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乍暖还寒,冷风不期而至,是周围性面瘫高发季节,这主要与冷风吹袭、早晚温差大、病毒性感冒流行有关。有很多原因可引起周围性面瘫,常见的有Bell氏面瘫、外伤性、肿瘤性等。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注意:文末有红包,欢迎转发)
杨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教授
有很多原因可引起周围性面瘫,常见的有Bell氏面瘫、外伤性、肿瘤性等。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本病的原因有哪些?确诊之后又要怎样规范化的处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杨军主任讲解《周围性面瘫的常见病因及规范化处理》,敬请期待!
面神经是出颅后弯曲走行于颞骨中,为人体穿过骨管最长的颅神经。
1. 面神经的成分
①运动纤维:面部表情肌,茎突舌骨肌,二腹肌后腹,镫骨肌,颊肌。②感觉纤维:舌前2/3味觉,部分鼓膜、耳道、耳后皮肤、耳甲腔感觉。③副交感神经:泪腺、鼻腔和口腔黏膜腺体,鼓索神经-颌下腺、舌下腺。
2. 面神经动脉供应
①颅内段:小脑前下动脉(AICA)的迷路动脉。②鼓室段:脑膜中动脉的岩浅动脉。③乳突段:颈外动脉的茎乳动脉。
3. 面神经的分段
图 面神经的分段
4. 面神经的分支岩浅大神经
①镫骨肌神经②鼓索神经③茎突舌骨肌支④二腹肌支⑤耳后神经耳支⑥耳后神经枕支
5. 面部分支
①颞支:额肌、耳前耳上肌、眼轮匝肌和皱眉肌。②颧支:上唇方肌、颧肌。③颊支-口轮匝肌、颊肌。④下颌缘支:下唇方肌、三角肌、颏肌。⑤颈支:颈阔肌。
1. 颅内病变
①桥小脑角肿瘤②颅底脑膜瘤③脑干脑炎④颅底骨折或出血
2. 颞骨内病变
①Bell氏面瘫②Hunt综合征③耳源性感染④外伤⑤肿瘤⑥面神经先天畸形
3. 外伤性
①颅内段:小脑桥脑角手术损伤。
②颞骨内:颞骨外伤和颞骨手术损伤。
③颞骨外:面部外伤和面部及腮腺手术。
4. 非外伤性
①炎症性:Bell麻痹、Hunt综合征和中耳炎。
②肿瘤性:CPA肿瘤、听神经瘤、面神经瘤、脑膜瘤、胆脂瘤、中耳癌等。
5. 面神经分级
图 面瘫分级
1. 临床表现
①静态表现:患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眼裂增大。②抬眉:向上看时,患侧眉毛不能上抬。③闭眼:闭眼露白,贝尔现象。④笑或露齿:口角明显向健侧移动。⑤鼓腮:患侧漏气。⑥张口:下颌偏向健侧。⑦联动。
2. 临床症状提示面神经受损部位
①上面部由双侧运动皮层支配
②下面部由对侧运动皮层支配
③单侧中枢性面瘫对侧上面部正常
④膝状神经节远端损伤-运动、味觉异常
⑤膝状神经节近端损伤-运动、味觉、溢泪异常
3. 受损定位检查
①泪腺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两眼相差≤30%(-),正常或膝状神经节远端损伤。两眼相差≥50%(+),膝状神经节近端损伤。
②镫骨肌声反射:反射消失表示镫骨肌支分出部位以上损伤。
③味觉试验:味觉障碍,鼓索神经分出部位以上损伤。
④CT:颞骨骨折线。
⑤MRI:面神经水肿。
4. 受损程度判定
①肌电图(EMG)②神经电图(ENoG)③神经兴奋性试验(NET)④最大刺激试验(MST)
欲知面瘫详细治疗方法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部笔记内容。
杨军,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耳科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听力障碍疾病、眩晕疾病、面神经疾病、听神经瘤、颈静脉孔区肿瘤、咽旁间隙占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您可以在我们的社群关注他
医学V直播给大家发开年现金红包了,点击阅读原文领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