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公众号学书法 | 第二讲· 练好书法需要经过哪些步骤

 Aljhua 2016-02-13

知道这课程到底是怎么回事,关注公众号,点击对话框中“要学书法”。


上一讲我们说了,想学好书法需要学习四样东西:用笔、结构、章法、格调。接下来我们要知道的是通过怎样的步骤和方式去学习这四样。


四个步骤:入门、临摹、仿作、创作。


一、入门

简单来说就是了解有关书法的基本知识、学习姿势、做掌控毛笔的练习。第一点我们已经在做了,后面两点就是我们下一讲的内容。


二、临摹

首先,要对书体、书家建立起宏观的认知——书法可粗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每种书体都可依据不同分类方式在内部分出层层体系。


比如我们将要学习的《多宝塔碑》,就可以理解为“楷书体系——唐代楷书体系——颜真卿楷书——早期作品”。有了这种宏观的意识后,就会对自己正在学习的法帖有更全面、立体化的认知。


之后要做的就是对不同书体进行系统性阶段性地临摹,从第一本字帖开始。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在古人的字中汲取营养,学习古人的用笔、结构、章法,体会古人的格调。 


三、仿作

这一步是对临摹的巩固,比如接下来我们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多宝塔之后,会有一次“考试”——我找一首古诗,然后让各位用多宝塔的风格写成一幅作品发给我,以此检验各位在临摹的过程中是否有效掌握了原帖用笔、结构、章法的特点;是否很好地传达了原帖的格调。


四、创作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个词是由西方艺术引进的一种说法,对习惯于用毛笔进行日常书写的古人来说,书法本没有“创作”一说。而且严格意义上来讲,任何带有审美意识地书写都是在创作(比如你在对书法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带着“抒发自己审美观”的意图临摹了一张“多宝塔”,这也是一种艺术创作,尽管你是在临摹。)


在这一阶段,我们开始学习用“自己的风格”去写字——我们之前通过临摹、仿作两个步骤,学习了古人的用笔、结构、章法,接下来要做的是提取出这三点中规律性的东西,形成面目独到但符合规律的、自己的”书法语言”。在我看来,从技法的角度出发,这就是学习书法的最终目标。

举个例子,这是褚遂良的楷书:



初唐有位薛稷,楷书学过欧阳询、虞世南,最主要是学习褚遂良的楷书,这是他的字:



比薛稷晚一些的颜真卿,楷书也是学习褚遂良的,这是他的字,我们要学的多宝塔:



根据我们前面所讲的步骤,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同样师法褚遂良,薛稷的用笔、结构、章法和褚遂良很接近,也许他也在尝试形成自己的面貌,但仍处于对褚的仿作阶段;而颜真卿已经掌握了所学对象的用笔、结构、章法背后的规律,并且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面貌,已经到达创作阶段。

以上就是适用于大多数人的书法学习步骤,很多时候这些步骤可能是同时进行甚至循环往复的。就是在这样的过程里,始终进行着上一讲所说的对用笔、结构、章法及格调的学习。




作业点评:

1、


2、


这两张作业在水平上是有一点差距的,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他们共同的问题——没有折格子。大小相等的格子对于写楷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初学阶段,它能够起到一个参照作用。

在这两张字里出现了比较突兀的、大小不稳定的问题(比如第一张的“常”大、“求”小;第二张“武”大、“力”小),这基本可以断定是没有标准的格子作为参照造成的。

另一个问题是两张字都有结构不合理的地方(比如第一张里“彼”的捺超级长;第二张里“千”、“佛”的竖没有做到垂直),一般来说我们会认为这是观察力和控制力不足导致的,但是现在看来,也许是因为没折格子的原因,所以,大家在临帖的时候一定要折格子,像第一张那么大的纸,折4*4的格子刚好。

另外,大家下次在交临摹作业时,别忘了把原帖中你所临的部分也拍下来发给我,一方面助于各位养成对照原帖的好习惯,同时也便于我分析答疑。

今天就说这些,明天开始动笔。



扫码交作业(公众号搜索:思纬书坊):



知道这课程到底是怎么回事,关注公众号,点击对话框中“要学书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