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住这些话你就是名中医了

 负鹏载舟 2016-02-11

记住这些话你就是名中医了

山坡堆云的博客

 

来之医术人生

止咳常用麻黄 (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

缩尿益智桑蛸 (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胜在平和)

疏肝莫忘麦芽 (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

闭经还须归芍 (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

崩漏海蛸茜草 (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无论内伤、外伤,只要涉及到器质性损伤病变,都可用三七,包括自身免疫造成的损伤。 同时配合引经归经药使用。

久病必瘀

十年前,我院一名老中医给自己老慢支开中药方的时候,用了丹参和当归,我当时不解,问及老医生的时候,他就说了这四个字,很受用。

其实,现在在临床上遇到一些长时间的疑难病症的时候,我就会尝试去观察患者有无血瘀的征象,如果有,用活血的中药或放血疗法,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久病必虚

久病必瘀

久病及肾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久病入络

百病挟痰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

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脾气喜升 胃气喜降

脾喜燥而恶湿

怪病多由痰作祟,

治痰无需只祛痰,

贵在治气以为要,

气顺则津液自行,

绝其源泉痰即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百病生于气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久病先针足三里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用药古人名言

1.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

--------清?程杏轩《医述?卷八》--------

2.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

--------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3.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

--------清?高鼓峰--------

4.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
--------清?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5.荆芥最散血中之风。

--------清?汪昂《医方集解》--------

6.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

--------清?汪昂《医方集解》--------

7.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8.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9.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

--------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10.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

--------清?王旭高《医学当言》-------





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

外湿表散,内湿宜淡渗。

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荣则不痛,不荣也痛。



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凉药,必带表散。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宜补肾以引其归脏

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胁痛)

《经》曰:溲而便脓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平治权衡,察脉之浮沉;

去菀陈座者,疏涤肠胃也;开鬼门、洁净府者,发汗、利小便也。

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补肝,宜降气

(痿)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经曰:“治痿独取阳明。”

《医法圆通》:治癫贵于养心,兼于行痰;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济世新编》:大抵狂为痰实,癫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顺气,清火平肝。

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阴阳虚者,须培肾元,以阴阳蓄于肾也;
气血虚者,须调脾胃,以气血生于脾胃也。

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

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滋肾水即以荣肝木;泻肝火即以安肾水。

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切脉之法,心空为宗。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

脾脏宜补则健;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

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

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宜补脾阴者,虽石膏、知母转能开胃。

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宜散。

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见黑既止。

血之失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阴之不升也。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

水系有形之饮;湿为无形之邪。

湿为重浊 有质之邪;

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

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气不运。

燥邪辛润以开之;湿邪辛淡以开之。

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成寒。

阴虚者能发热,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阳虚者能发热,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

脉和缓者,元气之来也;脉强峻者,邪气之至也。

熟读而精灵自启,思深而神鬼可通。 —李士材

尊古而泥古,进退皆榛芜;尊古而不泥古,无路可有路。 —《北方医话》

古人用药立例,指引迷途耳。因例达变,在后人推广之也。 —《汪石山医学全书》

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不善医者,小心与大胆均误也。 —《古今医案按/俞按》

理不必深,但期征实;论不必高,但求适用。 —《周学海医学全书》

暑有阴阳之分。尿有赤浊之别。
 病人不忌口,医生白动手

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欲求南风,先开北牖。

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

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大凡气香者,皆不利于气虚证;味辛者,多不利于见血证,所当慎也;

治火切不可久任寒凉之品,重伤脾胃,便不可救。

益阴宜远苦寒,益阳宜防增气,祛风勿过燥散,消暑毋轻下通。



上越之阳,起于肝木,而沧陷之阳,处于脾胃。 —《张聿青医案》

阳本上升,阴从下吸则降。阴本下降,阳从上挈则升。阳降,则为蒸变化生之源,阴升则为滋养濡润之助。 —《张聿青医案》

宣一身之气化,务在轻清,通六腑之机窍,端在滑利。 —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阳气下陷者,举而扬之;阴气不降者,抑而降之。 —《医贯》

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门户不闭。 —《医宗必读》

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医学衷中参西录》

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 —《吴医汇讲》

少火宜升,壮火宜降。壮火降而而少火升,气得升而血得养,三焦皆受益矣。—《医方集解》。

1. 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息以敬,心火自足;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寿世青编》

2. 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同上)

3. 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入门》

4. 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折肱漫录》

5. 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老老恒言》

6. 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

老年唯借火化,磨运易而输精多。——(同上)

7. 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医学入门》

8. 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景岳全书》

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浅,以出入主其外。

内伤之病,多归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有触心动为惊,无触心动为悸.

治病先调气,久病要开郁.诸病寻痰火,痰火生异证,腑病责脏用,脏病则腑用.

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二阳之病发心脾.

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亡血家无汗.

胃中热则杀谷,胃中寒则腹胀.甘温除大热.

湿热之症,阳明必见太阴.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因于气.久病有瘀,怪病有痰.

早上头痛属气虚.晚上头痛属血虚.

久病阴火上炎,则津液生痰不生血,补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汗出不解,非风即湿,复杂做事,简单做人!

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病不许治,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血不利则病水

痛而不肿曰风,肿而不痛曰湿,又痛又肿曰风湿。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激励我精求方术。

俱视独见,无与众谋。 —告诉我仔细地诊察,肯定地判断。

凡治脾胃.当以调肺气.交心肾为先. —清.唐大烈

六淫之速,莫过风、火。(牢记此句,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或许有用)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翼匮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
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
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
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症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症瘕类》
症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
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张子和《儒门事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程杏轩《杏轩医案》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 扁鹊 见《医述》--------
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 孙思邈--------
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
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
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苟同,始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万全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明 孙一奎《赤水玄珠》--------
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
--------近代 冉雪峰--------
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
——《灵枢·终始篇》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清·叶天士
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
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
——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
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
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张子和《儒门事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程杏轩《杏轩医案》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 扁鹊 见《医述》--------
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 孙思邈--------
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
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
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苟同,始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万全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明 孙一奎《赤水玄珠》--------
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
--------近代 冉雪峰--------
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
——《灵枢·终始篇》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清·叶天士
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
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
——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
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
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 <<针灸大成>>
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鲁迅
李汉彪师傅传草药辨认秘诀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
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拨毒功.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灵枢·营卫生会篇》
中医辩证
辨舌质可验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
病不应脉,当思其病;脉不应病,当思其脉;药
不应病,当思其药。
--------清.杭世骏--------
证虽重而门类明白者,不须诊脉亦可议方,证虽
轻而题目未定者,必须仔细察脉。
--------明.李榳《医学入门》--------
湿病在表,一身尽痛;湿病在裏,一身不痛。
--------明.汪昂《医方集解》--------
热在上焦,咽乾口糜;热在中焦,心烦口渴;热
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榳《医学入门》--------
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
--------清.程杏轩《医述》--------
卫虚则外寒而栗,营虚则内热而咳;营虚则咳伤
肺而唾腥;卫虚则寒入脾而吐涎沫。
-------《医述》--------
逢节发病,必非议补之时。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脉病人不病则病重,人病脉不病则病轻。
--------清.王孟英《王氏医案译注》--------
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须辨兼症,徐洄溪谓有一症
不具,即需审慎者,固难为见病治病、知常不知
变者道也。
--------清.费绳甫《孟河费氏医案》--------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翼匮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
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
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
本相反不相符者,
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症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症瘕类》
症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
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张子和《儒门事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程杏轩《杏轩医案》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 扁鹊 见《医述》--------
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 孙思邈--------
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
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
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苟同,始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万全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明 孙一奎《赤水玄珠》--------
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
--------近代 冉雪峰--------
 
 
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
——《灵枢·终始篇》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清·叶天士
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
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
——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
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
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 <<针灸大成>>
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鲁迅
李汉彪师傅传草药辨认秘诀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
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拨毒功.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灵枢·营卫生会篇》
中医辩证
辨舌质可验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
病不应脉,当思其病;脉不应病,当思其脉;药
不应病,当思其药。
--------清.杭世骏--------
证虽重而门类明白者,不须诊脉亦可议方,证虽
轻而题目未定者,必须仔细察脉。
--------明.李榳《医学入门》--------
湿病在表,一身尽痛;湿病在裏,一身不痛。
--------明.汪昂《医方集解》--------
热在上焦,咽乾口糜;热在中焦,心烦口渴;热
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榳《医学入门》--------
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
--------清.程杏轩《医述》--------
卫虚则外寒而栗,营虚则内热而咳;营虚则咳伤
肺而唾腥;卫虚则寒入脾而吐涎沫。
-------《医述》--------
逢节发病,必非议补之时。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脉病人不病则病重,人病脉不病则病轻。
--------清.王孟英《王氏医案译注》--------
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须辨兼症,徐洄溪谓有一症
不具,即需审慎者,固难为见病治病、知常不知
变者道也。
--------清.费绳甫《孟河费氏医案》--------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仰止弥高,钻之弥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取法乎中,得法乎下
上医医人,中医医病,下医害命?
上医医国, 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上医医无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
上医医未病之病,
中医医欲病之病,
下医医已病之病。
大医精诚
 
中国医学名言名句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 
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氣聚則塞,氣散則通 
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氣 
--金翼匱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 
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
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
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
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
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
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癥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癥瘕类》
癥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癥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
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
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张子和《儒门事亲》
简明中医方剂

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
    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四、哮证
    1.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七、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
    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八、痰饮
    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
    2.悬饮
    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十枣汤控涎丹
    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气汤、泻白散
    3)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肾气丸
    九、自汗、盗汗
    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
    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桂枝汤
    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
    十、血证
    1.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
    2.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
    3.尿血
    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
    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十一、心悸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
    3)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
    十二、胸痹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
    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
    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
    十三、不寐
    1.实证
    1)肝郁化火: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
    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汤
    2.虚证
    1)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朱砂安神丸
    2)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归脾汤
    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
    十四、厥证
    1.气厥
    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
    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
    2.血厥
    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
    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
    3)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
    十五、郁证
    1.实证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解郁和胃-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3)气滞痰郁: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厦厚朴汤
    2.虚证
    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滋水清肝饮
    十六、癫狂
    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
    3)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
    4)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
    十七、痫证
    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
    2)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3)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大补元煎、六君子汤
    十八、胃痛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
    2)饮食停滞:消食导滞-保和丸
    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
    4)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理气-失笑散合丹参饮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十九、噎膈
    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启膈散
    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五汁安中饮
    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
    二十、呕吐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
    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
    二十一、呃逆
    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丁香散
    2)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呕-竹叶石膏汤
    3)气机郁滞:顺气降逆-五磨饮子
    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理中汤
    5)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益胃汤
    二十二、泄泻
    1)湿热内盛: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
    2)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保和丸
    3)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4)脾胃虚弱:健脾益胃-参苓白术散
    5)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二十三、痢疾
    1)湿热痢:清热解毒、调气行血-芍药汤加银花
    2)疫毒痢:清热凉血解毒-白头翁汤
    3)寒湿痢:温化寒湿-胃苓汤
    4)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真人养脏汤
    5)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连理汤
    二十四、腹痛
    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大承气汤
    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4)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
    二十五、便秘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
    3)虚秘:
    气虚:益气润肠-黄芪汤
    血虚:养血润燥-润肠丸
    二十六、胁痛
    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肝阴不足:养阴柔肝-一贯煎
    二十七、黄疸
    1)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通腑-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阴黄:健脾和胄、温化寒湿-茵陈术附汤
    4)急黄:清热解毒、凉营开窍-犀角散加减
    二十八、积聚
    1)肝气郁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逍遥散
    2)食滞痰阻:导滞通便、理气化痰-六磨汤
    3)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
    4)瘀血内结:祛瘀软坚、兼调脾胃-膈下逐瘀汤
    二十九、鼓胀
    1)气滞湿阻:疏理肝气、行湿散满-柴胡疏肝散、胃苓汤
    2)寒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
    3)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茵陈蒿汤
    4)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行水-附子理中丸、五苓散
    三十、头痛
    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
    4)肝阳头痛: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
    5)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大补元煎
    6)血虚头痛:养血为主-加味四物汤
    7)痰浊头痛: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
    8)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活血汤
    三十一、眩晕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天麻钩藤饮
    2)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
    3)肾精不足:
    阴虚:补肾滋阴-左归丸
    阳虚:补肾助阳-右归丸
    4)痰浊中阻: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半夏天麻白术汤
    三十二、中风
    1.中经络
    1)络脉空虚、风邪入中:祛风、养血、通络-大秦艽汤
    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
    2.中脏腑
    1)阳闭:清肝熄风、辛凉开窍-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
    2)阴闭:豁痰熄风、辛温开窍-苏合香丸
    3.脱证:益气回阳、救阴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
    4.后遗症
    1)半身不遂:
    ①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补气活血、通经活络-补阳还五汤
    ②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平肝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
    2) 语言不利:
    ①风痰阻络、舌强语謇:祛风除痰、宣窍通络-解语丹, 
    ②肾虚精亏、音暗失语、心悸:滋阴补肾利窍-地黄饮子
    3)口眼涡斜:祛风、除痰、通络-牵正散
    三十三、痉证
    1)邪壅经络:祛风散寒、和营燥湿-羌活胜湿汤
    2)热甚发痉:泄热存津、养阴增液-增液承气汤
    3)阴血亏虚:滋阴养血-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4)刚痉:解肌发汗、益阴养津-葛根汤
    5)柔痉:疏风解表、和营养津-瓜蒌桂枝汤
    三十四、疟疾
    1)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柴胡截疟饮
    2)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
    三十五、水肿
    1)风水泛滥: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饮子
    5)脾阳虚衰:温运脾阳、以利水湿-实脾饮
    三十六、淋证
    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
    2)血淋:
    实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虚证: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知柏地黄丸
    3)尿浊湿热内蕴:清热化湿-程氏萆解分清饮
    三十七、癃闭
    1)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
    2)肺热壅盛:清肺热、利水道-清肺饮
    3)肝郁气滞:疏调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
    4)尿路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挡丸
    三十八、腰痛
    1)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
    2)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身痛逐瘀汤
    3)肾虚腰痛:
    偏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
    偏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
    三十九、消渴
    1)上消: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2)中消: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3)下消:
    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温阳滋肾固摄-金匮肾气丸
    四十、痹证
    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
    2)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乌头汤
    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4)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桂枝汤
    四十一、痿证
    1)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肺生津-清燥救肺汤
    2)湿热浸淫、气血不运:清热利湿、通利筋脉-加味二妙散
    3)脾胃亏虚、精微不运:补脾益气、健运升清-参苓白术散
    4)肝肾亏损、髓枯筋痿: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
    四十二、内伤发热
    1)肝郁发热:疏肝解郁、清肝泻热-丹桅逍遥散
    2)瘀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3)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
    4)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
    5)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四十三、虚劳
    1.气虚
    1)肺气虚-补肺汤
    2)脾气虚-加味四君子汤
    2.血虚
    1)心血虚-养心汤
    2)肝血虚-四物汤
    3.阴虚
    1)肺阴虚-沙参麦门冬汤
    2)心阴虚-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益胃汤
    4)肝阴虚-补肝汤
    5)肾阴虚-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拯阳理劳汤
    2)脾阳虚-附子理中丸
    3)肾阳虚-右归丸
    中医外科学
    第一单元 疮疡
    一. 疮疡
    暑疖
    1.内治: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加味
    2.外治:
    1)初期:千捶膏黄金散玉露散
    2)珠疖:清黛散
    3)成脓:切开排脓
    4)溃后:九一丹.太乙膏贴
    5)并发湿疮:清黛散
    疖病
    1.内治:祛风清热利湿─防风通圣散
    2.外治:千捶膏.三黄膏
    二. 疔疮
    颜面疔
    1.内治: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2.外治:
    1)初期:箍毒消毒─玉露散.千捶膏
    2)中期:提脓祛腐─九一丹.八二丹.玉露膏.千捶膏
    3)后期:生肌收口─太乙膏.红油膏.
    红丝疔
    1.外治:
    1)初起:太乙膏掺红灵丹
    2)成脓:切开引流
    3)溃后:八二丹.九一丹药.红油膏
    4)脓尽:生肌散.白玉膏
    三. 痈
    颈痈
    1.内治:散风清热.化痰消肿─牛蒡解肌汤.银翘散
    2.外治:
    1)初起:金黄膏
    2)溃后:八二丹.金黄膏.红油膏
    3)脓尽:生肌散.白玉膏
    四. 丹毒
    1.内治:凉血清热.解毒化瘀
    1)头面者:─普济消毒饮
    2)胸腹腰胯者:─龙胆泻肝汤.化斑解毒汤
    3)下肢者:─萆解渗湿汤合五神汤
    4)新生儿丹毒.毒邪内攻者:─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五. 发
    锁喉痈
    1.内治:
    1)初起:.散风清热.化痰解毒─普济消毒饮 
    2)溃后:清养胃阴─益胃汤
    2.外治:玉露散.双柏散
    有头疽
    1.内治:
    1)初期.溃脓期:和营托毒.清热利湿─仙方活命饮
    2)阴虚火毒炽甚:─竹叶黄芪汤
    3)气血两虚不能透毒外出者:─托里消毒散
    4)收口期:气血两虚:─十全大补汤
    2.外治:
    1)初期:金黄膏.千捶膏
    2)溃脓期:八二丹.金黄膏
    3)收口期:白玉膏.生肌散
    六. 无头疽
    附骨疽
    1.内治:
    1)初起:清热化湿.行瘀通络─黄连解毒汤合五神汤
    2)成脓:清热化湿.和营托毒─黄连解毒汤合五神汤
    3)溃后:气血两虚者:调补气血.清热化湿─十全大补汤.托里消毒散.
    2.外治:
    1)初起:金黄膏.玉露散
    2)成脓:切开引流
    3)溃后:七三丹.八二丹.红油膏.冲和膏
    七. 走黄与内陷
    1.走黄:凉血清热解毒
    2.内陷:
    1)火陷:凉血清热解毒.养阴清心开窍
    2)干陷:补养气血.托毒透邪.清心安神
    3)虚陷:脾肾阳衰:温补脾肾.
    八. 瘰疬
    1.内治: 
    1)初期:疏肝养血.健脾化痰─逍遥散合二陈汤
    2)中期:疏肝养血.健脾化痰.托毒透脓─逍遥散合二陈汤
    3)后期:滋肾补肺—六味地黄丸
    2.外治:
    1)初起:冲和膏.阳和解凝膏
    2)中期:冲和膏.阳和解凝膏
    3)后期:七三丹.八二丹.红油膏.白玉膏.生肌散
    九. 流痰
    1.内治:
    1)初期:益肾温经.散寒化痰─阳和汤
    2)中期:扶正托毒─透脓散
    气血两虚者:调补气血─人参养营汤
    阴虚火旺者:养阴除蒸─清骨散
    2.外治:
    1)初期:阳和解凝膏
    2)中期:切开引流
    3)溃后:五五丹.
    第二单元 乳房疾病:
    一. 乳痈
    1.内治:
    1)初起:疏肝清热.通乳消肿─瓜蒌牛旁汤
    2)成脓:清热解毒托里─透脓散
    3)溃后:排脓托毒─四妙汤
    2.外治:
    1)初起:金黄散.玉露散
    2)成脓:金黄散.金黄膏
    3)溃后:八二丹.九一丹.金黄膏
    4)脓尽:生肌散.生肌玉红膏.
    二. 乳癖
    1.内冶:
    1)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开郁散
    2)冲任失调者─二仙汤.小金丹
    2.外治:温阳活血.化痰软坚阳和解凝膏
    三.乳疬
    1.内冶:
    1)肾阳虚者:温阳化痰─右归丸合小金片
    2)肾阴虚者:滋阴化痰─左归丸合小金片
    2.外治:参照乳癖.
    三. 乳腺增生病
    1.内治:
    1)肝郁痰凝治: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蒌贝散.六神全蝎丸
    2)冲任失调:调理冲任.温阳化痰─二仙汤合四物汤.合十全大补汤
    2.外治:阳和解凝膏.
    四. 乳衄
    内治:
    1)肝火偏旺:疏肝解郁.清热凉血─丹栀逍遥散
    2)脾虚失统:健脾养血─归脾汤.
    五. 乳岩
    1.情志郁结: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神效栝蒌散合开郁散
    2.冲任失调:调理冲任.理气散结─二仙汤合开郁散
    3.毒蕴溃烂:解毒扶正─化岩汤
    4.气血虚弱:调补气血─归脾汤
    第三单元 瘿
    一. 气瘿
    内治:疏肝理气.解郁消肿─四海舒郁丸
    二. 肉瘿
    内治:理气解郁.化痰软坚─海藻玉壶汤
    三. 石瘿:
    内治:化痰软坚.开郁行瘀─海藻玉壶汤
    第四单元 皮肤病:
    一. 热疮
    1.内治:
    1)风热毒盛者:疏风清热解毒─辛夷清肺饮
    2)湿热重者: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阴虚内热者:养阴清热.解毒利湿─增液汤
    2.外治:青吹口油膏
    二. 缠腰火丹
    1.内治:清肝火.利湿热─龙胆泻肝汤
    皮疹消退后.皮肤仍刺痛者:疏肝理气.活血.重镇止痛─逍遥散.
    2.外治:玉露膏.双柏散.三黄洗济.解毒洗济.颠倒散
    水疱破后:青黛膏
    三. 疣
    1.内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平肝潜镇─马齿苋合剂
    2.外治: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掌趾疣丝状疣.
    四. 癣
    头癣
    白秃疮肥疮
    外治:一扫光或雄黄膏
    手足癣
    鹅掌风
    外治:
    1)潮红湿润者:雄黄膏或皮脂膏
    2)水疱为主者:用二号癣药水或复方土槿皮酊外搽
    3)粗糙皲裂者:用枫油膏外搽
    脚湿气(水疱型.糜烂型.脱屑型)
    1.内治:清热利湿─萆解渗湿汤合五神汤
    2.外治:
    1)脱屑型和水疱型:一号癣药水.复方土槿皮酊.藿黄浸剂
    2)脱屑干燥或有皲裂者:雄黄膏
    3)有脓疱者:青黛膏
    4)糜烂型:皮脂膏.雄黄膏
    圆癣
    外治:二号癣药水.一号癣药水.颠倒散
    皮损有糜烂.疼痛者:雄黄膏.二号癣药水.一号癣药水
    紫白癜风
    外治:密陀僧散干扑.二号癣药水或10%土槿皮酊外搽.
    五. 疥疮
    1.内治:疏风清热利湿─消风散合黄连解毒汤
    2.外治:硫磺软膏.一扫光.雄黄膏.
    六. 接触性皮炎
    1.内治:清热解毒.利湿
    1)上部者: ─消风散
    2)下部者: ─龙胆泄肝汤
    3)严重者: ─普济消毒饮或清瘟败毒饮
    2.外治:
    1)潮红.丘疹者:三黄洗济外搽,用青黛散
    2)肿胀.糜烂.流滋较多者:用10%黄柏溶液湿敷
    3)糜烂.结痂者:青黛膏或清凉油乳剂外搽
    七. 湿疮
    1.内治:
    1)湿热证: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萆解渗湿汤.二妙丸
    湿重于热者:宜健脾利湿.佐以清热─除湿胃苓汤
    2)血虚风燥证:宜养血祛风.消热利湿─四物汤合萆解渗湿汤
    2.外治:
    1)急性者:10%黄柏溶液.青黛散
    2)亚急性者:三黄洗剂.黄柏霜
    3)慢性者:外搽青黛膏或皮枯膏
    婴儿湿疮
    1.内治:疏风清热利湿─消风导赤汤
    2.外治:
    1)湿性者:青黛膏.黄连油
    2)干性者:三黄洗剂.黄柏霜
    八. 药物性皮炎
    1.内治:
    1)风热证:祛风清热─消风散
    2)湿热证:清热利湿─萆解渗湿汤
    3)血热证:凉血.清热利湿─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4)火毒证:清营解毒.养阴泄热─清营汤
    5)气阴两伤证:益气养阴.清热.健脾和胃─增液汤合益胃汤.
    2.外治:三黄洗剂.青黛散
    九. 瘾疹
    1.内治:
    1)风寒证:疏风散寒.调和营卫─桂枝汤或麻黄桂枝汤
    2)风热证:疏风清热─消风散
    3)肠胃实热证:疏风解表.通腑泄热─防风通圣散合茵陈蒿汤
    4)气血两虚证:调补气血─八珍汤
    5)冲任不调证:调摄冲任─四物汤合二仙汤
    十. 牛皮癣
    1.内治:
    1)风湿热证:疏风清热.利湿─消风散
    2)血虚风燥证:养血祛风.润燥─四物汤
    2.外治:
    1)风湿热证: 三黄洗剂
    2)血虚风燥证:二号癣药水外搽
    十一. 白庀
    1.内治:
    1)血热证:凉血清热─犀角地黄汤.凉血地黄汤
    2)湿热蕴积证:清热利湿.和营通络─萆解渗湿汤
    3)血虚风燥证:养血祛风.润燥─四物汤合消风散
    4)火毒炽盛证:凉血.清热.解毒─清营汤
    十二. 粉刺
    1.内治:
    1)肺经风热证:疏风宣肺.清热─枇杷清肺饮
    2)肠胃湿热证:清热化湿.通腑─茵陈蒿汤
    3)脾失健运证: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
    2.外治:颠倒散洗剂.痤疮洗剂外搽
    十三. 多形性红斑
    1.内治:
    1)风寒证:和营祛寒─桂枝汤
    2)风湿热证:疏风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合消风散
    3)火毒证: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普济消毒饮
    2.外治:
    1)皮肤糜烂者:三黄洗剂外搽.青黛膏
    2)粘膜糜烂者:青吹口散吹
    十四. 结节性红斑
    1.内治:
    1)疏风清热.和营利湿─四物消风饮
    2)表证解后: ─桃红四物汤
    2.外治:用金黄膏.玉露膏
    十五. 红斑性狼疮
    盘状红斑性狼疮
    1.内治:滋阴补肾─六味地黄丸
    2.外治:白玉膏
    系统性红斑狼疮
    1.内治:
    1)热毒炽盛证: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
    热毒内陷神昏者: ─加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2)阴虚火旺者: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3)气滞血瘀证:疏肝解郁.理气活血─逍遥散.血府逐瘀汤
    4)心阳不足证:益气养心─生脉散.苓桂术甘汤
    5)脾肾阳虚证:温肾壮阳.健脾利水─附桂八味丸.真武汤
    重者─参附汤
    2.外治:白玉膏.黄柏霜
    第五单元. 肛门直肠疾病
    一. 痔
    1.内治:
    实证:
    1)血热者:清热凉血─凉血地黄汤
    2)湿热下注:清利湿热─黄连丸
    虚证:
    1)养心健脾.益气补血─归脾汤.十全大补汤
    2)脱出:气虚:补气升举─补中益气汤
    血虚:补血养血─四物汤
    肿胀痒痛:清热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如神汤
    便秘:
    1)实证:通腑泄热─大承气汤
    2)虚证:润肠通便─五仁丸.麻子仁丸
    2.外治:熏洗法
    二.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1.内治:
    1)实证: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合龙胆泻肝汤
    2)虚证:养阴清热利湿─青蒿鳖甲汤与三妙丸
    2.外治:
    1)初起:实证用金黄膏.黄连膏.虚证:冲和膏
    2)成脓:切开引流
    3)溃后:九一丹纱条引流,生肌散纱条
    三. 脱肛
    1.内治:补气.升提.固摄─补中益气汤
    2.外治:苦参汤.五倍子散或马勃散
    第六单元. 男性前阴病
    一. 前列腺炎
    1.内治:
    虚证:补益法 实证:疏导法.
    1)湿热壅阻证:清利湿热─八正散.龙胆泻肝汤.大分清饮
    2)阴虚火动证:补肾滋阴.清泄相火─知柏地黄汤合萆解分清饮.
    3)肾阳不足证:温肾固精─金锁固精丸合右归丸
    4)气血瘀滞证:活血散瘀─前列腺汤
    2.外治: 湿热下注.气血瘀滞.金黄散.葱归塌肿汤坐浴
    二. 前列腺增生症
    1)肺气失宣.水道不利证:开泻肺气.清热利水─黄苓清肺饮
    2)湿热下注.膀胱涩滞证:清热化湿.通利膀胱─八正散
    3)中气下陷.膀胱失约证:补中益气.制约膀胱─补中益气汤.补元煎
    4)肾阴不足.水液不利证:滋肾养阴.清利膀胱─知柏地黄汤
    5)肾阳不足.气化无权证:
    尿闭:补肾湿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
    失禁.遗尿: ─螵蛸丸
    6)下焦蓄血.瘀阻膀胱证:活血散瘀.通利膀胱抵挡丸
    第七单元. 外科其他疾病
    一. 烧伤
    1.内治:
    1)火热伤津证:养阴清热─黄连解毒汤.银花甘草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2)阴伤阳脱证:扶阳救逆.固护阴液─参附汤合生脉散.四逆汤
    3)火毒内陷证:清营凉血.解毒─清营汤.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
    热毒传心: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4)气血两虚证:调补气血─八珍汤
    5)脾胃虚弱证:调理脾胃─益胃汤.参苓白术散
    2.外治:
    初期:清凉膏.万花油外搽.虎地酊
    中期:黄连膏.红油膏.生肌玉红膏外敷
    后期:生肌白玉膏掺生肌散外敷.黑布膏
    二. 臁疮
    1.内治:
    1)急性继发感染:清利湿热─萆解渗湿汤
    2)气阴不足:宜益气养阴─六味地黄丸
    3)肾亏疮面乌黑不痛: ─附桂八味丸
    2.外治:九一丹药.红油膏.生肌散.白玉膏
    三. 脱疽
    内治:
    1)寒湿证:温阳通脉.祛寒化湿─阳和汤.独活寄生汤.
    2)血瘀证:活血毒.止痛─四妙勇安汤.
    3)热毒证:清热解毒.止痛─四妙勇安汤.
    4)气血两虚证:补养气血─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
    5)肾虚证:
    肾阳虚:温补肾阳─附桂八味丸
    肾阴虚:滋补肾阴─六味地黄丸.知柏八味丸
    四. 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青蛇毒)
    1.内治:和营活血.清热利湿─五味消毒饮合三妙丸.
    2.外治:早期:金黄散.四黄散.双柏散
    血栓性深静脉炎(股肿)
    1)早期:湿热蕴阻.气血瘀滞:清热利湿.活血通络─通络活血方.抵挡汤
    2)后期:气虚血滞.寒湿凝滞:温阳利水.活血化瘀─阳和汤.补阳还五汤,当归四逆汤
    六. 肠痈
    1.初期:
    1)温热内蕴.气滞血瘀者:行气祛瘀.通腑泄热─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锦红片
    2)寒湿夹瘀血凝结者:疏化导滞.理气行瘀─藿香正气散合红藤煎剂
    2.酿脓期:
    积热不散.热胜热腐:通腑泄热.解毒透脓─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
    3.溃脓期:
    1)阳明腑实.热盛伤阴者:通腑排脓.养阴清热─大黄牡丹汤合增液汤
    2)阴损及阳:温阳健脾.化毒排脓─薏以附子败酱散合参附汤
    中医妇科学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1. 气虚证
    1)脾气虚证:补脾益气、固冲调经-补中益气汤
    2)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调经-固阴煎
    2. 血热型
    1)阴虚血热型:养阴清热、凉血调经-两地汤
    2)阳盛血热型:清热降火、凉血调经-清经散
    3)肝郁化热证:清肝解郁、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
    二、月经后期
    1)肾虚型:补益肾气、养血调经-大补元煎
    2)血虚型:补血养营、益气调经-人参养荣汤
    3)虚寒型:温经扶阳、养血调经-大营煎
    4)实寒型: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温经汤
    5)气滞型:理气行滞、活血调经-乌药汤
    6)痰湿型:燥湿化痰、活血调经-芎归二陈汤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1)肾虚型:补益肾气、养血调经-固阴煎
    2)脾虚型:补脾益气、养血调经-归脾汤
    3)肝郁型:疏肝解郁、和血调经-逍遥散
    四、月经过多
    1)气虚型:补气升提、固冲止血-安冲汤
    2)血热型: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
    3)血瘀型:活血化瘀、固冲止血-桃红四物汤
    五、月经过少
    1)肾虚型: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当归地黄饮
    2)血虚型:补血益气调经-滋血汤
    3)血寒型: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温经汤
    4)血瘀型:活血化瘀、理气调经-通瘀煎
    六、经期延长
    1)气虚型:补气升提、固冲调经-举元煎
    2)虚热型:养阴清热、凉血调经-清血养阴汤
    3)血瘀型:活血祛瘀、固冲调经-棕蒲散
    七、经间期出血
    1)肾阴虚型:滋肾益阴、固冲止血-一阴煎
    2)脾气虚型:健脾益气、固冲摄血-归脾汤
    3)湿热型:清热除湿、凉血止血-清肝止淋汤
    4)血瘀型:活血化瘀、理血归经-逐瘀止血汤
    八、痛经
    1)肾气亏损型:补肾填精、养血止痛-调肝汤
    2)气血虚弱型:补气养血、和中止痛-黄芪建中汤
    3)气滞血瘀型:行气活血、祛瘀止痛-膈下逐瘀汤
    4)寒凝血瘀型: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温经汤
    5)湿热蕴结型: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
    九、闭经
    1)肝肾不足:补肾养肝调经-归肾丸
    2)气血不足:补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
    3)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一阴煎
    4)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调经-血府逐瘀汤
    5)痰湿阻滞:豁痰除湿、调气活血通经-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
    十、崩漏
    1)虚热证:滋阴清热、止血调经-保阴煎
    2)实热证: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热固经汤
    3)肾阳虚证:温肾固冲、止血调经-右归丸
    4)肾阴虚证:滋水益肾、止血调经-左归丸合二至丸
    5)脾虚:补气摄血、养血调经-固本止崩汤
    6)血瘀: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四物汤合失笑散
    十一、经行泄泻
    1)脾虚:健脾益气、化湿调经-参苓白术散
    2)肾虚:温肾扶阳、暖土固肠-健固汤合四神丸
    十二、经行吐衄
    1)肝经郁火: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清肝引经汤
    2)肺肾阴虚:滋肾润肺、引血下行-顺经汤
    十三、绝经前后诸症
    1)肾阴虚:滋肾益阴、育阴潜阳-六味地黄丸
    2)肾阳虚:温肾壮阳、填精养血-右归丸
    带下病
    1)脾虚: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
    2)肾虚: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
    3)湿热下注:清利湿热-止带方 
    4)湿毒蕴结:清热解毒除湿-五味消毒饮
    5)阴虚夹湿:滋阴益肾、清热祛湿-知柏地黄丸
    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1)胃虚: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
    2)肝热:清肝和胃、降逆止呕-加味温胆汤
    3)痰湿:化痰除湿、降逆止呕-青竹茹汤
    二、胎漏
    1)肾虚:补肾固冲、止血安胎-寿胎丸
    2)气虚:益气养血、固冲止血-固下益气汤
    3)血热: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加味阿胶汤
    三、胎动不安
    1)肾虚:补肾益气、固冲安胎-寿胎丸
    2)气虚:益气、固冲、安胎-举元煎
    3)血虚:补血、固冲、安胎-苎根汤
    4)血热:清热凉血、固冲安胎-保阴煎
    5)外伤:益气养血、固肾安胎-加味圣愈汤
    6)徵瘕伤胎:祛瘀消徵、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
    四、滑胎
    1)肾气亏损:补肾固冲安胎-补肾固冲丸
    2)气血两虚:益气养血安胎-泰山盘石散
    五、子肿
    1)脾虚:健脾行气-白术散
    2)肾虚:化气行水-真武汤
    3)气滞:理气行滞、健脾化湿-天仙藤散
    六、子淋
    1)阴虚津亏:滋阴润燥通淋-知柏地黄汤
    2)心火偏亢:清心泻火、润燥通淋-导赤清心汤
    3)下焦湿热:清热利湿、润燥通淋-加味五淋散
    七、难产
    1)气血虚弱:大补气血-蔡松汀难产方
    2)气滞血瘀:活血理气、化瘀催产-催生饮
    产后病
    一、产后血晕
    1)血虚气脱:益气固脱-清魂散、独参汤
    2)血瘀气逆:活血逐瘀-夺命散
    二、产后腹痛
    1)血虚:补血益气-肠宁汤
    2)血瘀: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生化汤
    三、恶露不绝
    1)气虚:益气摄血-补中益气汤
    2)血热: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保阴煎
    3)血瘀:活血化瘀、理血归经-生化汤
    四、产后发热
    1)感染邪毒:清热解毒、凉血化瘀-解毒活血汤
    2)外感:养血祛风、散寒解表-荆防四物汤
    3)血虚:养血益气、和营退热-八珍汤
    4)血瘀:活血祛瘀、和营除热-血府逐瘀汤
    五、产后身痛
    1)血虚:补血益气、宣络止痛-黄芪桂枝五物汤
    2)血瘀:养血活络、化瘀止痛-生化汤
    3)外感:养血祛风、散寒除湿-独活寄生汤
    妇科杂病
    一、徵瘕
    1)气滞: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香棱丸
    2)血瘀:活血破瘀、散结消徵-桂枝茯苓丸、大黄庶虫丸
    3)痰湿:除湿化痰、散结消徵-散聚汤
    4)毒热:解毒除湿、破瘀消徵-银花蕺菜饮
    二、不孕症
    1)肾虚: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填精益髓-毓麟归
    肾阳虚证:温肾助阳、化湿固精-温胞饮
    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
    2)肺郁:疏肝解郁、理血调经-百灵调肝汤、开郁种玉汤
    3)痰湿:燥湿化痰、理气调经-启宫丸
    4)血瘀:活血化瘀、温经通络-少腹逐瘀汤
    三、阴痒
    1)肝肾阴虚:调补肝肾、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
    2)肝经湿热:泻肝清热、除湿止痒-龙胆泻肝汤
    3)湿虫滋生:清热利湿、解毒杀虫-萆藓渗湿汤
    方剂索引:
    1. 清经散:丹皮.地骨皮. 白芍. 熟地. 青蒿. 黄柏. 茯苓
    2. 两地汤:生地. 地骨皮. 玄参. 麦冬. 阿胶. 白芍
    3. 清热调血汤:牡丹皮. 黄连. 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红花.桃仁. 莪术. 香附. 延胡索
    4. 清热固经汤:生地. 地骨皮. 炙龟板. 牡蛎粉. 阿胶. 黄芩.藕节. 陈棕炭. 焦栀子. 地榆. 甘草
    5. 固本止崩汤:人参.黄芪.白术.熟地.当归.黑姜
    6. 顺经汤:当归.熟地.沙参.白芍.茯苓.黑荆芥.丹皮
    7. 完带汤:白术. 山药. 人参. 白芍. 苍术. 甘草. 陈皮. 柴胡.车前子. 黑芥穗
    8. 止带方:猪苓. 茯苓. 车前子. 泽泻. 茵陈. 赤芍. 丹皮. 黄柏. 栀子. 牛膝
    9. 寿胎丸:菟丝子. 桑寄生. 川断. 黄芩. 黄柏. 甘草
    10. 天仙藤散:天仙藤. 香附. 陈皮. 甘草. 乌药. 生姜. 木瓜.苏叶.茯苓. 猪苓. 白术. 泽泻
    11. 生化汤:当归. 川芎. 桃仁. 炮姜. 炙甘草
    12. 解毒活血汤:连翘. 葛根. 柴胡. 枳壳. 当归. 赤芍. 生地.红花. 桃仁. 甘草
    13. 毓麟珠:人参.白术.茯苓.芍药.川芎.炙草.当归.熟地.菟丝子.鹿角霜. 杜仲. 川椒
    14. 启宫丸:制半夏. 苍术. 香附. 茯苓. 神曲. 陈皮. 川芎.
    15. 阴痒外治法:
    1)塌痒汤:鹤虱. 苦参. 威灵仙. 归尾. 蛇床子. 狼毒.
    2)蛇床子散:蛇床子. 花椒. 明矾. 苦参. 百部.
    中医儿科学
    一、咳嗽
    1.外感
    1)风寒咳嗽:散寒宣肺-金沸草散
    2)风热咳嗽:疏风肃肺-桑菊饮
    2.内伤
    1)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清宁散
    2)阴虚燥咳:滋阴润燥-沙参麦冬汤
    二、肺炎喘嗽
    1.常证
    1)风热闭肺:(轻)宣肺化痰-银翘散(重)化痰定喘-麻杏石甘汤
    2)痰热闭肺:清热宣肺涤痰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3)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沙参麦冬汤
    4)肺脾气虚:益气健脾-人参五味子汤
    2.变证
    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
    三、哮喘
    发作期
    1)热性哮喘:清肺化痰定喘-麻杏石甘汤、苏葶丸
    2)寒性哮喘:温肺化痰定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四、鹅口疮
    1)心脾积热:清泻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
    2)虚火上浮:滋阴潜阳、引火归原-六味地黄汤
    五、口疮
    1)脾胃积热:清热解毒、通腑泻火-凉膈散
    2)心火上炎:清心泄热-泻心导赤汤
    3)虚火上浮:滋阴降火-六味地黄汤
    六、泄泻
    1.常证
    1)伤食泻:消食化积-保和丸
    2)风寒泻:疏风散寒-藿香正气散
    3)湿热泻: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
    4)脾虚泻: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
    5)脾肾阳虚:补脾温肾-附子理中汤
    2.变证
    1)伤阴:酸甘敛阴-连梅汤
    2)伤阳:温阳救逆-参附龙牡汤
    七、厌食
    1)脾运失健:和脾助运-曲麦枳术丸
    2)胃阴不足:养胃育阴-养胃增液汤
    八、积滞
    1)乳食内积:消乳消食、导滞和中-消乳丸、木香大安丸
    2)脾虚夹积:健脾助运、消补兼施-健脾丸
    九、疳证
    1.主证
    1)疳气证:和脾健运-资生健脾丸
    2)疳积证:消积理脾-疳积散
    3)干疳证:补益气血-八珍汤
    2.兼证
    疳肿胀:健脾温阳利水-真武汤
    十、惊风
    1.急惊风
    1)感受风邪:疏风清热、熄风镇惊-银翘散
    2)湿热疫毒:清热化湿、解毒熄风-黄连解毒汤
    3)惊恐痉厥:镇惊安神-抱龙丸、安神丸
    2.慢惊风
    1)土虚木亢:温运脾阳、扶土抑木-缓肝理脾汤
    2)阴虚风动:育阴潜阳、滋水涵木-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

    十一、肠道虫证
    蛔虫病
    1)蛔虫证:驱蛔杀虫、调理脾胃-使君子汤
    2)蛔厥证:安蛔定痛、继则驱虫-乌梅丸
    十二、小儿水肿
    1.常证
    1)风水相搏:疏风利水-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2)湿热内侵:清热利湿-三妙丸合导赤散
    3)肺脾气虚: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
    4)脾肾两虚:温肾健脾-真武汤
    2.变证
    1)水气上凌心肺:泻肺逐水温阳扶正-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
    2)水毒内闭:辛开苦降、辟秽解毒-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十三、感冒
    1.主证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葱豉汤、杏苏散、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桑菊饮
    3)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
    2.兼证
    1)挟痰: 
    风寒:辛温解表、宣肺化痰-三拗汤
    风热:辛凉解表、清肺化痰-黛蛤散
    2)挟滞:消食导滞、通腑泄热-保和丸
    3)挟惊:清热解表、安神镇惊-小儿回春丹、琥珀抱龙丸
    十四、麻疹
    1.顺证
    1)初热期:辛凉透表、清宣肺卫-宣毒发表汤
    2)见形期:清热解毒、佐以透发-清解透表汤
    3)恢复期:养阴益气、清解余邪-沙参麦冬汤
    2.逆证
    1)热毒攻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清咽下痰汤合六神丸
    2)邪陷心肝:平肝熄风、清营解毒-羚角钩藤汤
    十五、风痧
    1)邪郁肺卫:疏风清热-银翘散
    2)邪热炽盛:清热解毒-透疹凉解汤
    十六、丹痧
    1)邪侵肺卫:辛凉宣透、清热利咽-解肌透痧汤
    2)毒在气营:清气凉营、泻火解毒-凉营清气汤
    3)疹后阴伤:养阴生津、清热润喉-沙参麦冬汤
    十七、水痘
    1)风热轻证:疏风清热解毒-银翘散
    2)毒热重证:清热凉营解毒-清胃解毒汤
    十八、痄腮
    1.常证
    1)温毒在表:疏风清热、散结消肿-银翘散
    2)热毒蕴结: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普济消毒饮
    2.变证
    邪毒引睾窜腹:清泻肝火、活血镇痛-龙胆泻肝汤
    十九、顿咳
    1)痉咳期:泻肺镇咳-桑白皮汤
    2)恢复期:润肺健脾-沙参麦门冬汤、人参五味子汤
    二十、小儿暑温
    1)邪在卫气:清热解毒、辛凉透表-新加香薷饮、白虎汤
    2)邪在气营:清气凉营、泻火涤痰-清瘟败毒饮
    3)邪在营血:凉血清心、增液潜阳-犀角地黄汤
    4)邪恋正虚:
    余热未尽:养阴清热、调和营卫-青蒿鳖甲汤、桂枝汤
    痰蒙清窍:开窍泄浊、豁痰清心-苏合香丸、龙胆泻肝汤

    二十一、夏季热
    1)暑伤肺胃:清暑益气-王氏清暑益气汤
    2)上盛下虚:温下清上-温下清上汤
    二十二、五迟、五软
    1.五迟
    1)肝肾不足:补肾养肝-六味地黄丸
    2)心血不足:补心养血-菖蒲丸
    2.五软
    1)脾肾两亏:健脾补肾-补肾地黄丸合补中益气汤
    2)气血虚弱:益气养血-八珍汤
    二十三、五硬
    1)阳气虚哀:益气温阳-参附汤
    2)寒凝血涩:温经通络-当归四逆汤
    二十四、尿频
    脾肾气虚:益气补肾-缩泉丸
    二十五、遗尿
    1)下元虚寒证:温补肾阳、固涩小便-菟丝子散
    2)脾肺气虚:培元益气、固涩小便-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3)肝经湿热:泻肝清热-龙胆泻肝汤
    二十六、紫癜
    1)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
    2)气不摄血:益气摄血-归脾汤
    二十七、汗证
    1)表虚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合牡蛎散
    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黄芪桂枝五物汤
    3)气阴虚弱:益气养阴-生脉散
    二十八、胎黄
    1)湿热熏蒸:清热利湿-茵陈蒿汤
    2)寒湿阻滞:温中化湿-茵陈理中汤
    3)瘀积发黄:化瘀消积-血府逐瘀汤
    二十九、脐风
    脐风:宣通经络、驱风镇痉-撮风散
简明中医方剂

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
    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四、哮证
    1.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七、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
    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八、痰饮
    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
    2.悬饮
    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十枣汤控涎丹
    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气汤、泻白散
    3)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肾气丸
    九、自汗、盗汗
    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
    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桂枝汤
    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
    十、血证
    1.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
    2.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
    3.尿血
    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
    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十一、心悸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
    3)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
    十二、胸痹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
    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
    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
    十三、不寐
    1.实证
    1)肝郁化火: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
    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汤
    2.虚证
    1)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朱砂安神丸
    2)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归脾汤
    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
    十四、厥证
    1.气厥
    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
    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
    2.血厥
    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
    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
    3)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
    十五、郁证
    1.实证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解郁和胃-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3)气滞痰郁: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厦厚朴汤
    2.虚证
    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滋水清肝饮
    十六、癫狂
    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
    3)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
    4)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
    十七、痫证
    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
    2)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3)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大补元煎、六君子汤
    十八、胃痛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
    2)饮食停滞:消食导滞-保和丸
    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
    4)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理气-失笑散合丹参饮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十九、噎膈
    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启膈散
    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五汁安中饮
    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
    二十、呕吐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
    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
    二十一、呃逆
    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丁香散
    2)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呕-竹叶石膏汤
    3)气机郁滞:顺气降逆-五磨饮子
    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理中汤
    5)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益胃汤
    二十二、泄泻
    1)湿热内盛: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
    2)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保和丸
    3)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4)脾胃虚弱:健脾益胃-参苓白术散
    5)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二十三、痢疾
    1)湿热痢:清热解毒、调气行血-芍药汤加银花
    2)疫毒痢:清热凉血解毒-白头翁汤
    3)寒湿痢:温化寒湿-胃苓汤
    4)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真人养脏汤
    5)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连理汤
    二十四、腹痛
    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大承气汤
    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4)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
    二十五、便秘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
    3)虚秘:
    气虚:益气润肠-黄芪汤
    血虚:养血润燥-润肠丸
    二十六、胁痛
    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肝阴不足:养阴柔肝-一贯煎
    二十七、黄疸
    1)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通腑-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阴黄:健脾和胄、温化寒湿-茵陈术附汤
    4)急黄:清热解毒、凉营开窍-犀角散加减
    二十八、积聚
    1)肝气郁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逍遥散
    2)食滞痰阻:导滞通便、理气化痰-六磨汤
    3)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
    4)瘀血内结:祛瘀软坚、兼调脾胃-膈下逐瘀汤
    二十九、鼓胀
    1)气滞湿阻:疏理肝气、行湿散满-柴胡疏肝散、胃苓汤
    2)寒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
    3)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茵陈蒿汤
    4)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行水-附子理中丸、五苓散
    三十、头痛
    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
    4)肝阳头痛: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
    5)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大补元煎
    6)血虚头痛:养血为主-加味四物汤
    7)痰浊头痛: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
    8)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活血汤
    三十一、眩晕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天麻钩藤饮
    2)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
    3)肾精不足:
    阴虚:补肾滋阴-左归丸
    阳虚:补肾助阳-右归丸
    4)痰浊中阻: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半夏天麻白术汤
    三十二、中风
    1.中经络
    1)络脉空虚、风邪入中:祛风、养血、通络-大秦艽汤
    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
    2.中脏腑
    1)阳闭:清肝熄风、辛凉开窍-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
    2)阴闭:豁痰熄风、辛温开窍-苏合香丸
    3.脱证:益气回阳、救阴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
    4.后遗症
    1)半身不遂:
    ①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补气活血、通经活络-补阳还五汤
    ②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平肝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
    2) 语言不利:
    ①风痰阻络、舌强语謇:祛风除痰、宣窍通络-解语丹, 
    ②肾虚精亏、音暗失语、心悸:滋阴补肾利窍-地黄饮子
    3)口眼涡斜:祛风、除痰、通络-牵正散
    三十三、痉证
    1)邪壅经络:祛风散寒、和营燥湿-羌活胜湿汤
    2)热甚发痉:泄热存津、养阴增液-增液承气汤
    3)阴血亏虚:滋阴养血-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4)刚痉:解肌发汗、益阴养津-葛根汤
    5)柔痉:疏风解表、和营养津-瓜蒌桂枝汤
    三十四、疟疾
    1)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柴胡截疟饮
    2)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
    三十五、水肿
    1)风水泛滥: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饮子
    5)脾阳虚衰:温运脾阳、以利水湿-实脾饮
    三十六、淋证
    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
    2)血淋:
    实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虚证: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知柏地黄丸
    3)尿浊湿热内蕴:清热化湿-程氏萆解分清饮
    三十七、癃闭
    1)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
    2)肺热壅盛:清肺热、利水道-清肺饮
    3)肝郁气滞:疏调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
    4)尿路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挡丸
    三十八、腰痛
    1)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
    2)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身痛逐瘀汤
    3)肾虚腰痛:
    偏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
    偏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
    三十九、消渴
    1)上消: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2)中消: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3)下消:
    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温阳滋肾固摄-金匮肾气丸
    四十、痹证
    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
    2)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乌头汤
    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4)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桂枝汤
    四十一、痿证
    1)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肺生津-清燥救肺汤
    2)湿热浸淫、气血不运:清热利湿、通利筋脉-加味二妙散
    3)脾胃亏虚、精微不运:补脾益气、健运升清-参苓白术散
    4)肝肾亏损、髓枯筋痿: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
    四十二、内伤发热
    1)肝郁发热:疏肝解郁、清肝泻热-丹桅逍遥散
    2)瘀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3)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
    4)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
    5)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四十三、虚劳
    1.气虚
    1)肺气虚-补肺汤
    2)脾气虚-加味四君子汤
    2.血虚
    1)心血虚-养心汤
    2)肝血虚-四物汤
    3.阴虚
    1)肺阴虚-沙参麦门冬汤
    2)心阴虚-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益胃汤
    4)肝阴虚-补肝汤
    5)肾阴虚-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拯阳理劳汤
    2)脾阳虚-附子理中丸
    3)肾阳虚-右归丸
    中医外科学
    第一单元 疮疡
    一. 疮疡
    暑疖
    1.内治: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加味
    2.外治:
    1)初期:千捶膏黄金散玉露散
    2)珠疖:清黛散
    3)成脓:切开排脓
    4)溃后:九一丹.太乙膏贴
    5)并发湿疮:清黛散
    疖病
    1.内治:祛风清热利湿─防风通圣散
    2.外治:千捶膏.三黄膏
    二. 疔疮
    颜面疔
    1.内治: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2.外治:
    1)初期:箍毒消毒─玉露散.千捶膏
    2)中期:提脓祛腐─九一丹.八二丹.玉露膏.千捶膏
    3)后期:生肌收口─太乙膏.红油膏.
    红丝疔
    1.外治:
    1)初起:太乙膏掺红灵丹
    2)成脓:切开引流
    3)溃后:八二丹.九一丹药.红油膏
    4)脓尽:生肌散.白玉膏
    三. 痈
    颈痈
    1.内治:散风清热.化痰消肿─牛蒡解肌汤.银翘散
    2.外治:
    1)初起:金黄膏
    2)溃后:八二丹.金黄膏.红油膏
    3)脓尽:生肌散.白玉膏
    四. 丹毒
    1.内治:凉血清热.解毒化瘀
    1)头面者:─普济消毒饮
    2)胸腹腰胯者:─龙胆泻肝汤.化斑解毒汤
    3)下肢者:─萆解渗湿汤合五神汤
    4)新生儿丹毒.毒邪内攻者:─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五. 发
    锁喉痈
    1.内治:
    1)初起:.散风清热.化痰解毒─普济消毒饮 
    2)溃后:清养胃阴─益胃汤
    2.外治:玉露散.双柏散
    有头疽
    1.内治:
    1)初期.溃脓期:和营托毒.清热利湿─仙方活命饮
    2)阴虚火毒炽甚:─竹叶黄芪汤
    3)气血两虚不能透毒外出者:─托里消毒散
    4)收口期:气血两虚:─十全大补汤
    2.外治:
    1)初期:金黄膏.千捶膏
    2)溃脓期:八二丹.金黄膏
    3)收口期:白玉膏.生肌散
    六. 无头疽
    附骨疽
    1.内治:
    1)初起:清热化湿.行瘀通络─黄连解毒汤合五神汤
    2)成脓:清热化湿.和营托毒─黄连解毒汤合五神汤
    3)溃后:气血两虚者:调补气血.清热化湿─十全大补汤.托里消毒散.
    2.外治:
    1)初起:金黄膏.玉露散
    2)成脓:切开引流
    3)溃后:七三丹.八二丹.红油膏.冲和膏
    七. 走黄与内陷
    1.走黄:凉血清热解毒
    2.内陷:
    1)火陷:凉血清热解毒.养阴清心开窍
    2)干陷:补养气血.托毒透邪.清心安神
    3)虚陷:脾肾阳衰:温补脾肾.
    八. 瘰疬
    1.内治: 
    1)初期:疏肝养血.健脾化痰─逍遥散合二陈汤
    2)中期:疏肝养血.健脾化痰.托毒透脓─逍遥散合二陈汤
    3)后期:滋肾补肺—六味地黄丸
    2.外治:
    1)初起:冲和膏.阳和解凝膏
    2)中期:冲和膏.阳和解凝膏
    3)后期:七三丹.八二丹.红油膏.白玉膏.生肌散
    九. 流痰
    1.内治:
    1)初期:益肾温经.散寒化痰─阳和汤
    2)中期:扶正托毒─透脓散
    气血两虚者:调补气血─人参养营汤
    阴虚火旺者:养阴除蒸─清骨散
    2.外治:
    1)初期:阳和解凝膏
    2)中期:切开引流
    3)溃后:五五丹.
    第二单元 乳房疾病:
    一. 乳痈
    1.内治:
    1)初起:疏肝清热.通乳消肿─瓜蒌牛旁汤
    2)成脓:清热解毒托里─透脓散
    3)溃后:排脓托毒─四妙汤
    2.外治:
    1)初起:金黄散.玉露散
    2)成脓:金黄散.金黄膏
    3)溃后:八二丹.九一丹.金黄膏
    4)脓尽:生肌散.生肌玉红膏.
    二. 乳癖
    1.内冶:
    1)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开郁散
    2)冲任失调者─二仙汤.小金丹
    2.外治:温阳活血.化痰软坚阳和解凝膏
    三.乳疬
    1.内冶:
    1)肾阳虚者:温阳化痰─右归丸合小金片
    2)肾阴虚者:滋阴化痰─左归丸合小金片
    2.外治:参照乳癖.
    三. 乳腺增生病
    1.内治:
    1)肝郁痰凝治: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蒌贝散.六神全蝎丸
    2)冲任失调:调理冲任.温阳化痰─二仙汤合四物汤.合十全大补汤
    2.外治:阳和解凝膏.
    四. 乳衄
    内治:
    1)肝火偏旺:疏肝解郁.清热凉血─丹栀逍遥散
    2)脾虚失统:健脾养血─归脾汤.
    五. 乳岩
    1.情志郁结: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神效栝蒌散合开郁散
    2.冲任失调:调理冲任.理气散结─二仙汤合开郁散
    3.毒蕴溃烂:解毒扶正─化岩汤
    4.气血虚弱:调补气血─归脾汤
    第三单元 瘿
    一. 气瘿
    内治:疏肝理气.解郁消肿─四海舒郁丸
    二. 肉瘿
    内治:理气解郁.化痰软坚─海藻玉壶汤
    三. 石瘿:
    内治:化痰软坚.开郁行瘀─海藻玉壶汤
    第四单元 皮肤病:
    一. 热疮
    1.内治:
    1)风热毒盛者:疏风清热解毒─辛夷清肺饮
    2)湿热重者: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阴虚内热者:养阴清热.解毒利湿─增液汤
    2.外治:青吹口油膏
    二. 缠腰火丹
    1.内治:清肝火.利湿热─龙胆泻肝汤
    皮疹消退后.皮肤仍刺痛者:疏肝理气.活血.重镇止痛─逍遥散.
    2.外治:玉露膏.双柏散.三黄洗济.解毒洗济.颠倒散
    水疱破后:青黛膏
    三. 疣
    1.内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平肝潜镇─马齿苋合剂
    2.外治: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掌趾疣丝状疣.
    四. 癣
    头癣
    白秃疮肥疮
    外治:一扫光或雄黄膏
    手足癣
    鹅掌风
    外治:
    1)潮红湿润者:雄黄膏或皮脂膏
    2)水疱为主者:用二号癣药水或复方土槿皮酊外搽
    3)粗糙皲裂者:用枫油膏外搽
    脚湿气(水疱型.糜烂型.脱屑型)
    1.内治:清热利湿─萆解渗湿汤合五神汤
    2.外治:
    1)脱屑型和水疱型:一号癣药水.复方土槿皮酊.藿黄浸剂
    2)脱屑干燥或有皲裂者:雄黄膏
    3)有脓疱者:青黛膏
    4)糜烂型:皮脂膏.雄黄膏
    圆癣
    外治:二号癣药水.一号癣药水.颠倒散
    皮损有糜烂.疼痛者:雄黄膏.二号癣药水.一号癣药水
    紫白癜风
    外治:密陀僧散干扑.二号癣药水或10%土槿皮酊外搽.
    五. 疥疮
    1.内治:疏风清热利湿─消风散合黄连解毒汤
    2.外治:硫磺软膏.一扫光.雄黄膏.
    六. 接触性皮炎
    1.内治:清热解毒.利湿
    1)上部者: ─消风散
    2)下部者: ─龙胆泄肝汤
    3)严重者: ─普济消毒饮或清瘟败毒饮
    2.外治:
    1)潮红.丘疹者:三黄洗济外搽,用青黛散
    2)肿胀.糜烂.流滋较多者:用10%黄柏溶液湿敷
    3)糜烂.结痂者:青黛膏或清凉油乳剂外搽
    七. 湿疮
    1.内治:
    1)湿热证: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萆解渗湿汤.二妙丸
    湿重于热者:宜健脾利湿.佐以清热─除湿胃苓汤
    2)血虚风燥证:宜养血祛风.消热利湿─四物汤合萆解渗湿汤
    2.外治:
    1)急性者:10%黄柏溶液.青黛散
    2)亚急性者:三黄洗剂.黄柏霜
    3)慢性者:外搽青黛膏或皮枯膏
    婴儿湿疮
    1.内治:疏风清热利湿─消风导赤汤
    2.外治:
    1)湿性者:青黛膏.黄连油
    2)干性者:三黄洗剂.黄柏霜
    八. 药物性皮炎
    1.内治:
    1)风热证:祛风清热─消风散
    2)湿热证:清热利湿─萆解渗湿汤
    3)血热证:凉血.清热利湿─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4)火毒证:清营解毒.养阴泄热─清营汤
    5)气阴两伤证:益气养阴.清热.健脾和胃─增液汤合益胃汤.
    2.外治:三黄洗剂.青黛散
    九. 瘾疹
    1.内治:
    1)风寒证:疏风散寒.调和营卫─桂枝汤或麻黄桂枝汤
    2)风热证:疏风清热─消风散
    3)肠胃实热证:疏风解表.通腑泄热─防风通圣散合茵陈蒿汤
    4)气血两虚证:调补气血─八珍汤
    5)冲任不调证:调摄冲任─四物汤合二仙汤
    十. 牛皮癣
    1.内治:
    1)风湿热证:疏风清热.利湿─消风散
    2)血虚风燥证:养血祛风.润燥─四物汤
    2.外治:
    1)风湿热证: 三黄洗剂
    2)血虚风燥证:二号癣药水外搽
    十一. 白庀
    1.内治:
    1)血热证:凉血清热─犀角地黄汤.凉血地黄汤
    2)湿热蕴积证:清热利湿.和营通络─萆解渗湿汤
    3)血虚风燥证:养血祛风.润燥─四物汤合消风散
    4)火毒炽盛证:凉血.清热.解毒─清营汤
    十二. 粉刺
    1.内治:
    1)肺经风热证:疏风宣肺.清热─枇杷清肺饮
    2)肠胃湿热证:清热化湿.通腑─茵陈蒿汤
    3)脾失健运证: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
    2.外治:颠倒散洗剂.痤疮洗剂外搽
    十三. 多形性红斑
    1.内治:
    1)风寒证:和营祛寒─桂枝汤
    2)风湿热证:疏风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合消风散
    3)火毒证: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普济消毒饮
    2.外治:
    1)皮肤糜烂者:三黄洗剂外搽.青黛膏
    2)粘膜糜烂者:青吹口散吹
    十四. 结节性红斑
    1.内治:
    1)疏风清热.和营利湿─四物消风饮
    2)表证解后: ─桃红四物汤
    2.外治:用金黄膏.玉露膏
    十五. 红斑性狼疮
    盘状红斑性狼疮
    1.内治:滋阴补肾─六味地黄丸
    2.外治:白玉膏
    系统性红斑狼疮
    1.内治:
    1)热毒炽盛证: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
    热毒内陷神昏者: ─加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2)阴虚火旺者: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3)气滞血瘀证:疏肝解郁.理气活血─逍遥散.血府逐瘀汤
    4)心阳不足证:益气养心─生脉散.苓桂术甘汤
    5)脾肾阳虚证:温肾壮阳.健脾利水─附桂八味丸.真武汤
    重者─参附汤
    2.外治:白玉膏.黄柏霜
    第五单元. 肛门直肠疾病
    一. 痔
    1.内治:
    实证:
    1)血热者:清热凉血─凉血地黄汤
    2)湿热下注:清利湿热─黄连丸
    虚证:
    1)养心健脾.益气补血─归脾汤.十全大补汤
    2)脱出:气虚:补气升举─补中益气汤
    血虚:补血养血─四物汤
    肿胀痒痛:清热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如神汤
    便秘:
    1)实证:通腑泄热─大承气汤
    2)虚证:润肠通便─五仁丸.麻子仁丸
    2.外治:熏洗法
    二.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1.内治:
    1)实证: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合龙胆泻肝汤
    2)虚证:养阴清热利湿─青蒿鳖甲汤与三妙丸
    2.外治:
    1)初起:实证用金黄膏.黄连膏.虚证:冲和膏
    2)成脓:切开引流
    3)溃后:九一丹纱条引流,生肌散纱条
    三. 脱肛
    1.内治:补气.升提.固摄─补中益气汤
    2.外治:苦参汤.五倍子散或马勃散
    第六单元. 男性前阴病
    一. 前列腺炎
    1.内治:
    虚证:补益法 实证:疏导法.
    1)湿热壅阻证:清利湿热─八正散.龙胆泻肝汤.大分清饮
    2)阴虚火动证:补肾滋阴.清泄相火─知柏地黄汤合萆解分清饮.
    3)肾阳不足证:温肾固精─金锁固精丸合右归丸
    4)气血瘀滞证:活血散瘀─前列腺汤
    2.外治: 湿热下注.气血瘀滞.金黄散.葱归塌肿汤坐浴
    二. 前列腺增生症
    1)肺气失宣.水道不利证:开泻肺气.清热利水─黄苓清肺饮
    2)湿热下注.膀胱涩滞证:清热化湿.通利膀胱─八正散
    3)中气下陷.膀胱失约证:补中益气.制约膀胱─补中益气汤.补元煎
    4)肾阴不足.水液不利证:滋肾养阴.清利膀胱─知柏地黄汤
    5)肾阳不足.气化无权证:
    尿闭:补肾湿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
    失禁.遗尿: ─螵蛸丸
    6)下焦蓄血.瘀阻膀胱证:活血散瘀.通利膀胱抵挡丸
    第七单元. 外科其他疾病
    一. 烧伤
    1.内治:
    1)火热伤津证:养阴清热─黄连解毒汤.银花甘草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2)阴伤阳脱证:扶阳救逆.固护阴液─参附汤合生脉散.四逆汤
    3)火毒内陷证:清营凉血.解毒─清营汤.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
    热毒传心: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4)气血两虚证:调补气血─八珍汤
    5)脾胃虚弱证:调理脾胃─益胃汤.参苓白术散
    2.外治:
    初期:清凉膏.万花油外搽.虎地酊
    中期:黄连膏.红油膏.生肌玉红膏外敷
    后期:生肌白玉膏掺生肌散外敷.黑布膏
    二. 臁疮
    1.内治:
    1)急性继发感染:清利湿热─萆解渗湿汤
    2)气阴不足:宜益气养阴─六味地黄丸
    3)肾亏疮面乌黑不痛: ─附桂八味丸
    2.外治:九一丹药.红油膏.生肌散.白玉膏
    三. 脱疽
    内治:
    1)寒湿证:温阳通脉.祛寒化湿─阳和汤.独活寄生汤.
    2)血瘀证:活血毒.止痛─四妙勇安汤.
    3)热毒证:清热解毒.止痛─四妙勇安汤.
    4)气血两虚证:补养气血─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
    5)肾虚证:
    肾阳虚:温补肾阳─附桂八味丸
    肾阴虚:滋补肾阴─六味地黄丸.知柏八味丸
    四. 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青蛇毒)
    1.内治:和营活血.清热利湿─五味消毒饮合三妙丸.
    2.外治:早期:金黄散.四黄散.双柏散
    血栓性深静脉炎(股肿)
    1)早期:湿热蕴阻.气血瘀滞:清热利湿.活血通络─通络活血方.抵挡汤
    2)后期:气虚血滞.寒湿凝滞:温阳利水.活血化瘀─阳和汤.补阳还五汤,当归四逆汤
    六. 肠痈
    1.初期:
    1)温热内蕴.气滞血瘀者:行气祛瘀.通腑泄热─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锦红片
    2)寒湿夹瘀血凝结者:疏化导滞.理气行瘀─藿香正气散合红藤煎剂
    2.酿脓期:
    积热不散.热胜热腐:通腑泄热.解毒透脓─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
    3.溃脓期:
    1)阳明腑实.热盛伤阴者:通腑排脓.养阴清热─大黄牡丹汤合增液汤
    2)阴损及阳:温阳健脾.化毒排脓─薏以附子败酱散合参附汤
    中医妇科学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1. 气虚证
    1)脾气虚证:补脾益气、固冲调经-补中益气汤
    2)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调经-固阴煎
    2. 血热型
    1)阴虚血热型:养阴清热、凉血调经-两地汤
    2)阳盛血热型:清热降火、凉血调经-清经散
    3)肝郁化热证:清肝解郁、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
    二、月经后期
    1)肾虚型:补益肾气、养血调经-大补元煎
    2)血虚型:补血养营、益气调经-人参养荣汤
    3)虚寒型:温经扶阳、养血调经-大营煎
    4)实寒型: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温经汤
    5)气滞型:理气行滞、活血调经-乌药汤
    6)痰湿型:燥湿化痰、活血调经-芎归二陈汤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1)肾虚型:补益肾气、养血调经-固阴煎
    2)脾虚型:补脾益气、养血调经-归脾汤
    3)肝郁型:疏肝解郁、和血调经-逍遥散
    四、月经过多
    1)气虚型:补气升提、固冲止血-安冲汤
    2)血热型: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
    3)血瘀型:活血化瘀、固冲止血-桃红四物汤
    五、月经过少
    1)肾虚型: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当归地黄饮
    2)血虚型:补血益气调经-滋血汤
    3)血寒型: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温经汤
    4)血瘀型:活血化瘀、理气调经-通瘀煎
    六、经期延长
    1)气虚型:补气升提、固冲调经-举元煎
    2)虚热型:养阴清热、凉血调经-清血养阴汤
    3)血瘀型:活血祛瘀、固冲调经-棕蒲散
    七、经间期出血
    1)肾阴虚型:滋肾益阴、固冲止血-一阴煎
    2)脾气虚型:健脾益气、固冲摄血-归脾汤
    3)湿热型:清热除湿、凉血止血-清肝止淋汤
    4)血瘀型:活血化瘀、理血归经-逐瘀止血汤
    八、痛经
    1)肾气亏损型:补肾填精、养血止痛-调肝汤
    2)气血虚弱型:补气养血、和中止痛-黄芪建中汤
    3)气滞血瘀型:行气活血、祛瘀止痛-膈下逐瘀汤
    4)寒凝血瘀型: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温经汤
    5)湿热蕴结型: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
    九、闭经
    1)肝肾不足:补肾养肝调经-归肾丸
    2)气血不足:补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
    3)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一阴煎
    4)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调经-血府逐瘀汤
    5)痰湿阻滞:豁痰除湿、调气活血通经-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
    十、崩漏
    1)虚热证:滋阴清热、止血调经-保阴煎
    2)实热证: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热固经汤
    3)肾阳虚证:温肾固冲、止血调经-右归丸
    4)肾阴虚证:滋水益肾、止血调经-左归丸合二至丸
    5)脾虚:补气摄血、养血调经-固本止崩汤
    6)血瘀: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四物汤合失笑散
    十一、经行泄泻
    1)脾虚:健脾益气、化湿调经-参苓白术散
    2)肾虚:温肾扶阳、暖土固肠-健固汤合四神丸
    十二、经行吐衄
    1)肝经郁火: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清肝引经汤
    2)肺肾阴虚:滋肾润肺、引血下行-顺经汤
    十三、绝经前后诸症
    1)肾阴虚:滋肾益阴、育阴潜阳-六味地黄丸
    2)肾阳虚:温肾壮阳、填精养血-右归丸
    带下病
    1)脾虚: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
    2)肾虚: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
    3)湿热下注:清利湿热-止带方 
    4)湿毒蕴结:清热解毒除湿-五味消毒饮
    5)阴虚夹湿:滋阴益肾、清热祛湿-知柏地黄丸
    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1)胃虚: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
    2)肝热:清肝和胃、降逆止呕-加味温胆汤
    3)痰湿:化痰除湿、降逆止呕-青竹茹汤
    二、胎漏
    1)肾虚:补肾固冲、止血安胎-寿胎丸
    2)气虚:益气养血、固冲止血-固下益气汤
    3)血热: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加味阿胶汤
    三、胎动不安
    1)肾虚:补肾益气、固冲安胎-寿胎丸
    2)气虚:益气、固冲、安胎-举元煎
    3)血虚:补血、固冲、安胎-苎根汤
    4)血热:清热凉血、固冲安胎-保阴煎
    5)外伤:益气养血、固肾安胎-加味圣愈汤
    6)徵瘕伤胎:祛瘀消徵、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
    四、滑胎
    1)肾气亏损:补肾固冲安胎-补肾固冲丸
    2)气血两虚:益气养血安胎-泰山盘石散
    五、子肿
    1)脾虚:健脾行气-白术散
    2)肾虚:化气行水-真武汤
    3)气滞:理气行滞、健脾化湿-天仙藤散
    六、子淋
    1)阴虚津亏:滋阴润燥通淋-知柏地黄汤
    2)心火偏亢:清心泻火、润燥通淋-导赤清心汤
    3)下焦湿热:清热利湿、润燥通淋-加味五淋散
    七、难产
    1)气血虚弱:大补气血-蔡松汀难产方
    2)气滞血瘀:活血理气、化瘀催产-催生饮
    产后病
    一、产后血晕
    1)血虚气脱:益气固脱-清魂散、独参汤
    2)血瘀气逆:活血逐瘀-夺命散
    二、产后腹痛
    1)血虚:补血益气-肠宁汤
    2)血瘀: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生化汤
    三、恶露不绝
    1)气虚:益气摄血-补中益气汤
    2)血热: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保阴煎
    3)血瘀:活血化瘀、理血归经-生化汤
    四、产后发热
    1)感染邪毒:清热解毒、凉血化瘀-解毒活血汤
    2)外感:养血祛风、散寒解表-荆防四物汤
    3)血虚:养血益气、和营退热-八珍汤
    4)血瘀:活血祛瘀、和营除热-血府逐瘀汤
    五、产后身痛
    1)血虚:补血益气、宣络止痛-黄芪桂枝五物汤
    2)血瘀:养血活络、化瘀止痛-生化汤
    3)外感:养血祛风、散寒除湿-独活寄生汤
    妇科杂病
    一、徵瘕
    1)气滞: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香棱丸
    2)血瘀:活血破瘀、散结消徵-桂枝茯苓丸、大黄庶虫丸
    3)痰湿:除湿化痰、散结消徵-散聚汤
    4)毒热:解毒除湿、破瘀消徵-银花蕺菜饮
    二、不孕症
    1)肾虚: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填精益髓-毓麟归
    肾阳虚证:温肾助阳、化湿固精-温胞饮
    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
    2)肺郁:疏肝解郁、理血调经-百灵调肝汤、开郁种玉汤
    3)痰湿:燥湿化痰、理气调经-启宫丸
    4)血瘀:活血化瘀、温经通络-少腹逐瘀汤
    三、阴痒
    1)肝肾阴虚:调补肝肾、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
    2)肝经湿热:泻肝清热、除湿止痒-龙胆泻肝汤
    3)湿虫滋生:清热利湿、解毒杀虫-萆藓渗湿汤
    方剂索引:
    1. 清经散:丹皮.地骨皮. 白芍. 熟地. 青蒿. 黄柏. 茯苓
    2. 两地汤:生地. 地骨皮. 玄参. 麦冬. 阿胶. 白芍
    3. 清热调血汤:牡丹皮. 黄连. 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红花.桃仁. 莪术. 香附. 延胡索
    4. 清热固经汤:生地. 地骨皮. 炙龟板. 牡蛎粉. 阿胶. 黄芩.藕节. 陈棕炭. 焦栀子. 地榆. 甘草
    5. 固本止崩汤:人参.黄芪.白术.熟地.当归.黑姜
    6. 顺经汤:当归.熟地.沙参.白芍.茯苓.黑荆芥.丹皮
    7. 完带汤:白术. 山药. 人参. 白芍. 苍术. 甘草. 陈皮. 柴胡.车前子. 黑芥穗
    8. 止带方:猪苓. 茯苓. 车前子. 泽泻. 茵陈. 赤芍. 丹皮. 黄柏. 栀子. 牛膝
    9. 寿胎丸:菟丝子. 桑寄生. 川断. 黄芩. 黄柏. 甘草
    10. 天仙藤散:天仙藤. 香附. 陈皮. 甘草. 乌药. 生姜. 木瓜.苏叶.茯苓. 猪苓. 白术. 泽泻
    11. 生化汤:当归. 川芎. 桃仁. 炮姜. 炙甘草
    12. 解毒活血汤:连翘. 葛根. 柴胡. 枳壳. 当归. 赤芍. 生地.红花. 桃仁. 甘草
    13. 毓麟珠:人参.白术.茯苓.芍药.川芎.炙草.当归.熟地.菟丝子.鹿角霜. 杜仲. 川椒
    14. 启宫丸:制半夏. 苍术. 香附. 茯苓. 神曲. 陈皮. 川芎.
    15. 阴痒外治法:
    1)塌痒汤:鹤虱. 苦参. 威灵仙. 归尾. 蛇床子. 狼毒.
    2)蛇床子散:蛇床子. 花椒. 明矾. 苦参. 百部.
    中医儿科学
    一、咳嗽
    1.外感
    1)风寒咳嗽:散寒宣肺-金沸草散
    2)风热咳嗽:疏风肃肺-桑菊饮
    2.内伤
    1)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清宁散
    2)阴虚燥咳:滋阴润燥-沙参麦冬汤
    二、肺炎喘嗽
    1.常证
    1)风热闭肺:(轻)宣肺化痰-银翘散(重)化痰定喘-麻杏石甘汤
    2)痰热闭肺:清热宣肺涤痰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3)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沙参麦冬汤
    4)肺脾气虚:益气健脾-人参五味子汤
    2.变证
    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
    三、哮喘
    发作期
    1)热性哮喘:清肺化痰定喘-麻杏石甘汤、苏葶丸
    2)寒性哮喘:温肺化痰定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四、鹅口疮
    1)心脾积热:清泻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
    2)虚火上浮:滋阴潜阳、引火归原-六味地黄汤
    五、口疮
    1)脾胃积热:清热解毒、通腑泻火-凉膈散
    2)心火上炎:清心泄热-泻心导赤汤
    3)虚火上浮:滋阴降火-六味地黄汤
    六、泄泻
    1.常证
    1)伤食泻:消食化积-保和丸
    2)风寒泻:疏风散寒-藿香正气散
    3)湿热泻: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
    4)脾虚泻: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
    5)脾肾阳虚:补脾温肾-附子理中汤
    2.变证
    1)伤阴:酸甘敛阴-连梅汤
    2)伤阳:温阳救逆-参附龙牡汤
    七、厌食
    1)脾运失健:和脾助运-曲麦枳术丸
    2)胃阴不足:养胃育阴-养胃增液汤
    八、积滞
    1)乳食内积:消乳消食、导滞和中-消乳丸、木香大安丸
    2)脾虚夹积:健脾助运、消补兼施-健脾丸
    九、疳证
    1.主证
    1)疳气证:和脾健运-资生健脾丸
    2)疳积证:消积理脾-疳积散
    3)干疳证:补益气血-八珍汤
    2.兼证
    疳肿胀:健脾温阳利水-真武汤
    十、惊风
    1.急惊风
    1)感受风邪:疏风清热、熄风镇惊-银翘散
    2)湿热疫毒:清热化湿、解毒熄风-黄连解毒汤
    3)惊恐痉厥:镇惊安神-抱龙丸、安神丸
    2.慢惊风
    1)土虚木亢:温运脾阳、扶土抑木-缓肝理脾汤
    2)阴虚风动:育阴潜阳、滋水涵木-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

    十一、肠道虫证
    蛔虫病
    1)蛔虫证:驱蛔杀虫、调理脾胃-使君子汤
    2)蛔厥证:安蛔定痛、继则驱虫-乌梅丸
    十二、小儿水肿
    1.常证
    1)风水相搏:疏风利水-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2)湿热内侵:清热利湿-三妙丸合导赤散
    3)肺脾气虚: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
    4)脾肾两虚:温肾健脾-真武汤
    2.变证
    1)水气上凌心肺:泻肺逐水温阳扶正-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
    2)水毒内闭:辛开苦降、辟秽解毒-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十三、感冒
    1.主证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葱豉汤、杏苏散、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桑菊饮
    3)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
    2.兼证
    1)挟痰: 
    风寒:辛温解表、宣肺化痰-三拗汤
    风热:辛凉解表、清肺化痰-黛蛤散
    2)挟滞:消食导滞、通腑泄热-保和丸
    3)挟惊:清热解表、安神镇惊-小儿回春丹、琥珀抱龙丸
    十四、麻疹
    1.顺证
    1)初热期:辛凉透表、清宣肺卫-宣毒发表汤
    2)见形期:清热解毒、佐以透发-清解透表汤
    3)恢复期:养阴益气、清解余邪-沙参麦冬汤
    2.逆证
    1)热毒攻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清咽下痰汤合六神丸
    2)邪陷心肝:平肝熄风、清营解毒-羚角钩藤汤
    十五、风痧
    1)邪郁肺卫:疏风清热-银翘散
    2)邪热炽盛:清热解毒-透疹凉解汤
    十六、丹痧
    1)邪侵肺卫:辛凉宣透、清热利咽-解肌透痧汤
    2)毒在气营:清气凉营、泻火解毒-凉营清气汤
    3)疹后阴伤:养阴生津、清热润喉-沙参麦冬汤
    十七、水痘
    1)风热轻证:疏风清热解毒-银翘散
    2)毒热重证:清热凉营解毒-清胃解毒汤
    十八、痄腮
    1.常证
    1)温毒在表:疏风清热、散结消肿-银翘散
    2)热毒蕴结: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普济消毒饮
    2.变证
    邪毒引睾窜腹:清泻肝火、活血镇痛-龙胆泻肝汤
    十九、顿咳
    1)痉咳期:泻肺镇咳-桑白皮汤
    2)恢复期:润肺健脾-沙参麦门冬汤、人参五味子汤
    二十、小儿暑温
    1)邪在卫气:清热解毒、辛凉透表-新加香薷饮、白虎汤
    2)邪在气营:清气凉营、泻火涤痰-清瘟败毒饮
    3)邪在营血:凉血清心、增液潜阳-犀角地黄汤
    4)邪恋正虚:
    余热未尽:养阴清热、调和营卫-青蒿鳖甲汤、桂枝汤
    痰蒙清窍:开窍泄浊、豁痰清心-苏合香丸、龙胆泻肝汤

    二十一、夏季热
    1)暑伤肺胃:清暑益气-王氏清暑益气汤
    2)上盛下虚:温下清上-温下清上汤
    二十二、五迟、五软
    1.五迟
    1)肝肾不足:补肾养肝-六味地黄丸
    2)心血不足:补心养血-菖蒲丸
    2.五软
    1)脾肾两亏:健脾补肾-补肾地黄丸合补中益气汤
    2)气血虚弱:益气养血-八珍汤
    二十三、五硬
    1)阳气虚哀:益气温阳-参附汤
    2)寒凝血涩:温经通络-当归四逆汤
    二十四、尿频
    脾肾气虚:益气补肾-缩泉丸
    二十五、遗尿
    1)下元虚寒证:温补肾阳、固涩小便-菟丝子散
    2)脾肺气虚:培元益气、固涩小便-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3)肝经湿热:泻肝清热-龙胆泻肝汤
    二十六、紫癜
    1)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
    2)气不摄血:益气摄血-归脾汤
    二十七、汗证
    1)表虚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合牡蛎散
    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黄芪桂枝五物汤
    3)气阴虚弱:益气养阴-生脉散
    二十八、胎黄
    1)湿热熏蒸:清热利湿-茵陈蒿汤
    2)寒湿阻滞:温中化湿-茵陈理中汤
    3)瘀积发黄:化瘀消积-血府逐瘀汤
    二十九、脐风
    脐风:宣通经络、驱风镇痉-撮风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