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成书的神秘历史真相 下篇 2017.10.5

 修和 2016-01-27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第二十九章)!西周末年的时候,谁有这样的实力和魄力呢?根据当时的情况,诸侯国中有实力的只限于齐、宋、楚、晋这几个大国。但宋、楚、晋虽具一定的实力,却均没有齐国政治地位优越,因为齐国拥有一项传统的特权——周公令姜尚 “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① 这说明齐国对西周所出现的“军事变故”负有首要责任。因此,当齐国十万大军在国君齐庄公(吕购,姜姓,姜尚的第十二代孙。公元前795年继位—前731年,周幽王的外祖父)的亲自率领之下到达镐京时(路途较远),周幽王还依然沉浸在顽童游戏般的得意之中,而让周幽王和他的臣子们都没想到的是,齐庄公知道真相后勃然大怒,不但拒绝接受朝廷撤军的指令,而且命令十万大军直接包围了镐京,向朝廷讨要说法。于此同时,其他诸侯国的军队也纷纷加入到包围中来,士兵们高喊“无道昏君,”甚至愤怒的杀死了几名依仗朝廷耍威风的人,周幽王顿时吓破了胆,下令士兵城门紧闭,自己却带着褒娰赶紧逃回了宫里。这就是史记所说的周幽王“数欺诸侯,诸侯叛之”的烽火戏诸侯事件。

齐庄公何许人也?据历史的记载,他称得上一代英明的国君。齐国自他继位之后,开始以长期稳定的政策促使百姓们发展生产,很快扫清了之前齐国历代先王留下的阴霾,使齐国从衰落之中迅速崛起,成为诸侯中最先强大起来的国家。当时他继位已经24年,正是精力旺盛,锐气十足的时候。老子和郑桓公对话时曾提到齐庄公:“夫国大而有德者近兴,秦仲、齐侯(吕购),姜、嬴之隽也,且大,其将兴乎?”《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而他一怒之下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不仅是因为周幽王数欺诸侯造成的冲动,还由于幽王继任以来的所有胡作非为都使他早就看不下去了——此时不仅联想到代鲁立储引起诸侯隙怨、晚年乱杀大臣的周宣王;还联想到暴虐专权引起国民暴动的周厉王,甚至还联想到用油锅烹杀其祖上齐哀公的周夷王,同时还必然联想到西周当时天怒人怨各种反应…,这一切都使他再也按捺不住对周朝的轻蔑。所以我们分析,道德经中所提到的侯王,就是指烽火戏诸候事件中以齐侯为首的反叛诸侯,完全符合历史逻辑。可以设想,从政治地位和军事实力来说,齐国这个负责维护西周政局稳定的军事领袖如果不带头反叛,其他诸侯岂敢随意“叛之”?然而,齐庄公出现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的心理却是被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举所激怒出来的。我们能够想象出他劳师远行寸功未得所必然出现的的理直气壮和愤怒,由此我们还能推测,参与反叛的诸侯无论有多大的规模,细节如何复杂,只要齐国不带头闹事,反叛事件马上就会平息下去。因此,我们继续推测《道德经》就是向齐庄公布道的记录,该书秘密的落在了齐国,直到姜氏齐国绝嗣,家产失去了继承人之后,才被田氏齐威王发现。

此时,齐侯的幕僚们却都认为西周的气数已尽,并以齐太祖姜尚“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六韬·文师》)的话鼓动齐侯效法商汤灭夏,武王剪商,而“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幕僚们夸赞齐庄公的英明胜过文武周公,所谓大丈夫当仁不让,不可放过眼下这建立“千秋功业”的天赐良机,称此为“人心所向”的“壮美之举”同时也在暗自庆幸自己走运封侯的时机到了。而齐侯此时虽然很想登上天子的宝座,施展自己平生的抱负,但心里却根本忐忑不安,因为事起突然,根本没有提前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策划,心里也根本没有做好彻底推翻朝廷的准备。所以他虽然一怒之下包围了镐京,而借此机会拿下西周政权也易如反掌,但拿下西周之后形势会如何发展,他还没有根本的把握。此时他的处境和汤武革命前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所执政的齐国事先没有进行过“嘿嘿昧昧” 的精心策划和准备,(《六韬 ·文师》)所以也就没有“时至而勿疑,去非而勿惮”的决心和意志,而现在却已经骑虎难下。进退维谷之际,他是否进行过占卜,我们今天已经不得而知,但是他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却无法忽略一个人,那是因为齐庄公继位以来,面对齐国千疮百孔的局面和西周愈来愈动荡不安的形势,自己曾向其请教过爱国治民之策的老子伯阳父,并受益匪浅。记得自己还曾对老子说道: “您的道太伟大了,我辈惟愿常听教诲,更喜为天下著书立言,天下幸甚。”所以他在吉凶未定之中,马上就不由自主想到了他所崇敬的老子,因为齐庄公心里知道,此时只有老子能真正为他指点迷津,但眼下的局势却无法再与老子私邸相见,于是盘算着秘密见上老子一面,反叛诸侯与西周朝廷之间对立的局势由此陷入了僵局。

①《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第1080-1481页

② 引自《百度百科》《史伯》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I3nSR07UDpg-BVLr2R1j84eUtArFNLg2Sx01oulJO_TqmLBkSGraTJ-XT2ROSI2orZ9qIG4xV3dpzxRUeUxNt3obx2gNfQwUxr_Hr-4IG 引用:2017-5-18


六、朝廷在急难之时请伯阳父来解围

周幽王此时已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他命虢石父前去解围,其手下心腹狗仗人势的命令齐国的军队撤兵,反被盛怒的将士们当众杀死。周幽王和佞臣们这下彻底慌了手脚,都害怕再前去送命,而在朝廷中龟缩成一团,无人再敢露面了,心里都在暗暗地怪怨虢石父连累了所有人。时间一天天过去,万般无奈之下,司徒郑伯友(周幽王的叔叔,后来的郑桓公)向周幽王推荐曾受到朝廷排挤的伯阳父,认为只有他出面事情才有可能出现转机,而此时他已经告老在家很久都不来上朝了。如之前所说,幽王时期,朝中很多正直的人都是朝廷昏庸的受害者,伯阳父也不例外。因其早就看出西周灭亡的种种征兆,而受到周幽王与朝中佞臣们的打压和排斥,这段切身的经历老子已经在经文中提到了。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第二十章)

老子以细致的笔触描述了自己在朝中受到孤立和打压的切身体会。刻画了那些因谗谄巧从而“有所以”(有靠山)的“众人(得势群臣)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一般的得意忘形弹冠相庆的丑态,却视老子等一般正直之臣“独顽且鄙”,因此连说话办事的态度也都变得凶狠起来(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此时周幽王心里虽然还在忌惮老子,却终于像看到了救星一般,于是也顾不得许多,马上派郑伯友(郑桓公)出面去请老子来解围。但周幽王不知,郑伯友此时不只是为西周的命运担忧,更在为自己今后的命运和出路发愁,所以很想借此机会向老子请教自己今后安身立命的去处,故此愿往。

历史上真实的老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是一个长久的谜团,但是我们知道老子就是伯阳父以后,就不难分析出来老子本来的面目,虽然我们已经不时的涉及到史料中关于老子的记载,但这只能给我们一个比较模糊的印象,而我们对老子清晰的印象还是有必要专门尽心研究探索一番。根据有以下三点:1、史料的记载。2、老子与关尹子的关系。3、道德经经文。史料的记载主要来自《国语周语》《国语郑语》与《史记》等,国语周语记载了伯阳父用阴阳解释地震,预测国家的兴亡。国语郑语更是说明了伯阳父是当时“尽知天下第一人”从历史进展来看,其高度的智慧和预测,都具有惊人的准确性,这令我们不得不十分钦佩。我们还可以由此体会六十七章的经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这句话所包含的意思,和史料所描绘的老子都高度一致的,说明老子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圣人,在当时诸侯列国之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七、郑桓公和老子的对话

郑桓公本是宣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平日为人谨慎正直,曾深得百姓的爱戴。《国语·郑语》云: “幽王八年而桓公为司徒,九年而王室始骚,十一年而毙。”“桓公为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他曾在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率兵迎击进犯西周边境的猃狁取得胜利,得到周宣王给他的封地(在今陕西华县东)。郑桓公来到老子的官邸之后,直接说明了来意,而老子亦知郑桓公会来,心里早已胸有成竹,此时却说:“西周气数已尽,臣亦无能为力。” 桓公苦求,诚意动容,老子亦感他平时在朝中的善待和尊重,所以又说:“司徒稍安勿躁,吾身为两朝老臣,怎忍坐视不顾?但臣与齐侯虽略有情分,唯恐其盛怒之下听不进去,何况其幕僚此时皆有篡位之心。臣身单影只,位卑言轻,前去劝止,恐难成功。若退诸侯之兵,如今唯有周至关令尹尚可助我一臂之力,我二人同心戮力,为其晓以利害,或有可能回天”。闻听此言,桓公喜不自胜,说:“我亦早闻关尹大名,但眼下形势危急,还望史伯早日动身。”老子说:“司徒回去可先告知齐侯,我有要言相与,若得详情,可去周至关等候,我随后便至。他若肯去周至关,此事必会出现转机,但对朝廷务需保密。”

其实,老子深知齐庄公聪明睿智,胸怀高远,只是面对当时人心迷乱的局面,有些自恃清高,若得真传,必是载道之器。老子也早想如其所求,将大道至理传授于他,暂未如愿。而眼下正是时机,所以郑桓公未来之前,老子正在写道德经(根据以往的心得,又结合当时的形势,准备作为向齐侯的内容)。因为此等大事,绝非一般势力争斗中的利害取舍,可以仅如张仪苏秦之辈鴰噪一时的口舌之词就能说动的。向齐侯布道,实际是为了天下共同的利益和长久的太平,关乎齐侯及其幕僚们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子深知,文王姜尚为实现窃国的目标,用“以有道伐无道”的思想观念毒害天下,齐庄公必然也会执此为道,心里以登上万乘之主的宝座为美,以效法“汤武革命”“取天下而为之”为善。更何况“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齐侯身边的幕僚们面对世间如此巨大的名利诱惑,那个肯放过如此“美之为美” 的机会?因此,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饵而不见钩,此时对冒然发动战争的危害和后果必然会估计不足,甚至过于乐观。而一念上天堂,一念下地狱,齐庄公能否听从老子“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第三十七章)的良言,而力排众议的坚持走从善如流的道路,这是老子所必须高度重视的,说服难度之大,显而易见。所以此时的老子,对能否最后说服齐庄公根本未掉以轻心,当然希望有人配合,更加详述天道,以历后人。所以老子事先已和另一位得道高人——周至关的令尹约好共同秘密著书布道,以确保万无一失。

郑桓公见老子已经应承下来,心里松了口气,又亟不可待的问起自己今后的出路。老子此时为他纵论天下,指明今后的出路,实际也是为了答谢郑桓公朝中关照之恩,最终留下《国语·郑语》中对话的记载,我们取其中的片段即可看清当时的时代背景(原文中的史伯即为太史伯阳父)。

郑桓公问:“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可以逃死?”意思是说:“朝廷里动乱不止,我现在害怕极了,去哪里才可以免得一死呢”?老子(史伯)深知郑桓公的处境和心情,设身处地的为桓公论述西周各地的形势后,告诉桓公,“虢叔恃势,郐仲恃险,皆有骄侈怠慢之心,加之以贪冒。君若以周难之故,寄拏与贿焉,不敢不许。周乱而弊,是骄而贪,必将背君,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而桓公尚不甘心,又对“南方和谢西之九州” 等地的情况一一探问,老子皆为其一一作答。

最后,郑桓公又问:“周其弊乎?”老子说:“殆于必弊者也。《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极。故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王将弃是类也而与专利同,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

老子接着说:夫虢石父谗谄巧从之人也,而立以为卿士,与专利同也;弃聘后而立内妾,好穷固也;侏儒戚施,实御在侧,近顽童也;周法不昭,而妇言是行,用谗慝也;不建立卿士,而妖试幸措,行暗昧也。是物也,不可以久。...申、缯、西戎方强,王室方骚,将以纵欲,不亦难乎?王欲杀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周不守矣!……凡周存亡,不三稔矣!君若欲避其难,其速规所矣,时至而求用,恐无及也!” 《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

我们从郑桓公的害怕之极的语气马上要寻找后路的严峻形势中可以判断出老子与他这段对话的背景和时间,除了“数欺诸侯,诸侯叛之”这个对幽王朝廷引起暴力胁迫的事件,我们在周幽王执政期间无法再找到值得郑桓公害怕到如此提心吊胆的事情。况且,也只有这个事件,才会使郑桓公提出“周其弊乎”(意思是:西周真的要灭亡了吗?)这样的疑问。“而妇言是行,…妖试幸措,…是物也,不可以久。…王室方骚,将以纵欲,不亦难乎?”这些充满谴责口吻的话,和老子刻意提到烽火戏诸候事件的始作俑者“夫虢石父谗谄巧从之人也”以及曾两次言及周幽王如“顽童,”无疑都是在说千金买一笑这个 “纵欲”的事件。但于当时身处其中的人来说,事件本身就摆在那里,一切都不言而喻,只能因时因地采取含蓄、策略、方便的说法而已。而“王室方骚,将以纵欲,不亦难乎?”这句话本身就已经说明,老子和郑桓公不是在一般性的闲说统治者纵欲,而是在强调周幽王身处动乱不稳的形势之中却还在执迷不悟的纵欲,才引发他自己根本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这即是史记“数欺诸侯,诸侯叛之”的注脚和证明。最后“凡周存亡,不三稔矣!”这句话,也是圣人说话必留有余地,而不是真的还要等三年。及至反叛的诸侯退去以后,桓公不知朝廷实际上已危如累卵,却心存侥幸,以为西周会从此安定,因此没有及时按照老子“君若欲避其难,其速规所矣,时至而求用,恐无及也!”的话尽早离开朝廷,结果真的遭到与朝廷一起倾身覆灭的命运,最终死在犬戎的手里。而他的儿子郑武公后来真的灭掉了虢、郐两国,建立了新的郑国,一度还很强势。《国语》说:“及平王之末,而秦、晋、齐、楚代兴,秦景、襄于是乎取周土,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齐庄、僖于是乎小伯,楚蚠冒于是乎始启濮。”(《国语· 郑语》)因此,伴随着周朝衰落后的苟延残喘,秦齐楚晋开始强大的春秋历史,一切都应验了老子对桓公说过的话,也应验了《道德经》“夫物(指周朝)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第二十九章这个预示周朝将走向衰落的预言。但《史记》中在采用《国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中的对话时,将对话时间归为桓公“为司徒一岁(即幽王十年——前772年,史记记载桓公为司徒的年限实际也与国语不同),幽王以褒后故,王室治多邪,诸侯或畔之。于是桓公问太史伯。”① 将对话时间提前了一年,是个判断之误,而此处“治多邪”“或畔之”都是不确定的虚拟词汇,说明一年以前根本没有其他能够导致郑桓公害怕到如此失魂落魄的事件。而此次对话后不久,老子自己也就永久的离开了朝廷这块是非之地,动身去了周至关。

老子之所以把这次关乎天下命运的决定性会见定在了周至关来秘密举行,是形势所迫,而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样做一来避免了“上赶门不是买卖,”二来可以方便得到关尹子的协助;三来可以首先保证自身安全退隐;四来可以防止朝廷过后或许再生事端,也或许还有更多的隐情,今天都已经无法得知。所以说老子的退隐实际承担着更大的历史使命,《道德经》就是为了这个历史使命所诞生的。而经文“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说明老子身虽退隐,但心并未退隐,“天下将自定预言了春秋初期的形势,所以说,春秋初期的形势与老子有关,也与齐庄公遵从老子《道德经》的思想有关,这应该是实。

桓公离开老子之后,马上告知齐庄公去周至关等候与老子的秘密会晤,齐侯闻之大喜,老子是他最信赖的人,此时他也最需要老子的帮助,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就轻车简从先去了周至关,在那里等候老子了。根据传说:关尹子因见“有紫气东来,时应仲夏,当有圣人乘青龙西行而经此地,乃思曰“莫非老聃将来耶?” 遂于楼南高冈筑台,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为准备”,②说明关尹事先知道老子将至,但这些实际是故意隐瞒真相的话,说明所有当事人都有意把这段历史情节隐藏起来罢了,显示了圣人处世的周密和博大的胸怀。但或许真有扫路迎宾之事,实际是齐庄公派兵所为,表示对老子的尊重和感激而已。

① 司马迁《史记卷42·郑世家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第1757页

② 慧知文库/《灵宝市文化调研感想》/化学化工学院 2013 功能材料:杨石/日期:2015-07-09 /http://www./view/46326c49a6d4283a246fd7523da5b148.html/2017-5-18 


八、老子关尹共同挽救天下危局

再说关尹,《列仙传》对他是这样记述的:“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常服精华,隐德修行,时人莫知。”① 周至县志记载说他:眼有日精,天日之表。少好坟、索、素、易之书。善天文秘纬。仰观俯察,莫不洞澈。不行俗礼,隐德行仁。后因涉览山水,于雍州终南山周至县神就乡闻仙里结草为楼,精思至道。 因以其楼观星望气,故号其宅为楼观。周(平)王闻之,拜为大夫。后复招为东宫宾友。”②从他所著的《关尹子》一书中我们可以得知,其思想真谛早已涵盖了佛教大部分思想观念,如“缘起性空”(纷纷想识,皆缘有生) “变识为智”(善去识者,变识为智)“无我”(惟圣人知我无我,知物无物,皆因思虑计之而有)“见相无相,即见如来”(能虽至神,不离巧拙;貌虽至殊,不离妍丑。圣人假此,以示天下,天下冥此,乃见圣人)“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吾心有大常者钦)“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惟善圣者不留一言)和圣经 “太阳照义人,也照不义的人”(天无爱恶。日无不照,有妍有丑,而日无厚薄)等根本的思想,而比佛教早了二百多年,比圣经早了五六百年,期间的思想影响我们不得而知。难以判断。而2013年天涯论坛上有一位网名为 “不不铺”的作者曾以“关尹子---被历史低估的人物及其身后隐藏的重大历史事件”为题,论述来自佛教《阿查莫菩萨经》,该经主讲者是来自东方的佛门以外思想流派的名为关尹的菩萨,但本人尚未做深入的研究,因此不论。故庄子说老子关尹皆博大真人也。因此我们推论老子关尹事先绝无互不相知的道理,所以有“莫非老聃将来耶?”这样的描述,绝非偶然。

老子带着向齐庄公布道的书简出城,向距离镐京70公里的周至关一路西行,粗算道德经竹简至少有三五十斤左右的重量,所以必须有车载,这从《列仙传.老子》记载老子“乃乘青牛车去”③以及《太平御览》云:“及老子度关,喜先诫官吏曰:'若有翁乘青牛薄板车者,勿听过,止以白之’”④的说法中得到了验证,所以老子骑青牛出关的说法只能是一种情景性的描绘,而非真实。

齐庄公在周至关一边对老子翘首以盼,一边暗自佩服老子关尹的仙风道骨,却和蔼可亲;博古通今却又平易近人,真是道法自然,令人心悦诚服。心想,与两位“博大真人” 的缘份,亦是前生造化,只可惜侯王之身,无法以身事之。当借此良机,发平生所问,向二位真人请教一个明白,也不虚此行。待老子到达,齐侯已早早出来迎接,并亲自为老子掸去灰尘。休息食毕,又向老子行过大礼,说“劳您辛苦,晚辈三生有幸!”老子对齐侯说:我今已离开朝中,准备退隐山林,知你处两难之境,胸中百疑待解,故与你此地相见,凡心中愁疑未决之事,你可尽情发问,我今为你作答。庄公说:“劳师之驾光临此地,我心诚为惶恐,实在多有疑惑,还望为我指点迷津。”老子说:“此国乱民悬之际,你我当共谋天下生计为是。” 于是,双方开始了对话,(对话内容既为我们看到的道德经,只是隐去了齐庄公所问。另附)。

《史记》中说,老子到了周至关之后,关尹求老子“疆为我著书”⑥,或许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道德经实际是老子在周至关向齐庄公布道的记录,但是考虑到其中有涉及朝廷的内容,又不便透露这次非官方会谈的过程,于是没有记录齐庄公问话的内容,何况书就是留给齐侯自己的。也或许是按照老子事先准备的稿件,最终经过关尹子的整理,而作为布道的文献留给了齐庄公,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道德经,这些都是西周当时的形势和道德经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天水伯阳,老子西行之路探秘》一文中:“伯阳一带的民间传说,尹喜接到老子后,伴随老子一路西行,先到了现在周至县的楼观台,在此抄录完了《道德经》...”。⑤ 都说明当事人对以道德经为主的对话或许有一个记录或整理过程。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老子与齐庄公会晤是如何进行的,其详情我们今天虽然不得而知,但根据老子关尹子留下的著作,我们可以推断会晤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劝说齐庄公放弃推翻西周朝廷的想法,这正如西安事变必须放过蒋介石一样。因为,齐国若效法汤武而取天下,虽或许暂时得到一些异性诸侯国的支持,但众多姬姓诸侯心里必然不服,日后合而攻之,戎狄亦会因旧怨而乘乱伐之,那时天下势必会动乱不息,所以,鲁莽妄为会导致天下大乱的严重后果,而有违齐侯“将欲取天下而为之”的初衷。我们看到《关尹子》一书中根据当时的形势(为齐庄公)打比方说:“重云蔽天,江湖黯然,游鱼茫然,忽望波明食动,幸赐于天,即而就之,渔钓毙焉。不知我无我而逐道者亦然”。(《关尹子·宇》)这里用“重云蔽天,江湖黯然,游鱼茫然”喻当时西周混乱的形势,以鱼儿“忽望波明食动,幸赐于天,即而就之,渔钓毙焉。”来说明齐侯欲乘机“将欲取天下而为之”这种“逐道”(“有道伐无道” 之道)的行为,阐述“为者必败,执者必失” (《关尹子·宇》)的道理。因此,老子关尹子这两位仙风道骨的博大真人,喻古论今的为齐侯讲述天下大势,劝齐侯三思而后行,我们今天可以在老子关尹子留下的《道德经》《关尹子》两书中,看到其中的字字句句,实际都在诉说着这方面的道理。《关尹子》一书开头说:“非有道不可言,不可言即道,非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即道。天物怒流,人事然,若若乎回也,戛戛乎斗也,勿勿乎似而非也。而争之,而介之,而现之,而啧之,而去之,而要之。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镂尘。圣智造迷,鬼神不识。惟不可为,不可致,不可测,不可分,故曰天曰命曰神曰元,合曰道。”(《关尹子·宇》)这段话其实就是在描述西周当时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势,说明大家争来斗去的原因,其实都是“圣智造迷”(指西周统治者宣扬自己的政权为有道伐无道的天命神授和治国的无能)导致的最终结果,这可真是连鬼神都难以识破的事情。所以“惟不可为,不可致,不可测,不可分” (指有道伐无道)的顺从天道才有出路。因此,要接受老子关尹天道的思想,也必须清除掉自身曾受到过的“圣智造迷”的思想影响。       

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来仔细阅读《老子》与《关尹子》两书,可知其中都带有通过布道来挽救天下危局,解黎民于水火之中这一至关重要的历史使命。

齐庄公本身聪明睿智,得到真人的大义指引,知此事不可为,最后向老子请教修行秘法(如道德经10~16章所言),老子关尹真心传授,使齐庄公感恩戴德,所以老子说“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这就是会晤中做的第二件事,其后,齐侯才带着《老子》《关尹子》这两件法宝,离开周至关回到镐京。但又过了三五日,他才撤了对王宫的包围,专为老子和关尹子继续向西退隐留出了时间,齐侯才率领大军回国。

老子关尹子所做的一切,完全是无为之举。而当时的老子,虽然已与齐侯约好不能把这段历史背景透露出去,却深知周至关离朝廷很近,恐没有不透风的墙,而事件一旦平息之后,昏聩的周幽王和朝廷佞臣反过手来很可能对老子关尹实施迫害,所以老子事先掌握着这一点玄机,利用齐国大军包围王宫的时间,继续向西转移。关尹子也告别了他多年观星望气的楼观台,护送老子向西行了240公里左右,才终于到了自己老家的附近。但为了防止万一,“师徒”二人并没有去关尹子老家的村子(尹道寺)落脚,而是秘密落脚在了距关尹老家东南方向十五华里左右的另外一个村落——天水麦积区伯阳镇渭河之北兴仁村。根据《天水伯阳,老子西行之路探秘》一文介绍,老子关尹子曾在这里向世人传道解惑,开化一方百姓,并率领民众开渠引水,使当地免受水患,年年丰收,瓜果飘香,尤以蜜桃个大味美,享有盛誉。后当地人为记念老子,以老子伯阳之字取其地名,为伯阳渠。传说当地的柏林观就是为纪念老子关尹所建,在唐朝和清朝都曾得到重修扩建,如今还存有一块“通天教主”的康熙木匾。而关尹子的故里在柏林观附近的尹道寺村,尹道寺即是村名又是寺名,寺院是供奉关尹的殿堂,门口对联写着“华章九篇入百子,经文五千诵道德”。⑦又据《混元圣纪》记载,“老君同尹喜真人降于天水启灵山,今秦州有西升台、圣容殿俱存。”⑧所言秦州天水之地,末学不知此山今为何山。但据准确记载,老子逝后实际葬于周至县大陵山吾老洞,洞西南有尹喜墓。今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树有碑石。到每年二月十五日老子逝世日,有祭祀老子的盛大庙会,从秦至今相沿两千余年。《庄子·养生主》也说:“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⑨以上的历史遗迹和记载,共同证实了老子和关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①(汉)刘向《列仙传》引自王叔岷《列仙传校签》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6月/第21页

② 道教之音网站/《文史真人尹喜》道教之音整理 作者:佚名  时间:2012-06-28 /http://www./article/sort010/info-6954.html 引用:2017-5-16(有网文言此源于周至县志 而笔者无从查证)

③(汉)刘向《列仙传》 引自王叔岷《列仙传校签》/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6月/第18页  

④李昉《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一·道部三》《真人下》/引自:网易云阅读http://yuedu.163.com/book_reader/06264721-7381-440e-b604-9aeb7a467356_4/70f12d19c625534d12d49caf42c99858_4 引用:2017.5.30

⑤作者:邵江梅 《天水伯阳:老子西行之路探秘》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2014-08-16 

⑥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卷63/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第2141页

⑦邵江梅 《天水伯阳:老子西行之路探秘》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2014-08-16 

⑧宋谢一守濑撰《混元圣纪》引自《道藏在线阅读》正统道藏洞神部-谱箓类›2015.4.10 http://www./portal.php?mod=view&aid=175/引用:2017.5.30

⑨ 李安纲编著《道教三经》中国社会出版社第386页


九、齐威王为研究《道德经》建稷下学宫

齐庄公作为《道德经》一书背景的当事人,回国之后,对道德经爱不释手,把老子洞察历史人生的远见卓识融会贯通之后,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从此心里彻底放弃了 “取天下而为之”的想法,按照道德经指引的“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第三十七章)而“执大象,天下往”的方针(第三十五章)修身证道,治国爱民,使齐国发展的愈来愈强大。迷途归正,受益匪浅,暗自庆幸,以“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终其一生。(第三十九章)他执政期间,齐国虽然越来越强大,却一直走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而未走世俗扩张称霸的道路,在齐国继续执政40年后辞世,因修身证道而使身心获益,享年百余岁无疾而终,执政的年限也是古今少有的。齐庄公对此经像对待家书一般,藏而不露,秘而不宣。同时恪守着对老子关尹的承诺,所以把与老子相见的历史真相隐藏起来,一切均在各自的情理之中。因此《老子》《关尹子》两书便一直留在齐国,齐国历代的侯王也许这段历史真相张扬出去引来是非,而秉承齐庄公留下的祖训,从未将此书泄露给外人。据说齐桓公时,还曾与朝堂上阅读,留下轮扁斫轮的故事,但时过境迁已经物是人非了。

过了近400年左右,到公元前379年,据《史记卷46·田敬仲完世家》记载:这一年威王因齐即位,碰巧当年“吕氏齐康公去世,并断绝了后代,家产封地都归田氏所有,”② 《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也记载:“二十六年,康公卒,吕氏遂绝其祀。田氏卒有齐国,为齐威王,彊於天下。”③这是历史的一个巧合,继位之初就得到了姜氏所有家私财产是小,而在原齐康公的宫中,还发现了《老子》和《关尹子》这两本“天书,”齐威王如同福从天降,史载其继位之后曾八九年不理朝政,常常彻夜灯火通明,甚至被人屡次攻城略地而在所不惜,应是一见“天书”的内容立刻被深深吸引,而夜以继日费尽心思的研究探索,因为在那个时代,天下人多有求道之心,但齐威王当时已经和我们今天一样,无法知道“天书”的真相来历,所以虽苦心研究,也无法透彻。于是才修建了稷下学宫,广召天下贤良之仕共同来破解,使《老子》 《关尹子》终见天日,光大世人,成为东周轰动一时的历史事件。诸子百家思想与齐地文化都随着各种抄本而由此兴起。因此从西周灭亡至春秋战国的几百年间,研究道德经的人无不与稷下学宫相关,就是明证。如尹文子(约公元前360-前280年),齐国人,战国时代黄老学派的著名哲学家。而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是宋国人,据说他常年在齐。列子和文子具体生存年代无考,但列子著作中提到宋康王(公元前328年-公元前286年在位),可知列子生存年代不可能早于宋康王时期。最著名的文子,被谬传为老子之徒,范蠡之师。但文子的著作中不仅提到过管仲、百里奚、孔、墨等人,还曾把公元前403年封侯的魏国和其他诸侯相提并论,而且据说稷下的环渊、接子、慎到、田骈等人皆曾师之,可见文子最多也是稷下学宫的早期成就者。《史记卷46·田敬仲完世家》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④由此来看,环渊当更属晚辈。而生于四世纪之前的孔墨根本无缘知晓老子一书,所以仅以孔墨不知老子来判断老子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是错误的结论。

我们最后再来总结一下《道德经》一书所经历的历史脉络:周幽王“数欺诸侯,诸侯叛之”——伯阳父因此而秘密著书布道——该书因布道对象而留在齐国——历姜氏齐国20代国君——至齐康王绝嗣——齐威王获其家私并发现“天书”——因无法破解而修建稷下学宫——传播轰动一时——研究者都出于稷下学宫。这些奇妙的“巧合”中都存在着符合逻辑的必然联系,可以充分证明我们对道德经身世之谜的推论。一九九三年发现的郭店楚简中道德经抄本,应是稷下学宫的抄本之一,所以甲乙丙本各为经文内容的一部分,应该是墓主人自己或使人分几次抄之而来,或由于当时传抄本身受到时间场合的严格限制才无法抄录完整,而墓主人以经文残卷为自己陪葬,可见那个时代人对道德经天书一般的爱慕。现代考古科学家所判定抄本的时间与稷下学宫建立的时间是一致的,说明我们的判断和考古的推论都是正确的。但有认为道德经是文子或环渊等人从楚国将老子的思想输入到齐国,实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猜测。

再看齐威王历史表现,在那个天下大乱的战国时代,其他诸侯们都以称雄为尊,设法扩大地盘。而齐威王竟然几次被人攻城捋地在所不惜,却独不许臣属幕僚们打扰他的清净,还常常通宵达旦的灯火通明,长达八九年之久,所表现出的沉着淡定,什么事请能使聪明过人的齐威王如此的痴迷和执着呢?而史载就是其当政后建立了稷下学宫。汉朝徐干说齐桓公(田午)立稷下之宫,而刘向则说是齐宣王所建,一靠前,一靠后,皆与齐康公之死而无嗣以及稷下学宫庄子、尹文子等人的生存年代不相吻合。所以我们说齐威王真可谓慧眼识得荆山玉,不爱江山爱真经。《老子》《关尹子》能够声震华夏,光照千秋,齐威王功不可没,令人佩服。八九年后初理朝政,却竟如苍龙出世,猛虎下山一般,治国安邦,当机立断,惩奸励忠,分风劈流,片刻收复失地,突然威震八方。诸侯惊愕之余,纷纷五体投地,自动归还侵占的城池领地。而被齐威王征服过的魏惠王也跑来溜须拍马,还以其夜明珠相诱,齐威王大言齐国不以此为宝,而以良臣为宝,使魏惠王羞赧而归。齐威王在政期间,威名享誉东周。其为人正直,头脑冷静,倾国征谏,不信谗言,实为少有,应是得益于道德经。所以我们今天所推论的历史上与道德经最有缘的两位君主——齐庄公齐威王,虽然最后都因治国有方而成为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但却均未走称霸扩张之路,应是与道德经“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这种无为的和平邦交思想的影响分不开的。

        ①司马迁《史记卷46·田敬仲完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第1888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第1512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46·田敬仲完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第1895页


十、道德经的文章结构和思想宗旨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对八十一章道德经的时代背景做如下的总结: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使为国尽忠的诸侯反遭戏辱。因此,天下诸侯岂肯再把昏君放在眼里,故有欲起兵夺取天下者,有宿敌欲趁火打劫者,皆势所必然,天下将因国内外积累的各种复杂矛盾而引发战争和混乱,而后果难料,西周之势,危如累卵,百姓亦将陷入更深的苦海。在危急之时,老子展雄心,施妙手,对夏商周政权更迭时统治者宣扬的以有道伐无道而“以家取国”的思想流毒进行揭露和批判,(《六韬》)为救天下于水火之中而传道,《道德经》由此应运而生,如春雨润物,沁人心脾;似敲山震虎,振聋发聩;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以五千言妙文而息止天下之兵,避免了荆棘丛生,天下大乱,使生灵免遭涂炭,为百姓平添了太平。在历史关头发挥了止乱救世的决定性作用,最终使社会动乱酝酿已久的西周较为平稳的过渡到了春秋时代,根据这样的推断,道德经的思想宗旨和历史作用就历历在目了。

道德经构思严谨,章节层次错落有致,以烽火戏诸侯前后的时代背景和夏商周“圣智造迷”的思想背景为内在联系。因此,我们不难看出道德经独具匠心的结构安排,堪称绝妙。前三章,是道德经的总纲。第一章,以授人以鱼的精神讲述认识大道的方式方法,为芸芸众生开启以道为宗的法则。第二章,重点批判夏商周奴隶主为争权夺利而长期发动战争的罪恶行为,纲领性的总结了造成世人背离大道的根本心理动因,首次阐明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推出无为处世的原则性结论,是道德经全文的思想核心。第三章,为世人阐明了治国的根本性纲领,在于保持民心的清虚淳朴,才能杜绝野心家的肥一己之私的欺骗行为。4—16章,是老子站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角度,阐述天道的特征和修身的要点,是老子在劝诫齐侯放弃妄心之前,首先为其树立修身证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使正在准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的齐侯首先心有所宗。17-19章开始论述到国家治理的层面,通过回顾和总结历史造成大道废的原因,揭露“智慧出,有大伪”的历史现实如果继续推行所谓有道伐无道的方式,则距圣人治理国家的根本路径愈去愈远。20-25章谈论到老子自身在朝廷中曾经受到过的打压和老子所坚守的立场,为四大之一的齐侯树立了“惟道是从”的榜样,(第二十一章)并以此引出26-28章对周幽王“数欺诸侯,诸侯叛之”问题的根本态度和立场,以身作则的指出齐侯应该有“常善救人”的思想要妙和隐忍大度的宽厚心态。从29章开始,老子明确指出齐侯准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的企图,严厉警告借此发动战争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告知齐侯应该合理的利用当时的形势,把精力放在治理自己的国家上。所以说;“执大象(指把握有利于自己的大好形势),天下往”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而即使希望腐败的朝廷迅速灭亡,也应该使用“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这种微明(小聪明)的方法。”(三十六章 ) 因为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二章)继之以“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三十九章)“祸莫大於不知足”。(第四十六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第四十九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一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第五十五章)等一系列辩证的人生观来逐步统一思想,并针对造成世间思想困惑的夏商周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现实陈述了以道为宗修身治国的各个方面,从人生观历史观的角度批判统治者贪得无厌而不注重发展生产所导致的严重社会矛盾,揭露统治者自身的无知和等级社会阶级压迫所导致的社会乱象,阐述只有遵从天道而自然无为才是爱国治民正确道路。所以说“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三章)“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等等(第七十五章)。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倾诉心声,指出社会不稳定的矛盾因素都是由于统治者立身不正的行为所导致的。尤其是老子将夏商周历史总结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第五十八章)深度的批判统治阶级从未走在正路上,而总是在“有道伐无道”“圣智造迷”的自欺欺人中徘徊。最终彻底打消齐侯“将欲取天下而为之”的心理。全文宗旨是针对齐侯以下的心理特点和西周末年的时代现实特点来分别陈述的:1、齐侯自恃为西周的功臣,被欺骗后造成的不满和愤怒;所以老子一直强调“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这一类的语言。2、齐侯执着“以家取国” 和《尚书》中以有道伐无道一类“圣智造迷”(《关尹子》)的思想欺骗,成为欲效仿汤武“将欲取天下而为之”的理由。 因此,道德经里的许多观点,诸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第二章)“不尚贤,使民不争”。(第三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第十八章)的思想,这些都是老子站在天道圣人的立场,从夏商周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结论。因此,要全面透彻的理解道德经每一句话的确切含义,必须将道德经的思想放回她的时代背景和广阔的历史空间中去进行全面的对比和考量,并结合她的姊妹篇《关尹子》中止乱救世的思想观念,才比较容易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控道德经的光辉思想,并深切感受它带给我们思想上的真正解放和灵魂的彻底清洗。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第七十章)五千言对陷于二元思想矛盾困境之中不能自拔的人类社会丑恶现象的历史根源进行了深刻地揭示,提出了顺从天道自然规律的源头性治理方法,果能彻悟而联系实际的应用于社会之弊的改革,则天下幸甚,万民幸甚,人类幸甚。近代以来,《道德经》虽然受到了世界性的推崇和重视,但其思想真谛还远未被当今人类所认识和掌握。开发《道德经》思想宝藏,为人类和平福祉带来曙光,是有良知的中国人应当承担的义务。                         

道德经是因烽火戏诸侯事件所引发出的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深度反思。是老子以大修行者的清净无私对治国爱民施政方针进行彻底考量和论证的结果,是中国传统文化永久不变的精华。她有如一本天书,字字珠玑,句句“天机”,犹如灯塔一般指引着航行在漫漫长夜和汹涌波涛之中的人类巨轮。因此,老子思想的实质一旦被世人所理解和掌握,可以化作推进人类和平、幸福与安宁的能量将是难以估量的,我们无法想象老子的思想学说在今后的世纪中会怎样深入人心,无法想象他的伟大思想学说能带给这个世界怎样翻天覆地的美丽变化。


十一、结  束  语

老子堪称华夏道文化的集大成者和创新发展者,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高度圆融不二的大彻大悟者,是皇天后土眷顾中华民族觉悟智慧的伟大精神魂魄。在老子身上,我们既看到广成子,巢父等远离尘世纷扰的清净修行和禅定状态之下对天道悉心专致的体悟,也看到他位于近水楼台而以清彻法眼洞观历史春秋冷暖变迁的清净睿智;又看到他以和光同尘的天道修行者形象对世道人心善恶变化的彻底观察和切身感触,更看到一个修道圣人对万事万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细致分析!其玄之又玄的大智慧正是这些闪光点于高层次空间内产生聚裂变而升华出的璀璨结晶。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班牙诗人塞万提斯曾说:“如果这个世界本身已经足够荒唐,那到底什么才能算是疯狂?也许太过实际就是疯狂,放弃梦想也许是疯狂,寻找着珍宝,可周围却只有垃圾,太过清醒也许正是疯狂!但是最疯狂的,莫过于接受现实,而不去想这世界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①世界发展到今天,霍金已经从科学家的角度看到了人类现有生存方式所带来的恶果,对人类发出多次严厉的警告,甚至提醒人类必须在一百年内移居其他星球,这种深刻的危机意识对于过度追求欲望满足的人类来说是及其可贵的,听到这个警告也就像听到造物主敲响的警钟一样。然而,移居其他星球实际是永远不可能的,人类唯一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反省自己欲望无限扩张的生存方式,增加自己的慈悲心和相互包容,以尊重一切生命的方式同舟共济,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而按照现有生存方式是根本不会在宇宙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地的,因为人类目前所依仗的物质科学还远远没有发现自身真实的处境和生命的本来面目。

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复归於婴儿”“复守其母。”《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因此,老子的思想并非高深莫测,只是一切都不离人的本性而已。正因如此,老子对人世间的各种矛盾困惑才会如镜子照物一般的清晰透彻。二十世纪初的德国作家尤利斯噶尔说 “也许是老子的那个时代没有人真正理解老子,或许真正认识老子的时代至今还没有到来,'老子’已不再是一个人,不再是一个名字了。'老子’,他是推动未来的能动力量,他比任何现代的,都更加具有现代意义,他比任何生命,许多许多生命的,都更具有生命的活力。”②

 ①摘自今日头条:《堂吉珂德》节选 那个不会成真的梦 闲旅窃生 2017-04-10 06:09 http://www.toutiao.com/i6406941811184501250/引用:2017-5-30 22: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