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思维才是课堂新生命

 江山携手 2016-01-26

真思维才是课堂新生命

真思维才是课堂新生命

听课,只要你去关注每个孩子,说不定总会有些新的发现。自从上次提出每四个孩子组建一个小组之后,今天的课堂上,孩子们的参与度明显好多了,一旦老师有了活动的指令,整个小组没有孩子成为多余的人,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儿。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像模像样地常态课,到底该怎样体现出面向全体学生,看来在课改过程中,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许多活动需要进一步精细化。不知为什么,也许是看的一些教学理论的书多了,总在课堂上寻找一些欠缺的东西,一旦发现了,肯定不会放过,总觉得写下来,然后再进行系统地分析,这样的听课方式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如皋推行的“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一直关注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四大环节,在教师的眼里,这是不能改变的步骤,至于听课之时,老师为了体现课堂的效果明显,往往把探究和展示作为重要环节,忽略了自主、合作的重要性,从而绝大多数时间,孩子们都在精心的设计一些表现方式,老师也给予充分地展示时间,我们看到少数孩子成了老师的传声筒,一个个精彩地答案在课堂上回荡,听课者只能默默地忍受这样的成果迎面扑来,其余的孩子只能被迫在那儿闲则无聊,如果稍微好一点,我们的有些小组还会要求其他孩子跟着朗读,这也是为了不至于课堂冷漠,至于孩子有没有在思维力方面有一定的突破,那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这个活动有没有必要存在,这样的活动设计孩子能不能独立自主的完成,这个问题有没有必要进行自主合作……也许我们的老师太关注课堂的完整性了,他们可能觉得一堂课的好坏就是“活动单”的任务有没有完成,如果眼巴巴地看着时间来不及了,完全可以跳跃式地让一些活动环节变得短暂,这就造成了课堂不能高度关注每个孩子的思维力的提高,别看外表好看,孩子的收获却是那么的弱微。

课堂上小组的构成是合理了,老师的问题设计却需要不断地深入思考下去,同课异构,这是符合教学本来的性质的,如果一个“活动单”可以每个老师都使用,那是教育的悲哀,老师的可怜,学生的灾难。

语文课,尤其是初中时期,一旦出现所谓的开放的课,似乎都是读、读、读,然后由认识单个词语到整个句子的赏析进而理解一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怀,几乎没有一点新意,如果想出彩,再在多媒体上下点功夫,至于这样的重复式的文本解读有啥作用,很难令人满意。甚至有人在私下里直接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肚子里有那么几篇熟悉的课文,一旦有听课的任务,任何时候都可以拿出来忽悠,反正没有人会说这样做错到哪儿去。

我想,一堂课难道就不可以设计一个活动吗,总要那么机械地搞上三四个活动,否则不能体现课堂的大容量。其实,有一位从事语文课堂实践的特级教师说得对,一篇课文,我们完全可以抓住一个问题深究下去,搞一个一点突破法,没有什么不好。毕竟课文只是个例子而已,课文中的知识点有些完全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只要重点地关注几个就行了。语文课堂,我认为完全可以在形式上追求多样化,不能老是搞一些程式性的东西,否则,这样的课堂只能死路一条。

究其根源,我发现语文课堂就是老师要想尽办法让所有的孩子借助一些问题,以活动为平台,认真地思考,进而提升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千万不能老是在重复知识点上下功夫,那是吃力不讨好,有时反而会把孩子们搞得愈来愈糊涂。

一堂好课,每个孩子都在进行快乐的思考,每个孩子都愿意非常自信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每个孩子都愿意写出一点真情实感来,这样的课堂,你可以漫步在雨幕中,跟孩子们快乐地享受生命的价值,也可以头顶漫天繁星一起呼唤光明的带来,更可以起个大早,一道等到黎明的光临,……师生对生命自然的全身心投入,比那些课堂上机械的单个的表达不知要强多少倍。

语文老师,他是课文的裁剪者,更是生活的装扮大师,也是生命潜能挖掘的点燃机器,孩子们完全可以尽情地在母语的天地里自由自在的遨游,没有任何地无聊枯燥可言。(钱永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