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宏海法师 阿弥陀佛,各位腾讯佛学的网友们,今天是我们跟大家分享关于进入猴年的第二个佛法中,有关猴子的故事。 大家学佛的人都晓得,在佛法里面要入门必须从因果讲起,如果对因果生起真切的信仰,并启用因果的规律来护持我们的行为,可以说是老实、真知正见的学佛人。所以在佛经里大量的讲解或者说譬喻,都是在告诉我们因果是真实不虚的。我们造了善业,那么一定会有乐的果报,造了恶业,必然会有苦果来等着我们去遭遇。所以在有关猴子的因果中也特别明确的给我们展示过这样的一个典故,当时在《经律异相》的这么一部论点里就记载了一个猴子,因为它做善业供养佛陀而投身成为人的故事,在修道轮回中脱离了畜生的层面,而升华为作为一个人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 ![]() 美国馆藏泰国吞武里铜合金鎏金雕像:在巴利莱森林《大象猴子供养像》 ![]() 美国馆藏泰国吞武里铜合金鎏金雕像:在巴利莱森林《大象猴子供养像》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都读过《弥陀经》的那个讲解地叫做舍卫国,当地有一个富翁叫做师质,印度话翻译过来的。40多岁了,他膝下没有儿子,没有子女,两个人非常懊恼,就去祈祷当时在祇洹精舍里边的佛陀,问我们两个为什么没有子女,去礼拜祈祷。佛陀就很慈悲的告诉他们说,你们两个必然将来会有一个有道德的儿子,非常有福报的儿子,而且这个儿子将来一定会出家,到他的年龄到了一定地步的时候,他就会出家做比丘。那他们两个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很虔诚的顶礼了佛足,就回去请佛说,可以在明天中午接受我们的供养,佛陀就欣然应允了,就去他们家应供了。这个师质当时率领着家人虔诚的供养完佛陀以后,给他讲法,讲完法了就带着众僧回精舍的途中,佛陀和大众在那儿休息的时候,从树上下来一只猿猴,他就把佛陀去乞食的餐具,钵就给捧走了,等这个钵回来的时候,已经盛满了非常好吃的美味和酥蜜供养给佛陀,佛陀接受了以后,又把它分布施给所有在场的比丘僧众,让猕猴供养的功德辗转供养更加的扩大,它就很欢喜跳跃地走了。 果不其然,猿猴死了以后,投身到师质家里面给他当儿子,由于他出生的时候,家里所有的餐具都盛满了美妙的食物,可能我们现在觉得这个很神奇。其实这就是他前因后果中带来的福报,所以就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蜜胜”,也就是很殊胜的在这个餐具里面自然而然出现酥密,上好的食物。 这个继续进行十几年以后,蜜胜终于长大了,后来他的父母就告诉他说,佛陀曾经有过预言,正确的佛陀不会有错误,我们也不会阻拦你,现在你可以出家做比丘去修这个解脱道去。这样的话,就跟着佛陀出家了,有意思的是,他的福报,大家记住就是曾经在猿猴的时候满满的一钵美味去供养佛,这个因。他做了比丘以后,他的福报带着,一直走到哪里,所有的比丘跟他在一起的时候,只要在化缘的时候,这个钵,由于他的福报盛满了很好的美味和酥蜜给所有的比丘僧来解渴来充饥,大家都很欢喜他,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大家都觉得蜜胜很不一般,终于有一天,释伽牟尼佛给他们解开了答案,说蜜胜在过去的时候由于做了一件非常殊胜的因,就是用这个钵来供养当时佛陀和所有的僧众,感的他受的快乐的果报,福德的果报。大家就很奇怪,说既然他有这么一个有福报的人,又是什么因缘让他过去曾经做了一次猴子呢?结果佛陀又进一步把他的禅定功夫中,把目光锁定了猴子的前一世,原来是曾经有一世,当时有出家的比丘,有的年龄稍微长一点了。那么在过河的时候,很可能他的步履蹒跚,姿态看上去不是那么稳当、矫健,当时有一个青年比丘,当时带着轻浮的,甚至有点讽刺的讥笑说这个老比丘过小溪的时候走路像猴子,你看,就是由于他的口业没有守住,说了这个恶语,导致他下一辈子轮回中堕落为一只畜生猴子。这就是猴子到人,从人到猴子的前因后果。 这则故事教导我们,学习佛法一定要明信因果,一个佛弟子所有的行为,我们的身、口、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每日的起心动念,我们身体的举手投足,包括我们说话的开言吐语都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要种善因才能感得乐果,如果种的恶因,那么这个恶的果报还是他自作自受,在轮回中的我们,生生世世的遭遇,所经的事,所遇的人都跟前因后果有关。你看我们当然大家在读到经书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众所周知,那就是武则天写的。武则天之所以在唐朝能够作为一代女皇来指点天下,就是因为她过去世做一个小孩的时候,用沙子聚的塔供养了佛陀。就这一个善的因,供养佛陀的因转的她,给她授记将来某某劫,某某年代在东方震旦国做女主天下。所以大家要相信因果是绝对不会错的,特别是作为佛弟子,我们上一次讲到正见,绝不能错因果。要记住,我们在种因的时候,任何事件,看我们怎样去种它的性质。当我们因种下去的时候,果一定是如影随形,像影子一样。所以佛门里边常讲到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作为一个凡夫俗子,等是果报来了的时候,他怨天尤人,可是一个修行者应当从因上面做起,特别有时候我们现在求不得的苦很多。看到别人与生俱来的,可能我们自己毕生追求都得不到。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愤愤不平,不要忘了,我们不能够得到人家现世之果,我们应该效仿人家过去世之因,要相信因果。阿弥陀佛! 腾讯佛学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微信搜【腾讯佛学】轻松关注佛学微信公众号。或下载【腾讯新闻】客户端,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