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高考作文,也许就在它们之中……②

 njdylym 2016-01-25


命题一

 


张  楠


明朝督察院长官王廷相,在一次接见新任御史张瀚时,讲了一个小故事。说自己曾乘轿遇雨,有个穿新鞋的轿夫,开始他小心地拣干净的地方落脚,生怕弄脏了鞋,后来一不小心踩在泥里,从此便再不顾惜,什么地方都踩下去。王廷相接着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极佩服此言,以后终生不忘,一直作为为官的信条。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这则材料是关于两个人的对话,却涉及三个人。一般来说,材料涉及几个人物,便可以有几个思考的角度。


1.从轿夫的角度来说。这是材料中最“惹眼”的角色,相信同学们都会首先把目光投向他。轿夫一不小心弄脏了鞋之后,本应该更加小心才对,但他却是再不顾惜,什么地方都踩了。我们可以推测轿夫的心理,他认为鞋子已经脏了,再脏一点也无所谓了。由此可以立意:①做人要有定力。②不忘初心。③做人的坚守。④防微杜渐。⑤即使不小心“踩在泥里”,也要做到不放弃信仰。⑥保持节操。


2.从王廷相的角度来说。王廷相想提醒新任御史张瀚,但如果只是讲大道理,或许无法给张瀚留下深刻的印象。王廷相通过自己身边极其普通的一件小事,让张瀚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并且终生不忘。由此可以立意:要善于形象说理,并且要善于选择合适的、让人容易接受的方式。


3.从张瀚的角度来说。张瀚听取了王廷相的规劝,终生不忘,一直都是洁身自好,可见他很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由此可以立意:只有善于听取别人的好建议,才能有助于自己的成长。


命题二


李先虎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群人分食一块蛋糕,一开始大家碍于面子、相互揖让,突然,风吹灯灭,屋子里漆黑一片。等再度灯火点亮,大家都面面相觑。原来,每个人都想趁灯灭时浑水摸鱼,蛋糕上布满了贪婪的手印。


请全面理解材料内涵,也可以选择一个角度,联系生活实际构思作文,但不可脱离材料的含意。要求:立意自定,内容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这则寓言是一个关于他律与自律的隐喻。如果把蛋糕看作“欲望”的投射,而把灯光当作“监督”的方式,当“欲望”缺少内心约束,那么一旦外在监督不复存在,它就会诱使人逾矩失范、突破底线。


从一开始在灯光下,大家碍于面子、相互揖让,可以这样立意:①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②守住底线,让约束之灯长明。


从灯光亮后,大家面面相觑的尴尬和蛋糕上贪婪的手印,可以这样立意:①慎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情操,是一种修养。②在他律的留白处、边界外,自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③自律是道德的底线,是一种秩序,是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④放弃了道德的底线,最终会迷失自我,走向罪恶。⑤自律和他律都不能偏废,自律更重要。


联系个人修养和现实生活中反腐倡廉来看,可以有如下立意:①作崇高的道德追求标注精神境界,才能获得一种内外兼修、百毒不侵的恒久力量。②纪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纪律。纪律是让人在有监督的时候保持清白,而道德则让人在没有监督的时候也能保持清白。纪律作用于让人敬畏的心理基础上,而道德则建立在使人自觉的精神追求上。③法治德治,刚柔兼济,社会才能更进步、更文明。


本文选自《中学生阅读》高考版,系本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读写)

邮发代号:36-72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高考)

邮发代号:36-309

每月每本定价:4.50元,半年价27.00元。

如错过邮局订期,可直接汇款至编辑部订阅,也可通过淘宝网“河南教育报刊社官方旗舰店”订阅。

hnedu.taobao.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