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战汉玛瑙器

 珠江大鹏 2016-02-15

闲话战汉玛瑙器(转载)
(2012-08-08 07:38:04)



闲话战汉玛瑙器

图1 国家博物馆藏战国素面斜棱环(白色)

闲话战汉玛瑙器
图2 湖北随州擂鼓墩2号战国墓出土的素面斜棱环(红色)

闲话战汉玛瑙器
图3 山西太原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觿形器

闲话战汉玛瑙器
图4 扬州市甘泉老虎墩汉墓出土玉剑璏

    古人云“美石为玉”,玛瑙的矿物成分二氧化硅类由于质地坚硬且颜色瑰丽,一直作为玉石的一种,长期以来便作为装饰品而为人所共知。通常以有缟状纹者称为玛瑙,无缟状纹则称为玉髓。“玛瑙”一词最早见于魏文帝《玛瑙勒赋》:“玛瑙,玉属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错,有似玛瑙,故其方人因以名之。”殊不知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玛瑙制作的饰品出现并使用,2006年江苏溧阳神墩遗址发现的马家浜文化氏族墓地便有玉髓玛瑙质地的珠、管、坠子等出土。
    到春秋战国时期,更成为玛瑙类饰品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玛瑙从西周组玉佩中单纯的珠子开始向大型佩饰件演变,逐渐成为组玉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素面斜棱环(图1)最为典型,这类佩环断面近似于菱形或有的起平台面,表面打磨光素,不加纹饰,以“材质之莹润、斑斓和加工精整见长”(傅忠谟语),最早见于洛阳中州路春秋晚期墓中,湖北随州擂鼓墩2号战国墓中亦有较多出土(图2),山东地区亦有较多考古发现。这类战国玛瑙环多以白色或透明色为多,以带红色缟状纹着最为珍贵。另外,战国组玉佩中玛瑙质地觿形器(图3)也是较为典型的玛瑙器,在山东曲阜战国墓中曾出土3件。此类玉觿体型若抽象龙形,中有孔道用以佩系,多在组佩下端,撞击时发出悦耳的声音,有“行则鸣佩玉”(《礼记》)的效果,又其形似牙,故又称其为冲牙。此外竹节形玛瑙管、虎头形玛瑙珩亦是战国齐地玛瑙所常见,市场亦可觅到,现在价格都不菲了。
    战国时期大量出现的素面斜棱环到汉代则渐渐不再流行,作为人体装饰的玛瑙到汉代以玛瑙珠串为主。但在先秦玛瑙一直都是作为纯装饰品与其他玉器类制品配合使用,不能独当一面成为独立器物,到汉代这一情况开始被打破。汉代玛瑙不仅只作为珠玉环佩的一种,同时开始使用在装饰与实用并举的玉剑具上,多见制成剑璏使用,此外考古发掘中还发现有汉代玛瑙印章出土(扬州甘泉老虎墩汉墓)。关于汉代玛瑙的使用,其颜色依旧以白色透明及带红色缟纹者为主,那些用带有红缟纹并白色水晶结晶的玛瑙所制成的玉剑璏(图4),其红颜色雄浑大气,堪称汉代玉器精品。可惜的是这类材质玛瑙在汉代以后便不再出现。直到近年来在东北阜新朝阳地区发现有类似颜色的缟玛瑙,为现在玩家所称为“战国红”玛瑙,另又有在四川大凉山地区发现同样有鲜艳红色的所谓“南红”玛瑙,这些新发现的玛瑙矿种为战汉时期玛瑙材质的探索提供了有利的线索。

*********************************************
 三才战汉玛瑙环,因其表面内外侧都研磨出三个平面,每面各代表天,地,人故称三才,又名六线环。材质有玉,玛瑙,琉璃等,以玛瑙以代表也最为珍贵。该器型仅见于战国到西汉时期出土墓葬,之后均无出现。一枚品质完好的玛瑙环,必须拥有光泽内敛的宝气感,浅短牛毛纹清晰好似游丝,历经千年时光表面依旧细腻光润,由于当时手工业设备的原始与低下,制作玛瑙等硬度极高的材质需要耗费几个月甚至更久才能完成同等的玛瑙环,一个小小饰品足以窥见当时的皇亲士大夫生活是多么尊贵与奢华。同样也充分体现着古人对手工艺高标准的执着追求与一丝不苟严谨生活态度。这都是现代人值得深思与学习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