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卫视《养生堂》说起(一) 别让不懂营养学的“医疗专家”害了你 BTV《养生堂》的口号是“献给亲人的爱!”尽管在节目中,扰民的广告占据了听众不少的宝贵时间,特别是那些影响节目字框、霸道的、黑乎乎的字幕广告,遭人十分讨厌!但《养生堂》栏目的效果和它的口号还算一致。那些宝贵的经验,特别是那些导师级的国家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使观众受益匪浅。BTV《养生堂》还算首屈一指!深受观众喜爱!其原因大致如下: 其一、主流讲座,都是导师类的国家名老中医。他们发掘了《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的精髓和张仲景等医圣们的治病经经。在古今客观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对待新出现的问题,有些老专家也有所创新。 中医是一门针对活人的经验科学,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禀赋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经历不同、饮食结构不同等等,这些都影响着医生对患者疾病的判断。古希腊,被称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 要想弄通中医这门“玄学”实属不易! 其二、适应中国人几千年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非对抗性养生文化。 但是,对于进入《养生堂》讲座的一些“营养专家”却不敢恭维! 从这些“营养专家”们的营养知识水平来看,多数人绝非是营养学科的专家,而多是由医疗专家客串的。明眼人可见,从重量级的医疗大家到名不见经传的餐饮人员(无国家系列正规职称),凡是谈到“营养”的内容,误导之处屡有出现,现举一个带有明显错误的例子。讲营养的,把一些十分简单的概念,比如对糖的分类都没写清楚。且看专家演讲时出现的对糖的分类图: 演讲的内容。 ![]() 其中,连中学生都知道,“蔗糖”并不是单糖,而“果糖”也不是双糖。这么简单明显的错误也许是疏于检点,好在这种误导对人体并没有什么伤害。但有些错误和误导会给公众带来严重的影响。尊重医生,是中国的习俗,在多数的公众眼里,医生的话就是“圣旨”。这也是“医疗专家”客串“营养专家”出现错误和误导时会给公众带来严重影响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也难怪,现代医疗界的专家们在校学习的主要是以疾病和药物为导向的,以前国内外的“医科学院”几乎并不设营养学科,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即便是学习过一些“临床营养”的人,也缺乏全面掌握营养学的知识。“临床营养”只是针对临床患者的科学。对于健康人的营养还有不小的距离。就是说,对营养学那不是这些医疗专家的本行。有些老专家说得好,比如国家级名老中医高荣林等实事求是的说:营养,不是我们的内容,要去找学营养的专家。 但,有些人则不那么谦虚,懂得一些“临床营养”的知识,就一叶障目,老子天下第一,在那里眉飞色舞的表演。难免出现知识不连贯、观点相撞、误导公众的问题。郭沫若说得好,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要知道,听众可不是阿斗! 世界营养学界权威,被誉为“营养学界爱因斯坦”的美国康奈尔大学 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