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食疗推荐主食类——玉米 【玉米科普】 玉米又被叫做苞米、棒子、玉蜀黍等,玉米原产于中美洲的印第安部落,因其产量大而成为当地的主食,明朝末年传入中国。目前我国播种面积在3亿亩左右,仅次于稻、麦,在粮食作物中居第三位,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全世界热带和温带地区广泛种植,为一重要谷物。 玉米味道香甜,可做各式菜肴,如玉米烙、玉米汁等,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多吃玉米能刺激人的大脑细胞,增强脑力和记忆力:玉米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具有刺激胃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的作用,可防治便秘、肠炎、肠癌等。 玉米的营养较为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A、维生素E、胡萝卜素、纤维素以及钙、磷、铁等。 【食疗价值】 玉米性味甘平;入脾、胃经。玉米对治疗食欲不振、水肿、尿道感染、糖尿病、胆结石等症有一定的作用。脾胃气虚、气血不足、营养不良、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症、脂肪肝、癌症、习惯性便秘、慢性肾炎水肿、维生素A缺乏症等疾病患者适宜食用。 具体食疗价值和功效介绍如下: 1、玉米中含有的黄体素、玉米黄质可以对抗眼睛老化。 2、玉米胚尖所含的营养物质可以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 3、玉米中含有的粗纤维和镁,可加强肠壁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泄,非常适合减肥之人食用。 4、玉米成熟时的花穗玉米须,有利尿作用,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5、玉米是一种高能最、低脂肪的食物。大置的植物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胡萝卜素及被称为“生命元素”的硒,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降低和稳定血压的功效。 6、玉米油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玉米含钾丰富,正适合了高血压患者对钾的需求,所以高血压患者应该多吃玉米。 下面说说高血压可食用的玉米食谱有哪些。 【食疗菜谱】 鲜玉米炒柿子椒 煮玉米粥 玉米三鲜蒸饺 番茄玉米汤 【食用宜忌】 1、由于玉米缺少一些必需的氨基酸,故不宜单独长期食用,可与豆类、小麦等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 2、玉米胚芽的营养含量很高,为保证营养,在食用玉米时应全部吃进。 3、鲜玉米每餐宜吃100克;玉米面、玉米渣每餐宜吃50~100克。 4、根须有褐色出现的说明玉米已成熟,挑选时建议选择玉米棒圆股的,且颗粒饱满,排列紧密,色泽金黄,无虫蛀的为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