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一弘: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

 刘学倡 2016-01-30


(本系列文章根桂林·颐舒院的陈一弘老师在同有三和中医汤池馆的公益讲座整理而成,共七篇,本文为第七篇)


经典传承,声闻为本;文短意长,慎以共参。


讲完了后天八卦、十二消息卦和先天八卦这三个卦图,我们继续来看《易传·系辞》。

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

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君子之道”不是君子之“路”,从世俗走向君子可以说是君子之路,但行持的君子之道是需要智慧的,不是光凭一腔热情。“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怎么样从一阴一阳这个门来入呢?中国文化《易经》讲的不是二也不是三,它讲的是“零”和“一”的关系,零就是“不易”,所以是“一阴一阳之为道”,而不是“多阴多阳之为道”。也就是说,你是“一”,那就全是一;你是“二”,那就是无穷无尽的阴阳,最后就会被阴阳所淹没、被阴阳所束缚。

回到“一”上去结论,才是孔子说的“继之者善也”。尽管我们看到的都是相对的,比如你们看我,我就是你们的对面,但我看你们就不是这样一种感觉。为什么会产生对立?因为我们自己找了一个参照系、一个所谓的背景,有这个背景就产生了对立感,我们的认知就是凭借这样一种对立来认知这个世界和自我的关系。你在一个点上,才能显现你和任何其他事物的关系。

八卦图其实是在我们自己没有形成一个背景的时候,来帮助我们形成一个背景。这个世界的关系无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有自我与自我的关系和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而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也随着自我与自我的关系变化而变化。所以在“一阴一阳之为道”里,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是一体的。但在实际生活中, 这两者不是一体的,至少人跟人可以说话而人跟物不能说话,所以这两者是割裂的。正因为这样一种割裂,我们就置身于变化中不能自拔,人与物的关系断了,我们就迷茫、迷失了。我们就在人拥有物、占有物的过程中不断地消耗自己。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就是说最终我们的这个后台是成万物、立万物的本动力,而不是我们的前台。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实际上被前台的种种东西障碍了,成之者我,继之者也是我,我们是依我依物谓之道,或者说依我依他谓之道,而不是“一阴一阳谓之道”,中间割裂了,因为中间有一个鲜明的“我”,认为能成任何事都是“我”成的,而不是孔子说的能成一切的是“性”。可以说这个事是“我”干的,但这是表象,“我”做这个事的能力从哪来?为什么我们有见闻觉知?见闻觉知的原态在哪里?生命的原动力是从哪里来的?孔子讲清楚了,“成之者性也”,但我们都不知道“性”为何物,没有见性,所以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

仁者见之谓之仁”,什么叫仁者呢?元亨”的人就叫仁者,不是善良的人叫仁者哦!因为“元”就是“仁”。“知者见之谓之知”,这是认知,高级的认知是八卦系统,是一种方便。“百姓日用而不知”,因为百姓知道的永远是人和物的关系及人和人的关系,都在前台呆着,退不到后台来,到底是谁在用就不知道,也就是那个“本我”我们都不知道。所以人文要探讨的就是这个,到底日用而不知的是谁,我们怎样才能把它认清楚。找到了,就是“君子之道”了,这就是中国文化。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从“元”到“显诸仁”,一切万物都是在这个元点。我们现在的身心状态是有分别的,所谓的“善良”,所谓的“人有恻隐之心”或者“悲悯之心”,这是人之常情,但这只是仁义的一部份,“仁义”是很深的。当我们慢慢认识到以后,就会“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鼓万物就是作用万物,不再忐忑自己的行为是不是与圣人一致,比如我们经常会纠结“我这么做是对的还是错的?我这么做是应该的还是不该的”。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富有”就是这个后天八卦图所表述的全体,而不是什么东西多叫“富有”。“日新”,每天都是新的,只有活在当下才能做到秒秒都是新的。我经常问:你今天想的是昨天的问题还是未来的问题?如果你今天处理的是未来的问题,你是在往前走;但太多的人今天还在处理昨天留下的问题,借了今天的时间,这就不是日新了。

生生之谓易”,中国文化的生生不息才是孔子关注的《易经》的核心。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我们就是要法于阴阳,或者说效法天地的这样一个生命过程。在八卦图演绎的过程中,我们自我的状态会慢慢清晰起来。

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先天八卦以乾卦为起点、坤卦为终点,后天八卦以坎卦为起点、乾卦为终点,十二消息卦以复卦为起点、坤卦为终点,这些就是我们的“至”。两头的“至”,从开始到结束,“其至矣乎”,一切的一切都在里头了,是无漏的。《系辞》的这句话精练到了极致,我们都要去思考:以何为至?以何为归宿?以何为起点?我们这次讲了这三个卦图,通过对《易经》的学习,慢慢就会帮助我们自我生命观、自我价值观的建立,对于“《易》,其至矣乎!”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易》,其至矣乎!”孔子这一句话,也就确立了《易》为群经之首的地位,因为不需要再加东西进去了。“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学了《易》,才能明白圣人之道。我们以前通过《论语》对孔圣人的理解是很浅的,就像孔子教了幼儿园,我们就把孔子当作幼儿园的老师。后来孔子教了博士后,才发现原来孔子不是这样的,而是那样的。我们对于圣人的认识,对什么是“崇德”、什么是“广业”,一路上越来越清晰。到底孔子所谓的善恶、是非是什么?我们以前的理解,其实都是我们的分别见、我执。

通过学《易》,我们才有可能认识到圣人为什么有这样一种圣人之道。“圣人之道”不是圣人的高尚,也不是圣人的情怀,而是天地生命的本怀。情怀和本怀要分清楚,情怀可以这样也可以不这样,但本怀就值得思考了,所谓“本怀”,本来就是这样的。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为什么“礼”可以称《礼记》?送礼当然也是礼,难道中国文化为了送礼还要这么讲究,定一本《礼记》?这是我们过去的一个糊涂见。这个礼是基于天时地利讲的,“知崇而礼卑”这个礼节是介于天地来讲的,我们要收下天地的礼,还要收下天地的节,不是介于人讲的。“崇效天,卑法地”,“卑法地”才是人法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我们都知道,但究竟是我们在法地,还是我们在被地所法,答案就在这里:卑才是法地。

《道德经》我们要反过来看:“自然法道,道法天,天法地,地法人”,这是我们现代社会的实相,我们是在被天地所法,我们根本做不到《道德经》的境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境界是老子的境界,是老子的实相。就像老子在《道德经》开篇讲的:“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道的,但不是常道,如果理解为“非常的道”就不对了。“人法地”是一个智慧的境界,我们往往是相反的,是被地所法、被天所法的状态,还认为我在法地。“没法没天”和“无法无天”是不同的,“无法无天”是很高的境界。

中国文化的四个界面:次第、非次第、次第非次第、非次第次第。我们从常道的“次第”入手,但我们不能永远讲次第,因此接下来就会面对“非次第”。面对非次第的时候就会有“次第非次第”,后面还有“非次第次第”。这是我们在文化认识路上的层层状态。次第就是要循序渐进,“渐”里面有“顿”,“顿”是不可预期的,但有了“渐”,渐修顿悟,“顿”就可以预期了。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有时候骂人会说这人没有“道义”,其实表达的意思是这人没有“良知”。圣人说的没有道义其实是指糊涂,所以我们的理解经常是错位的。为什么会错位?因为我们的眼界,对文化的认识,出了问题,把小的当成大的,大的当成无的。

我们现在又进了一个门,“道义之门”,到底中国文化里讲的“道义”和人世间哥俩好的道义差别在哪儿?“你这小子不讲道义”,这是冲人讲的,我们习惯于“人法人”,落于人法人的是非曲折里。怎么样从人法人的自我背景里绕出来,绕到圣人讲的“知崇礼卑”,就是知荣辱、知礼节呢?什么礼节?“崇效天,卑法地”的天地之礼节,这才是其道光明的地方。

天地设位”,人是以天地定位的,“而《易》行乎其中矣”,我们的中道是以天地人为背景,以《易》为背景的。所以,孔圣人在五十岁以后所作的《系辞》真是集中国文化之大成的核心要素,当之无愧。“成性存存”,中国文化是讲成的,养人要养成,成人要成成,化人要化成,所以是很入世的文化,要有用。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我们学了它,通过对它的认识,一定会起作用,一定会把我们带到“道义之门”。所谓“效法”,中医讲“疗效”,法了就一定会有效的,天地是最讲信誉的,因为天地无情,只有无情的才最讲信誉。有情就未必讲信誉了,人有情,你对我好点儿我就对你好点儿,你对我不好我就反悔了、不答理你了,但天地不会。

所以我们对于道义、中道、天地、圣人之道的体悟,会帮助我们自我的升华。今天我们学习了《系辞》的这一部份,我们就会对“道义之门”有一种憧憬,进而受持。

第十一章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中国文化讲成,成败论英雄。如果把自己的一生搞得穷困潦倒,那真是善莫大焉,罪过,罪过!

大家看十一章,这里说的四象和八卦,我们在几张八卦图里都讲过了,两仪就是阴阳,太极就是道生一。“八卦定吉凶”,而不是人定吉凶。“贵贱位矣”,贵贱只是个位置而矣,而八卦的位置一变,吉凶就变了,你认识了八卦,你就跟着走,要是你不会走,吉凶就来了。“动静时矣”,动静是以时为参照的,“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我们对吉凶是在八卦里认识的,在吉的位就是吉,在凶的位就是凶,求神拜佛也没用。认识了“八卦定吉凶”以后就可以超越吉凶,也就是要提前知道吉凶,这样就主动了。

对照我们讲过的“后天八卦图”,很多人其实都没有立起来,没有搞清楚自己的位置。明明是在“艮”位或“震位”,还以为自己在“巽”位或“离”位,“贵贱位矣”,名大于实就是折损。位置一错,马上就开始损。我们首先要知道有这些不同的位,有自知之明了,然后对号入座,“观照”的前提是“对照”,对也就是“兑”卦的兑,拿什么来对照?拿经典来对照,经典都是很具象的,镜子太亮了,一照就照出来了,所有的问题明明白白地就显出来了,显而易见,一目了然。但我们做不到一目了然,经常是一叶障目。

“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生什么大业?三生万物的大业。

第十二章

《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系辞》里出现三段“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可能有人会觉得,孔子怎么那么迷信,跟坊间老太太似的,成天说老天保佑。但是孔子讲的“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跟老太太讲的老天保佑表面上好像差不多,但实际上天差地别。孔圣人讲的“自天佑之”是做主的,老太太讲的老天保佑是临时抱佛脚,是迷信。



后天八卦图,左边的这一半叫“辅佐”,右边的这一半叫“保佑”,人生就是要保右边这一半。中国文化里的左为上,这是入世的,而出世的、真正保佑的是右边这一块的乾坤之道,“保佑”这个词就出自八卦图。我们平时说左右是以自我为参照的,是小我,人身为什么渺小?因为我们这个肉体的边界很小。

这个图的左边是辅佐,也就是物质文明是基础,是我们做一番事业的基础,右边的智慧和精神文明才是帮助我们在实力的基础下做成一番事业的核心。做事情需要钱粮,但有了钱粮还要智慧。没有智慧,钱粮就会付诸东流——左边就是东,“付诸东流”也是从这个图上来的,很多成语都是从这个图来的,可见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多大。你为未来准备了很多钱粮,可是没有右边的这个东西,你是用不上的。但是有了智慧,没有钱粮,事也是可以办得成的。南怀瑾先生没有钱,可他用自己的智慧,捐了一条价值几十亿的金温铁路。

那么,怎么样保全右边呢?左边我们先辅佐自己有所建树,有为法有所成功。“自天佑之”则是针对右边讲的,后天卦的最后一格(“乾”卦)通了,那就全通了,自然就吉无不利了。孔子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一定是站在“乾”这个点上说的,孔子不是迷信,是大彻大悟的人。

第十二章里,孔子反复地在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这段话其实讲的就是:真正助我们的是智慧,不是钱粮后世的儒家片面地认为,读书人视金钱为粪土,这已经搞偏了,孔子并没有这么说。孔子说的是,在智慧和金钱两者之间,取智慧。后来慢慢就变成了穷秀才,酸了。

“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天助你,才是顺;而人助你,是帮助你相信天助才是顺。我们则反过来了,认为人之所助者,顺也;天之所助者,信也。人帮助你是很现实的,马上看得见,因此我们都喜欢人法人。“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履信的目的就是去思考什么是顺,而我们则是“履顺思乎信”。“又以尚贤也”,我们都喜欢亲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带来什么结果呢?结果就是“天之所助者,顺也”。

但我们在人生里似乎不那么愿意接受“天之所助者,顺也”,因为我们有我见、我执,我们总认为自己可以帮助自己,找一个比自己强的人更能帮助自己。这是我们现在的价值观,有没有错?没错,不得已而为之。等到了六十岁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原来的那些靠山,金钱、学历文凭、个人能力、朋友圏等等,都用不上了,不足以帮助我们把后面的路走好、走完。孔子看得很清楚,因为他自己也是五十岁之后做了这个事,去研究《易》,看清楚看明白了。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孔子其实也知道,这些文字要自己看明白看懂,很难!所以“圣人立象(即卦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这就是孔子著述《系辞》的本怀:有卦有象有系辞,这样就可以“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这一段文字清晰地交待了整个中国文化里《易经》体系的价值,《系辞》我们要看一看,卦象我们要品一品。古时中国的官员,因为那时主要的人才都去为官了,为官以后一直在思考的就是这个。

《易》这样一本经典,将天地人层面的所有问题都涵盖了。用的过程里会帮助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就产生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对我们的人生、生命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我们的眼界变了,智慧就变了。最起码我们要中道,左边要顾,右边也要顾。

中道的目的是什么?是“致中和”,就是达到中和。致中和是我们生命的全态、完整态,参照《易经》我们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十二消息卦是可以按照年龄对号入座的,后天八卦图大家则可以根据自己的现状对号入座,后面没走完的就是落后了。“后”通“候”,也就是准备,有时、有人叫“时候”。历史怎么产生的?需要时、间(地点)、人、事四个要素。后面的《春秋》就是经史同参,其本质就是《易》的变化和规律。到了这个层面,对过去未来的认知,就是千年万年不变的东西,就很简单了。我们的聪明才智就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清晰化,这是我们要完成的自我生命的价值。

(本系列共七篇陈一弘老师有关《易经》的讲解到此圆满刊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