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议太极拳之“难”(三)难在“要放的下东西”

 程氏道人 2016-02-04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清心曲 纳兰 - 新古典主义妙音善境

所谓“放得下东西”,也可以说是“扔得了东西”,“舍得下东西”。


为什么说这又是一个“难”呢?以我们正常的思维来说,任何的学习都是一种不断的增添、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前进的过程,而绝大多数武术功夫的习练也都是增强力量、增强速度、加强变化能力等的训练过程,使得人体的力量和变化能力不断的得以提升,所以叫“为学日益”。 


即在自身现有的水平和能力上,通过学习和不断的自身打造,使自身现有的水平和能力得以不断的提高和加强,最终逐步超越一般人的水平和能力,就叫“有了功夫”。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正向思维过程了,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了,所以,绝大多数的运动,包括绝大多数的武术功夫的习练,方式方法可能千差万别,但最终的目标则都是在人身的体能、速度、变化等能力的提高和超越上下功夫。


然而,真正的太极拳功夫的修炼,则与以上之思维模式及行为模式恰恰相反,这种“相反”不是一两种方式不同的局部之“反”,而是整个过程完全相反的“大逆之反”,“反”得让我们用以上正常的思维居然看不懂、想不通,更是在行为上无法接受了。


我们的前辈在描述太极拳的习练要领时不断强调:练太极拳要“松”,要透彻的松,“松、松、松,太极功”,哪里不松都不行。


但众所周知的是,人体的力量是靠肌肉的紧张、骨骼的支撑、韧带的拉伸产生的,而在浑身松弛的状态下,这些力量是不断减小的,没有了力量,怎么还能称得上是以技击为核心的武术功夫呢?


经常和一些习练太极拳多年的朋友探讨时,大家都有太多的疑惑,先辈总说“太极拳功夫就是松出来的,一松就打人”,而自身习练太极拳多年的感觉都是“一松准挨打”。


所以,纵观当今太极拳习练的现状,练起拳来大家都是在讲松,但真正推起手来哪个还能松?哪个还敢松?真的是“一松准挨打”。


所以,现在练推手的基本不练拳,练拳架的基本不推手,好像这两个东西根本不搭界,至于前辈们“太极功夫是拳架中练出来的”之说,估计目前已经很少有人相信了。

(未完待续)

(文/康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