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独家】李胜利:新常态下中国规模化牧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技术途径(一)

 田园居士兵 2016-02-14
点击上方“奶牛微刊”关注我呦!
 我们牧场的转型模式还在探索阶段,很多方面都很模糊,那么我们就要参考其他的成功模式。
一、国际规模化牧场可持续发展成功模式的启示
1、美国模式
1.1 养殖区域集中度持续提高
70年代美国养殖规模主要分布在三个大的地区,最大的是在中西部的威斯康辛州,伊利诺伊州,明尼苏达州,因为这些地方也是美国的玉米带,他们的中西部和我们国家的内蒙和河北很接近,还有就是美国的东部区域,在纽约州,宾州,再就是美国的西部,像加州,华盛顿州,俄罗冈州。70年代分布在美国三大地区的十个州占美国奶业的64%,到了2010年这十个州占了美国奶业的73%。

美国有50个州,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在发展奶牛养殖,像美国的南部很热,不适合养殖奶牛,美国的发展模式在集中度上和我们很像。将美国的地图和我们国家的地区重叠拼出来,可以看到,美国的中西部和我们的河北、内蒙古很像,美国的西部像我们的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区,美国的西部能看到大量的优质牧草,但是美国的东部用优质苜蓿很少,基本是大量的制作青贮,使用优质苜蓿得从西海岸运到东海岸,美国没有发达的铁路运输,5000多公里的路程依靠汽运成本太高。
1.2 高度集约化的大农场发展模式,牧场集中趋大趋势明显,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奶牛存栏从1961年到2014年下降了46%;奶牛单产提高了3.05倍,牛奶总产量提高了1.63倍。靠单产的提升弥补了数量的大幅下降,相当于现在养一头牛等于以前养三头牛,这样就提高了利用效率,从营养方面讲,一头牛和三头牛的饲养成本差距很大的,而且在占地面积,占人,尿粪排放方面也是。

美国的牧场周边是大量的土地,他们的粪污直接用刮板刮到下面进入化粪池,等到春、秋季耕地的时候直接就排放到地里了,节省了大量的资源。如果把粪污处理的沼液能够达到排放标准,那成本是相当巨大的。现在美国的一些牧场也在做一些固液分离,用固体粪便制作有机肥,垫床。我们国家的现代牧业也在使用,效果还是不错的。
1.3 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饲料资源丰富,自给自足,而且可以出口。
美国及其它国家玉米产量比重 
美国及其它国家大豆产量比重
近二十年牧草种植面积维持在2500万公顷以上,苜蓿草产量达5773万吨, 2013年美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4400万亩,青贮作物产量达1亿吨以上。种养结合保证了低成本。

美国产能增加:从2005年牛奶总产就迈过了8000万吨门槛,2012年进入9000万吨,2013年比2011年增加2.5%。增加的这2.5%是在8000万吨的基础上增加的。美国的奶业基数大,消费是很稳定的,增加的这2.5%会转变为乳清粉和其他的东西用作出口,2013年以后美国的奶制品出口是非常强劲的,美国乳制品出口排名第一位的是墨西哥,第二位是中国。
1993-2013年美国奶制品进出口额情况(单位:亿元)
2、欧洲模式
欧洲的很多国家畜牧业占农业比重普遍都超过60%,尤其是爱尔兰占到90%以上,它和挪威、丹麦、荷兰这些国家一样,都是畜牧业发达的国家。

因为种植业的强盛,玉米、大豆,小麦都是自己种植,价格是很便宜的,这些都是初级产品,把它们制作成牛羊的口粮,生产出的肉蛋奶经过加工可以变成高附加值的产品。
2.1 养殖数量逐步下降,养殖效率稳步提高
适度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家庭农场养殖模式是奶业发展的主体。美国也有很多的家庭农场,但是在中国家庭农场很少见,因为土地问题轮转很困难。
2.2 组建集产加销于一体的奶业合作社,注重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每公顷土地2头牛 ,170kgN/ha),以良种繁育体系来保证优良群体品种,以健全的服务体系为依托,坚持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欧洲的很多国家现在鼓励放牧,会给你增加3%左右的奶价,这对奶牛来说是很好的福利。

受高奶价影响,2013—2014欧盟奶产量同比增长近5%。预测2014—2015欧盟奶产量增长仅为3%。

2015年3月欧盟取消牛奶配额,会对中国造成极大影响。
2.3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低成本放牧式
低单产,低投入,高效益。50%的土地用于放牧、草料种植或休整备耕。

新西兰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奶牛放牧的时候就能吃到8分饱,在稍微加上一些精饲料就很容易达到5吨的单产。

新西兰牛奶年产量超过2100万吨。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2%,但却占世界总出口量的1/3。
澳大利亚奶业
奶牛存栏从1980年到2014年下降了10%(188 vs. 169 万头);奶牛单产提高 了1.89倍(2889 vs. 5466 kg),牛奶总产量提高了1.7倍(543 vs. 923 万吨)。2014年共出口奶粉24.43万吨,其中2.88万吨出口到中国。
新西兰奶业
奶牛存栏从2003—2004年度到2013—2014年度增加了28%;奶牛单产提高了12%,牛奶总产量提高了1.4倍。2014年新西兰共出口180.59万吨奶粉,其中70.26万吨奶粉进入中国市场。
预计新西兰的潜在生产能力
新西兰2020年产量将增加近1000万吨,可生产142万吨全脂奶粉,满足目前中国的全年进口量。

新西兰牛奶产量未来平均每年增长5%左右,按此增速计算,到2020年新西兰牛奶产量达到3000万吨,2026年达到4000万吨。
国外奶业模式的启示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益,减少奶牛饲养量,提高单产是应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必然选择;

适度奶牛规模化和集约化,既有利于先进技术应用和效益提高,又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在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优势奶牛养殖区既可保障饲料充足供应,又能消化畜禽粪便;

社会化服务技术服务体系健全;

保障生产者利益是奶牛养殖业稳定发展的关键;

欧洲和澳洲对中国寄予最大的市场希望。
二、中国奶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1、中国奶业近30年发展
1979—1996年是稳步发展阶段;1997—2007年是快速扩张阶段;2008年以后是结构调整和升级阶段。我们的奶业现在处于转型阶段——千家万户散养向着规模化发展;数量增长向着质量效益型发展。
荷斯坦成母牛单产达到6吨
规模化奶牛养殖比例增加
构成中国规模化牧场的主体
一些大规模养殖场的发展进程也将加快。

第一类是大规模乳品企业,包括伊利、蒙牛、光明乳业、辉山乳业、飞鹤乳业等知名企业;

第二类是大型乳企提供原料的商投企业,包括现代牧业、圣牧高科、内蒙古奶联社、中地种畜、上海牛奶集团等;

第三类是外资企业,包括恒天然、澳亚牧业、华夏畜牧、雀巢等。

这三类投资主体将继续投资建设大规模牧场,进一步推高大规模养殖的比例。
2、面临的挑战
2.1 牧草、奶牛、奶粉的净进口国,高成本、高奶价。
1-8月中国进口苜蓿草总计80.79万吨,同比增46.93%;进口金额总计32278.68万美元,同比增55.93%。8月中国进口苜蓿草11.58万吨,同比上升63.84%,环比下降7.04%。

2013年进口燕麦干草4.28万吨,平均到岸价369美元/吨。2014年进口12.1万吨,平均到岸价336美元/吨。2015年1-7月进口9.07万吨。
2014年中国奶牛饲料成本(总成本的70%), 比发达奶业国家高 30%-50%,牛奶价格高30%-40%。
2.2 单产低,只达到发达国家的一半
2.3 饲料转化率低,面临减排的压力
饲料转化率低:在国内1公斤干物质能产奶1.2公斤而发达国家能达到1.5公斤; 

氮利用效率低:国内氮利用效率不到25%,而发达国家氮利用效率能达到33%;

环境污染严重:由于氮利用效率低,没有被利用的氮就随着粪尿排出体外,会对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
2.4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奶粉进口剧增
奶制品: 进口198.4万吨, 年增长率12.8%。奶粉进口104.5万吨, 年增长率7%。液态奶: 进口32万吨, 年增长率96.8%。
3、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化发展
3.1 农业“新常态”
1)粮食安全,100%口粮自给,95%谷物自给,80%粮食自给

(2)肉蛋奶安全,建立安全标准,面临国际竞争

(3)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利用国际竞争和国际资源和产品不平衡
3.2 当前畜牧业新常态的特征
1、消费需求总量低速增长,八项规定,把过去畜产品消费的泡沫挤去了,泡沫主要是浪费型消费和过度型消费,泡沫挤破后,消费总量明显下降。

2、产品供求关系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短缺和阶段性有余并存,猪肉、禽肉和牛奶。

3、生产能力调整产能结构,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生猪、部分禽类、奶类)。

4、国内外畜产品价格价格倒挂、进口产品冲击(猪肉、牛肉、羊肉、牛奶)。

5、牧业生产布局南压北扩,南方一些省份还有北京、上海都不鼓励畜牧业的发展。

6、生产主体散户退出加快、规模化速度放缓。

7、 制约因素用地、环保双重制约。

8、收益空间变窄价格“天花板” 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

9、消费结构和消费意识多元化消费和营养、安全。

10、 畜产品营销方式多元化。

11、农牧业逐步融合调整种植业结构,青贮饲料。
大城市人均乳制品消费没有明显增长
2015年10月份生鲜乳价格略有上升
10月份生鲜乳总成本与上月相比下降
本文由《奶牛》杂志记者根据李胜利老师讲课内容整理

《奶牛》杂志微信名:奶牛微刊
公众号:nainiuzazh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