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耀贞论拳功(二)

 浑圆流韵 2016-02-07



本气功的练功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练法。因之,它分有主要功和辅助功。所谓主要功是指无论为了保健或防治疾病,亦不分何种病症,都必须练的;辅助功是按照各个人的体质、病情、练功中的各种变化等具体情况,分别运用不同的练功方法,以辅助和加强主要功的作用。

一、主要功

主要功中分:意守丹田、意守命门、意守会阴三种方法。但这三种方法,有其共同事项及相同的操作。兹先述于下:

(一)共同事项及操作

1.准备工作:在练功前,先解大小便,然后静静地休息一刻钟到半小时,不想任何问题,使脑子安静下来。开始练功时,将裤带放松,以便于练功时腹部随丹田呼吸而运动。

2.姿势:不拘形式,以身心舒适为准。即无论坐、站、躺卧都可练功。为了帮助读者在掌握练法上有所依从,下边介绍几种习惯采用的姿势,以供参考。 

(1)坐式:坐式有盘膝坐和自由式坐两种,一股采用自由坐式者为多。

㈠自由坐式:坐一适当高度的椅子、木凳或床头上,两腿分开与肩的宽度相似,双脚踏地,两手掌心可随意分别放在大腿上;或左手掌心贴于右手面上(右手掌心放在左手面上亦可),放在肚脐前;或者两腿稍向前伸,左脚放在右脚上面,或右脚放在左脚上面,要求轻松自然;或者坐在床上,一腿伸直,一腿屈膝,脚心可对向大腿里侧。头颈和上身的姿势不作具体要求,以自然舒适为宜。

  ㈡盘膝坐式:盘膝坐分双盘膝与自由盘膝两种:

  ①双盘膝:坐床,屈膝,先将右脚放于左大腿下,再以左脚放于右小腿下,两膝骨成平行线,两手相抱放于脐前,头颈、上身自然端正,以舒适为宜。这种姿势有碍身心舒适,故采用者不多。    ’    、

  ②自由盘膝:坐床,左腿屈膝,将脚放在右腿下,右腿伸直.(左腿伸直,右腿屈膝,将脚放枉左腿下亦可),两手可随意平放在膝盖骨上,或两手相抱放在肚脐前。也可以不受上述各种姿势的限制,侬自己习惯盘膝坐也可。

 (2)卧式:卧式分仰卧和侧卧两种。用卧式因易于入睡,一般在开始和基础阶段不宜采用。若病重体力不能支持,不便坐练者,可在老师指导下运用。兹分述于下:

㈠仰卧式:仰卧床上,枕头略高一些,以仰卧舒适为宜。是否需要盖被,可根据需要而定。卧时两腿伸直,将左脚放于右脚腕上,或将右脚放于左脚腕上;或者一腿伸直,一腿屈膝,脚心平贴床上:或者一腿屈膝将脚心平贴床上,另一腿亦屈膝将脚放在另一腿的膝盖骨或大腿面上(依习惯决定);或者两腿屈膝,两脚心平贴床上。两手的姿势,可一手掌心贴于肚脐上,另一手掌心贴于该手面上;也可以一手掌心贴于肚脐上,另一手伸直贴于大腿旁或平伸横放于床上;或者两手贴于大腿两旁或平伸横放于床上。

㈡侧卧式:全身向右侧卧于床上,两腿重压,下腿伸直,上腿微屈,或双腿微屈,将一脚交叉放在另一脚上。头贴于枕上,略向前低,右手可放于右眼前。左手可放在左胯上或手心向里放在肚脐上(向左侧卧亦可,姿势不变)。

上面介招的几种坐、卧姿势,可以根据练功时的具体情况自行变换。如采用卧式时,仰卧一段时间或到需要侧卧时即行侧卧:手脚的位置如果需要移动,就移动移动。在采用坐式练功时,先是双脚心贴向于地,过些时想两腿前伸两脚交叉,可将一脚放在另一脚上也可以;或者今天两脚平贴于地,明天如愿改变脚的姿势也未尝不可。总之一句话,练功的姿势愈自然愈好:不要把姿势看成“清规戒律”,应当灵活运用。如练功时采取某一种姿势,井无不适之感,当然也不要单钝为了灵活,而随便变换姿势。

 (3)站式:站式,必须在由静坐发展到肢体自发运动并且能站立起来运动时,才采取这一姿势,如果在初学练功时,功夫还没有发动,采用站式即不如坐式舒适。特别对于有病体弱的人,在练功还没有一定基础的时候,站式更不相宜。站式,一般地我们采取自由站立式:两脚分开,其宽度与肩宽相似,全身放松直立于地面上,按照一定的方法练功。

由坐式发展到站式,所需要的时间,如练之得法,又能入静,一二天就可以站起来:有的需要十天半个月或者更长一些时间;也有的由于某些原因,练功二、三个月只有内动而无外动的,对于这些情况,当然以采用坐式或卧式为宜。初学练功的人,如果不是因为卧床不起,最好用坐式,俟将来有了一定功夫,坐、卧均可活用。

总起来说,练功所采用的姿势,由练功人自行选择,觉得怎样舒服就怎样来拣(不过最好以坐练为宜),不使肢体有任何强制的感觉。 

3.呼吸:一般的气功,在谈到练功方法时,主要是谈呼吸法。如自然呼吸、潜呼吸、调息、息调、喉头呼吸、内呼吸、生理呼吸,吐纳法等等。这些方法,一般是提倡口鼻呼吸并配合一定的要求,是有意的、人为的呼吸法,古人称之为后天呼吸。如能经常练之,当可收医疗保健之效。本气功的呼吸法与一般气功的呼吸不同,是先天呼吸。是不以人为方法调整口鼻呼吸和腹式呼吸,而是在入静时,将口轻闭,舌头自然伸平。鼻子的呼吸以意封闭,呼吸的部位,是在守窍。所谓以意封闭,不是真的闭住气不呼吸,而是把呼吸忘掉,根本不去想它,使之真正成为自然的呼吸,以避免由于呼吸不自然而发生任何毛病。

4.肢体运动:肢体运动是本气功的最大特点。在思想入静的情况下,身体的各部位(头,四肢,身躯等),要自发地运动,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肢体运动,由于各个人的体质、病情等不同,故有发动早、晚,甚或有极少数人练很长时间不发动的,正因为这种运动是自发的,所以无论早动、晚动或者不动,都不应去追求它;更不能自己有意引导去动。不动的.亦不要因此在思想上成了负担,认为不动就不能治病,这是不对的。在运动起来以后,动作千变万化,随便怎洋动就怎样功,作到真正自发,丝毫不能有意地控制。   

5.收功的方法:

所谓收功,就是指每次练功的结束。方法是:每次练功到一定时间,想收歇不练,可用意引气,围绕着守窍,先由内向外螺旋式的左转(即从左向上开始转回左边)36圈,然后再由外向内同样右转24圈,是转大周天的数字。

妇女转圈的方法与男人不同是先从右向左转,由内向外36圈,然后从左向右由外向内转24圈。最后,意与气皆到守窍之中心,吸回腹内,稍停一会将肚放松,即告结束。这种收功法,是使在练功时体内集中于守窍之气先行散开,以免瘀积不适,然后再把守窍散开之气与已散发全身之气,一并收到守窍,归入体内。

6.搓手脸:这是每次练功最后的一项操作。在引气绕转完毕后,先行搓手。搓法与洗手同,即里外都搓,手发热后再搓脸,至发热为止。以防气血在人体上部及末梢处积滞。

(二)练功法

练功法分两部分,一是基本练功法,就是不论任何人、任何病症都必须由此开始练功,打好基础(尤其是意守丹田法,最为重要)。以后再练其他功。一是分症练功法,就是按不同病症,运用不同的练功法。

1.基本练功法:气功中的首要问题之一,即意守部位(通称守窍,下同)。从古相传,气功的守窍,除原名外统称丹田,并有上、中、下等的分别。正式丹田是腹部,亦为其原名,叫中丹田(也称前丹田),命门是后丹田,会阴是下丹田,上丹田在两眼之间正中处,名为祖窍(其它气功中说上丹田在玄关,即两眉之间正中处)。

由于本气功是静动兼练.故基本的练功方法就是适应这种特点,不分别单练静动功,而达到静动两种目的。也就是说,经过一段练习过程,功夫即可发动(肢体运动),逐渐在外动上气通全身,再进一步就能掌握静动自如,想动就动,想静就静。但是,有的因年老体弱或病重体力确实不能支持练动功者,可单练静功。兹将静动功兼练法及单练静功法分述于下:

 ⑴静动功兼练法:

 ㈠意守丹田法:这里所说的丹田,是指腹部的丹田,亦即中丹田。丹田的位置,不是在脐下1寸3分,也不是脐下3寸,而正是在脐内,是一个空窍。因之,意守丹田,也就是守肚脐。守肚脐既易达真息境界,又易引入动功。静、动、内、外同时并进,在治疗上会发生更大的作用。

练功开始,先将头上的浊气降下,以便于入静。其方法是:大脑在想从头至脚浊气逐渐下降,同时肢体也随着放松(以下其他练功方法皆同),这叫以意引气。气已降到脚底,全身巳经放松,两眼向祖窍处视为一线,然后轻闭,两耳以意封闭,也就是听而不闻。同时将思想集中移至祖窍,与闭眼后的内视线(即意视)合一,同行下达丹田,以意想着它,以意看着它,以意听着它。这就是所谓四门紧闭(指眼、耳、口、鼻)静心练气,又称“锁心猿,控意马”,也就是意蓄丹田。此时即开始入静了。当意达丹田时,立即将肚脐极为轻缓地吸回去,直到吸得不能再吸时,在意想上觉得已与后腰相贴,再慢慢地放出来(也叫呼),即所谓“吸之绵锦,呼之微微”。这种一吸一呼,是有意的,如同座钟、挂钟上的摆,开始先用手摆动一下,引导它走动起来,以后就不再管它了,动就动,不动就守着它,自已不能加意。这里所说的动,是指肚脐自发呼吸活动和身体之各部自发运动。如果是肚脐动,意视即随着它动;如果是肢体各部动,思想则不能离开肚脐随之而动,仍应静守丹田。当练到一定程度,眼睛能自发睁开时,仍然随意看守丹田,不得随动作而视之。在入静的同时,切记鼻子的呼吸,要以意封闭(详见第二节主要功3)。 

每次练功结束时,进行收功的方法和搓手脸之操作(详见第二节主要功5、6)。

㈡意守命门法(妇女是意守关元、气海):命门是一个经穴名,其位置在与肚脐正对之腰部,亦即两肾之中间,又叫后丹田。在命门两侧是左、右两肾,两肾与命门之间又有阴阳两窍,是调整命门与肾脏二者之间平衡的。命门属火,两肾属水,二者相克,两窍居其中调和,以达到水火既济。

练功开始与意守丹田同。先行降气,两眼向祖窍视为一线后轻闭,向上意视,到卤门处与思想合一再向后行经玉枕、夹脊,一直下到命门处,稍停,思想(即意)就分到两窍,由后向前呼(即向肚脐前进),至中间合为一股,通达丹田。当肚脐不能再鼓时,再由丹田向命门吸,以后就不再管它了。如同守丹田时一样,动就动,不动就静守。无论内动、外动一切与前项同。结束时之操作亦与前项同。

 妇女练守关元、气海法:关元在脐下3寸,气海在脐下1寸5。练功的方法与男人守丹田同,只是守位不同,两个守位同时并守。

 ㈢意守会阴法:会阴也是个经穴名.位置在肛门与前阴之间,也叫下丹田。练功开始时,也是先行降气,两眼向祖窍视为一线后轻闭,思想与内视合一直下会阴。至于从何处下去可不去考虑,只是意视到达即可。稍一稳定,以会阴为中心,用以意引气呼吸的办法,先吸后呼,即由会阴向上吸至丹田(实际上只能吸到小腹内距会阴3寸之处,亦即气海之深处,练久了即可体会到),吸时肛门缩紧上提(提肛),再从丹田呼出(意从丹田呼出,而气实在气海之深处)下达涌泉穴(在脚心处),顺何处而下,可随其便,只意达即可。一呼一吸为一次(即一息),如是进行36次.练完后即静守会阴。动与不动也不管它,守的时间长短由其自定,因为最后要归到丹田结束,故何时移动,意与内视亦随移丹田,在这里守的时间长短,一般也由其自定。结束时同样进行收功和搓手脸的操作。

 妇女的守位不在会阴而在子宫口,古人称之为“血山血海”,男人主气,女人主血,故要练守这个地方。练习的方法与男人相同。

 (2)单练静功法:单练静功的方法与上述三种主要功之练功法,仅略有一点区别,绝大多数操作不变,能练动功的人,在一定的情况下也可采用。现在只将其不同之点列举如下:

㈠守丹田:按前法意达丹田后,不是以意引气由丹田向内外呼吸,而是以丹田为中心,用意引气上下呼吸(即上下移动,肚脐不动,不管口鼻呼吸),上不过心口,下不过肾(指腹下高骨处即曲骨穴)。另外还有一种练法:当意达丹田后,以意引气,呼气时从中丹田下达会阴。吸气时再由会阴移至中丹田。如是往返呼吸,久坐久守。

㈡守命门:意达命门后,用意引气,以命门为中心上下移动(亦即呼吸),上下长度总共不过3寸。

㈢守会阴:只是静守窍位,任窍位自动地一缩一放的动。

单练静功时,三者的顺序是先丹田,次会阴,后命门。至于守上丹田(祖窍),因不易掌握其火候,且易发生毛病,故除在练辅助功中之练精化气法时,按法短暂练守外,一般地不单行专守上丹田,如有祖窍处拧胀跳动等情况发生,可以中丹田为主而共守之。

 2.分症练功法:疾病的种类很多,不可能每一具体疾病,专有一种治疗功。这里的分症,是按五脏六腑及其所属之经络,分别采用不同的练功方法。主要的有下列三种:

(1)六字歌诀法:这是一种祛病延年法,又名踵吸法。是采用吐纳法中的呼吸方法。按阴阳五行六字歌诀,分别心、肝、脾、肺、肾五脏与三焦及所属经络之不同病症.运用呵、嘘、呼、呬、吹、嘻六字,以不同呼吸方法进行补泻,以防治疾病,故又称为吐衲补泻法。这种方法从古相传,具体是:

 心属火,用呵气为泻,用吸气为补;

 肝属木,用嘘气为泻,用吸气为补;

 脾属土,用呼气为泻,用吸气为补;

 肺属金,用呬气为泻,用吸气为补;

肾属水,用吹气为泻,用吸气为补;

 三焦属气,用嘻气为泻,用吸气为补。

 泻者不过六,补者不过九,补者以换气时所用的字而区别。   

 练功方法:首先明确何脏何经有病,然后决定所练之字,实火即泻,虚寒则补。泻者,由口用字音呼气为主,先呼后吸,呼气时张开口,舌尖抵舌根,一面由丹田默念应用之字,一面吐气(气为字音,但不出声),腹部往回吸,当气呼的不能再呼(丹田不能再吸),即用鼻吸,其长度仅为呼气的三分之一,只求换过气来即可。井默念“二”字,一呼一吸为1次,每字不过6次。补者,以用鼻吸气为重点,先吸后呼,吸气时亦默念“二”字,闭口咬牙(勿太重),舌抵上腭,丹田向外充,当气吸的不能再吸(丹田不能再充),就再以口呼气,方法与泻的呼气法同,其长度亦仅为吸气的三分之一。因补法都是吸气,故无论防治何种疾病,在换气时,以默念所应用之字来区别。也是一呼一吸为1次,每字不超过9次,一处有病可练一字,数处有病即练数字,六字全练亦无害处。练两字以上的,必须按:呬、呼、嘘、呵、呼、嘻次序,即五行相生金、水、木、火、土的顺序,如果颠倒,即为五行相克,于病不利。有的单补,有的单泻,有的为了平衡补泻兼练。人体的上、中、下丹田为三焦,在三焦气不舒时用之,常练亦可,井补泻兼练。练的时间最好在练完主要功以后,按照下列“六字姿势总歌诀”的姿势,在床上仰卧或坐、或站进行练习。每次练完后,舌头在口内绕上下颚转数圈,然后闭嘴,吸出津液(即唾液),吸满后漱口36次,分3次汨泪有声咽下,以壮气并助消化。练毕,用主要功之收功方法结束。

上面谈的是总的练功方法,下面介绍几个古人编成总结性的歌诀,用以表达分字练功配合的姿势,动作和各经有病的症状与应用方法。

 ㈠六字姿势总歌诀:

 肝若虚时目睁睛,肺知呬气手双擎;

 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

 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寒热卧嘻宁。

 这个歌诀告诉我们,练吐枘补泻法时,练某一经应该用什么姿势及字法。这六字歌诀的每字练法前面巳经谈过,现在详述其具体姿势和动作:练肝经时的“目睁睛”,就是要把两眼睁开;肺字一句内的“手双擎”,就是双手举起,手心向上托,练时在吸气默念“二”字时,随吸气应快应慢之速度举起,呬气时(亦即呼气)缓缓放下;练心经时要“顶上连叉手”,就是双手指相交叉,手心向上放于头顶,具体动作与手双擎同;练肾经的动作是“抱取膝头平”,就是在吹气时随之下蹲,双手平抱双膝,换气时起立;练脾经时“须撮口”,是在随着呼气自然地把嘴唇撮缩,留一小口,将气呼出;练三焦经是仰卧而练。

另外在练肺经的“双手擎”和心经的“连叉手”时,也可将双手上托或双手交叉,放于头顶不动(即顶上连叉手),按规定次数呼吸完毕后,再把手放下,不随呼吸上下举动。练肾经的“抱取膝头平”,也可吹气时随之下蹲不动,按呼吸次数完毕再起来。

如在练功中,感到配合动作姿势不太方便或不太舒服,就不必配合动作,只静坐(站,卧,亦可)按法练之,同样是会生效的。

㈡分字歌诀;分字歌诀是根据五脏所属经络的不同疾病,分别表达其症状及防治法。练功方法前巳详述,至于各种疾病的症状,歌内不可能应有尽有,亦非练功的主要内容,故只介绍歌诀以供参考,不加解释。

①肾:

肾为水病主生门,有病尫羸气色昏。眉蹙耳吗兼黑瘦,吹之邪妄立逃命。

②心:

心源烦躁急须呵,此法通神更莫过。喉内口疮并热痛,依之目下即安和。

③肝:

肝生龙涂位号心,病来还觉好酸辛。眼睹赤色兼多泪,嘘之病去立如神。

④肺:

嗯嗯数多作生涎,胸膈烦满上焦炎。若有肺病急须呬,因之目下自安然。

⑤脾:

脾病属土号太仓,有疾急教尽择方。泻痢胀鸣并吐水,急调呼字定丹成。

⑥三焦:

三焦有病急须嘻,古圣留言药最奇。若或通知去雍塞,不因此法又何知。

㈢孙真人四季行功养身歌:

 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呬定知金肺润,肾吹唯自坎中安。   

 三焦嘻却除烦恼,四季长呼脾化餐。切忌出声明口鼻,其功尤胜保神丹。   

这个歌诀根据阴阳五行和人体各经络的属性,简明地指出按季节练功的方法。譬如“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就是说春天应该多练肝经,夏天应该多练心经。春天木旺,肝属木,在这个时候应多练肝经;夏天火旺,心属火,在这个时侯应多练心经。其它如肺、肾、脾、三焦等,亦均照歌内所指出的季节练之。    

歌诀最后还告拆我们,要想收到练功之效,行功时“切忌出声闻口鼻”,即是说作吐纳时呼气默念的字,一定不能出声。按季节作吐纳的练法巳如上述。但是这并不是说平常不能练其他各经。按季节练固可收到一定之效,平时或为治病或为保健亦可按五行相生的顺序分练或合练。按季节的练法是说明根据各经的属性、季节的特点,专练或多练某经,效果更好一些。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循序练之,绝无流弊。

其次,再谈一下分症分窍练功法。前面谈的是以口鼻呼吸的气为字音的练功法,适用于临时发生的一般小病,或经常性的保健。这里谈的分窍练功法,是为治疗各种顽固性的慢性疾病,分症专练的方法,比前一步功夫又深了一步。这种方法不是用口鼻呼吸,而是用分字分窍以意引气呼吸的练功方法。除口鼻呼吸以意封闭,不配合动作,不进行单补单泻,而只补泻兼练和六字不合练者外,其余皆与上述方法基本相同。兹将其练功方法详述于下:

无论哪一脏腑及其所属经络有病,必须在基本功练到打好基础以后,才能按此法练功。先以心脏为例,心脏及其所属经络有病,练的是呵字,窍位在上丹田,在每次练功开始,不论练动功或者练静功,可先练此法。练功开始,按意守丹田法先意达丹田,静守片刻,然后移至上丹田,即由此窍用意引气而进行呼吸,先呼后吸;吸时默念“二”字,由上丹田向中丹田引吸,肚脐动与不动,以及如何在动,都不去管它,当意引之气吸的不能再吸,就由中丹田向上丹田往外呼(仍是意引)呼时默念“呵”字,呼的不能再呼就再吸,一吸一呼为1次,如是进行,由开始6次逐渐增加到36次,练完后,即按基本功的练法,静守丹田(或命门、会阴),或动或静均可。

其他如肝脏及其所属之经络有病,练的嘘字,窍位在夹脊;脾脏练的是呼字,窍位在中丹田;肺脏练的是呬字,窍位男人在膻中,女人在肺俞;肾脏练的是吹字,窍位在会阴;三焦练的是嘻字,窍位在命门。练功的方法与呵字练法同。无论在哪一窍位和练哪一个字,在吸气时都是向中丹田,呼气时由中丹田向相关窍位(但脾脏在中丹田呼吸)。

 ②分经定数法:这种练功法的原名叫生成数,是按照天地阴阳生成之数,由丹田进行呼吸的方法(不是口鼻呼吸)。为了易于了解,故称之为分经定数法。经是指心、肝、脾、肺、肾等脏腑及其所用之经络;数是分别不同脏腑、经络,在丹田呼吸时,按照天地阴阳生成之数,每一息分几次吸回和呼出一口气的数目。这个生成数及所属经络为: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肾经、膀胱经。守窍:会阴)。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心经、小肠经。守窍:祖窍)。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肝经、胆经。守窍:夹脊)。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肺经、大肠经。守窍:膻中)。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脾经、胃经。守窍:中丹田)。

 这套歌诀素为中医针灸在临床上补泻之根据,生数为补,成数为泻。用在气功方面亦可如此补泻。

 ㈠一般练功法:首先根据疾病所属之脏腑、经络、确定练一项或数项,实火即泻,虚寒则补。或遵医瞩,该泻的泻,该补的补,或者补、泻兼练均可。每次练功,不要注意口鼻呼吸,而专注意在窍内呼吸,将意定在中丹田,稍停,达到心平气和,呼吸均匀,即开始练功。方法是:如肝经有病,即在中丹田吸3下,然后在夹脊呼8下,练1—3次,意守中丹田,可扶正气,泻肝经之邪气。当此法练熟之后,即改为在夹脊吸3下,呼8下,练1—6次,意守夹脊。其他各经的练法准此。平时练习,可分经练一、二个部位,也可按生成数的次序合练1次后,以中丹田向内吸9次,呼6次,意守命门。收功法同主要功之收功法结束。

㈡分窍练功法:上面所谈的一般练功法,是不分病症都在丹田呼吸,适用于临时发生的一般小病或经常性的保健,分窍练功法,是一种治疗各种顽固性的慢性疾病分症专练的方法。比前—步功夫又深了一步。练功方法二者完全不同,前一种是在丹田按不同脏腑经络生成之数,一息气分几次吸回和几次呼出,以丹田的回收和外出来表示吸与呼。这一种不仅在分窍呼吸与前者不同,就是具体的呼吸方法也不一样,不是一息气分几次吸回和几次呼出,而是按生数若干吸若干次,成数若干呼若干次。

 以心经为例,心经是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吸两次呼7次。其窍位在上丹田,练功开始,意守丹田,静守片刻,然后移至上丹田,由此窍用意向中丹田吸气,当吸的不能再吸,就换吸第2次,也吸到不能再吸,两次吸气即告完毕,就由中丹田用意向上丹田往外呼气,呼的不能再呼,就换呼第2次,如是共呼7次。这算一遍。练完后,意移中丹田静守(或命门、会阴),当意移丹田的同时,将口中津液下咽,随意送至丹田。

练功时切记只用意而不用气(口鼻呼吸)。初练阶段,可只练一遍,以后逐渐增加,最多不超过三遍。这是补泻兼练的方法。

单练补者,只以生数吸而不练成数呼,单练泻者,仅用成数呼而不用生数呼。

 其他如肝、脾、肺、肾等各脏腑、经络的窍位与六字歌诀法相同,按规定生成之数,照上法练之。惟三焦生成数中没有包括,其窍位在命门,吸九呼六,亦照上法练之即可。


作者简介:

胡耀贞(1897------1973),山西榆次人,龙门派第十三代传人,自幼习医、练拳修道,拜心意拳、太极拳、子路太极、八卦掌和道教、佛教、禅宗等十七位名师,他心意内功独树一帜,人称'铁掌胡',无极针灸堪称一绝,人称'妙手神医',他集医、拳、佛、道、儒之大成,于一九五三年开办首都武术研究社,五六年主办北京第一家气功医院,首创了自发动功,阐明了拳道之原理,著有'无极气功''针灸'等书,弟子遍及国内外,日本气功界称他为'现代气功之父'、'拳神',文化大革命中不幸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