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痰汤

 负鹏载舟 2016-02-16

导痰汤 

导痰汤的来源是《校注妇人良方》卷六。由《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二陈汤衍化而来。组成是制半夏6克(二钱); 橘红, 茯苓, 枳实(麸炒), 南星, 各3克(一钱); 甘草1.5克(五分)。用法是加姜十片,水煎服。功效是燥湿豁痰,行气开郁。主治痰涎壅盛,胸膈痞塞,或咳嗽恶心,饮食少思。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导痰汤

  • 来源

    《校注妇人良方》卷六

  • 主治

    痰涎壅盛,胸膈痞塞,或咳嗽恶心,饮食少思。

  • 功效

    燥湿豁痰,行气开郁。

  • 用法

    加姜十片,水煎服

基本简介

导痰汤的来源是《校注妇人良方》卷六。由《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二陈汤导痰汤导痰汤衍化而来。组成是制半夏6克(二钱); 橘红, 茯苓, 枳实(麸炒), 南星, 各3克(一钱); 甘草1.5克(五分)。用法是加姜十片,水煎服。功效是燥湿豁痰,行气开郁。主治痰涎壅盛,胸膈痞塞,或咳嗽恶心,饮食少思。

药方组成

半夏6克,橘红3克, 茯苓3克, 枳实3克(麸炒), 南星3克, 甘草1.5克。

基本信息

出处:宋·严用和《济生方》

方法:半夏四两,汤泡七次、天南星炮,去皮、橘红、枳实 去瓤,麸炒、茯苓去皮各一两、甘草半两,炙上呋咀(是指将药用口咬碎成小块,利于熬药时药物有效成分析出),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是指蓖出药液,去掉药渣子),食后。

主治:治一切痰厥,头目眩晕。或痰饮,留食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漱,涤唾稠粘,坐卧不安,饮食少思。

方论选萃

清·徐大椿:卒中风邪,痰气闭塞,故胸隔痞满,迷闷不醒也。南星化风痰,枳实破滞气,合二陈治一切痰实为病。中风痰盛气壅者,洵可先用之以破气导痰,然后调其血气,而风无不解矣(《医略六书·杂症证治》)。

清·蔡陆仙:此为痰中、痰厥之借治方也。夫类中既因湿痰,则无论兼风与否,自应以燥湿化痰为根本不二之治法。本方即二陈场加胆星、枳实是也。胆星祛风痰,合半夏有助燥湿之效,枳实能降泄,会二陈有推墙倒壁之功,故痰中症用之宜焉(《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

近代验证

主诉:

患者从1963年起开始患神经衰弱,常心烦耳鸣,失眠多梦,长期服安眠药。1974年后病情加重,情志易波动,喜悲伤欲哭。1976年2月26日因与他人争执,病情恶化,精神失常,狂躁不安,急送某 精神病院,诊为“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半年。

诊查:

近半月来出现精神抑郁、表情淡漠、语无伦次、沉默痴呆、哭笑无常等症状;胸胁胀满不舒,不思饮食,平素多痰。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

痰气郁结,上扰清窍,蒙蔽心神,神志逆乱。证为癫狂。

治法:

理气解郁,化痰开窍。予导疾汤加味。

处方:

陈皮9克、半夏9克、茯苓10克、甘草4克、枳实12克、胆星9克、郁金9克、白矾3克(烊化)、蚤休9克、石菖蒲9克、香附9克、十剂

珍珠层粉60克,每次2克,每日3次;朱砂安神丸2瓶,照说明服。

医嘱:

禁一切辛香燥辣发物等。

 一诊:

1977年2月6日。自述服上方药十剂后,心中豁然开朗,心情舒畅。于是又服药十剂,睡眠较前好,神志清楚,纳食增加。但仍感痰多,因脾为生痰之源,故上方加开胃健脾药,再进药二十剂。

处方:

陈皮9克、半夏9克、茯苓10克、甘草4克、枳实12克、胆星12克、郁金9克、白矾3克(烊化)、蚤休9克、石菖蒲9g、香附9克、侧耳根30克、隔山撬30克、鸡矢藤30克、鱼秋串30克

 三诊:

1977年3月3日。服上方药后,神志如常人。为巩固其疗效,又处以补肺健脾,理气化痰,养心安神之剂。

处方:

沙参15克、麦冬15克、玉竹24克、百合15克、山药15克、茯苓12克、夜交藤30克、川贝粉3克(冲服)、合欢皮30克、木香6克二十剂珍珠层粉60克,每次2克,每日3次;竹沥丸;健脾膏片;灵芝精3瓶,照说明服。

1980年9月随访,患者已于1977年7月痊愈,1978年3月正式上班,精神正常。

患神经衰弱7年,严重失眠3日,服安定及肌注异丙嗪无效。诊见:患者闭目卧床,倦怠乏力,心烦,头身困重,胸闷,不欲饮食,口苦而干,大便不爽。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证系痰热内蕴,神明被扰。治宜化痰清热安神。

处方:陈皮、茯神各15克,枳实、竹茹、黄连各12克,胆南星、石菖蒲、郁金各1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2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

二诊:

服药2剂,已能安寐,心烦胸闷等症减轻,但仍夜梦频多。上方加炒枣仁巧克,继服3剂,睡眠转佳。为巩固疗效,又服3剂,随访1年,除偶有睡眠不实外,失眠未复发。

 例三

徐亚君治头痛案(选自《江苏中医药》1991.8)

患者发作性头痛2年余,痛势日甚且频频发作,头晕昏重,胸腔满闷,时有恶心。苔白腻,脉滑。证属痰浊内蕴,上扰清窍。治宜化痰降逆止痛。

处方:

陈皮15克,法半夏、白术、藁本各12克,枳实、胆南星、厚朴、天麻、刺蒺藜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

二诊:

服3剂药后,头痛减轻,胸闷已除,前方加细辛3克,蔓荆子IO克。继服3剂,诸症尽除。后将原方稍化栽,服5剂巩固疗效。随访2年病未复发。

 按语介绍

痰之为病,无处不到,上蔽清窍则为眩晕耳鸣,痹阻胸阳则为胸痹心痛,留踞胁肋少腹则为症积痃癖,阻塞脉络则为肩痛难举,手足不能收持,是以治痰之方,《千金》温胆,《局方》二陈,青州白丸子,《济生》导痰,《准绳》涤痰,《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于法可谓详备矣。严氏此方,即《千金》温胆去竹茹加南星者也。其涤痰之功,较孙氏方为尤胜。然痰之为病,热者多而寒者少。南星辛温燥烈,必用胆汁制过,去其温燥之性,于病机始为合拍。



导痰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导痰汤

【药方名称】导痰汤

【处方】半夏(汤泡七次)120克 天南星(炮,去皮)橘红 枳实(去瓤,麸炒)赤茯苓(去皮)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燥湿豁痰,行气开郁。主痰涎壅盛,头目眩晕;或痰饮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坐卧不安,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0片,煎至24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备注】方中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散结枳实下气行痰,共为君药;半夏功专燥湿祛痰,橘红下气消痰,均为臣药,辅助君药加强豁痰顺气之力;茯苓渗湿,甘草和中,为佐使药。全方共奏燥湿化痰,行气开郁之功。气顺则痰自下降,晕厥可除,痞胀得消。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导痰汤--------涤痰汤主治

导痰汤

功能主治】燥湿豁痰,行气开郁。主痰涎壅盛,头目眩晕;或痰饮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坐卧不安,不思饮食。

  【备注】方中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散结枳实下气行痰,共为君药;半夏功专燥湿祛痰,橘红下气消痰,均为臣药,辅助君药加强豁痰顺气之力;茯苓渗湿,甘草和中,为佐使药。全方共奏燥湿化痰,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气开郁之功。气顺则痰自下降,晕厥可除,痞胀得消。

涤痰
[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证。舌强不能语,喉中痰鸣,漉漉有声,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涤痰汤是在导痰汤基础上又加石菖蒲、竹茹、人参而成,较之导痰汤又多开窍扶正之功。平素心脾不足而有痰的人,又被风邪所伤,风痰互结,壅塞经络,于是昏迷舌强不能言语,因此用橘红、半夏、胆星利气燥湿而化痰,菖蒲开窍通心,竹茹清化热痰,枳实破痰利膈,人参、茯苓、甘草补益心脾而泻火,使痰消火降,经络通利,所以服此方后能够苏醒而言语。

[组成] 南星姜制 半夏汤洗七次各二钱半(各7.5 克)枳实麸炒 茯苓去皮各二钱(各6克) 橘红一钱半(4.5克)石菖蒲 人参各一钱(各3克) 竹茹七 分(2克)甘草半钱(2克)

[用法] 上作一服。水二盅,加生姜五片,煎至一盅,食后服(现代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服)。

[功用] 涤痰开窍。

[主治] 中风,痰迷心窍证。舌强不能语,喉中痰鸣,漉漉有声,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案例]

1.癫癎

某男,21岁。患者癎证反复发作12年,常因劳倦或精神刺激而诱发,近日发作频繁。发病前自感头晕头痛,胸闷心慌,而后突然昏倒,且有惊叫,两目上视,口角流涎,喉间痰鸣,牙关紧咬,肢体僵直,持续3~5分钟。观其反应迟钝,面色泛白,舌胖苔白,脉沉而弦滑。方用涤痰汤加减:法夏12克 陈皮10克 云苓15克 南星10克 枳实10克 石菖蒲6克 制白附10克丹参15克 郁金5克 柴胡6克 胆草6克生麦芽20克 甘草5克 生姜10克。水煎服,6剂。药后20日发作1次,醒后比以往轻松,但自觉火气上逆。于前方去生姜,加竹茹10克,嘱再服6剂。后又调服80剂,恢复健康。[王漱予.1985.涤痰汤加减治疗杂病的体会.湖南中医杂志,(4):17]

〔按〕涤痰汤是在导痰汤基础上又加石菖蒲、竹茹、人参而成,较之导痰汤又多开窍扶正之功。本案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由惊恐或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伤及肝脾心肾,产生痰湿瘀结,痰涎内壅,致使心窍被蒙,心包经脉阻闭,呈现神志暂时性失调之症。故用涤痰汤去人参,加制白附祛风痰止痉止痛;丹参、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配以柴胡、胆草以清疏火气,共奏豁痰祛瘀开窍之功。

2.狂犬病后遗症

某男,23岁。于1977年3月下旬被犬咬伤,当时以按狂犬病作预防处理,未见异常。同年5月上旬突发高热,经对症治疗热退,且无其他反应。至同年8月,出现中毒性神经症状,表现昏迷,狂妄,恐水,怕风,惊惕,幻觉,即住院治疗,症状消失出院。次年8月其症复发,症见神情恐惧,时或昏不知人,或烦躁易怒,二便有时失禁等,经治疗有好转。现症:反应迟钝,有幻觉感,记忆力差,唾涎沫,食纳差,二便不调。苔白,脉沉弦。诊为狂犬病后遗症。治以涤痰逐瘀,醒脑清神。方用涤痰汤加减:法夏15克 陈皮10克 茯苓12克 胆星10克 竹茹10克枳实10克 石菖蒲6克 丹参15克 丹皮10克 桃仁6克 当归10克 西党参16克碧玉散20克。6剂。

药后症情有明显好转,按原方加白芍10克,再进5剂。

三诊:症状十除其八,于前方去桃仁、丹皮,加枣仁、杜仲各10克,又进10剂。经服药20余剂,诸症消失,现一切正常。[王漱予.1985.涤痰汤加减治疗杂病的体会.湖南中医杂志,(4):17]

〔按〕公元前六世纪《左传》中已有本病的相关记载。临床表现有狂躁和恐水等主要症状,故又称“恐水病”。本病乃狂犬病毒深伏,损害心脑肝肾,致使血中痰瘀滞留,清浊相干,气血被阻,扰乱神明。方用涤痰汤涤痰开窍,合用碧玉散以清泄肝胆郁热,增其涤痰开窍之功;更以丹参、丹皮、桃仁、当归活血化瘀,故从“痰瘀同治”,而获全效。



 

 

邱志济用导痰汤治顽痰痼疾举隅

普灵阁主的博客

导痰汤源出济生方,为治顽痰胶固,非二陈所能除者。本方乃二陈加南星,以助半夏除痰,则除痰之力大,加枳实以助陈皮理气,助理气之功宏,且枳实泻痰有“冲墙倒壁”之谓。本方用半夏独多,取其和降之力峻。降之即所谓导之,故名导痰。然而今之后学者囿于星夏峻猛有毒之说,临床使用导痰汤均以制品代之,药力大减,使大好良药蒙羞,沉疴莫起。历年来,笔者在导痰汤中每用生南星、生旱半夏,屡起顽疾难症,今略举一角,就正于海内外同道。
一、治喉间胶痰顽疾
程某,女,68岁,1993年12月5日诊:自诉每觉喉间有痰渗出,咯吐较难,色白稠粘,吐之不尽,午夜尤甚,时有胸膈满闷,头目旋晕。大便不爽,纳食如常,询无咳喘,三年来遍访附近市县中西名医,又诊于沪温几处大医院。亦曾专程赴国外治疗,有诊为慢性咽喉炎,慢性气管炎,神经官能症等等。但药稍偏热,即增口苦痰稠,药稍用凉,即有口淡,喉间痰壅之感,诸医均觉辣手。望其形体丰腴,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薄微腻,脉沉涩略数。此乃脾湿久郁,升降逆乱,枢机不转,变生痰浊,拟导痰汤加味治之。药用:茯苓12g,生旱半夏25g,生甘草5g、陈皮10g,生南星15g,炒枳实12g,瓜耧仁15g,属煎药时间水开后,不少于20分钟。药服5剂,复诊喜告诸证大减,喉间已无痰粘壅塞之感,嘱原方守服5剂,诸证消失,继以香砂六君丸善后。
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湿生痰,上注于肺,咽喉为肺之门户。本案喉间胶痰,旋吐旋生,病在下而逆于上,拟导痰汤治之,则由上而导之使下,故用半夏独多,盖取降之即导之意。多年顽疾,旬日而愈,全在星夏生用之功。生南星乃为冲动性祛痰药,性力颇强,方书载温燥有毒略同半夏,如用牛胆或姜矾制之,则和制半夏久浸久泡然,药性全失,药力大减,无以能开阴寒痼闭,湿痰坚疑。古方三生饮,七生丸,大醒风汤等,南星均为生用,笔者自80年代初,即以师传之法,每用生南星、生半夏治疗奇难杂病,屡起沉疴痼疾,已撰文发表的有治类风湿,颈椎病,甲状腺瘤,女阴白变,胃烷痞满等等。累计至今,生南星历年应用已有千斤之巨。从未见中毒之例,其实生星夏经煎煮之后,无毒之有,只是煎药时间要在20分钟以上。
二、治痰饮恋肺久咳
雷某:男,50岁,1992年11月20日诊,自诉,素有咳喘,感寒即发,形寒怕冷,咳剧痰多白沫,头目旋晕,胸膈满闷。此次感寒咳嗽加剧,已延三个余月,中西医屡治而咳嗽痰多未减,尤在夜间咳剧使家人不得安宁,望其舌淡胖、苔白薄腻。脉弦滑,面灰暗。展视前医处方,亦曾对证处以“小青龙汤”和“导痰汤”加味,但星夏均用制品,且量少,盖方药虽属对证,惜为杯水车薪之治,能愈此痼疾哉。遂拟“导痰汤”合“小青龙汤”复方治之。且星夏均用生品,处方:茯苓12g,生旱半夏20g,甘草3g,陈皮10g,生南星15g,炒枳实12g,麻黄6g,桂枝15g,生白芍10g,干姜12g、辽细辛6g,五味子6g,日一剂,水煎服,药服3剂后,患者带爱人和小孙子一同来诊他病,大赞痼疾奇中,诸证如失。
按:咳嗽之疾,似此例之外感风寒,表症未罢,内有痰饮宿疾久恋,迁延日久,余每以经方合用时方,意在南星助半夏除痰,枳实助桂枝化饮,相得益彰。且小青龙汤有一收一纵,一开一盖之功,使无形之表邪,从肌表出,有形之里邪,从水道出,表邪痰饮一并驱除,表里霍然,故取速效。何以导痰领先?盖导痰用半夏独多,以降为导,且核实泻痰饮确有佳效,生南星开肺络之结痰胶固有特效,肺之宣肃无阻,痼疾速愈,实较单用“导痰汤”或“小青龙”功胜一筹。
三、治寅卯剧咳
林某:男,30岁,1990年2月18日诊,自诉寅卯剧咳3月余,咳嗽痰黄,稠厚胶粘,甚则气急呕恶,胸闷痞满。舌谈、苔白中厚腻,易医多处。中西药屡服末效。此乃脾湿不运,复加积滞,胃失和降,痰热内结,肺失宣肃之侯。症属寒热夹杂,治当兼顾。拟“导痰汤”合“清气化痰丸”治之,处方:茯苓12g,生旱半夏10g,甘草5g,陈皮10g,生南星8g,炒枳实10g,瓜蒌仁30g,黄芩10g,炒莱菔子15g日一剂,水煎服。药服三剂,复诊告知,寅卯剧咳十去八九,嘱再服二剂,以善其后。
按:清气化痰丸源出吴昆《医方考》,功能清热化痰下气止咳。但方中星夏均为制品,且黄芩苦寒,伤脾败胃,乃脾湿不运者之所忌。但以“导痰汤”为主合用此方,且星夏均为生品,足以兼顾虚实两端,颇有寒温同用,标本同治之妙,此为生南星、生半夏,用治热痰之见证,乃同温热症之可用附子其理同耳。

邱志济 浙江省瑞安市广益中医疑难病诊所 3252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