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家的灶王爷

 年年有于674 2016-02-04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

1

二十三还是二十四?

身处北京,听到老北京的歌谣是“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祭灶节了。

不过,在我们山东老家,管祭灶叫辞灶,也就是辞别灶王爷,让他上天去汇报工作,也就是对联里说的“上天言好事”。日期是在腊月二十四日。

确切地说,我们全村百分之九十左右的人家,辞灶是二十四日。剩下为数不多的例外的人家,则是在二十三。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姓管。

原来,我们那儿流行这么一个说法:官辞三民辞四。也就是官员二十三辞灶,百姓二十四辞灶,后来,就变成了姓管的二十三辞灶了。

我们那儿的老百姓则是很守规矩的,一直本本分分在二十四辞灶。

2

一家之主?

小的时候,跟着大人辞灶,总是不理解,蹲在黑乎乎的厨房里,烟熏火燎的灶神,有什么资格称为“王”、“王爷”,有什么资格被我们尊为“一家之主”。

每次过年给灶王爷贴“一家之主”的对联横匾的时候,总是在纠结,家里的一家之主不是爸妈吗?如果只能选一个人,不应该是爸爸吗?怎么成了这个我从来没见过的灶王爷了呢?

后来想,也许是因为农村生活,一家吃喝,喂养牲畜,都需要跟炉灶打交道,敬奉他,是为了祈求可以暖衣饱食、生活富足?

老家的灶王爷

3

孔子的灶神

一直到后来,读到记述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语录的《论语》,看到当时对灶神的记载,才哑然失笑:原来,对灶神的尊敬,已经传承了三千来年之久了。

《论语·八佾》记载: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意思是:

王孙贾问:“‘与其向比较尊贵的“奥神”祈祷保佑,不如向并不尊贵的“灶神”祈祷保佑’,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话不对。如果犯了滔天大罪,向什么神祈祷也没用了。”

查一查解释,说“奥神”在居室的西南角,地位比较尊贵。“灶神”负责饮食之事,对百姓来说更有实际价值。百姓与其尊奉尊贵却带不来实惠的神祇,不如尊奉看得见摸得着的小神,因为他能够满足让人吃个饱饭。

中国人的“吃文化”如此发达,问好也曾经是“吃了吗”,这对灶王的崇拜也许算是一个原因?

回想一下,小的时候在家,过年的时候跟娘一起给天地三界全神在内的神祇烧纸,除了烧给天地、灶王爷之外,的确是要把其中的一份放到室内床边烧的。

但是,那儿没有写牌位,我也不记得那是烧给什么名字的神了。对照一下,也许就是尊贵的“奥神”?

4

接灶

在我们老家的习俗里,崇敬灶神,除了尊奉他为“一家之主”,还在他的画像旁边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希望他能够在向上天汇报工作的时候,为所在的家庭美言几句,带来来年的好运。

而所谓的小年,就是辞别灶王爷的日子。他上天汇报工作,我们那儿给他的这趟“差旅”留出的时间是5-6天。到年除夕的清晨,就在家门口用豆秸点上一把火,放上一盘鞭,就叫“接灶”,就是接灶王爷回家了。

我想,燃烧的豆秸,也许就像飞机降落时需要校准地点的导航标志、航船靠岸时的灯塔吧?

老家的灶王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