饮颓放”而罢职领宫观,他不以为然,毅然自号“放翁”。
  淳熙五年(1178),宋孝宗看到了陆游在蜀中所作诗篇印本,遂诏东还。此后十多年,陆游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地担任监司和州官,虽然未能充分① 《宋史》卷395《陆游传》。
  ② 《剑南诗稿》卷2《水亭有怀》。
  施展其政治抱负,但由于一再坚持抗金主张,为权贵所不容,始终不被重用。淳熙七年(1180),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因发粟赈灾,被劾罢官。淳熙十五年回朝任军器少监,次年任礼部郎中,十一月又被刻罢官,回山阴故里闲居。
  绍熙元年(1190)冬,复以阶官中奉大夫、提举冲佑观,均为闲差,陆游时年66 岁。此后十余年,他基本上以奉祠领半俸,过着清贫生活。他虽人闲居,但日夜思念报国之心是闲不住的,他依旧关心国事,忧国忧民。其间,绍熙三年(1192)封男爵,庆元元年(1195)题其书斋为“老学庵”。
  嘉泰二年(1202),陆游又被召,恢原阶官提举宫观,任实录院同修撰兼同修国史,参与修撰孝宗、光宗两朝实录。次年修撰完成,升宝谟阁待制,致仕。嘉泰四年(1204)封子爵。开禧三年(1207)封渭南伯,由此自号“陆渭南”。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 年1 月26 日)病逝,享年85 岁。爱国诗人,壮心不已陆游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少时闻父执议论国事,深受熏陶。从小就懂得民族压迫的苦难,埋下了爱国的种子。父亲陆宰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的官员,虽然退居林下,仍时时关心着国家兴衰、民族危亡,与朋友们谈到国家前途时,常食不下咽,悲不自胜。他们“或裂眥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①。这些长辈们的爱国思想和高尚情操,深刻影响着陆游,使他很早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成年后,陆游以“学者当以经伦天下自期”②来自勉。他的“喜论恢复”,显然是仕途坎坷的主要原因。但是,多次播迁,并没有使陆游的爱国热情稍减,仍时时准备为恢复中原出力。在陆游思想上,抗金恢复中原高于一切。他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希望别人也应以国事为重,团结一致对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是他一生的精神寄托。就在缠绵病榻之时,仍然念念不忘,至死不渝,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③他临终时吟哦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正反映出他耿耿丹心与至死不泯的爱国热情。
  诗人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精熟各种诗体,尤擅七律、七绝。《剑南诗稿》存诗9300 余首。陆游的创作道路和作品风格,有人分为三个阶段:早年从江西派入手,私淑吕本中,又师事曾几,所作工藻绘,重技巧。中年起诗风改变,尤其是入蜀以后,诗境开拓,博大闳肆。晚年退隐家居,风格渐趋平淡。然而,无论诗风如何改变,鼓吹恢复,诋斥和议,一直是他诗歌的创作主题。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他的诗歌忠实地反映了一代人民的心声。有时是对恢复中原的无限希望,有时是对偏安局面的无奈怅恨,有时是对误国君臣的愤怒控诉,有时是对国事日非的深沉叹息。由于严酷的现实,陆游抗战必胜的信念屡屡被打击,几乎幻灭。但他即使在极其抑郁、近于失望的心绪时写下的诗篇,也都是沉郁顿挫、感激豪放① 《渭南文集》卷30《跋周侍郎奏稿》。
  ② 《渭南文集》卷26《跋文武两朝献替记》。
  ③ 《剑南诗稿》卷2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之作,因此,人们称陆游是继屈原、杜甫之后又一伟大的爱国诗人。
  陆游描写田园和景物的诗篇也同样出色。晚年久居乡间,对农民的欢乐和疾苦都耳闻目睹。他以清隽流畅的诗句描写善良纯朴的农民生活,一年到头辛勤的劳作,自给自足的农家乐,他们遭受到的苛取豪夺,字里行间充溢着对农民命运的关切。陆游的景物诗,或发思古之幽情,或表现明媚的风光,多清新俊逸,饶有韵致。如“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皆为千古名句。
  陆游还擅长词作。他的《放翁词》存词140 余首。除《钗头凤》那样的诉说爱情之作外,更多的是表达爱国思想的。如雄壮悲凉的《诉衷情》,感慨遥深的《水调歌头》,意气风发的《秋波媚》,老泪纵横的《谢池春》,无一不是抒发自己的心声。著名的《卜算子·咏梅》,是用梅花的高洁和傲霜斗雪的品格,象征自己的坚贞气节和情操,哪怕有朝一日自己像梅花一样“零落成泥碾作尘”,仍旧是其“香如故”,永远不改变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
  陆游的散文也别具一格。其中《老学庵笔记》记述当时的风俗民情、朝廷典章以及传闻轶事,不仅内容丰富,可补史传之阙,而且行文流畅,修洁可诵。《入蜀记》是记古迹、叙风俗,指点江山,引人入胜,故时人就有“四海文章陆放翁”之说。陆游还长于史学,他曾参与撰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私撰《南唐书》18 卷,叙次简洁,为史著佳作。
  由于陆游的经历曲折,命运多舛,转辗流离,接触社会广泛,而使他积累了深厚的创作基础,在诗、词、文、史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他那充满激情的诗篇,不仅在当时鼓舞了爱国军民奋勇杀敌,也激励着人们反侵略斗志。梁启超所称颂的那样:“诗界千载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第二节辛弃疾由义军掌书记到封疆大吏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济南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宋室南迁,辛弃疾的出生地成为金朝的统治地区。他的祖父辛赞,当北宋灭亡时,因受家族拖累,未能脱身南渡,不得已仕金,曾任亳州谯县令、开封府知府,官至朝散大夫。但他时时眷念故国,常带领儿孙“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思投衅而起,以纾君父不共戴天之愤”①。他对辛弃疾寄以殷切的期望,曾两次让辛弃疾至金都燕京参加进士科考试,借机侦察金人形势,以图恢复。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海陵王完颜亮大举兴兵南下,欲图灭亡南宋,统一江南。这时金朝统治下的中原地区,赋役繁重,人民不堪征调,纷纷起义反抗。时年22 岁的辛弃疾,毅然“鸠众二千”,奋起抗金。后率众加入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任掌书记,负责起草书檄文告,掌管义军大印。根据其时形势,为取得南宋朝廷的支持,与南宋军队配合作战,辛弃疾力劝耿京“决策南向”,接受南宋朝廷的领导。绍兴三十二年(1162)正月,耿① 辛弃疾:《进美芹十论札子》。
  京命辛弃疾和贾瑞等人奉表南归,宋高宗在建康(今南京)接见了他们,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右承务郎、天平军掌书记,并让他们回山东向耿京传达南宋朝廷的旨意。但就在辛弃疾与朝廷接洽成功,准备返回军中的时候,义军内部却发生了重大变故。张安国、邵进等人在金朝的利诱下,密谋杀害了耿京,带领一部分人投降了金朝。辛弃疾等人行至海州(今江苏东海附近),闻讯,即约海州统制王世隆等50 人驰赴金营,其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酣饮,辛弃疾等人出其不意袭进金营,抓获张安国,在5 万金兵中带着张安国,摆脱追敌,急驰而归,献俘行在,后张安国在临安被斩首示众。辛弃疾这一机智勇敢的行动,在南宋朝野引起极大的震动,正如洪迈所云:“壮声英慨,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①但是,作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并没有得到南宋朝廷的真正欣赏和信任,南宋朝廷只安排他担任江阴军签判,一个并不能让辛弃疾施展其才能和抱负的职务。不久,宋孝宗即位,重用主战派人士张浚,进行宋室南渡以来的第一次主动北伐,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由于主将之间的嫉功害能又自毁长城,导致符离大败,随后金宋签订“隆兴和议”。在此情况下,主和派势力又占了上风,但26 岁的辛弃疾不为所动,向宋孝宗上《美芹十论》(又称《御戎十论》),客观地分析了宋金双方的形势,提出了周密详尽的恢复大计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以后,他又向右丞相虞允文上了《九议》,再次陈述他的抗金方略。辛弃疾希望以此唤起宋廷君臣的抗金热情,坚定他们抗战必胜的信念。但是,在苟安成风的情况下,他的满腔热忱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经过深思熟虑的恢复中原大计如石沉大海,这使辛弃疾陷入极度的悲愤和苦闷之中。
  从乾道四年(1168)年始,辛弃疾先后担任过建康府通判、滁州知州、江西提刑等职,在平定了赖文政领导的茶商军之后,又知江陵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成为封疆大吏,后历江西、湖南安抚使等职。频频的调动与升迁并没有使辛弃疾感到舒心与满足,他日夜渴望的是驰骋沙场,弯弓杀敌,收复失地。但在小人当道、国事日非的时候,他的愿望不仅不能实现,反而因在地方上大刀阔斧地整顿、创置“飞虎军”等事,妨碍了权贵们的利益,淳熙八年(1181)被交章弹劾,以“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等罪名,罢去所有职务。他到上饶城郊带湖去闲居,以稼名轩,自号“稼轩居士”,后领宫观闲差。在上饶一住十余年。在此期间,他与郑汝谐、杨民瞻、陈亮、韩元吉等交往,或慷慨激昂,极论世事,或长歌相答,情意深长。同时,他还与朱熹建立了较深的友谊。在“庆元党禁”时,他不顾禁令,常到武夷山看望朱熹。朱熹病死,他写词悼念,还亲携祭文前往吊祭①。
  绍熙三年(1192)至五年,辛弃疾出任福建提刑、福州知州、福建安抚使等职,其间一度归朝任太府卿,又被劾罢官奉祠,庆元二年(1196)自上饶移居铅山(今江西铅山东南)期思瓢泉。嘉泰三年(1203)再度被起用为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次年差知镇江府。开禧元年(1205)三月,正当他在镇江积极备战时,朝廷却以所荐非人将他连降两级阶官。同年六月,改知隆兴府(今江西南昌),不久又被劾奉祠归铅山。一连串的打击使辛弃疾心力交瘁。开禧三年(1207)韩侂胄欲对金用兵,急调辛弃疾,但此时他已卧① 洪迈:《文敏公集》卷6《稼轩记》。
  ① 《宋史》卷401《辛弃疾传》。
  病在床,不久便与世长辞。
  爱国词人,风格豪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然而,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辛弃疾词现存600 余首,数量居宋代词人之首。作品体裁多种多样,风格富有变化,内容极其丰富。而以抗金御敌、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为中心主题,也是所有词作中最为突出的部分。在这些词篇中,可以感受到词人对北方故土深切怀念,可以感受到吊古伤时,深沉的家国兴亡之感。投身于时代激流的辛弃疾把词作为呼吁恢复、激励抗金的武器。当南宋军民取得军事胜利时,他赋词赞颂;当有朋友赴召或升迁时,他赠词激励他们为恢复中原大业尽力献身。当然,更多的是抒发他个人的报国之心声,倾诉自己驰骋疆场的渴望,表达他“马革裹尸当自誓”的决心,发泄他报国无门的不平之气,写尽他壮志难酬的无限悲愤。词中还对南宋主和派屈辱妥协给予尖锐批判,他揭露主和派的误国罪行,谴责得势佞臣对有志之士的迫害,鞭挞昏君庸吏对亡国之恨的麻木不仁..。无论是慷慨激昂的战歌,还是壮志空怀的悲吟,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辛弃疾的爱国情操。
  从艺术风格而言,辛词继承苏轼诗风,以慷慨雄奇,沉郁苍凉之作为主,为豪放词派杰出代表。辛弃疾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龙腾虎跃,生气勃勃,不作“妮子之态”。他写山水自然景物,清新之外,也着意于雄浑、冷峻,显得境界开阔,具有动态之美。其语言丰富、大胆,往往采用散文语言或自铸新词,呈现出汪洋恣肆、五光十色的艺术效果。辛词的艺术风格是多样的,除了豪放、壮烈,清雅委婉的词作也常常在他笔下出现。这些词,或情致缠绵,或词意婉约,又往往是柔中有刚,刚柔兼具。如《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田园诗,风格清新,描述生动,引人入胜。《祝英台近·晚春》抒离情别绪,也同样宛转凄惶,哀怨动人。著名的《青玉案·元夕》虽写幽怨闲情,却寓意深刻,其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句,更是脍炙人口,千古绝唱。他的成就不仅影响了南宋词坛,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正如清四库馆臣所说:“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翦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①词之外,辛弃疾的文也值得称道。他的政论文与词一样,笔势磅礴,充满豪情。他能用形象的比喻,有力的证据,严密的论证,和鞭辟入理的分析,使他的文章具有不容置疑的说服力。因此,后人视他为南宋时期政论文的大手笔,只是为词名所掩,不为人熟知。
  ① 《四库总目提要》卷198。
  第五十七章姜夔吴文英第一节姜夔寄人篱下,落魄一生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少随父宦游,曾居湖北汉阳。父亲去世后,依姊居于汉川。淳熙三年(1176),22 岁的姜夔到扬州、合肥一带客游,飘泊多年,未得知遇。有诗云:“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是他这一时期生活的真实写照。淳熙十三年(1186),他游长沙,结识诗人萧德藻,萧氏十分赏识他的文才,将侄女嫁给他,并携之同寓湖州(今属浙江)。因居所近苕溪弁山白石洞天,友人潘柽便赠其“白石道人”称号。
  这期间,由于萧德藻的介绍,姜夔先后与杨万里、范成大相识,诗词酬唱,成为知交。又常往来于皖、苏、浙各地,与张俊之后人张鉴、张镃和尤袤等名流交游。其时之文人雅士如楼钥、叶适等,皆爱其文才,与之往来。①庆元三年(1197),姜夔向朝廷进《大乐议》,论雅乐,为朝中乐官所忌,未被采纳。五年,他又上《圣宋铙歌鼓吹》十二章,得到“免解”的优待,但参加礼部考试,又未第。他一生未仕,以布衣终老。啸傲于江南湖山之间,自标高致,凭藉才学,靠友人资助为生,过着典型的江湖游士生活。他好学、好客,为人洒脱不羁,“家无立锥,而一饭未尝无食客。图史翰墨之藏,汗牛充栋,襟期洒落如晋宋间人”①。42 岁时,他移家临安西湖之滨,依张鉴而居。张鉴、张镃兄弟谢世后,他旅食于浙东、嘉兴、金陵间,晚年生活极为贫困。约于嘉定十四年(1221),因中风卒于西湖。贫不能殡,靠吴潜等人资助,落葬于钱塘门外的西马塍。
  南宋婉约派词宗姜夔早年以诗才知名。最初他学江西诗派,虔诚地师法黄庭坚,至“居数年一语噤不敢吐”的地步。后来,他意识到“作者求与古人合,不若求与古人异”②,于是跨出江西诗派,转学晚唐隐逸诗人陆龟蒙,并以晚唐诗风来改造江西诗派,力求创出自己的风格。他的诗,除了讲究句法、措辞以外,还追求“理高妙,意高妙,想高妙,自然高妙”③的境界,力求天机自得。因此,他的诗大多清峻峭拔,韵味无穷。
  代表姜夔在中国文学史上最高成就的,是他的词作,在南宋词坛上,他与辛弃疾、吴文英鼎立而三,是“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姜词在讲究格律、音节谐美,炼字琢句、用典咏物等方面都与周邦彦一脉相承,但其婉约缠绵的词风中融进了江西诗风清劲瘦硬的优点,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姜词现存84 首,几乎皆为精思力作。其中记游、感遇、伤乱、怀旧、送① 陈郁:《藏一话腴》甲集卷下。
  ② 《白石道人诗集·自叙》。
  ③ 《白石道人诗说》。
  别等题材占了大多数。从中可以看到一个贫困疲惫的流落者所抒发的凄婉低沉之情,也可以看到襟怀洒落的名士在名山胜迹中的超脱。有难以排遣的爱情回忆,也有哀感动人的挚友离情,更有对国事日非的感慨与悲伤。尤为著名的是《暗香》、《疏影》二首,或慨叹自己身世飘零之恨和伤离念远之情,或抒发自己对国家兴亡的关心,皆借梅花托意,意境深远,被人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姜夔在晚年,受辛弃疾的影响,也写过一些较为雄健的作品,但其生活态度决定了不可能像辛词那样奏出使人振奋的时代强音,更多的是触目凄凉情调与无可奈何的感怀叹息。他的词结构完整,音律和谐,技巧精湛,比兴深婉,能以多种手法显出神韵,具有“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的“清空”风格。
  姜夔不仅工于诗词,还精通音乐,在乐理上自成一家。他在庆元三年所进的《大乐议》及《琴瑟考古图》中,论列古今乐制问题,指出当时宫廷音乐存在诸多不谐和不合理之处,并提出多项建议,如确立音高的统一度量,作为乐器之准;大乐应恢复古乐十二宫,勿杂胡部;登歌应与奏乐相合等等。这些建议,见解独到,惜遭人妒忌,未被采纳。越两年,他又上《圣宋铙歌鼓吹》十二章,终于得到了承认。他创制了不少新的词调,称为“自度曲”。又记录了一些旧曲,并为之配上歌词,有的还注明指法。其中《扬州慢》、《杏花无影》等十七首均自注工尺旁谱,均保存在词集《白石道人歌曲》中。这十七首配有工尺旁谱的词是800 年前传承下来的唯一的宋代词和乐谱的合集,为研究宋代诗词音乐和记谱法的珍贵资料,在我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姜夔还精赏鉴,擅翰墨。宋人说他书法得魏晋古法,运气遒劲,波澜老成。其论书之作《续书谱》,多为实际经验的甘苦之谈,历来为学书者所重。姜夔不满唐人平正划一的书风,追求魏晋书法潇洒飘逸的情趣。他把字的气韵归结到人的神情上去,认为书法的美感基于人的品格修养与创作时的客观条件,将“人品高,师法古”列为追求书法神韵气格的首要条件①。他理想的书法,应具有疏散恬淡,自由放逸,超尘绝俗的美感。在用笔与结体上,他也反对唐人的千篇一律与刻意求工,力求灵活变化,反映了他尚真求变的论书宗旨和自然洒脱的审美理想。
  第二节吴文英权贵门客吴文英(约1200—1260)②,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由于《宋史》与地方志中都没有为他立传,因此有关吴文英家世生平不详,只能从他的词作与其他零星记载中得知一二。据后人推测,吴文英本姓翁,与翁逢龙、翁元龙为亲兄弟,可能是过继给吴氏而改姓吴。吴文英年轻时喜工文词,却无意于科举。他乐以词人和江湖游士的身份① 《续书谱·风神》。
  ② 关于吴文英的生卒年,夏承焘在《吴梦窗系年》中推断生于1200 年,卒于1260 年,一般文学史多从此说。陈邦炎在《吴梦窗生卒年管见》中推定生于1212 年,卒于1272 年到1276 年之间(载《文学遗产》1983年第1 期)。另外张风子、杨铁夫、刘毓崧诸人亦有不同推测,皆难成定论。与人结交,交游很广。从其著作《梦窗词》中考察,与他有词作赠酬关系的就有60 多人,包括有文人、政客、普通市民与手工业者等各阶层的人物。他与施枢、方万里、冯去非、沈义父等皆为笔缘之友,晚年又与周密结成忘年交。他还结交一些显贵,充当他们的幕僚。理宗绍定年间,他游幕于苏州转运使署,为提举常平仓司的门客,长达十年之久。淳佑年间,他来到临安,出入于两浙转运使判官尹焕、史弥远孙子史宅之、参知政事吴潜及后为右丞相的贾似道等人门下,赋词唱和,过从甚密。晚年在绍兴,又旅食于宋度宗之生父荣王赵与芮府中。①在这些权贵中,他与吴潜的交谊较深。吴潜字毅夫,号履斋,历官兵部尚书、浙东安抚使等职。淳佑十一年(1251)与开庆元年(1259)曾两度入相。后为贾似道诬陷,被劾贬谪,卒于谪所。他与吴文英之兄翁逢龙为同年进士,由于这层关系,他与他们三兄弟皆有交谊,与吴文英尤多唱和之作。吴潜的品格,他对国事的忠悃,对吴文英有很大影响。吴潜任参知政事时,吴文英为其幕僚。吴潜的被贬被害,使吴文英极为痛心。慑于贾似道的淫威,不敢公开悼念,乃以“过先贤堂”为名,写下《西平乐慢》一首,以慨叹之声,发伤感之情,以寄哀思。
  至于吴文英与贾似道的交往,是最为后人非议的。贾似道被列入《宋史·奸臣传》,而吴文英曾与他有较深关系。现存《梦窗词》中,有四首是赠贾似道的。围绕这四首词,人们对吴文英的品格与操行发生了争议。一种意见认为,吴氏四词均作于淳佑六年(1246)至十年间,是贾似道制置京湖,未肆骄横之时,此后直至吴文英去世,未见有投赠之作,这是因为他见贾似道专擅之迹已彰,又诬陷排挤了吴潜,故与之疏远乃至绝交。因此,这四词与吴文英投献其他权贵的词作一样,是酬酢之作,无可非议。另一种意见认为,四词中的《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是在贾似道入朝以后所作,其时吴潜已为贾氏所害,而吴文英仍与贾有往来,作词吹捧他,其人品性可知。当然,也有人认为,即便这首《金盏子》是作于贾似道入朝之初,但也只不过是从表面歌颂贾似道的名位声望以及他粉饰着的苟安的升平而已,其中没有谄佞干求的言语,所以吴文英与贾似道的交往,只是一种酬应关系。以词章出入侯门,本是当时的风气,吴文英既为词人,以词作结交权贵,并以此为生,在宋代并非独一无二的。况且他并不以此希求仕禄,更不肯趋附钻营,虽出入于侯门,仍然潦倒终身,无法逃遁“困踬以死”的结局,故仍不失为一个狷介自好之士。①协律、求雅“梦窗词”
  总观吴文英的一生,没有任何重大的政治活动可言,游历范围也大致局限于江、浙两地,他之所以在南宋驰声传名,主要是由于他那些哀艳动人的词篇。吴文英的《梦窗词》存词三百余首,在南宋词人中仅次于辛弃疾。其内容除部分酬酢之作外,有不少是抒发“绵绵长恨”的恋情词,其中著名的长篇《莺啼序》,极言相思之苦,所表达的低回缠绵、生死不忘之情催人泪下,其艺术感染力远非那些描写幽会欢情的艳词可比。在措词、用典、结构上无不刻意求工,因而在古今长调中享有极高声誉,广为后人传诵。
  ① 夏承焘:《吴梦窗系年》。
  ① 夏承焘:《梦窗晚年与贾似道绝交辨》,载《唐宋词人年谱》。
  恋情词以外,《梦窗词》中还有不少哀时伤世的作品。吴文英生活的时代,元已代金而起,南宋政权已岌岌可危。面对风雨飘摇的时局,吴文英既不能奋起呐喊,只能通过写景咏物,伤今感昔,表达对国事的忧思。在他的词中,或伤戚宋室的衰微,或隐喻南宋君臣的偷安,或描写山河的凋敝荒凉,或痛悼被迫害的忠臣良将。同时,又夹杂着对人世沧桑的感叹,把家国之感与身世之痛融为一体,其沉郁哀伤之情随处可见。当然,较之于陆游、辛弃疾等人的爱国诗词,吴文英的忧怀国事之作显得苍白、消极。
  在词的创作上,吴文英主要师承周邦彦,重视格律,重视声情,讲究修辞,善于用典。沈义父曾把他的词法概括为四点:一是协律;二是求雅;三是琢字炼文,含蓄不露;四是力求柔婉,反对狂放。①这一艺术风格决定了“梦窗词”难以反映重大主题,而多浓艳芬菲的词境,这也是南宋婉约词派的共同特点。但在表现手法上,“梦窗词”具有打破传统的层次结构方式、转换自由、跳跃性强、现实与想象杂糅的特点。
  对于“梦窗词”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评价不一。褒美者说“求词于吾宋者,前有清真,后有梦窗”。“以空灵奇幻之笔,运沉博绝丽之才”。“梦窗之妙,在超逸中见沉郁”。贬之者则曰“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梦窗词”虽然有雕琢太过、词意晦涩以及格调不高的缺点,但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南宋婉约词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一点值得肯定。
  ① 沈义父:《乐府指迷》。
  第五十八章郑樵马端临第一节郑樵厉志苦读,通百家之学郑樵(1104—1162),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自号溪西遗民,学者称为夹漈先生。父郑国器是太学生,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卒于姑苏(今江苏苏州),时郑樵16 岁。他护父丧回莆田。此后,郑樵在家乡夹漈山筑室厉志自学。他家境贫寒,但在学习上却是“寸阴未尝虚度,风晨雪夜执笔不休,厨无烟火而讽诵不绝”①。家中没有书,便向当地藏书丰富的人家借书读,立志“欲读古今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如此一生则无遗恨”。在治学上他兴趣广泛,对经史之学、礼乐、文字、音韵、天文、地理、虫鱼、草木以及方书、校雠、目录等各个门类的学问都加以探索。与他在一起读书的还有从兄郑厚。
  郑樵注意把书本知识学习和实际观察结合起来。他认为“农圃人”只能认识田野里的植物,但不明诗书之旨;“儒生”通诗书之旨,却是不认识田野里的东西,因此两者必须结合起来。为学习天文知识,他是一面读《步天歌》,一面观察星象,“时素秋无月,清天如水,长诵一句,凝目一星,不三数夜,一天星斗,尽在胸中矣”①。为了认识动植草木的状况,了解草木虫鱼的情性,他向有实际知识的人学习,“与农夫野老往来,与夜鹤晓猿杂处”②。
  在治学上,郑樵主张要有独断之学的精神,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只是一味因袭前人的说法而毫无创新,“胸无伦类”的儒生令人生厌。
  郑樵的“六书”说在文字学史上是一家之言。他写的《尔雅注》保存下来,受到历代学者的好评。在等韵学上,郑氏的《韵图》成就是今天可考的最早的韵图。关于文献校雠类例主张,一直受到学人的推崇。他在目录学上的十五分类方法及其著录书籍之丰富,在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春秋》的看法、对自然灾异的现象的认识,含有科学的因素。在动植草木等方面,他的认识受到世界上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者的重视。郑樵在这许多学术领域内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不但对这些学科作出了贡献,而且为成就他的史学事业奠定了基础。
  山林三十年,著书千余卷郑樵生活在宋代多事之秋,靖康二年(1127)金灭北宋,掳徽钦二帝,“天子蒙尘,苍生鼎沸”,这对郑樵、郑厚兄弟刺激很深。二郑是有血气的青年人,这一年,宋高宗即位,改元建炎,二郑上书给江常,申述报国之志,但是没有结果。后又上书宇文枢密,也就是宇文虚中,希望得到他的引荐。其时朝政腐败,宇文虚中落职奉祠,无法给二郑以帮助。郑樵结识当时的抗① 《郑樵文集》卷2《献皇帝书》,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年版。
  ① 《通志·天文略·天文序》。
  ② 《通志·昆虫草木略·序》。
  金名将如李纲、韩世忠,《宋史》本传说:“赵鼎、张浚而下皆器之。”①绍兴十七年(1147)朝廷诏献书。次年,郑樵风尘仆仆千里,将自己所著的书献上朝廷。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57,绍兴十八年二月,朝廷曾授郑樵以右迪功郎,但实际上,郑樵并没有接受。绍兴二十七年,王纶荐郑樵,还称郑樵为“布衣”。二十八年,高宗召对,特补右迪功郎。郑樵献书,一是希望自己的著述能被朝廷收藏。二是避免因为是“私修国史”而遭受迫害。当时秦桧当政,政治黑暗,不断以“私修国史”为罪名,迫害士人。三是希望能有机会进入朝廷的馆阁中,阅读书籍,得到一点资助,以完成修一部通史的愿望。
  郑樵在献书以后,仍回莆田讲学授徒。朝廷几次引荐,均被郑樵婉拒。
  绍兴二十八年,高宗召对后,差监潭州南岳庙,给笔札资助郑樵抄所著《通志》。
  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郑樵再一次赴临安献书。此时金人再一次南下,高宗幸建康(今江苏南京),郑樵未能见,留守临安干办公事。次年,高宗返临安,命郑樵进所著《通志》。三月,郑樵病逝,终年59 岁。
  郑樵著述在千卷以上,地方志的“艺文”类还保存着所著书目,虽大部分散佚,但多数内容收在《通志》中。保存到现在的还有《尔雅注》,《夹漈遗稿》3 卷(因遗漏错讹较多,吴怀祺作了校勘,并增补一些佚文,是为《郑樵文集》)。顾颉刚将郑樵的辨《诗序》的文字收集起来,使郑樵《诗辨妄》一书大部分内容得到恢复。
  《通志》《通志》200 卷,是我国现存继司马迁以后又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全书体例有:《本纪》、《列传》、《年谱》(即年表)、《略》(即《志》)、《世家》以及《载记》。上起三皇,大部分内容下限到五代。《通志》的精华在二十《略》,书前的《总序》以各略的《序》是郑樵力作,是郑樵史学思想精华所在,《通志》其他部分也能看出郑樵的卓识。
  郑樵的史学思想多数通过史学批评表述出来。一是会通思想。《总序》开篇说:“百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九洲无浸淫之患;万国殊途,必通诸夏,然后八荒无壅滞之忧。会通之义大矣哉。”①历史是一个有因依相关的过程,因此写史不能割断历史前后的联系。班固的《汉书》受到他的批评,就是因为断汉为代,“前王不列于后王,后事不接于前事”。会通观点另一点要求是写史要收集尽可能多的材料。
  二是反对用天命观曲解历史。他认为以天人感应的灾异说解说人事历史,是“欺天之学”、“妖学”。人间的祸福与天象的变化没有必然的联系。三是反对以所谓的“春秋”笔法写史。搞字字褒贬的春秋笔法,是“欺人之学”,是“妄学”。他认为不能在写史中任情褒贬;只要史实写清楚,后人通过对史事的了解,自然会作出评价。历朝史书攻击对方是“贼”、“寇”;南北朝时代南方的史书中称北方是“索虏”;北方则称南方是“岛夷”。这些都是错误的。
  ① 《宋史》卷436《郑樵传》。
  ① 《通志·总序》。
  四是实学主张。郑樵认为写史和治学要讲求实用,否则就是一种空疏之学,是“从事语言之末,而非实学也”。史书应该记载“国之大典”的材料,他强调要重视写谱(表)、图以及注意应用金石资料,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
  五是类例主张。应当如同带兵一样,要以类例的办法研究学问。所谓类例不是简单的分类,而是要在弄清学术源流的基础上确定类例。
  郑樵的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学术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说自己的批评是为了“开学者见识之门户”,是要打破当时学术界中“经既苟且,史又荒唐”的局面。郑樵的学术批评凌厉,招致非议。《宋史》本传说他“独切切于仕进”,是诬词。郑樵在《总序》中对科举的利禄之途加以批评,一生多次拒绝引荐。郑樵在上书中请求入三馆四库中,是为搜求材料。对郑樵的学术批评,有的说是“好为大言”,有的说是“贼经害道”,但这只能从另一角度说明郑樵学术思想具有一种清新意识。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的《申郑》、《释通》诸篇中阐明郑樵学术精神的意义。梁启超称他是我国古代三大史学思想家之一。这三大史学思想家是刘知几、章学诚、郑樵。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史界之有(郑)樵,若光芒竟天之一彗星焉。”
  第二节马端临学术渊源与时代变动马端临(1245—?),字贵与,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饶州路刊刻《文献通考》时,年69 岁。
  马端临家学渊源深厚。父马廷鸾字翔仲。早年丧父,家境贫寒,“甘贫力学”①。后来他回忆说:“绍定之元,先人即世,兄才九岁,弟甫四岁,我生七年,亦未毁齿,母抱群雏,家徒四壁,画荻而教。”②成年以后,马廷鸾被乡人聘为童子师。淳佑七年(1247)登进士第,调池州教授。宝佑年间,因试策中直言“强君臣,重相权,收直臣,防近习”,由此得罪权臣厉文翁、内侍董宋臣等。贾似道当道,他也不趋附。咸淳三年(1267),除同知枢密院事兼同提举编修《经武要略》,咸淳五年,进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进右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视他为异己,咸淳八年,廷鸾“九疏乞罢政”。马廷鸾对马端临的影响,一是在修史方面。马廷鸾也讲灾异,但意图是希望度宗实施好的政策,以壮人才之精神;虚心容纳,以植人言之骨干,“念邦本而以公灭私,严边备而思患豫防。”马廷鸾著作颇多,其史学著作是《读史旬编》,有38 帙。据马廷鸾说,此书是“始以备遗忘,授儿曹而已”。是给子辈讲授之用的。宋亡以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正式开笔写作,至元二十二年(1285)完成。四年以后,马廷鸾去世。马端临说受到父亲的熏陶,“业绍箕裘”,“趋庭答问”,努力继续父亲的事业。《文献通考》中保存了马廷鸾对历史的评论,即“先公曰”的内容。他对父亲的评论又作了发展。二是在学风上,马廷鸾表现出一种综罗文献的学术风格,读经研史,① 《宋史》卷414《马廷鸾传》。
  ② 《碧梧玩芳集》卷20《祭亡弟总干文》。
  诵诗文,汇经史百氏嘉言善行①,这是南宋后期学术上的一种风尚,《文献通考》明显地带上这样的学术印记。
  马端临的老师曹泾,对马端临同样有重要的影响。曹泾为朱熹学脉的传人,为“晦翁续传”,“诣朱子学”②。因此,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对历史问题如封建、井田等,很多看法同朱熹接近。所不同的是,马端临在议论中又有发展,有的地方夹杂了“心学”的痕迹。这正是南宋后期理学变化中朱陆门人相互出入的反映。
  南宋灭亡时,马端临年仅23 岁。这位年轻人在历史大变动之际,对时局震荡的感受是很深的。咸淳九年(1273),他虽曾漕试第一,但决心不仕,以变通的思想来总结历史,总结两宋灭亡的原因。父亲死后,他作过慈湖、柯山二书院山长、台州路儒学教授。
  《文献通考》史学巨著《文献通考》348 卷,计有24“考”。二十四考是:《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职役考》、《征榷考》、《市籴考》、《土贡考》、《国用考》、《选举考》、《学校考》、《职官考》、《郊社考》、《宗庙考》、《王礼考》、《兵考》、《刑考》、《经籍考》、《帝系考》、《封建考》、《象纬考》、《物异考》、《舆地考》及《四裔考》。其书以杜佑《通典》为蓝本,贯穿古今,会通历代典章制度,博加考察。门类较杜佑《通典》详细,多为《宋史》各志所未备。记载了自上古到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沿革。其中有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的内容,有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机构的内容,有关于礼、乐的材料,有关于历代纪元和国家组织形式变迁的内容,也有关于天象、地理等方面以及民族、边疆方面的内容。全书首列《田赋考》,体现出马端临的卓越见识。
  《文献通考》对宋以前的历史作了全面的总结,而且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看法。在事实上他把历史划分出不同阶段。各《考》一以贯之地体现出这样的观点。第一阶段是太古时期,即三代以前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夏商周三代。第三阶段是秦汉以后的历史,与前两个阶段有明显的不同。前两个时期的社会“有公天下心”,秦、汉以后,社会“无公天下之心”。“秦既灭六国,举宇内而郡县之,尺土一民,皆视为已有。”①所以,秦汉以后,封建井田制度无法实行。关于封建井田的议论,明显带有心学的印痕。马端临认为历史的发展受“势”支配,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不容不然”,“不容不如此”。“故秦汉以来,官不复可授,田遂为庶人之私有,亦其势然也。”②历史发展的“势”又为“利”所支配,能这样认识历史的人,才可以说是具有通变的思想。他指出:夫封建者,古帝王所以建万世之长策,今公心良法一不复存,而顾强希其美名以行之,上则不利于君,中则不利于臣,下则不利于民。而方追咎其不能行之,此书生之论,所以不能通古今之变也。①50000528_1866_0① 《碧梧玩芳集》卷15《书课历序后》。
  ② 《宋元学案》卷8。
  ① 《文献通考·自序》。
  ② 《文献通考·自序》。
  所以他认为对于封建井田一类的问题,要认识到“返古实难”,应当“知时适变”。后代不能照搬古代的“良法”,用恢复封建、井田的办法,去解决社会危机。这是从历史中得出的认识,也是他思考解决现实社会危机的结论。由于马端临身受亡宋之痛,所以他对南宋统治者,时有愤慨的批评。他揭露了宋代三百年的腐朽统治,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关于王安石变法,马端临既有肯定也有批评。从根本方面说,他赞成变革,但他认为“经邦稽古”应当“知时适变”。总的来说,这与王安石变法的精神相通。
  《文献通考》一书,在编纂学方面很有特色。全书有“文”,有“献”,有“考”。“文”是文献网罗与考订。“献”是指前人的议论、前人的评论。批评只要有可取的地方,都收录下来。这些评论主要是论述历史的得失,也有掌故的考订。“考”主要是马端临的看法。就全书来看,“考”包括这几部分,一是全书的《自序》,各考前的《序》,以及《考》中的《按》语。马端临对历史的见解,通过材料编排和自己的议论而贯穿全书。所以《文献通考》在内容与形式各个方面都可称是完美的史学巨制。
  第五十九章李焘李心传徐梦莘第一节李焘长于吏治,关心民情李焘(1115—1184),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之丹稜(今属四川)人。《宋史·李焘传》谓:“焘性刚大,特立独行。早著书,(秦)桧尚当路,桧死,始闻于朝。暨在从列,每正色以订国论。张栻尝曰:‘李仁甫如霜松雪柏。’无嗜好,无姬侍,不殖产。平生生死文字间。”这一评价概括了李焘的志趣人品。绍兴八年(1138),李焘24 岁,中进士,调成都府华阳县主簿,拟嘉州军事推官。他没有赴任,而是在龙鹤山巽岩读书。绍兴十二年,赴华阳主簿任,李焘仕途不畅。李心传谈到李焘仕途遭遇时,说出其中的原因:秦桧当权,“尝遣人谕意,欲得焘一通问,即召用之,(李)焘恶其误国擅权,迄不与,坐此偃蹇州县,垂三十年”①。绍兴十七年,丁父忧;绍兴二十年(1150),他36 岁,服除,再注雅州军事推官。在雅州任上,他反对郡守一类用私情背公法的人;总领财赋,反对加重百姓的负担,张浚称他有台谏之风。绍兴二十四年(1154),改宣教郎,知成都府双流县,他勤于政事,及时审理案件,颇有政绩。知荣州,治水有成效。隆兴二年(1164),他任潼川府路转运判官,弹劾有劣迹的守令四人。当地的州县横征暴敛,李焘选官置局,括一道财赋,列其名色,使有无相补,酌三年中数为准,遍示官吏,更定名为《科约》。后来他至江西,也是按照《科约》规定的办法,整理一路财赋。乾道三年(1167)李焘53 岁,召赴行在,八月入对,陈上宋太祖故事,希望孝宗效法,并请求增置谏官,允许六察言事。又说,军兴三十年来,四川赋税一钱,折变百之,希望从此不要再增多。他主张严格简汰蜀兵,禁大将毋张虚籍、掊部曲。
  淳熙三年(1176),李焘62 岁,进《四系录》,记女真、契丹起灭事,意在希望孝宗不要忘记边患。孝宗读后说:“朕可一日忘此虏哉!”淳熙十年(1183),召对延和殿,读《陆贽奏议》,李焘又摘录唐朝李贽言论中适合南宋情况的数十事,劝孝宗力行;指出人主要修人事,不要相信所谓的天应,说:“功业见乎变通。人事既修,天应自至。”
  李焘长于吏治,关心民情。洪遵、周必大等屡荐,终未获大用。后以敷文阁学士致仕。淳熙十一年(1184),在临终前,李焘还口授遗言,上表说:“臣年七十,死不为夭,所恨报国缺然。”他希望孝宗要如同宋代先世太祖那样来治国,振兴朝廷。
  仿《资治通鉴》纂修《长编》李焘一生著述弘富,《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他的代表作。这部著作的正式写作时间,应为绍兴二十四年(1154),时年40 岁。他在知成都府双流县任上,在公务之外,“日翻史册,汇次国朝事实。谓司马光修史,先为《百官公卿表》十五卷,后颇散佚。乃遍求正史、实录,傍采家集、野史,增广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3,绍兴二十九年七月戊戌。
  门类,起建隆,迄靖康,合新旧官制,成一百四十二卷。其重编者仅七之一,《长编》之书盖始于此”①。实际上这部著作纂修时间,应该更早一些。淳熙九年(1182),他说为修此书,“网罗收拾垂四十年”②。以此上推,当在读书龙鹤山以后不久。
  李焘自隆兴元年(1163)至淳熙四年(1177)先后四次上进此书。隆兴元年李焘在知荣州任上,进太祖朝部分。自宋太祖建隆元年,迄开宝九年,计17 年,为书17 卷。时,李焘49 岁。乾道四年(1168)又进上已修成的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五朝,共108 卷,写成175 册和《目录》册。在《进〈续资治通鉴长编〉表》中他说:臣诚不自揆度,妄意纂集,虽义例悉用(司马)光所创立,错综铨次,皆有依凭。..然而统会众说,掊击伪辨,使奸欺讹讪不能乘隙乱真,祖宗之丰功盛德益以昭明,譬诸海岳,或取涓埃之助。顾臣此书,讵便可谓《续资治通鉴》,姑谓《续资治通鉴长编》,庶几可也。其篇帙或相倍蓰,则长编之体当然,宁失于繁,犹光志云尔。
  可知此书在编纂方法上是仿司马光《资治通鉴》体例。这一年,李焘54 岁。淳熙元年(1174),李焘年60 岁,他又进神宗朝《长编》,自治平四年至元符三年。计417 卷。
  淳熙三年(1176)李焘擢为秘书监,权同修国史,兼权实录院同修撰。
  朝廷意在专付李焘以史事。
  淳熙四年徽宗钦宗二朝《长编》编成,孝宗称赞他“无愧司马光”①。北宋“一祖八宗”至此完篇。但李焘仍在不断地修订重编。完成修订工作一说是在淳熙七年,一说是在淳熙十年,《文献通考·经籍考》以为是淳熙九年。以事理度之,这样一部卷帙浩大的著作,根据孝宗的要求,进行增损的内容达4400 余条,绝不是一、二年所能完成的,应该是开始修订为淳熙七年,九年“重别写进”,完成在淳熙十年。重编的《长编》为980 卷,记北宋168年史事,另有《修换事目》10 卷,《举要》68 卷,《总目》5 卷。共计1063卷。凡实录、国史、会要、野史、家乘、墓志铭、行状等有关资料,无不广收博采。其中分注考异,详引他书,保存了大量史料。
  原书世鲜传本。由于原书卷帙繁博,刻写有困难,流行诸本,也是节录本,详略互异。明代修《永乐大典》曾把《续资治通鉴长编》绝大部分内容收入。清人开四库馆,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该书,厘定为520 卷;原书全貌虽未恢复,但主要内容已经收入。中华书局1976 年开始整理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1986 年整理完毕。1993 年全书34 册(520 卷及目录)全部出齐。
  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的最初动机,是要整理北宋九朝史事。他说:“臣尽力史学,于本朝故事尤切欣慕。每恨士大夫各信所传,不考诸《实录》、正史,纷错难信。如建隆、开宝之禅授,涪陵、岐、魏之迁殁,景德、庆历之盟誓,曩霄、谅祚之叛服,嘉祐之立子,治平之复辟,熙宁之更新,元祐之图旧,此最大事,家自为说,臣辄发愤讨论,使众说咸会于一。”①可见李焘修史,最初兴趣在文献的网罗整理及考订。
  ① 《敷文阁学士李文简公焘神道碑》,载周必大:《周益国文忠公集·平园续稿》卷26。② 《文献通考·经籍考》。
  ① 《敷文阁学士李文简公焘神道碑》。
  ① 《文献通考》卷193。
  《续资治通鉴长编》选材上是“宁失于繁,无失于略”。编纂过程也是按长编法进行,先以年月为丛目,丛目既成,乃修长编。李焘对史料进行考订,也是遵司马光的考异法,所以时人评说李氏之书是“仿司马氏《通鉴》,踵为之”(李心传语)。“大略皆温公旧规”(陈振孙语)。
  李焘从形式上继承了司马光史学,但与司马光作史旨趣略有差异,司马光是“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戒者,为编年一书”。李焘说他写《续资治通鉴长编》是“统会众说,掊击伪辨,使奸欺讹讪不能乘隙乱真,祖宗之丰功盛德益以昭明”(《进续资治通鉴长编表》)。因此,李焘认为他的书不敢称作《续资治通鉴》,只能称作是《续资治通鉴长编》。但李焘以四十年之精力,撰成近千卷的当代史,为治宋史之要籍。《长编》行文简洁,颇有章法,虽无“史臣曰”之类文字,但叙事中有识断;材料增删,见其用心。此书为史林中之精品,足以传世。李焘著述还有多种:如《易学》5 卷、《春秋学》10 卷;《五经传授》、《尚书百篇图》、《大传杂说》、《七十二子名籍》各1 卷;《文集》50 卷,《奏议》30 卷,《四朝史稿》50 卷,《通论》10 卷,《南北攻守录》30 卷,《七十二侯图》,《陶潜新传》并《诗谱》各3 卷,《历代宰相年表》23 卷,《唐宰相谱》1 卷,《江左方镇年表》6 卷,《晋司马氏本支》、《齐梁本支》、《王谢世表》、《五代三衙将帅年表》各1 卷,《本朝事始》2 卷,《建隆事辨》、《赵普别传》、《科场沿革》、《集贤学士》并《赐带典故》各1卷;范、韩、文、富、王、欧阳、司马、三苏及六君子年谱各3 卷。另有文字音韵等方面的著作。近人辑出李焘八十余篇文字。
  第二节李心传推迹兴废,有志修史李心传(1166—1243),字微之,一字伯微,号秀岩,隆州井研(今属四川)人。
  父李舜臣,字子思,8 岁能属文。“少长通古今,推迹兴废,洞见根本,慨然有志于天下”。绍兴末,著作《江东胜后之鉴》10 篇,不仅体现他的史识,也反映了“恢复之志”。治《易》颇有心得,以所著《本传》33 篇为朱熹称道。①李心传出生的那一年,即乾道二年(1166),李舜臣中进士,在对策中“论金人世仇,无可和之义”。因此得罪了考官,绌下第,调安仁县主簿。后知德兴县,尚风化,常诣县学讲学,邑人皆称“蜀先生”。李心传受到父亲很深影响,十四五岁时,就立下修史之志,后来他回忆说:心传年十四五时,侍先君子官行都,颇得窃窥玉牒所藏金匮石室之秘,退而过庭,则获剽闻名卿士大夫之议论。每念渡江以来,记载未备,使明君、良臣、名儒、猛将之行事,犹郁而未彰。至于七十年间,兵戎财赋之源流,礼乐制度之因革,有司之传习,往往失坠,甚可惜也。①50000528_1873_0李心传少年的经历和见闻,为他日后修史提供了条件。而关心天下,辑录文献掌故为他修史准备了资料,诸多方面使李心传成为“有史才,通故实”②① 《宋元学案》卷30。
  ② 《宋史》卷438《李心传传》。
  的学者。
  庆元二年(1196),弟弟李道传中进士,而李心传在科场上却不得意,早一年,他也荐于乡,然未中,“于是绝不复应举,闭户著书”。嘉泰二年(1202),写成《建炎以来朝野要记甲集》20 卷。嘉定元年(1208),时年43 岁,进《高宗要录》(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 卷(原书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嘉定九年,《建炎以来朝野要记乙集》20 卷成书。另外,有《旧闻证误》15 卷(原书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仅4 卷)。绍定四年(1231),他因崔与之、许奕、魏了翁等人的推荐,入史馆,为史馆校勘,赐进士出身,专修《中兴四朝帝纪》,“甫成其三,因言者罢,添差通判成都府”。端平元年(1234)迁著作佐郎,诏无入议幕,许辟置局,踵修《十三朝会要》,端平三年(1236)成书,召为工部侍郎。嘉熙二年(1238),迁秘书少监,国史馆修撰,修《实录》。次年,《中兴四朝帝纪》成书,因与丞相史嵩之不合,出官,奉祠居湖州。淳佑三年(1243)病卒,终年78 岁。
  在此期间,李心传完成另一些学术著作,重要的有:52 岁时写的《丁丑三礼辨》23 卷;56 岁时著的《西陲泰定录》,“通为九十卷,仍用太史公表例,并记国家大政令,边防大节目”;60 岁时著的《道命录》,“载程子、朱子进退始末”,“参取百四十年间兴废之故,萃为一书”。还有《丙子易学编》、《诵诗训》、《春秋考义》、《读史考》等。
  三部史著,成就突出李心传的史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写的三部著作上。这三部书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和《旧闻证误》。这三部书相互关联、相互补充。《要录》是编年体史书,《朝野杂记》的体例“实同会要”,两者关系“互相经纬者也”①。《要录》为“经”是主线,《杂记》为纬。《证误》是掌故文献决疑定舛,“所论北宋之事为多,或及于南宋之事,则《要录》之所未及,此补其遗也。凡所见私史、小说,上自朝廷制度,下及岁月之参差,名姓之错互,皆一一详征博引,以折衷其是非”②,因此此书可以看作为《要录》的补遗。当然这三部书中,《要录》又是李心传的史学代表作。这三部著作作为一个整体,可以看出李心传史学的规模,也体现出他的治史的特点。一是注重当代史的研究,重辑录当代文献掌故,成为“蜀中掌故之学”的代表人物。二是他在治学上的淹博贯通。所谓“非淹通一代掌故者不能为也”。三是重视材料的考辨。
  李心传的著史是对当时文化专制主义的抗争。他修史是冒着风险的。有一段文字说明他这种情况。
  客有谓心传曰:自昔权臣用事,必禁野史,故孙盛作《晋阳秋》,而玄温谓其诸子,言此史若行,自是关卿门户之事。近世李庄简作小史,秦丞相闻之为兴大狱。李公一家尽就流窜,此往事之明戒也。子其虞哉。心传矍然而止。
  未几权臣殛死,始欲次比其书。会有旨给札上心传所著《高庙系年》(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铅椠纷然,事遂中辍,既而自念曰:此非为己之学也。..粹而次之,谓之《乙集》。① 《四库全书总目》卷81。
  ② 《四库全书总目》卷88。
  ①50000528_1875_0李心传以修史为“非为己之学”,心忧天下,闭户著书,完成一代史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 卷,记高宗一朝史事。吸收了《左传》、《汉纪》、《后汉纪》与《资治通鉴》在编纂学上的优良传统,编年系事,但又不为例所限。为了更好地把握史事,往往突破年月的限制。李心传说:“编年之体,不当追录前书已载之事。今以金人和战,帅府建立,皆中兴以后事迹张本,故详著之,以备其始末。”②这里提出突破编年体裁的前提和要求:“详著”材料,“备其始末”,为“中兴事迹”张本。《要录》在“备本末”上有几种形式,一是详载史事来由或人物身世。二是史事首尾在时间上跨度很大,《要录》记载其关键性活动,首尾之事“牵连书之”;三是交待事情的结局。在编纂体例上,既有一定成规,又不为成例所拘。《要录》中的自注,都经过他精心安排,使史文与注文融为一体,成为史书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避免了注中冗繁重复、轻重不当和不达作史之旨的弊病。
  李心传在注中引用的材料,有书名可据的,近200 种。有《日历》、《会要》、《实录》、《国史》、奏状、诏旨、贺表、札子、墓志、家传、年谱、文集以及大量杂史、笔记等。有学者评论说:“宋自南渡后,史学盛行,纪述之事,最称该备,迄今存者固多,而蹐驳亦复不少,独李心传以国家、日历为主,而参之以稗官野史,家乘志状,案牍奏报,百司题名,无不胪采异同,以待后来论定。故文虽繁而不病其冗,且其于一切是非得失之迹,皆据实铨叙,绝无轩轾缘饰于其间,尤为史家所仅见。”①李心传自注补史的内容有几种情况:一是详载史事经过的;一是补录各种重要的奏疏、章表、诏旨,包括金人的檄文、诏谕;三是辑录各种制度、掌故方面的材料。同《资治通鉴》一样,李心传主要是辑录与军国大事有关的材料。
  李心传考史是参考众书,求真去伪,择善而从。在考史上他有几条原则:传闻不取;讳饰、私意不取;来源不确不取。后人称他的考史是“辨驳详明,根据凿凿”②。《四库全书总目》作者说李心传写史“宏博而有典要”③。心传考史有失误处,有辨而不当辨者,后人多有订正。至于《宋史》本传谓李心传“重川蜀而薄东南之士”,亦是不实之词。《四库》馆臣为之辨白,称心传是“据实直书”,“《宋史》病是书者,殆有不尽然矣”④。此外,李心传的《道命录》是学术史著作,对后来的学案体史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道命录》反映了李心传的历史观点,《道命录·序》说:“故今参取百四十年间道学兴废之故,萃为一书,谓之《道命录》。盖以为天下安危、国家隆替之所系者,天实为之,而非(章)惇、(秦)桧、(韩)侂(胄)之徒所能也。虽然,抑又有感者,元祐道学之兴废,系乎司马文正之存亡;绍兴道学之兴废,系乎赵忠简之用舍;庆元之兴废,系乎赵忠定之去留。”他又说:“道学之兴废,乃天下国家安危之所关系。”在天意、奸相贤相与学术三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决定天下的兴衰,李心传的回答是混乱②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
  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乾隆三十八年校刻序》。
  ② 《旧闻证误·李调元刻序》。
  ③ 《四库全书总目》卷47。
  ④ 《四库全书总目》卷47。
  的,但他的真实用心是要说,只有学术人心正,才能使天下国家兴盛。
  李心传评诸家学术,说:“东莱之学甚正,而优柔细密之中,似有和光同尘之弊;象山之学虽偏,而猛厉粗略之外,却无枉尺直寻之意。”①他肯定吕学又有批评,不满陆学之偏却有肯定,这反映了南宋中期以后学术思想发展的趋向。
  第三节徐梦莘恬于荣进升迁徐梦莘(1126—1207),字商老,临江军清江(今属江西)人。曾祖、祖父俱不仕,父亲徐世亨,累赠通议大夫。幼年聪颖,“耽嗜经史,下至稗官小说,寓目成诵。”后来,更是通贯经史百家,尤其熟悉晋、南北朝及五代时事。
  靖康之变,宋室南渡,高宗在位的36 年中,战火不断,南宋与金交争,经历绍兴和议及孝宗隆兴和议,南宋才算在风雨飘摇中稳定下来。徐梦莘前半生是在这样的年月中度过的。特别是他4 岁时,即建炎三年(1129),金军攻下临江军,屠杀百姓,徐梦莘“母襁负亡去,得免”。时局动乱,社稷危亡,在青年徐梦莘的思想上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也成了他日后修史的缘由:“思究颠末,乃网罗旧闻,会稡同异,为《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绍兴二十四年(1154),徐梦莘29 岁,中进士,授左迪功郎、洪州新建县尉,因父丧未赴任。后调广西郁林州司户参军,不久因母离世而回归乡里。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历官南安军教授,由于参政龚茂良之荐,改知湘阴县。在湘阴县任上,值得提出的,一是他大力提倡儒学;二是反对增加耕税。“湖南帅括田,号增耕税”,其他县邑唯命是从,只有徐梦莘“谓邑无新田,租税无从出”。徐梦莘此举使湖南帅很生气,“欲从簿书间捃摭其过,终莫能得,由是反器重之”①。后主管广西转运司文字。时朝廷议论更改两广的盐法,朝廷派遣广西安抚司干官胡廷直与东西漕臣到地方上讨论盐法一事。徐梦莘等人认为原先的由朝廷专卖的“官般法”虽有弊端,但对于广西这样山高交通不便的地区,还是适用,不必随意更改,“广西山阻,止当仍官般法,则害不及民”。胡廷直等人则主张行“客钞法”,由客商购盐钞,至盐场支盐,转销给百姓。徐梦莘的意见被否定,遭受打击,后移知宾州,仍坚持自己看法。胡廷直怕徐梦莘阻挠盐法的推行,到任不久便被罢官。但事实证明徐梦莘等人的意见是正确的。两广行客钞法,“民苦无盐,复从官般法矣”。
  徐梦莘从宾州回乡后,年事已高,但仍勤于治学,手不释卷。绍熙元年(1190)因杨万里推荐一度出任荆湖北路安抚参议官,在任五年之久。他恬于荣进,无意升迁,把主要精力用在修史上。同僚称他“廉静乐道,好学不衰”。绍熙五年(1194),完成了《三朝北盟会编》的编撰。为避免官场上斗争,庆元元年(1195)他带着书稿回归故里。
  徐梦莘卒于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终年82 岁。
  ① 《宋元学案》卷30《刘李诸儒学案》。
  ① 以上引文见《宋史》卷438《徐梦莘传》。
  发愤编修《三朝北盟会编》徐梦莘编修《三朝北盟会编》,志在总结两宋之际大震荡的历史中,思考北宋覆亡的教训。徐梦莘的民族意识,体现在对两宋之际历史大变动的总结上,也是对历史上民族和战历史的反思。“靖康之变”暴露了北宋的腐败无能,文吏武将懦弱,虽有一二节义之士,但朝野上下多的是“偷生嗜利之徒”,这就是靖康之变留下的教训。
  徐梦莘在“自序”中说:缙绅草茅伤时感事,忠愤所激,据所闻见,笔而为记录者,无虑数百家。然各说有同异,事有疑信,深惧日月寖久,是非混淆;臣子大节,邪正莫辨;一介忠款,湮没不传。于是取诸家所说及诏、敕、诰、书、疏、奏议、记传、行实、碑志、文集、杂著事涉北盟者,悉取铨次。①50000528_1879_0此书专记宋金和战之事,起政和七年(1117)海上之盟,迄绍兴三十二年(1162)完颜亮伐宋败盟。共46 年,分上中下三帙,上为政和、宣和25卷,中为靖康75 卷,下为建炎、绍兴150 卷。凡宋金媾和、用兵之事,悉按年月日,诠次本末。
  《三朝北盟会编》在编修上的特点,首先是取材广泛,其中“亲闻见笔而为记录者”的材料尤有价值。据《四库全书总目》统计:“所引书一百二种,杂考私书八十四种,金国诸录十种,共一百九十六种;而文集之类尚不数焉。”楼钥说:“收罗野史及他文书多至二百余家。”“上下四十五载间,具列事实,制敕诏诰国书奏疏记序碑志之文,有正史所不及载者,搜掇无遗。”①其次《会编》详略有要,突出修史大旨。靖康之变与宋金和战的记载是重点。全书记自政和七年海上之盟至绍兴三十二年250 卷。书中突出记靖康之变的内容,起钦宗靖康元年正月二日,尽靖康二年四月二十八日,不过一年多时间,就占75 卷。“事涉北盟者,悉取铨次”,更反映出徐梦莘作史的立意所在。据楼钥说,“又有纲目一册,并藏于家”。
  平实修史,是这部书的又一个特点。徐梦莘说“不敢私为去取,不敢妄立褒贬”,表明他无论在取材上还是在议论上,都本着求实的原则。同时,在书中他表彰抗金将士、人民,抨击奸相佞臣,抨击腐败朝政。取材有法度,反映出他的修史之旨;叙事行《春秋》褒贬笔法,有作史义例,用意在:“使忠臣义士乱臣贼子善恶之迹,万世之下不得而掩没也”。
  此书的优点体现在“会编”两字上,其缺点也可从“会编”两字上得到说明,这就是一些地方表现出来的“杂博”以及由此带来的记事上的失实。重视本朝史的编修,是宋代史学史的一个特点,各家又自有特色。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既不同于王称的《东都事略》,也不同于编年体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及稍后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编年系事有条理,又注意事件的完整性,“会编”两字也反映出体裁上的特点。《四库全书总目》将此书列入“纪事本末体”中。
  徐梦莘的著作,还有《北盟集补》50 卷、《会录》及《读书记志》等。
  徐梦莘之弟徐得之,字思叔,淳熙十年进士,“安贫乐分,不贪不躁”。① 楼钥:《攻愧集》卷108《直秘阁徐公墓志铭》。
  著有《左氏国纪》、《史记年纪》等。从子徐天麟,字仲祥,开禧元年(1205)进士,调抚州教授,历湖广总领所干办公事、临安府教授、浙西提举常平司干官、主管礼兵部架阁、宗学谕、武学博士等。“所至兴学明教,有惠政”①。撰有《西汉会要》、《东汉会要》及《汉兵本末》、《西汉地理疏》等。① 楼钥:《攻愧集》卷108《直秘阁徐公墓志铭》。
  第六十章晁公武赵希弁陈振孙第一节晁公武晁公武,字子止,祖籍澶州清丰(今属河南),出身书香世家。七世祖晁迥(951—1034)为著名学者,官至礼部尚书。①高祖晁宗悫、曾祖晁仲衍,也是饱学之士。父冲之,字叔用,擅诗名,为江西诗派作家,族父补之(1053—1110),字无咎,从父说之(1059—1129),字以道,均为著名学者,以名节文章盛名于世。晁氏后迁居山东,故又称为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晁公武少承家学,浸耽群书。逢靖康兵灾,携家入蜀避难,寓居嘉定府(今四川乐山)。故家藏书,在战乱中损失殆尽。绍兴二年(1132),登进士第②,后为四川转运副使井度属官。绍兴十七年知恭州(今重庆),后又知荣州(今四川荣县)、合州(今重庆合川)、泸州(今四川泸州)等地。隆兴初,入朝为吏部郎中、监察御史。隆兴二年(1164)兼枢密院检详文字,不久又为御史台右正言、殿中侍御史、侍御史③。他对当时官冗恩滥的现象提出了一系列救弊之策。乾道四年(1168),以敷文阁待制为四川安抚制置使。五年,除敷文阁直学士,在四川重建广惠仓,赈济饥民①。七年,诏除临安府少尹,擢吏部侍郎②。致仕后,在四川嘉定府符文乡度过了他的晚年。卒于南宋淳熙年间。
  晁公武是宋代著名的目录学家,他自幼耽书嗜学,虽家藏书大多毁于兵火,但仍“心志不衰”。他为南阳井度属官期间,曾帮助井度编书、刻书,结下了深厚友谊。井度罢官后,将藏书五十箧赠予晁氏。他以井度赠书为基础,结合自己原来的收藏,“除其重复,得二万四千五百卷有奇”。绍兴二十一年,又在知荣州任上,利用“三荣僻左少事”的闲暇,“日夕躬以朱黄,雠校舛误,终篇辄撮其大旨论之”③。终于完成了《郡斋读书志》初稿,并在去世前,不断对初稿进行修订和补充。
  《郡斋读书志》20 卷,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首先,收入的图书达1492部,基本上包括了宋代以前各类重要的典籍,尤以搜罗唐代和北宋时期的典籍更为完备。这些典籍至今不少已亡佚和残缺,后世可据书目的提要而窥其大略。其次,体例有严谨的安排,全目分经、史、子、集四部,部下又分45小类;书有总序,部有大序,多数小类前有小序;每书有解题,从而形成了一个严谨完备的体系。全书的大序、小序中,注意阐述各部各类的学术渊源和流变,发挥了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尤其是他对经学素有研究,因此在经部大序、小序中,叙先秦、两汉、魏晋、中唐经学的演变和流弊富有独特的见解。第三,由于所录各书为晁氏实藏,所以在提要中对典籍情况的介绍,咸有凭据,自非其他丛抄旧录的书目所能比拟。晁氏撰写的提要不仅翔实有据,而且注重考订,内容详略得当。如在集部别① 《直斋书录解题》卷1“昭德易诂训传”条;《宋史》卷305《晁迥传》。② 明嘉靖《清丰县志》卷4。
  ③ 《宋会要辑稿》职官71 之8、77 之75、78 之49。
  ① 《宋会要辑稿》食货68 之67、68。
  ② 《宋会要辑稿》职官37 之6;明嘉靖《清丰县志》卷7。
  ③ 《郡斋读书志》自序。
  集类《蔡邕集》的提要中说:“凡文集其人正史有传者,止掇论其文学之辞,及略载乡里,所终爵位,或死非其理亦附见..若史逸其事者,则杂取它书详载焉,庶后有考。”其介绍作者生平、成书原委、学术渊源及有关典章制度、轶闻掌故,皆能引用唐宋实录、宋朝国史、登科记及有关史传目录,并详加考证。这些材料许多今已失传,因此晁氏所撰提要内容,很多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第四,《郡斋读书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提要内容的私藏书目,对于后世目录学影响很大。比晁公武稍后的目录学家陈振孙说:“其所发明,有足观者。”①陈氏所作的《直斋书录解题》就是效法《郡斋读书志》撰成的,有不少内容引用了晁氏的书目提要。宋末学者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汉书艺文志考证》、《玉海》也大量征引了《郡斋读书志》。至于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经籍考》,则主要是以晁、陈二书目为蓝本编纂的。直至清代的目录巨编《四库全书总目》,仍采用《郡斋读书志》的材料多达三百多条。由此可见《郡斋读书志》在我国目录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郡斋读书志》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20 卷衢本和7 卷袁本两个版本系统,前者源于蜀刻20 卷本而以南宋淳佑衢州刊本为祖,后者源于蜀刻4 卷本而以南宋淳佑袁州刊本为祖。两本各有所长,衢本以内容丰富见称,袁本则附有赵希弁《读书附志》。清人王先谦将衢、袁二本合校刊行,以衢本为底本,校袁本于衢本之上,附《读书附志》于后,仍为20 卷。今上海古籍出版社在此基础上,出版了校证标点本。
  晁公武一生博学,他不仅在目录学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在其他领域也有专深的研究,著述宏富。除《郡斋读书志》外,据史志记载,他还撰有《易诂训传》18 卷、《尚书诂训传》46 卷、《毛诗诂训传》20 卷、《中庸大传》1 卷、《春秋诂训传》30 卷、《石经考异》1 卷、《稽古后录》35 卷、《通鉴评》10 卷、《老子通述》2 卷、《昭德堂稿》60 卷、《嵩高樵唱》2 卷等,这些著作惜已亡佚,今存者仅若干诗文残篇。
  第二节赵希弁赵希弁,字君锡,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宗室子。按《宋史·宗室世系表》推算,为宋太祖九世孙。曾祖赵子孟,字醇父,号清愿先生,官右从政郎①。祖伯荃。希弁本师■(人字古体)子,过继师向为后。生父师■,理宗绍定时任衡山令②。
  赵希弁为江西漕贡进士,曾任秘书省校勘书籍。他博学好古,家中累三世藏书,典籍甚富。淳佑九年(1249),宜春郡守黎安朝重刊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嘱赵希弁代为校正。赵氏以所藏书勘对晁氏书目,将晁氏未载者,或详略不同者分类著录,仿晁氏体例,撰为《读书附志》1 卷。合《郡斋读书志》4 卷一并刊刻,世称“袁本”。同年,游钧在衢州(今浙江衢县)重刊《郡斋读书志》20 卷本,是为“衢本”。希弁取衢本多于袁本的内容,编成《读书后志》2 卷;又校原刻4 卷与衢本差异,撰《二本四卷考异》附于篇末,于次年补刻刊行。至此,袁本增至7 卷,由前志4 卷、后志2 卷、附① 《直斋书录解题》卷8“晁氏读书志”条。
  ① 《读书附志》卷下“藏六居士安乐集”条,《郡斋读书志》卷5,商务印书馆1931 年影印宋淳佑袁州本。② 《读书附志》卷上“皇王大纪”条。
  志1 卷组成①。
  赵希弁利用三世藏书,勤于治学。从他的《读书附志》中可以看到,他对史学情有独钟,曾撰有《读史补注》130 卷、《资治通鉴纲目考异》59 卷、《续资治通鉴补注》946 卷、《建炎以来中兴系年要录补注》20 卷、《续仰山孚惠庙实录》5 卷,但这些史著今已不传。所存者为《读书附志》1 卷和《二本四卷考异》。
  赵希弁两次参与《郡斋读书志》的刊刻工作,对这部目录的校勘和传布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整理的袁州本作为《郡斋读书志》的一个版本系统,在由宋至清的五百余年中,流传和影响范围较大,其宋刻原书保存至今,明清时期属于袁州本系统的抄本、刻本也较多。袁州本不仅广泛传播了目录学知识,而且为后人校勘衢州本、全面认识《郡斋读书志》的本来面目,提供了基本材料,这方面,他所撰写的《二本四卷考异》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对其校勘工作来说,他独力撰作的《读书附志》则具有更为显著的学术价值。《读书附志》共收书469 种,除少数与晁氏书目重见外,大部分为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朝时典籍,正可以视为晁氏书目的续编。《读书附志》运用提要记载了各种典籍的篇目、编次,以及刊刻时间、地点、刻书人名等。其学识虽不及晁公武,提要内容也较简略,但对于人们了解南宋有关典籍的情况,则是大有裨益的,因而也为学界所重。
  第三节陈振孙陈振孙(?—约1261),原名瑗,字伯玉,号直斋,安吉(今属浙江)
  人。父祖虽非官宦,但也是读书人家。幼年好学,常从人借阅,“尝于《班书》志传录出诸诏,与纪中相附,以便览阅”①。嘉定十二年(1219),为浙江鄞县县学②,后迁绍兴教官,又任江西南城县令。宝庆三年(1227),为兴化军(今福建莆田)通判。福建兴化军为宋代刻书、藏书兴盛之地,他在此抄录收集了大量典籍。端平三年(1236)他以朝散大夫知台州兼浙东提举。次年改嘉兴府知府。嘉熙三年(1239)调任浙西提举,在当地停废醋库,抚恤邦民,有政绩③。淳佑四年(1244)入京为国子监司业。淳佑九年前后,以侍郎、宝章阁待制致仕,卒赠光禄大夫④。
  陈振孙性喜藏书,为南宋大藏书家、目录学家。周密在《齐东野语》卷12 中说:“近年惟直斋陈氏书最多,盖尝仕于莆,传录夹漈郑氏、方氏、林氏、吴氏旧书至五万一千一百八十余卷,且仿《读书志》作解题,极其精详。”其实,陈振孙不仅在莆田收书。由于他前后任职的浙江、江西、福建都是当时图书事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因此他每到一地都不辞辛苦地向当地学者、藏书家求教,购买和传录典籍,从而大大丰富了自己的收藏。在他后来撰写的书录提要中,有不少内容反映了他辛勤收书的过程。经过数十年心营目识和材料的积累,他把自己对于典籍整理研究的心得,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① 赵希弁:《昭德先生读书后志序》,《郡斋读书志·后志》卷首。
  ① 《直斋书录解题》卷5“东汉诏令”条。
  ② 《直斋书录解题》卷14“琴谱”条。
  ③ 王鏊:《姑苏志》卷42《宦绩》。
  ④ 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75。
  的形式,撰成私家藏书目录《直斋书录解题》56 卷。
  《直斋书录解题》的学术价值,可与《郡斋读书志》相媲美,它们被誉为古代私家书目的“双璧”。全目共著录图书3039 种,51180 卷,这个数量大大超过了宋代及以前的私人藏书,而且与当时的官府藏书相比,也毫不逊色,藏量超过了《中兴馆阁书目》的44486 卷,就是《中兴馆阁书目》加上孝宗以后增修的《续目》,两者的藏量也仅比《直斋书录解题》多出8000卷。能在一部私藏书目内对如此众多、广泛的典籍进行评介和考证,由此也就不难想象其收藏典籍的功劳及所著书录的价值了。书录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能根据当时图书的实际情况,在图书分类上有所改革。他的图书分类继承了过去目录的传统,沿用了旧的类目,但又有创新,设立了语孟、别史、诏令、法令、时令、音乐等新的类目,这些类目大多被宋以后的公私目录所仿效。《直斋书录解题》的解题内容丰富而明切,或述撰人事迹,或论学术源流,或考真伪得失,而注重典籍的版本款式,为一大特色。从解题中可以看到,他对许多典籍的刊刻时间和地点都有简要的记载,不但记京本、监本等刻本的特点,也记录了抄本、拓本的情况。
  《直斋书录解题》在流传过程中,未能完整保存下来。清四库馆臣只从《永乐大典》辑出22 卷。今上海古籍出版社在此基础上,吸收清人卢文弨的校勘成果,出版了较为实用的点校本。《直斋书录解题》虽已残缺,但仍为学林所重。《四库全书总目》推许说:“古书之不传于今者,得藉是以求其崖略;其传于今者,得藉是以辨其真伪,核其异同。亦考证之所必资,不可废也。”①陈振孙不仅究心目录学,对理学也颇有研究。刘克庄在《故通判大夫宝章阁待制致仕陈振孙赠光禄大夫制》中评论说,“早号醇儒,得渊源于伊洛;晚称名从,欲辈行于乾淳”②。学术上他服膺朱熹,在书录解题中甚为推崇;而于象山心学,则颇有贬斥。除《直斋书录解题》外,还撰有《易解》、《尚书解》、《吴兴人物志》、《氏族志》、《玄真子渔歌碑传集》等,但皆不传。
  ① 《四库全书总目》卷85,“直斋书录解题”条。
  ② 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75。
  第六十一章秦九韶第一节经历和为人秦九韶(1202—约1261),字道古,普州安岳(今属四川)人,祖籍鲁郡。父秦季槱,字宏父,绍熙四年(1193)进士。嘉定十二年(1219),秦季槱任巴州(今四川巴中)守。是年三月,兴元(今陕西汉中)军士张福、莫简等发动兵变,入川后夺取利州(今广元)、阆州(今阆中)、果州(今南充)、遂宁(今遂宁)和普州(今安岳),并进犯巴州。秦季槱弃城而走。朝廷命沔州都统张威引兵镇压。年仅18 岁的秦九韶“在乡里为义兵首”,参加张威军的平乱之战。不久,秦季槱携全家辗转抵达当时的京师临安(今杭州)。嘉定十五年(1222),秦季槱任工部郎中,十七年,除秘书少监。宝庆元年(1225)正月,兼任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工部掌管营建,而秘书省则掌管图书,其下属机构设有太史局。因此,天资聪颖、求知若渴的秦九韶有机会阅读大量典籍,熟悉建筑、修造、治河等方面的土木工程知识,并向他父亲的属官中负责测验天文、考定历法的学者们学习天文历法知识。他后来在《数书九章》序中说“早岁侍亲中都,因得访习于太史”,即指这段时间的事。秦九韶又曾向“隐君子”学习数学。他还向著名词人李刘学习骈骊诗词。通过这一时期的学习,秦九韶的学识日趋渊博。周密在《癸辛杂识续集》中称他“性极机巧,星象、音律、算术,以至营造等事,无不精究”,“游戏、毬、马、弓、剑,莫不能知”。
  宝庆元年(1225)六月,秦季槱被任命为潼川(今四川三台)知府,七月赴任。秦九韶于是随父回到四川。次年正月十二日,秦氏父子来到涪州(今重庆涪陵),与涪州守李踽及其两个儿子同游,观赏长江石鱼,并刻石题名,后为姚觐光收入《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成为一则重要史料。
  在潼川,秦九韶曾当过县尉。这期间,李刘曾邀请他到国史院校勘书籍文献,但未成行。
  端平三年(1236),元兵攻入四川,嘉陵江流域兵祸不断,秦九韶不得不经常参与军事活动,饱受战争之苦。他后来在《数书九章》序中回忆道:“际时狄患,历岁遥塞,不自意全于矢石间,尝险罹忧,荏苒十祀,心槁气落。”数年后,秦九韶被迫再次离川,往东南避难。先后担任过蕲州(今湖北蕲春)通判及和州(安徽和县)守,最后定居湖州(今属浙江)。有史料记载,秦九韶是个自私、专横和唯利是图的人,抑或战争改变了他的天性。与他同时代的刘克庄在《缴秦九韶知临江军奏状》中说他“倅蕲妄作,几激军变;守和贩鹾,抑卖于民”。周密说他“既出东南,多交豪富”;在湖州的住家,建堂于苕水之上,“极其宏敞,后为列屋以处秀姬,管弦、制乐、度曲,皆极精妙,用度无算”。非利用职权中饱私囊者,岂能如此奢华?淳佑四年(1244)八月,秦九韶以通直郎为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通判,十一月,因母丧离任,回湖州守孝。在此期间,秦九韶可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专心学问,埋头著书。淳佑七年(1247)九月,完成数学名著《数书九章》。由于在天文历法上的造诣,次年他被推荐到朝廷,受到皇帝召见,因而得以阐述自己的见解,并呈上他的奏稿及《数学大略》(即《数书九章》)书稿。
  孝满书成后的秦九韶不甘寂寞,又开始向往功名利禄。淳佑十年(1250),他往投吴潜幕。吴潜(1196—1262),号履斋,南宋重臣,主战派首领。秦九韶与吴潜很有交情,他在湖州的居家即从吴处得到的地皮。宝佑二年(1254),秦九韶到建康,任沿江制置司参议,但不久去职,回湖州家居。此后,他去扬州攀附当朝权臣贾似道。宝佑六年(1258)正月,贾似道荐秦九韶于广帅李曾伯,时逢琼州守阙,于是李曾伯便命其暂任琼州守,但三个月后被免职。刘克庄说秦九韶“到郡(琼州)仅百日许,郡人莫不厌其贪暴,作卒哭歌以快其去”。周密则说他“至郡数月,罢归,所携甚富”。离琼州回湖州后,秦九韶又投奔吴潜,得荐,开庆元年(1259)任司农寺丞,因不满贾似道专权,被罢。景定元年(1260),又任命为知临江军(今江西清江),再次遭罢。不久,吴潜罢相,被贬潮州。秦九韶受到株连,也贬梅州(今广东梅县)做地方官,他“力政不辍”。约在景定二年(1261),病卒于任所,年60 岁。
  第二节对数学的贡献:《数书九章》秦九韶恶劣的个人品行,与杰出的数学才能是不相称的。因此有人因他的数学成就而为其个人品行辩护,如清代数学家焦循在《天元一释》卷下说:“秦九韶为周密所丑诋,至于不堪,而其书亦晦而复显。密以填词小说之才,实学非其所知。即所称与吴履斋交稔,为贾相窜于梅州,力政不辍,则秦之为人亦瑰奇有用之才也。”与此同时,也有人因他的恶劣人品而贬低其数学成就,如余嘉锡《南宋算学家秦九韶事迹考》中说他“虽能治天算,多技能,不过小人之才耳,何足道哉!”对秦九韶,也有较客观地评价:“有才有学的人未必有德,我们读《数书九章》,不能不表扬秦九韶在数学方面的贡献,但是论他的为人,也应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①《数书九章》,是秦九韶勤奋学习、苦心钻研和多年积累的数学成就的结晶,是堪与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相媲美的。这部著作,南宋时称为《数学大略》或《数术大略》,明《永乐大典》和清《四库全书》皆题称《数学九章》。明季常熟赵氏脉望馆藏有另一抄本,万历时赵琦美为其撰写跋文始称《数书九章》。后来清道光时按赵抄本校刻的《宜稼堂丛书》本流传较广,遂成为现今的通称。该书共18 卷,81 题,分为9 类,每类9 题,主要内容是:一、大衍类:一次同余组的解法;二、天时类:历法推算、雨雪量的计算;三、田域类:土地面积;四、测望类:勾股、重差等测量问题;五、赋役类:田赋、户税;六、钱谷类:征购米粮及仓储容积;七、营建类:建筑工程;八、军旅类:兵营布置和军需供应;九、市易类:商品交易和利息计算。
  每题答案之后都有“术”说明解题方法,“术”后有“草”说明演算步骤,① 钱宝琮:《秦九韶〈数书九章〉研究》,载钱宝琮等著《宋元数学史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66 年版,第62 页。
  有的题目还画有图。《数书九章》中的两项最重要的成就是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和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法)。
  在数学发展史上,古典代数学的中心课题是方程论。中国古代的方程论,不论是现代意义下的开方,还是解一般的高于二次的一元方程都被称为开方。从《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到5 世纪的祖冲之和7 世纪的王孝通,已经解决了开平方、开立方,以及二次三项方程和正系数三次方程求正根问题。11 世纪,贾宪又创造了一种新的开方法——增乘开方法,通过随乘随加导出减根方程,逐步求出正系数高次方程的正根。12 世纪,数学家刘益提出“正负开方术”,并突破了方程系数全都为正的限制。但刘益的方法并不是增乘开方法。秦九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把以增乘开方法为主体的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发展到十分完备的程度。他的方程系数可正可负,可为分数,也可为小数,在有理数范围内没有限制,但规定常数项总为负。亦即解决了形如下列的数字方程求解问题:a0xn+a1xn-1+a2xn-2+.+an-1x+an=0其中a0≠0, an< 0, ai∈Q(i= 0,1,.,n)。《数书九章》81 个问题中,用方程来解的有21 个,共列出了26 个方程,其中二次方程20 个,三次1 个,四次4 个,十次1 个,其解法大都有详草。从其随乘随加的具体运算过程可以看出,秦九韶提出的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可以毫不困难地转化为计算机程序。秦九韶还讨论了“投胎”、“换骨”、“玲珑”、“同体连枝”等特殊情形,并将其广泛应用于面积、体积、测量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在西方,关于高次方程数值解法的探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直到1840 年,意大利数学家鲁菲尼(P.Ruffini,1765—1822)才创立了一种逐次近似法解决数字高次方程无理根的近似值问题,而1819 年英国数学家霍纳(W.G.Horner,1786—1837)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的论文“用连续逼近法解任何次数字方程的新方法”中,才提出与增乘开方法演算步骤相同的算法,后被称为“霍纳法”。秦九韶的成就要比鲁菲尼和霍纳早五六百年。
  秦九韶对于一次同余组解法的理论概括,是他在数学史上的另一项杰出贡献。一次同余式问题的解法是适应天文学家推算上元积年的需要而产生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假设在远古时代有一年的冬至、甲子日零时和日月合朔在同一时刻。该时刻即称为上元,从上元到本年经过的年数称为上元积年。在既知本年的冬至时刻和十一月平朔时刻的条件下推算这一年的上元积年是一个一次同余问题。设A 为回归年(从冬至到冬至)日数,R1 为本年冬至距其前一个甲子日零时的日数,B 为一朔望月(从平朔到平朔)的日数,R2 为冬至距前一个平朔的日数,则上元积年x 满足下列一次同余组Ax=R1(mod 60)≡R2(mod B)。
  3 世纪后,中国各家历法都有一个特定的上元积年,但各个时期的天文学家尽管掌握了上元积年的推算方法,却没有明确提出系统的和完整的一次同余理论。
  最早见于记载的一次同余问题是《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问题:“今有物不知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这相当于求解一次同余组x≡2(mod 3)≡3(mod 5)≡2(mod 7)。
  《孙子算经》给出最小正解:x=2×70+3×21+2×15-2×105=23,但未说明其理论根据。秦九韶青年时在杭州“访习于太史”,掌握了上元积年的推算方法。他经过深入研究,把上元积年算法与孙子问题的解法联系起来,在《数书九章》中明确给出了一次同余组的一般解法。
  设m1,m2,.,mn 两两互素,M=m1·m2·.·mn,Mi=M/mi(i=1,2,3,.,n)。若有正整数k1,k2,.,kn 满足kiMi≡1(modmi),i=1,2,3,.,n,则一次同余组x≡ri(mod mi)≡r2(modm2)≡.的解为x modM ≡ ( )。k M r i i iin= .1这就是西方文献中所称的“中国剩余定理”。秦九韶把mi、M、Mi 和ki 分别称作定数、衍母、衍数和乘率。
  显然,一次同余组解法的关键是求乘率ki。因为同余式kiMi≡1(modmi)等价于kigi≡1(modmi),其中Mi≡gi(modmi),0<gi<mi,所以这一问题又归结为求解同余式ax≡1(modb),(a,b)=1,a<b秦九韶提出的著名的“大衍求一术”,就是求解(1)的方法(今亦泛指整个一次同余组的解法)。《数书九章》卷三“治历演纪”题,详细记述了南宋开禧历上元积年的推算过程。从大衍求一术的这一具体应用可以清楚看出,秦九韶的算法是完全正确和相当严密的。并且,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与他的高次方程数值解法一样,简洁、明确、带有很强的机械性,其程序亦可毫无困难地转化为算法语言,用计算机来实现。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数书九章》卷一、卷二大衍类共有9 个一次同余组问题,其中只有“余米推数”题(三个模数为19、17、12)可直接应用“中国剩余定理”来解,其余诸题所给模数或带有小数,或带有分数,或为不两两互素的整数,需要进行适当的变换。带有小数和分数的模易于化为整数模。但由于中国古代传统数学中没有素数概念,因而秦九韶不可能用素因数分解的方法来化不两两互素的模为两两互素的模。可是他所设计的一些算法,如“两两连环求等,约奇弗约偶(或约得五,而彼有十,乃约偶弗约奇)”等,不仅较为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而且在实际计算上比素因数分解法更具优越性。因此,有些学者誉称其为没有素数的素数论。
  在西方,最早接触一次同余组的是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Fibonacci,约1170—1250),他在《算盘书》(1202)中给出了两个一次同余问题,但没有一般解法。直到18—19 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Euler,1707—1783)和德国数学家高斯(C.F.Gauss,1777—1855)才对一次同余组进行深入研究,重新获得与“中国剩余定理”相同的定理,并对模数两两互素的情形给出严格证明。1852 年,英国传教士、汉学家伟烈亚力(A.Wylie,1815—1887)发表《中国数学科学札记》,其中介绍了大衍求一术。从1856 年到1876 年,德国人马蒂生(Martthiessen,1830—1906)等西方学者又多次指出大衍求一术原理与高斯方法的一致性,从而更加引起了欧洲学者的瞩目。德国数学史家康托(M.Cantor,1829—1920)高度评价了大衍求一术,他称赞发现这一算法的中国数学家是“ 最幸运的天才” 。比利时东方学家李倍始(U.Libbrecht)在《13 世纪的中国数学》(Chinese Mathematics intheThirteenth Century,1973)一书中对从《孙子算经》到19 世纪末斯提尔吉斯共15 个有代表性的解决同余组的人或著作作了比较。他按工作质量所排列的名次是:斯提尔吉斯(1890),欧拉(1743),高斯(1801),秦九韶(1247),贝维立基(1669),哥廷根手稿(约1550),休顿(1657),慕尼黑手稿(约1450),斐波那契(1202),杨辉(1275),《孙子算经》(约400),阿古洛斯(约1350),程大位(1592),严恭(1372),玉山若干(约1460)。秦九韶名列第四。
  《数书九章》除了正负开方术和大衍求一术这两项重要成就外,还有不少其他方面的成就。如在代数学方面,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普遍应用互乘相消法代替传统的直除法;在几何学方面,提出已知三角形三边之长求其面积的等价于海伦公式的“三斜求积术”:A =1 4a ba b c 2 22 2 22-+ - .è ... ÷é. êêù. úú,将《九章算术》与《海岛算经》中的勾股测望之术发扬光大,等等。《数书九章》的内容非常丰富,从中我们不仅可以找到数学和天文历法乃至雨雪量等方面的珍贵资料,而且还可以了解到南宋时期户口增长、耕地扩展、赋税、利贷、度量衡以及货币流通、海外贸易等社会经济领域的真实情况。
  如果说《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理论的形成,那么《数书九章》则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之顶峰,其高次方程数值解法以及一次同余组解法亦代表了中世纪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与最高水平。美国科学史家萨顿(Sarton,1884—1956)因此称秦九韶是“他那个民族、他那个时代,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