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祛痰方剂

 niuniuyumami 2016-02-10

                         节选自《痰症论》

   痰是由中医风寒暑湿燥火这个湿邪,湿聚成痰。痰、湿本属同类。湿、痰,从病邪角度来讲 ,都是水湿壅滞产生病理产物所形成。祛痰剂在中医学中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医对痰这个病理产物十分重视。常有“怪病多痰”“百病皆有痰作祟”这种说法。

【定义】
   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饮作用,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统称为祛痰剂。
【痰病概说】
         ┌即是致病之因
   液有余便是痰┤
         └又是病理产物

   ▲ 痰生百病,气为百病之始。痰为有形之物,必阻气机,与气有关,故曰善治痰者不治
     痰而治气。
   ▲ 饮无热,无热饮,与它因相合则另当别论。

  【痰的类型及治法】

形成原因类型治法配伍
  脾失健运聚湿成痰湿痰燥湿化痰  化痰配健脾药(二陈汤)
  行气药(温胆汤)
  火热内郁、灼津成痰热痰清热化痰  苦寒清热+化痰之品
  肺燥阴虚,虚火灼津成痰燥痰润燥化痰  阴柔滋润之品+化痰
  脾肾阳虚、寒饮内停;肺寒停饮寒痰温化寒痰  辛热+化痰
  肝风内动,风痰上扰风痰化痰熄风  熄风+化痰

痰证。广义的痰证包括: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
由痰引起的病证包括:咳嗽、喘促、头痛、眩晕、胸闷、呕吐、中风、痰厥、癫狂、惊痫、痰核、瘰疠等。
痰证的范围跟我们现代医学所讲咳出来这个痰不尽一样。中医习惯上分为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两类。
    有形之痰就是通过肺气上逆咳嗽所排出来的病理产物,凝聚成痰,
    无形之痰是有很多,从中医辨证由痰所造成的一些症状,一些反应。比如说,中医有瘰疠、痰核,这类也是无形之痰,不是咳出来的那个痰。另外有些症状,比如痰迷心窍,痰火扰心,癫证、狂证这类也跟痰有关,也属于痰证。应该说也是无形之痰。又比如说像癫痫,癫痫很多用祛风痰方法治疗。另外“无痰不作眩”,痰湿困扰清阳引起眩晕,这也是痰病。
       对痰,辨证的分类方面,一般分为五类。根据痰证的性质来分。(1)燥湿化痰,(2)清热化痰,(3)润燥化痰,(4)温化寒痰,(5)化痰熄风。

       首先,痰是由湿聚成痰的,所以湿邪是形成痰证的根本。因此燥湿化痰是个最基本的治法。
       按寒热、病因来分,因寒邪所造成的湿聚成痰,寒邪影响阳气不能温化,湿聚成痰的,那我们要温化寒痰,因热邪造成煎灼津液,聚而成痰的,要从清热的方法,清热化痰。如果说由于燥邪影响,燥邪作用于津液,也可以造成出现这种咳嗽痰少,干咳无痰、咳痰起丝丝,甚至于痰中带血,这种燥痰的特点。治法要润燥和化痰相结合。同时这种痰证引起的动风,也就是涉及到一些风痰,我们要化痰熄风,化痰方法和熄风方法相结合。所以根据痰证的性质,一般祛痰剂分为五类。
       组方用药
      
以祛痰药为主,常配伍健脾祛湿药或补肾药,以及理气药,软坚散结药以为辅佐。
       祛痰药组方用药的一些规律,以祛痰药为主。为什么要配健脾要呢?因为湿聚成痰,痰都由湿聚而成,湿在人体都由脾运化功能减弱所造成。脾不运湿。而且湿形成以后,有湿喜归脾,可以湿困脾土,如果脾胃的运化能力很强,湿邪就不会停留,所以说“脾为生痰之源”。我们治疗痰证经常要配伍健脾祛湿的药,消除生痰之源。  
       肾为水脏,肾阳蒸腾气化,帮助保持正常水液代谢,如果肾阳不足,水不化气,液聚成痰,也是生痰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有些肾阳不足的患者,产生痰浊,寒痰,我们要配合补肾药
       理气药,因为痰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气机阻滞,津液不能正常布散,那样湿聚成痰,痰形成之后,又会阻滞气机,继发其他的症状。所以祛痰药往往和理气药相结合。前人往往强调,“治痰先治气,气顺痰自消”。也就是说我们要配伍理气药,来增强祛痰药的作用。
       软坚散结,因为有些痰证,特别像我们前面谈到痰核、瘰疠,有些包块,中医辨证跟痰有关,那在化痰的同时,往往要结合软坚散结的方法,提高疗效。

第一节   燥湿化痰
适用病证:湿痰证。症见:痰多易咯,胸脘痞闷,呕恶眩晕,肢体困倦,舌苔白腻或白滑,脉缓或滑。
配伍用药:燥湿化痰药(为主)+健脾祛湿药+理气药。

▲▲二 陈 汤
〖方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卷四治痰饮·绍兴续添方》二陈汤:“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释名〗 方中陈皮
、半夏二味,贵在陈久,则无过燥之弊,故有二陈之名。
            ┌ A 不伤津液
     沉久辛燥之气去┤
            └ B 行气理气而不耗气
〖组成〗 半夏 五两 汤洗七次 
陈皮 五两 [15g]  白茯苓  三两 [9g] 甘草炙,一两半 [4.5g]
〖用法〗 第16章祛痰剂-燥湿化痰:二陈汤、茯苓丸、温胆汤第16章祛痰剂-燥湿化痰:二陈汤、茯苓丸、温胆汤咀,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方歌〗 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
     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主治〗 
分析主症
  湿痰之证,多由脾不健运,湿邪凝聚,气机阻滞,郁积而成。
  痰湿犯肺  咳嗽痰多色白易咯
  痰阻气滞,胃失和降  胸膈胀满,恶心呕吐
  阴浊凝聚,阻遏清阳    眩晕心悸,肢体困倦,舌苔白润,脉滑

〖功用〗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治痰要结合治气,通过理气来和中,恢复中焦升降平衡,理气和中)

      
二陈汤是治疗湿痰证的主方。也是个基础方。后世很多治疗湿痰的方,都以二陈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而成。
       湿痰的形成,都和脾失健运,水湿湿聚成痰而成。湿聚成痰以后,它要随气而升降。湿聚成痰阻滞气机,但“脾为生痰之源”,作为中焦来讲,“肺为贮痰之器”,脾所生之痰影响到肺气的肃降。就会咳嗽。湿痰的特点,往往痰多易咯,色白,一块一块的,容易吐出来,量很大。

湿痰引起了胃气失于和降,痰湿聚于中焦,影响胃气和降,可以恶心呕吐。湿痰证恶心呕吐也是常见的症状。
痰阻气机,可以胸膈痞闷,痰很容易痰阻气机,气机不畅,胸膈痞闷。
痰湿困脾,脾主四肢,脾的清阳不能实四肢,由痰湿所困阻,可以导致肢体困重。倦怠沉重,困重。
痰是浊阴之邪,阻遏清阳,清阳不升,导致头目眩晕。
痰浊内停,痰浊凌心,就会导致心悸。阵发性的心悸。
舌像脉像,一般舌苔是白滑或白腻,是痰湿的常见舌像。脉滑,因为痰为实邪,往往出现滑脉,脉滑。
上面看二陈汤的主治,好像涉及的面很广,其核心脾失健运,湿聚成痰,引起了肺气,“肺为贮痰之器”,肺气上逆,胃气上逆,胸脘气机阻滞,头目清阳不升,再加上痰气凌心。所以都和痰有关。

方解
 君 半夏 辛以散结,脾胃经之药辛温而燥,行气下气散结,燥湿化痰。
 臣 橘红 侧重于化痰燥湿,芳香醒脾,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化则痰亦化。
 
   ┌ 茯苓 健脾利湿,淡渗利湿,使湿从小便而去。
   │
   │        ┌ 一则取其制半夏之毒。
 佐 ┼ 生姜 降逆化痰┤
   │        └ 一则取其助半夏、陈皮以行气消痰。
   │   ┌以生津敛肺。
   └ 乌梅┤
       │     ┌有散┐
       └与半夏相伍┤  ├相反相成,即可兴肺之开阖,又有欲劫之而先聚之之意。
             └有收┘
     ┌顾脾。
 使 炙草┤
     └以缓缓图之,不致猛力一发而过。

       二陈汤是个基础方,要注意它很多基本的配伍组合。半夏陈皮相配,是整个二陈汤里的主体的一个组合的基本结构。也是治痰常用的一个配伍组合。半夏在这里是主要的,因为它燥痰化痰的力量很强,同时又能和胃降逆,针对了痰浊之气上逆、针对了湿痰。是非常合适的。陈皮在这里,它既能够理气化湿,因为痰是湿聚而来,理气化湿有助于消痰,理气又体现了“治痰要先治气,气顺痰自消”。
       根据六陈歌,二陈指的半夏、陈皮,中药历来传统强调,有些药物采集以后要放一段时间,“陈者,良”。放一段时间,保持它质量,同时放一段时间来缓和它的燥烈之性。这其中包括像麻黄、吴茱萸、枳壳、狼毒、半夏、陈皮,这六味药都有这个特点。所以半夏、陈皮以陈者,良。陈久的更好。当然这是在保持它,药性、品质不变的前提下。“陈者,良”。这是二陈汤指的这两个药。是方中的主体,是君药和臣药。

      茯苓是佐药。茯苓健脾,治疗痰湿,要帮助脾胃运化,来健脾胃之运,有助于治疗生痰之源。茯苓又能渗湿,和半夏的燥湿、陈皮的化湿结合,湿去,痰也有助于消,第三个作用,茯苓可以治痰气的冲逆,在前面提到,苓桂术甘汤,五苓散,茯苓可以治疗水气的上逆。这里痰气上逆,引起眩晕、心悸,茯苓可以平冲降逆。有助于降痰气之上逆。所以茯苓在这方里很重要。有三个作用。
       甘草是使药,一方面和茯苓相配,它有一定补气和健脾结合的作用。当然更主要在方中调和诸药,调和药性。

       原书以乌梅、生姜作药引子。“乌梅一个,生姜七片”。
       用乌梅,历代有很多医家很推崇,认为用乌梅的道理,第一点,这种痰湿咳嗽,往往痰湿涉及到既有病理产物,又有体质因素。往往咳嗽耗伤肺气,用一点乌梅可以收敛肺气,有助于止咳,这是一个方面作用。第二个方面,这个方半夏比较辛温燥烈,所以防止它辛温燥烈耗伤肺气,用少量乌梅,起到收敛制约作用。这是第二个意义。当然还有医家认为,我们要消痰,乌梅有一定的酸收作用,可以聚痰,全方在燥湿化痰为主的基础上,稍有一点乌梅收敛,聚痰有助于涌痰,也就有助于消痰。有这个看法。这是乌梅作为药引子,佐使药的意义。
       生姜在这有两个意义,(1)温胃散水,有助于燥湿,有助于祛除痰湿,(2)生姜和半夏相配,有相须和相制的作用。生姜和半夏相配就是张仲景的小半夏汤,那就是说,它能够通过散水,有助于祛痰燥湿,同时它和胃降逆,有助于半夏的降痰气之上逆。都有和胃降逆作用。所以它在这里,有协同意义。

       后世也有一些方书,特别近代这些就不写乌梅、生姜了。二陈汤就写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就是现代认为都不用,这也是一类看法。严格讲,乌梅、生姜放在其中,还是很有道理的。

配伍特点
它体现有两个特点,(1)治痰和治气相结合,体现在半夏、陈皮相配。祛痰药和理气药相结合。这是治疗痰证的一些通则。(2)考虑祛痰和健脾相结合。针对“脾为生痰之源”,标本兼顾。配伍上有这两个特点。

临床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湿痰。以咳嗽痰多易咯,舌苔白腻或白润,脉缓、滑为证治要点。
2.随证加减  

  • 湿痰,加苍术、厚朴。(增加健脾燥湿,厚朴燥湿又能化湿)
  • 热痰,加胆南星、瓜蒌(使全方偏凉,清化热痰)
  • 寒痰,加干姜、细辛。(阳气不足,不能温化,干姜、细辛可以温化。加了干姜,这方里就套有甘草干姜汤了,可以温脾肺,增加对痰湿的温化。细辛助阳,助温通,又散水)
  • 风痰,加天麻、僵蚕(风痰的特点,往往咳痰起泡泡,或伴随有动风特点,天麻平肝熄风,一个凉药。僵蚕善于祛风痰。风痰引起癫痫这些,这种组合常用)
  • 食痰,加莱菔子、麦芽(兼有饮食停滞,得不到正常运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饮食转化成痰湿。莱菔子、麦芽消食导滞。祛谈基础上,加强消食)
  • 郁痰,加香附、青皮、郁金。(气机郁滞,津液不能正常布散生痰,往往伴随这种郁症。郁结不得发越,气机郁滞,香附、青皮、郁金是常用的行气解郁的药。香附、清皮疏肝行气,郁金行气活血)
  • 痰核、瘰疠,加海藻、昆布、牡蛎。(加一些咸而软坚的,软坚散结,它是一种缓消)

       二陈汤通过加减,各类痰都可以使用。但是我们还是强调,它是治疗湿痰的基础方。最最正确的是用于湿痰。有的说,二陈汤可以用于各类痰证,那有些痰证并不适宜。燥痰,要润燥化痰。二陈汤偏于温燥,因为湿痰是很多痰产生的一个根源,湿聚成痰,湿聚过程当中,原有热促进,或者有寒造成,那我们分别针对。热痰、寒痰这种方法加味了。如果伴随有食滞,伴随有风邪,动风,那要结合相应的加减,随证配伍。当然也不等于说,二陈汤可以治疗一切痰证。它以湿痰为佳。很大一部分痰证通过它的随证加减,可以治疗。

3.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或湿阻气机者,均可用之。
4.使用注意
因其性燥,燥痰慎用(最好不用),吐血(痰中带血),消渴(津伤),血虚,阴虚者忌用。(二陈汤性燥,辛温燥烈,虽然不是很峻猛,偏于辛温。)
《医方考》:“湿痰者,痰之原生于湿也。水饮入胃,无非湿化,脾弱不能克制,停于胸膈,中、下二焦之气熏蒸稠粘,稀则曰饮,稠则曰痰,痰生于湿,故曰湿痰也。是方也,半夏辛热能燥湿,茯苓甘淡能渗湿,湿去则痰无由以生,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陈皮辛温能利气,甘草甘平能益脾,益脾则土足以制湿,利气则痰无能留滞,益脾治其本,利气治其标也。”
〖附方一〗 导痰汤《济生方》
组成:半夏 四两[12g] 汤洗七次   天南星 一两 去皮,炮   橘红 枳实 去瓤 麸炒
   赤茯苓 去皮,各一两[各6g]        甘草 炙,半两[3g]
用法第16章祛痰剂-燥湿化痰:二陈汤、茯苓丸、温胆汤咀,每服四钱[12g],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后。
主治:一切痰厥,头痛,头目眩晕,喘急咳嗽,涕唾稠粘,不思饮食,胸膈痞满,胁肋胀满,痰饮留积不散,坐卧不安。
功用:燥湿祛痰,行气开郁。
运用:本方主要适用于顽痰胶结、咳嗽痰多、胸脘痞塞、眩晕、痰厥。长于豁痰行气。

导痰汤是以二陈汤为基础。不用乌梅、甘草,加南星、枳实而组成。天南星有祛风痰作用,祛痰力强,枳实可以降气导滞,增加了行气开郁作用。
       主治痰厥证。临床表现为头目眩晕,或者痰饮壅盛。痰饮之气上逆,量很大。痰饮壅盛,胸膈痞塞。胁肋胀痛,头痛呕逆,喘急痰嗽。涕唾黏稠,舌苔厚腻,脉滑。
       这类症状出现根本来说,第一个湿痰较重,湿痰痰涎壅盛,量多,阻滞气机严重,而且痰气上逆,上逆向上,引起头目眩晕,引起头部气血逆乱,头痛呕逆,胁肋胀痛,特别喘急痰嗽。那都是痰气上逆所造成。所以这个严重的痰厥,还可以痰气上逆卒然昏倒,所以用这个方,燥湿祛痰力量强,行气开郁,还有降气作用。用南星燥湿祛痰力量很强。用枳实,有降气、导滞、消痞作用。所以导痰汤是治疗痰厥的眩晕、头痛。痰饮壅盛的胸膈痞塞,胁肋胀痛,喘急这类证的一张常用方。是二陈汤加减产生的。
       这个方里把甘草去掉,因为痰涎壅盛,燥痰量多,用甘草容易“甘者,令人中满。”所以在这个地方,就不用甘草。
 〖附方二〗 
涤痰汤
组成:南星姜制 半夏 汤洗七次,各二钱半[各12g] 甘草半钱[2.5g] 橘红一钱半[7.5g] 石菖蒲人参各一钱[各5g]  茯苓 去皮 枳实麸炒,各二钱[各10g] 竹茹 七分[3.5g]
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五片,煎一锺,食后服。
主治
中风痰迷心窍证。舌强不能言,喉中痰鸣,漉漉有声。
功用:涤痰开窍。

本方导痰汤中用的枳实,南星还是有。二陈汤的半夏、茯苓、橘红、甘草二陈汤完整也有。而且还加了人参、菖蒲、竹茹。乌梅没有用,生姜用了。菖蒲本身有开窍作用,芳香可以开窍,竹茹能够化痰,增加化痰的力量,加上南星的燥湿化痰强,枳实还是有导滞、消痞,降气作用。结合人参补气补虚,这方擅长于涤痰开窍,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证。
中风,痰可以阻滞经络,阻滞舌体,造成舌强不能言,喉中痰鸣,漉漉有声,痰量多。中风痰迷心窍证。这里侧重风痰了。所以南星可以祛风燥湿化痰。和半夏相配,竹茹可以清化热痰,这个方里又有枳实来降气,导滞降气。人参、菖蒲配合,益气开窍,所以这个方以涤痰开窍为主。治疗中风痰迷心窍证。也是一张传统的一个名方。

第16章祛痰剂-燥湿化痰:二陈汤、茯苓丸、温胆汤

温 胆 汤  ▲▲
〖方源〗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 半夏 汤洗七次 竹茹 枳实 麸炒去瓤 各二两 [各6g]    橘皮 三两 [9g] 去白
     白茯苓 一两半 [4.5g]                  甘草 炙 一两 [3g]
〖用法〗 上锉为散,每服四大钱[12g],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个,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方歌〗 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姜枣,
     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热扰。

〖主治〗 胆郁痰扰证。
    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呕吐呃逆,癫痫等证。
〖功用〗 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病机分析〗

  邪─→胆腑─→导致胆虚─→胆为甲木,其象应春;胆虚有邪即不能遂其生长发陈之令─┐
         │ │                             │
         │ │              土得木而达,土因木郁而不达矣←┘
         │ │
         │ │               ┌→呕吐呃逆
         │ │        土不达痰涎易生┤
         │ │               └→癫痫
         │ │
         │ └→胆与肝相为表里,肝藏魂,夜卧则魂归于肝
         │
         │   胆有邪波及肝─→失眠多梦
         │
         └→胆虚易惊,虚烦不宁。
胆气不足胆胃不和胆为邪扰,胆怯易惊,心烦不眠
情志不遂、气郁生痰痰浊上逆
头眩心悸
呕恶呃逆
虚喘、苔白腻,脉弦滑
       温胆汤是常用方,从整个温胆汤组成来看,由于二陈汤加枳实、竹茹以后,偏凉,但凉性不是很重,是偏一点凉。那它怎么叫温胆呢?有的解释这个温,认为这个温是“和”的意思,是一种协调平衡的意思。前面讲“和”法时曾经提到过,“和”字在古代,是协调平衡的意思,是一个哲学名词。
    “温”,人们过去概念,一年四季寒热温凉,认为“温”是人们生活最好、最理想的温度,这种状况。不等于寒热温凉你找一个中介点,一点温度没有,不是这个。而温是最适合的词。所以最平衡协调里想这个状况。张仲景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药和之,“温”“和”,这里的温,有和(调和)的意思。
      温胆汤通过祛痰,调和胆胃。所以从病机来说,主治证候病机说它“胆郁痰扰证”。
      情志不遂,引起胆气郁滞,有一定的精神因素。
      气机郁滞,气郁就生痰,痰阻滞中焦,胆胃不和,胆位之气上逆。胆胃这两者,在这个证候形成当中,往往是相互影响的。“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和情志这些有一定关系。情志影响,肝气不舒,胆气也可以郁滞。胆郁以后,气机不畅,气滞生痰,这里气郁生痰了。
       痰阻滞,胃气可以不和,所以临床表现,胆为痰扰,痰浊上逆,胆胃不和反应。
       胆怯易惊,往往心中容易惊恐,所以容易惊醒,加上胆郁之后气郁生痰,痰气郁滞化热,有一定的痰热,痰热扰乱心神,可以心烦不眠,所以这个方常用来治失眠。痰热型失眠。

       对胃而言,脾为生痰之源,痰浊之气上逆,引起上部,痰气上逆,头眩心悸,呕恶(呕吐恶心),呃逆,都是胃气上逆。当然这个方可以用于痰证,如果属于胆郁痰扰这一类,痰热类型的癫痫,它也通过清化痰热可以治疗。所以主治看起来涉及比较复杂。有情志方面的胆怯易惊,心烦不眠,有痰气上逆引起的头眩心悸,呕恶,呃逆,以及癫痫这一类。
       舌脉,舌苔白腻,脉弦滑。苔白腻说明痰量较多,脉弦滑,既有痰湿的问题,痰湿为患,又有气机郁滞,肝胆气机郁滞,所以温胆汤证,并不是一定以咳痰为它主治证候。但痰是它的致病之因。是一种胆郁痰扰,胆气上逆,胆胃不和这种证候。
       证候分析集中反映在以无形之痰为患。有形之痰,往往是以从肺咳出来,随着肺气上逆,咳嗽,咳出的排泄物为主。无形之痰是在证候反应上。所以我们这里所提到的,胆郁痰扰,引起胆怯易惊,心烦不眠。以及呕恶呃逆,头眩心悸,癫痫,这些都属于一种无形之痰为主的范围。所以这个温胆汤在临床用得比较广泛,对于痰热引起有形之痰也有作用。但临床上更多的应用用于无形之痰。
半夏燥湿化痰(辛温)
竹茹偏寒,清热化痰,利胆和胃
陈皮理气化湿
枳实行气,降气,导滞,清热
茯苓健脾治疗生痰之源,渗湿化痰
佐2生姜调和脾胃,配半夏相须相制
大枣和甘草联用,调和脾胃
佐使甘草调和药性
       温胆汤仍然是在燥湿化痰二陈汤的基础上发展来的。竹茹偏寒凉,可以清热化痰,同时它又利胆、和胃。所以对于胆胃不和这种偏于痰热的比较适宜。半夏竹茹连用之后,加上后面加了枳实,全方就偏凉。
       臣药是陈皮和枳实,陈皮理气化湿,和半夏相配,体现了治痰先治气,气行痰自消这个原理。是治痰的一个常用配伍组合。枳实可行气、降气,可以导滞,也有清热作用。和竹茹相配,对于全方清化痰热、消痞、导滞,有协助作用。
       佐药茯苓,仍然是二陈汤原方里的含义,茯苓在这里,一个健脾治疗生痰之源,一个渗湿,协助半夏的燥湿,增加化痰力量。脾为生痰之源。一方面茯苓还擅长于平冲逆逆,降水气之上逆。在这里,刚才证候分析我们分析到,它涉及到一个痰气凌心,痰气上逆凌心,上干清阳,头晕目眩,心悸。所以茯苓这个平冲降逆,有助于和竹茹、枳实配合,有助于能够降痰气,它治疗很多精神系统疾病,也是靠的这个机理。
       生姜大枣调和脾胃,生姜配合半夏,两个既有相须,有助于和胃降逆,有助于化痰。又能够相制,消除半夏的一些毒性,大枣能够补脾,和甘草联用,主要能够补脾胃,考虑脾为生痰之源。而且防止温燥之品伤中焦,这是甘草又可以作为使药,调和药性。
       整个方体现了理气化痰,和胃利胆,过去很多教材也提到了,理气化痰,清胆和胃。这要看你的用量把握,如果使这个方凉性突出,治疗痰热,现在临床用的很多。用它清化痰热为主。那就竹茹、枳实量增大。这是灵活运用的范畴了。

临床运用
1.
辨证要点(使用基本依据)本方治证为湿痰微有化热之象。以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或略数为证治要点。心烦不寐,眩悸呕恶。
      心烦不寐,用来反应一个精神方面疾患的一个代表,痰热扰心造成心烦不寐,痰热随着痰气上逆,眩悸呕恶,也是痰气上逆,造成眩晕、心悸、呕吐、恶心。痰气上逆,胃气不和,苔白腻,脉弦滑。这是反映白腻,痰湿较重。弦滑反应的是既有胆胃不和这种痰浊内涌。
2.随证加减
  • 心热烦盛,加黄连(加黄连,这个名称就叫黄连温胆汤)、栀子、豆豉(栀子豉汤,有助清热,宣发解除胸中的烦热)
  • 失眠(痰热扰心),加琥珀粉、远志(安神药)
  • 惊悸,加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
    温胆汤用于治惊悸,用得很多,报导很多,镇惊安神。
  • 呕吐恶逆,加苏叶或梗、枇杷叶、旋覆花
    胃气上逆比较突出,大剂量苏叶是解表发散,中等剂量往往侧重在理气。小剂量可以解郁。在此,苏叶用中等剂量,或者用苏梗,它主要可以理气、和胃。枇杷叶是降气的药,能够降肺气,也有和胃作用。旋覆花,前面在张仲景的经方旋覆代赭汤里,曾经讨论过,旋覆花擅长于降胃气之上逆。这在旋覆代赭汤里大家可能还记得,它可以治疗噫气不足,心下痞,噫气不足,也就是胃气上逆。在这里,如果痰浊停滞,引起痰气上逆,造成胃气不和,呕吐、呃逆,可以进行这样的加味。
  • 眩晕,加天麻、钩藤;
    眩晕突出,痰浊上犯引动风邪,这也是内风的一类,加天麻可以平肝熄风,钩藤也是熄风的要药。这在前面治风剂我们讨论过天麻钩藤饮。是以天麻、钩藤为君药的。天麻钩藤饮治疗现代高血压的头痛、眩晕、失眠。也是利用这两味药的熄风作用。所以如果痰浊上逆,引起动风,那我们可以两个结合,解除这个风痰问题。
  • 癫痫抽搐,加胆星、钩藤、全蝎。
    癫痫一般认为和风痰有关。癫痫、抽搐和风痰有关。可以加擅长于清热化痰、祛风痰的胆星、钩藤、全蝎。全蝎还能有比较强的镇惊作用。
       这是临床较多的使用,当然这是一些举例,临床应用的报导,可以说温胆汤非常多。报导各种各样的怪病,充分体现了治疗无形之痰这个方面的特点。而且体现了怪病多痰。

3.适用于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美尼尔综合症、妊娠呕吐等属痰热内扰与胆胃不和者。


  《成方便读》:“胆为清净之腑,无出无入,寄附于肝,又与肝相为表里,肝藏魂,夜卧则魂归于肝,胆有邪,岂有不波及于肝哉?且胆为甲木,其象应春,今胆虚即不能遂其生长发陈之令,于是土得木而达者,因木郁而不达矣。土不达则痰涎易生,痰为百病之母,所虚之处,即受邪之处,故有惊悸之状。此方纯以二陈、竹茹、枳实、生姜,和胃豁痰,破气开郁之品,内中并无温胆之药,而以温胆名方者,亦以胆为甲木,常欲其得春气温和之义耳。”
〖附方一〗 十味温胆汤(《世医得效方》)
组成:半夏 汤洗七次      枳实 去瓤切, 麸炒       陈皮 去白各三两[各9g]
   白茯苓 去皮,两半[5g]   大远志 去心,甘草水煮,姜汁炒 北五味子、熟地黄 酒炒
   条参 各一两[各3g ]    粉草 五钱[2g]   酸枣仁 微炒[2g]
用法:上锉散,每服四钱[12g],水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不以时服。
功用:化痰宁心。
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悸烦闷,坐卧不安等。
[本方特色]
  十味温胆汤即《三因方》温胆汤减去清胆和胃的竹茹,加入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的人参、熟地、五味子、酸枣仁、远志而成,故本方无清热之功,而增补养心神之力,组成化痰宁心的方剂,适用于痰浊内扰,心胆虚怯,神志不安诸证。



茯 苓 丸
〖方源〗 《医门法律》:本治臂痛。其《指迷方》中云:有人臂痛不能举,手足或左右时复转移,由伏痰在内,中脘停滞,脾气不流行,上与气搏;四肢属脾,脾滞而气不下,故上行攻臂,其脉沉细者是也。
〖组成〗 半夏 二两 [9g]   茯苓 一两 [6g]   枳壳 麸炒去瓤, 半两 [3g]   风化朴硝 一分 [3g]
〖用法〗 上为末,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生姜汤下。
〖方歌〗 指迷茯苓丸半夏,风硝枳壳姜汤下,
     中脘停痰肩臂痛,气行痰消痛自罢。

〖主治〗 痰停中脘证两臂疼痛,手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疲软,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沉细或弦滑等。
〖功用〗 燥湿行气,软坚化痰。
〖证属〗 痰停中脘
 君 半夏 燥湿除痰
 臣 茯苓 渗湿化痰

   ┌ 枳壳 行气,宽肠中之气,水饮上泛溢于手臂,故以此下行肺气
   │
   │
 佐 ┼ 朴硝 软坚润燥,使结滞之伏痰消解而下泄
   │
   │
   └ 姜汁糊丸 姜汤送下,取其开胃化痰,亦制半夏之毒

运用
1.本方主治属湿痰为病。以舌苔白腻,脉沉细或弦滑为证治要点。
2.用于臂痛或肢节肿痛,可加通络活血之品,如桑枝、地龙等。用治咳嗽痰稠时,可酌加海蛤、瓜蒌等。
3.慢性支气管炎、上肢血管性水肿等属湿痰者,可加减用之。
注意事项
“伏痰在内,中脘停滞,脾气不流行,上与气搏,四肢属脾,脾滞而气不下,故上行攻臂。”此种臂痛,切不可以风湿论治,老误用风药,则贻误病机,徒伤正气,唯以祛痰为要。
文献
《成方便读》:“夫痰之为病,在腑者易治,在脏者难医,在络者更难搜剔。四肢者皆禀气于脾,若脾病不能运化,则痰停中脘,充溢四肢,有自来矣。治之者,当乘其正气未虚之时而攻击之,使脘中之痰,去而不留,然后脾复其健运之职,则络中之痰,自可还之于腑,潜消默运,以成其功。故方中以半夏化其痰,茯苓行其湿,枳壳破其气,而以姜汁开之,芒硝下之。用法之周到,佐使之得宜,其痰有不去者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