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老师说:们用形统于顶的口诀再整理身体,就真正的要形神统一了。 形统于顶勤修炼,松腰开胯松脊颈,腰要松开,整个脊柱、胯,骨盆它的脊柱肌腱韧带都要松开。松腰松胯松颈,颈项放松.那就是喉头放松了 喉托耳根鼻托眼。厌喉有个管子和耳朵是通着的。气往里一充,喉托耳根,鼻托眼,鼻泪管和眼是通着的。往上一充气,通过正常的解剖通道把气引上来。 收吻咬臼悬总颔。嘴唇一收面带微笑,轻轻咬着臼齿就把气从 两侧 升起来了。升拢颔。含,颔厌下去。咽唾沫的时候就把悬厘悬颅两个穴位就张起来了。同时颊车穴这么咬着,臼齿咬着,颊车穴用意念和力带动两侧的气,辄筋悬钟气会带起来了。 玉枕脚心再回前,从后面把气从脚带起来,提到头顶上来,头往上顶,虚灵。 额颅遂空延寿天,使头前后左右都往头顶上聚。这样百会上领,真正做到前后左右通过意念和气往上顶着。而不是用力往上。 怎么和形体相连呢? 肩髎天髎上冲天,肩髎是肩关节,天髎是肩胛骨的地方,把上肢和头顶连起来了。 二井合跳束涌泉。这样呢通过肩井天井环跳跟涌泉和下肢又连起来了。 四稍齐动嘬充顶。舌为肉稍,齿为骨稍,爪为筋稍,发为血稍。这些地方共同一动。用爪带动同时用舌配合,齿轻轻的叩,带动头顶、头顶的发在动弹。舌头它不仅是肉稍,它还是气囊,舌一嘬,用嘬的口诀,嘬劲,舌头一挤就把气带动起来了。起一束一张的作用。爪这儿一舒一缩,筋膜一舒一缩就带动气的周身运行。牙齿轻轻一叩,口腔里的气进入骨髓。进入脊髓,到了天柱往里挤,后面还有一动。前面是到了头顶上去了,头发那儿一动弹,周身的气血就进入头脑里面去了。 四稍齐动囱囱顶,这样就使得头顶百会和囟门气集中。形成一个在上面提着上领着通于天的这么一个气柱。囟门百会成为一个线,一个柱柱,往下往回一收,心口那儿一缩就能觉得肚脐那儿有那么个东西,模模糊糊,那就是囟门会阴成一线。 平庸内动助阳长 (柱粱成?) ,就把那个线强化了。不是一个线是个柱子。 虚灵一境为之天。这个柱子上面有虚空,下面有个底。这个口诀通过形体和气的结合,神和气的结合,结合在一起了。 如果再用那个口诀:形统于顶,气摄于心,天地人意,松灵融浑。现在想天,天空;地,地气;人,自身。我们通过天关地关人关,带着气往这集中,往这混元整体变成一个整体了,松灵融浑。往前面组场的口诀,松融灵通是一样。浑,更大了,天地内外一个大的整体了。这个时候再想我们那个混元灵气歌,无微不入,无大不容,无远不到,无高不登,无物不化,无形不成,无坚不摧,无碍不通,无毒不解,无病不平,无灾不克,无求不应,无愿不满,无事不灵,混元灵气这个气在周身,在各部,在全身内外,在天地宇宙之间,灵气流通,自然而然就会有通天彻地的感觉。内外气的感觉。随意而察,随意而照。。。 好了收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