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分钟看懂中国人口变化对股市、楼市的影响(深度好文)

 kapok_flower 2016-02-09

作者:马骏,现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


  一些经济基本面的因素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结构,并因而影响资本市场的表现。这些因素,从短期来看可能没有明显的作用,但是长期来看,对预测趋势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决定国家增长潜力的指标中,就有人口结构。


  下面我们来仔细讨论中国人口因素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结构和资本市场的影响。



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结构和改革的影响



  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首先看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学者们做了许多研究,基本共识是人口老化会降低经济增长的潜力。


  从1981年到2011年的30年时间内,中国的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向的。从工资的角度来看,因为当时中国的劳动人口越来越多,劳动供给的充足使得中国的工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名义GDP的增长率,工资的增长也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这样,中国的出口产品就非常便宜,不断提升了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但是,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已经从2011年开始下降,劳动力供给不足导致工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必然下降,经济增长因此下滑。


  人口结构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我们再看看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我们用了一个模型,进行了模拟。


  我们的研究发现,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导致经济结构的几个方向性的变化。第一个就是消费提高,第二是投资降低,第三是出口降低,第四是进口提高。


  出口的变化是最容易解释的,为什么?因为中国劳动人口下降以后,中国劳动力的工资就增长很快,工资快速增长会使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下降。


  为什么又会出现消费上升的趋势呢?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老龄化。分析一个老人的消费收入的比例,你会发现事实上老人基本不“挣钱”。他(她)虽然每个月都有收入,但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养老金和子女赡养费。老人的角色是消费者。


  由于老人的真实储蓄率很低,所以老人占人口的比重越大,整个国家的消费率就越高。


  如果消费率变高,GDP的其他组成部分所占的比率就要萎缩。比如,投资占GDP的比重就会下降。投资比重下降的一个具体原因也与老龄化有关,即劳动人口的下降意味着对住宅地产需求的减速,而住宅需求的减速就会降低投资的增长。最后,由于消费的一部分是进口消费,所以消费率的提高也会促进进口的提升。


  通过提高退休年龄、划拨国有股份来弥补养老金缺口


  如果测算养老金从现在到2050年之间的变化,就会发现有两个因素将导致很大的养老金收支的缺口:


  一是转轨成本。所谓转轨成本,就是在从以前的现收现付体制转变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基金积累制过程中,统筹账户由于部分缴费分流到个人账户,但仍要继续向养老金领取者中的老人和中人支付所承诺的退休金而出现的融资缺口。


  二是由于抚养率提高,导致缴费人口与领取养老金人口之比下降,从而导致的养老金收支缺口。现在约3个劳动年龄的人缴纳养老金来养活一个老人,而到2050年就是约一个人劳动年龄的人的养老金缴费供养一个老人,所以要保持目前所承诺的35%的养老金的替代率,肯定会出现很大的缺口。


  在今后的30多年当中,应该怎样改革?


  一是需要提高退休年龄,即在2020年到2050年之间,将平均退休年龄提高7岁;二是将80%的国有企业的股份划拨到社保体系。通过这两项改革,基本可以弥补养老金的缺口。



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对制造业的影响



  劳动密集型行业会萎缩


  前面讲的是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影响,下面讲人口因素对一些主要行业的影响。


  从劳动年龄人口分布来看,如果从20岁到59岁之间的人群作为劳动人口的定义,则2011年劳动人口已经见顶,到2050年劳动年龄的人口估计将减少约两亿。由于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中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保持很高的工资增长率。


  日本的经验是,在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过程中,工业结构迅速从劳动密集型向装备密集型转变。从1961年到1977年的数据显示,日本的出口结构中,成长最快的是跟自动化相关的一些机械装备业。机械行业占出口的比例从20世纪60年代初的30%左右成长到1977年的70%左右。在同一时期,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占全部出口的比重从17%左右几乎降到零。


  这与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变化趋势非常相似。


  高端制造业会快速发展


  从劳动密集型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肯定会在国际上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其实,过去十几年,中国机械产品的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例一直在上涨,同一时期日本的份额则在下降。我认为,这个趋势还能持续10年。因为中国的经济总量这么大,竞争力的提升又很快,中国装备制造也在全球出口中的比例不会在百分之十几就停止,说不定会涨到30%。


  高端制造业到底包括什么?我做了一个名单,这些行业至少包括造船、电力设备、电讯设备、建筑机械、挖煤机械、高速铁路等等。今后10年中国在这些领域有很大的机会成为全球市场份额的第一。


  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


  我们对未来老龄化的预测显示,今后中国的老龄人口总数会增长160%左右,差不多3个亿的人。对行业分析师来说,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搞清楚未来中国的老人需要什么、消费什么。


  日本的许多详尽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研究老人对各种产品的人均消费和普通人人均消费有什么区别。首先,老人吃营养品的人均消费远大于全国人均水平;其次是修理服务,老人可能爬梯子爬不上去,需要请人来修理房子;还有老人吃鱼和紫菜比普通人多等等,这些都是十分有意思的信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上面提到的产品或产业会增长比较快。


  对老人来说,最大的消费就是医疗。我们搜集了韩国、日本的数据,可以看到老龄化对医疗支出产生的巨大的刺激作用。日本的例子是最极端的。从比例来看,日本的75岁的老人平均花在医疗上的钱,是一个5岁到39岁的人的8倍。在韩国,这个比例是4倍。


  医疗行业增长潜力巨大


  即使用韩国的比率作为参照,如果中国有3亿人口在变老,平均医疗支出提高4倍的话,那对整体医疗行业的拉动是难以想象的。部分基于这个因素,我们估计,中国的医疗支出的增长每年可以保持在20%,远远高于名义GDP的平均增长速度。


  对医疗支出的分析,如果做得细一些,可以发现它有三大推动力:第一是收入因素,一般来讲,收入增长本身会推动医疗支出的增长;第二是老龄化因素,即前面所说的老人人均医疗消费远高于其他人群;三是“机会”因素,中国许多农村地区以前没有足够的医疗设施,即使有病也没有地方去看,如果改善了医疗条件,每个村子都有了医疗站,则也会增加医疗支出。这三大因素加起来就可以支持中国的医疗支出在今后10年内平均每年20%的增长速度。


  老龄化拉动保险行业发展


  还有一个受老龄化重要影响的行业是保险业。我们的数据表明,45岁到65岁的人群是买保险最积极的人群,原因是再过10年他们就是保险产品的主要受益者。有趣的是,这个人群在今后10年的增长率将高于任何其他人群。这对今后10年保险业需求的拉动是很正面的。


  老龄化将导致地产行业减速


  受到人口结构变化负面影响的一个主要行业是住宅房地产,主要因为人口结构的变化会使得对房地产的需求减速以至于最后下降。


  但这并不是说,对住房需求的绝对水平在短期内肯定会下降。前面讲的都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口结构变化对地产的影响。除了人口之外,自然还有别的一些因素会推动住房需求的增长,比如城镇化和改善型需求等。


  但是可以说由于人口因素的变化,今后10年住房的增长率肯定会大大低于过去10年。这个结论也是被几十个国家的实证经验所证明的。如果把这些国家的劳动力人口和房价做一个比对,可以发现是明显正相关的,即在劳动人口上升的过程当中,这个国家房价涨幅一般比较高;如果劳动人口往下跌,这个国家的房价涨幅一般较低,甚至房价水平会下跌。



  与日本做对比



  我们看一下日本在人口老龄化过程当中股市的表现。从1983年到2002年是日本快速老龄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哪些板块表现好,哪些表现糟糕呢?


  表现糟糕的是银行、建筑、航运、钢铁。航运基本上是为运出劳动密集型出口服务的,在劳动人口下降、工资加速增长的背景下,航运就不景气。建筑行业不景气,与前面提到人口结构变化对房地产行业的负面影响有关。钢铁行业表现也较差,也部分因为钢铁是建筑业的投入品。银行也受负面影响,这与投资减速有关。所有上述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与人口结构的变化有关。


  表现最好的行业是医药和保险。这些肯定是老龄化的受益者。交通运输、零售、服务等行业表现也不错,也部分因为受到人口结构变化的一些正面影响。总体来看,日本股市中不同行业的表现,与我们前面分析的人口因素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十分吻合,值得对中国做长期投资的人士借鉴。(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节选自《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转型与突破》,原标题《人口因素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作者:马骏,现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

关于版权: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电话:021-61551834】

私人理财师:srlcss

理财知识和技巧都在这里,长按下图二维码识别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