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仔细一看三公斤”,春节过完了生活也该回归正轨。这一个春节下来鸡鸭鱼肉吃的不少,肚子里都是油水,就想早上吃早饭的时候来碗清粥,就着各式小菜刮刮油,也给肠胃减减负。 在这里小佬儿梳理了几样杭州人经常用来配粥的菜蔬,大家小粥配起来。 酱菜系列 中国人爱吃酱菜,而且什么都能拿来酱,萝卜、瓜、莴苣、蒜苗、甘露、藕、乃至花生、核桃、杏仁,无不可酱。 酱菜也分南味和北味,南味充分利用具有鲜、色、香、味、形,保持蔬菜的自然风味,低盐低糖营养丰富。 『酱黄瓜』 做酱菜的乳黄瓜多用一指长的小黄瓜,瓜皮色鲜绿,瓜形粗细均匀,肉质厚而致密,子囊少,无大肚、尖嘴等不良形状,是扬州系的传统酱菜优良品种之一。 此外也有用大黄瓜做成的酱瓜,杭州人称之为酱瓜,是配粥届有名的小菜。 『酱宝塔菜』 甘露子,原名草石蚕,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我们吃的都是他的地下根,长成螺旋形长得像螺丝所以被叫螺丝菜,也叫宝塔菜。 酱宝塔菜脆而清,细而嫩,没有纤维,是一种很适合做酱菜的植物。 『酱萝卜』 酱萝卜可以分成两种,酱大白萝卜和萝卜头。 把白萝卜洗净切片后酱制而成的是酱白萝卜,也就是我们在酒店里经常吃到的凉菜。 萝卜头也可以是糖醋腌萝卜,使用的是小、圆、白的小萝卜头,腌好后脆、嫩、甜,经常和泡椒一起泡制做成酸辣萝卜头。 腌菜系列 蔬菜腌制是一种古老的蔬菜加工贮藏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延长蔬菜的贮藏及食用期来弥补粮食的不足,到了现在则变成了一种传统。到了冬天浙江人就会开始腌制咸菜,一喝咸菜汤,冬天就到了。 『冬腌菜』 冬腌菜,就是江浙一带一般说的咸菜。一般冬季11月中旬至12月初制作,小雪至冬至这段时间为优。一般选择大白菜(绍兴人称胶菜——因产于山东胶州而得名),长白菜、大头白菜或油冬菜亦可,江浙人会在大水缸里一层盐一层菜的把菜码好,用脚踩实,压上毛石头,一般腌至一个月后即可取菜食用。 冬腌菜有很多种吃法,上锅蒸成咸菜汤,炒二冬,咸菜茭白炒肉片都是不错的选择,其中咸菜炒肉片和炒二冬都是佐粥的上品。 『霉干菜』 霉干菜又称乌干菜,是浙江绍兴一种价廉物美的汉族传统名菜,也是绍兴的著名特产。浙江产者以细叶、阔叶雪里蕻或九头芥腌制。用茎用、叶用芥菜或雪里蕻腌制发酵后,再经晒干的成品。 乌干菜是一种客家乡土菜。秋末冬初,菜园里的芥菜抽了苔,拇指粗细,顶带花蕾,形如秋萄,脆嫩味甘。这时,摘下菜心,晾挂几天。待叶子变软时,放进盆里,撒上盐,用手揉搓,等渗出一些菜汁时,便装入陶瓮,码放一层撒一层盐,装满后用芥菜叶或竹笋壳把瓮口封严。过了十天半个月,取出晒干,便成职色泽金黄,咸酸味甘的乌干菜。 霉干菜可以做成霉干菜扣肉、霉干菜饼、干菜蒸汪刺鱼、干菜炸虾等。而用来佐粥的话,霉干菜扣肉不要太香哦! 『榨菜』 最常见的腌制品,也是吃粥必备的菜品。将买来的散装榨菜洗一洗切片,用油炒一下会更加味道。开封即食的榨菜丝方便美味,已经成了早餐的日常。 浙江榨菜不经晾晒,直接腌制,和重庆榨菜在味道上会有一定的区别,当然我们杭州人喜欢的一定是我们浙江榨菜啦。 特色系列 我们杭州人吃粥,还会吃一些这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像咸豆浆里加虾皮油条一样,属于地方特色。 『腐乳』 腐乳又称豆腐乳,是中国流传数千年的汉族传统民间美食。杭州人喜欢吃腐乳,特别是糟方和醉方。腐乳品种中添加糟米的称为糟方,添加黄酒的称为醉方。 江浙一带,如绍兴、宁波、上海、南京等地的腐乳以细腻柔绵、口味鲜美、微甜著称。早上吃粥的时候夹上一小块腐乳,神仙也做得。 『鱼冻,肉冻』 红烧鱼和红烧的肉类的汤汁因为富含胶原蛋白,天冷的时候就会冻成一块,肉冻可是拌粥吃的好东西,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鱼冻嘛,鲫鱼冻最常吃。肉冻的话,油豆腐嵌肉、红烧羊肉、大排汤都是美味的源泉。 既然讲到杭州人喜欢吃的小菜,怎么能不提最具地方特色的萧山萝卜干呢。萧山萝卜干的加工季节一般在12月至来年2月。将萝卜洗净切条摊凉,加盐拌匀,装缸,层层踏紧压实。一般7天后即可出缸。 萧山萝卜干风靡杭城,上世纪20年代初起,先后被销往杭州、上海、江西、港澳等地。历史上,萧山萝卜干的年产量曾达到2万多吨。 萧山萝卜干用油炒过之后风味更佳,是一道百吃不厌的特色小菜。 说了这么多,小佬儿都饿了。晚上喝粥,萧山萝卜干走起! 本文由「杭州佬儿」原创 转载请邮件我们授权发布 hzle2015@sina.com 我想跟你说个小秘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