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谓“煎厥”、“薄厥”、“大厥”、“薄厥”

 一尘埃土 2016-01-28

与“大厥”的成因和病机有什么异同?

“煎厥”出自《索问·生气通天论》,经文说:“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肓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昕,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此即阐明在春季阳气开始生发的时候,由于持久过度的烦劳,而使人体阳气失千固密,亢盛外越,阴精被消耗,如果持续发展到夏天,再加上暑热的薰灼煎熬,甚至会造成精气两脱。症见两眼模糊视物不清,两耳听不清声音,叫做“煎厥”。

“薄厥”也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经文说:“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经文指出,因大怒伤肝则使肝气上冲,血随肝气而上逆,气血郁结在头部。症见头痛、眩晕、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称为“薄厥”。

“大厥”出自《素问·调经论》,经文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从经文来看,多因情志刺激,使气和血都循经上逆而郁结在头部,症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如同暴死一样,称为“大厥”。

薄厥与大厥的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基本是相同的。二者只是程度上有轻、重的不同,薄厥较轻,预后良好。大厥比较严重,预后多不良。如果急救处理及时,血随气下行,使人逐渐筵醒,就有回生的希望;如果上逆的气血郁而不降,就有可能造成死亡。

薄厥和大厥目前一般认为都属后世所说的中风实证,不过在程度上有轻重的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