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像麦肯锡精英一样思考

 青米央 2016-02-15

      临近deadline,还在迷迷糊糊兜圈子?话到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出口?满脑子朦胧的想法却迟迟无法动笔写企划案?每次开会的时候觉得会议很长,但常常会议结束了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开会的时候觉得自己总想发言,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可自己明明就已经思考了?

      在学校的时候,老师会告诉我们要认真思考,努力思考,却从来不会告诉我们怎么样的思考才是认真的,才是努力的。工作之后,虽然上司和前辈也会提出一些建议,但他们很少会告诉我们思考的过程,以及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思考。

      如果你也有上面的这些问题,那么这篇文章可能会对你有帮助,我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原本以为写日记也已经足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了,直到今天看这本由日本赤羽雄二写的《零秒思考》,才知道每天写一次的日记是远远不能够把我们每天的想法记录下来的。

      作者指出,我们日常的思考会有一些误区,如肤浅和徒劳无功的思考,这个指的是我们只考虑到表面的意思,却没有深入地进行思考,这样会很容易导致我们说话的时候情绪化。我也曾经体会过,面对上司的逼问,我毫无顾忌地把自己的想法一下子全说出来,让上司目瞪口呆,当时的感觉真是舒服极了。但是过后想想,那样子做是非常不对的,如果上司是斤斤计较的人,我早就该卷铺盖走人了。同样的,这样表面的思考会让我们在表达的时候没头没尾,让人不知道你说话的重点是什么,听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有些公司的某些会议之所以拖得很长,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另外,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在很努力地思考了,但也没有什么结果,这是因为大部分的想法只是出现,然后消失,如此反反复复,没有成型,所以花再多的时间来思考,想法也不会深入。

      如果你是属于滔滔不绝的人,或者曾经帮别人分析过什么问题,可能有过这种体会,你在不停地说的过程中,脑子有时会灵光一闪,冒出那些从来没有过的想法,而且自己对这些想法也很满意,不禁感慨自己是如此聪明。但是如果我们改一下这种方式,在你说之前就已经有了想法,也就是通过自己写的方式,可以让自己的想法更加深入,也会更早得出结论。

      为什么有些优秀的人可以当机立断?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他们经过足够的训练,还有一个就是他们明确地知道什么是“效率”。不要天真地认为,只要思考的时间足够长,就会萌生出好的主意。所以如果也想练就当机立断的本领,不妨来试试《零秒思考》作者所提供的建议,这个作者在麦肯锡工作了14年,他也经过了多年的实践经验才最终得出这个简单的方法来训练我们的思考能力。

       具体的做法是:将一张A4纸横放于面前,每张纸上写一个主题,1页写4—6行,每行20—30字,写每张纸的时间要控制在1分钟之内,每天写10页。写这些笔记我们无须等到每天睡觉前再一起写,而是在任何时间,只要有想法,就马上写下来,如果都等到晚上再一起写的话,有些想法已经很模糊了。至于为什么不用笔记本、电脑等等这些来写,作者已经做过对比,他认为还是用A4纸方便快捷,相对笔记本来说也比较节约成本。例如:




      如果我们继续有想法,还可以把里面的各个小点又作为一个主题展开来写,这样的话可能每天不止写10页了。如果你认为每天写几十页你也能坚持下来的话,那也可以尝试一下。

      另外还有一些小问题,我们写这些东西是不给任何人看的,所以里面可以写上真实的名字,而只有写上真实的名字,才会发挥最大作用(特别是想写某个人的坏话时);一定要把时间控制在1分钟,如果内容实在太多,可以延长15秒;同一个问题可以今天写了明天继续写,当然也不用翻看自己之前写了什么;想到的事,无论是什么,先写下来,也不要管逻辑或者用语。如果你觉得每天的事情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好思考的,可以像下图那样,把你能想到的问题先列出来,列100个,然后每天在里面选10个来写你的思考。



      每天写10张的话,按照作者的经验,只要我们坚持几周,就会感觉到有明显的变化,思路会清晰,说话也更有条理。

      写完之后我们可以把这些笔记归类,例如按照未来的目标;和他人的交流;新想法这样来进行分类,放在不同的文件夹里,隔3个月可以把这些笔记拿出来看一次,再隔3个月又看一次,对自己关于某个主题的思想进行整理,有时候你会惊叹于自己曾经的想法那么棒。一般这样重温两次之后就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此外,古代的人类需要跟动物做斗争,遇到老虎的时候他要快速判断应该逃跑还是跟老虎进行搏斗,如果思考慢了,可能他就没命了,人类也就灭绝了,所以这种快速思考的能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只不过慢慢地被掩盖了,所以要相信自己经过锻炼,也能够做到零秒思考。

      我也是初学这个方法,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下来,也希望对你有一定的作用,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