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年记丨通山过年美食与民俗(三)

 晓峰书阁 2016-02-16

重头戏在吃中午饭,叫做吃年饭,也叫团圆饭。一般吃的比较晚,超过中午十二点的诸多,名曰吃年饭。其中有一项是在吃年饭前特意给小孩的优待礼物——年间,也就是腊瘦肉。腊红腊红的,整大块的煮熟,捞到砧板上切成小块,当时给小孩用手拿着吃,大人也可吃,小孩还可以用纸包起来,放到衣袋里当零食,时不时的撕下几丝解馋,或和小伙伴们交换品尝,还可以用火钳钳上在火里烤到冒油后吃,很香,很甜,所以这一环节也成了小孩对过年特别期待的原因,不过这也容易导致一些小孩吃坏肚子。其他时节虽然也可以包肉当零食,但不及吃年饭时有气氛,而且这时的腊肉也质量最好。腊肉较咸,吃后会出现很口渴的情况。                在年饭的美食中,有些片区还吃糯米大坨,蒸着吃,也可煮吃(在“品牌”那已做过介绍了),外加几道菜,也可是十个大碗头,很丰盛的,也可如同宴席的菜。吃饭时特别强调热闹的气氛,分了家的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其乐融融。吃年饭时更讲究陪家中的年老者一起吃,几乎要把他当主角儿,这也体现了对老人的孝敬。

晚饭有的片区吃薯粉粑坨(做法在“品牌”那已介绍)。晚上守岁时,就吃已经早就准备好了的各种零食,还能吃到平时很难吃到的麻花、水果糖、芝麻饼,条件好的还能吃上水果。中午的菜主要是炸腊肉,会有很多瘦肉,过年嘛,油干焖腊肉,豆腐炖鱼、油煎薯粉坨、炒线粉、墨鱼、排骨炖线粉汤,一定要吃全鱼和竹笋,各自象征着年年有余和节节高。大年三十晚主妇还要把第二天大年初一的饭煮好,一来是要对祖人有交待,据说大年三十晚,先人要来看他的后人的日子过得如何,主要是检查罐里有饭没;二来是担心大年初一的时候万一饭没煮熟不好,先煮好,以防走手了。守岁是坐在火炉边聊天,畅想来年,火炉烧上一个特大的树蔸,预示明年的年猪大,最好是一个整的很大的。不睡觉是怕睡着了做了不好的梦,守岁时有的要做几项工作,比如要钳木炭于火塘边,十二个完全燃烧了的火炭,按顺序排列每个序列代表相应的月份,那一个先灭就预示来年的某个月的雨水好,过去靠天吃饭、农人不得不有所期盼;听鸟叫,看零点或天刚亮的时候那种鸟先叫,谁先叫就谁喜吃的那种粮食丰收。比如,麻雀先叫熟谷子,乌鸦先叫熟玉米,最不喜欢猫头鹰叫熟薯,当时薯实在是吃苦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