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分享】治愈五年之“痒”,从此告别“红肿痒”烦恼!

 lin-lian 2016-02-09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痒”
人们常觉得是不爱干净闹的,觉得没啥大不了,可是,如果有时候痒到睡不着觉,那么,这种痒就不正常了。
五年之痒
顾先生高龄63岁,主诉:皮肤瘙痒五年。 

现病史:患者五年前因患高血压,服了降血压药复方利血平后,全身出风团,伴皮肤瘙痒,经某医院诊治,诊断为急性荨麻疹,经医院的打针服药治疗(药物不详),并换了降血压药,急性荨麻疹缓解,但是仍有皮肤瘙痒。

曾多次到医院就诊,服药打针只能缓解几个小时不痒或暂时减轻皮肤瘙痒,仍然反复发生皮肤瘙痒,皮肤瘙痒呈游走性,部位无定,随手抓身体任何部位,都会发生瘙痒,随之逐渐扩到全身,瘙痒呈阵发性,尤其是在晚上,严重时呈持续性瘙痒伴阵发性。

在夏天,天气热,夏日出汗增多,用毛巾擦汗梢重一些,立即引起皮肤瘙痒,而且剧痒难受。在冬天,常因天气寒冷而透发,多发生在秋末和冬季气温急剧下降变化时,以躯干,双下肢为甚,常在进入温暖被窝就寝时就开始瘙痒。

因瘙痒干扰了睡眠,而引头晕,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时有便秘等症状。经常用很高温的水洗澡,感觉很舒服,但是洗完了澡,皮肤瘙痒得要命,疼痛的病还可以忍受,而皮肤瘙痒最难忍难受的。因此说,皮肤瘙痒是最痛苦的。

过去史:素体健康,有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肝胆疾病的病史。

2015年12月16日,顾先生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固生堂国医馆找到内科专家何玉章主任就医。
望闻问切
摆脱瘙痒
广州中医药大学固生堂国医馆专家何玉章主任医师分析顾先生的情况:

望:精神欠佳,面色萎黄,全身皮肤干燥,多部位可见出现粗糙角化,抓痕多,表皮剥脱,少许的血痂,色素沉着。舌淡红苔薄白。

闻:呼吸16次/分,心率75次/分,律整,血压138/88mmHg。

切:颌下颈部腹股沟浅表淋巴结无触及,划痕试验阳性,脉弦数。

证施治
辨证:痒风(血虚风燥型)

分析:患者进入老年龄,年老体弱,气血亏虚,气虚则失于外固,风邪乘虚而入,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于濡养,则皮肤干燥瘙痒,风性喜行数变,游走性的,故病情反复无常,迁延五年之久。风燥扰乱心神,则精神欠佳,头晕,烦躁,食欲不振。风燥伤了津液,则便秘。

治法:养血祛风,润燥止痒。
方剂:四物消风饮。

处方:当归9克,生地20克,赤芍15克,独活9克,荆芥9克,防风9克,白癣皮15克,蝉蜕9克,胡麻仁15克,何首乌20克。共七剂,水煎服,每天一剂。

处方分析:当归,生地,赤芍养血,何首乌,胡麻仁润燥,独活,荆芥,防风,白癣皮,蝉蜕祛风止痒。诸药合用具有养血祛风,润燥止痒的作用。

建议:洗澡水不可过热
何玉章主任嘱咐患者洗澡时热水不要大高温,如果热水器的热水高于四十度以上,就会烫伤皮肤,使皮肤更加干燥,虽在洗澡感觉舒服,其实过后皮肤因失水份更加干燥,皮肤瘙痒加重。

同时,要多饮水和水果,保皮肤的水份,滋润皮肤,防止皮肤水份丢失,防止皮肤干燥。
二诊:逐步康复
12月23日,星期三上午,顾小姐准时带她父亲来复诊。

顾先生说:“服第二剂中药时,皮肤瘙痒就缓解,晚上已经能入睡,不用再抓痒了。服完七剂中药,皮肤光亮,饮食增加,大便通畅,五年来皮肤瘙痒的痛苦,被您缓解了,非常高兴,谢谢何医生”。

顾先生的女儿希望何医生继续为其父亲治疗,彻底摆脱皮肤瘙痒。
二诊情况:
望:精神焕发,面色红润,皮肤开始红润,皮肤角化抓痕色素沉着消失,没有发现血痂和表皮脱剥脱的现象。舌苔淡薄白。

闻:呼吸16次/分,心率70次/分,律整,血压130/80mmHg.

切:划痕试验阳性,脉弦。

何医生表示,根据症状分析,患者皮肤瘙痒虽然缓解,但是年老体弱,仍然是气血亏损,防止血虚再生风现象发生,按上方开七剂给患者。继续追踪随访。

在随访时了解到,顾先生的皮肤瘙痒病已痊愈,再也不会困扰老人了!
皮肤瘙痒病是什么病?
何玉章主任介绍,瘙痒病是许多皮肤病共有的一种自觉症状,属于中医“风瘙痒”和“痒风”。
痒风病的发生,中医认为“诸痒皆属于风,属于虚”。故痒风与感受风寒,或感受风热,或因脏腑功能失调,血热湿热内因,或因年老体弱,肝肾不足,导致血虚风燥有密切联系。

因此,在辨证施治上时要根据不同类型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较治疗效果。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