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斗力来自胃--美军野战口粮轶闻

 老黄牛的书馆 2016-02-17
[?IMG]   自二战以来,美国军队在与众多对手的较量中历经胜败,但他们强大的后勤保障水平是无论盟友还是对手都羡慕不已的。凭借前无古人的后勤能力,美军军需部门忠实地遵从着那句古老的军中箴言:“战斗力来自胃!”
[?IMG]
  最近,美国国防部展示了他们最新的得意之作——常温下三年放不烂的军用批萨。这背后有个老梗,去年去世的军事作家汤姆·克兰西曾在一篇介文章中写到:能在前线吃上热批萨一直是美军野战部队多年来的梦想——结果这个梦想如今真的实现了。
[?IMG]
  南北战争让美国军队直面后勤补给的问题。为解决肉类保鲜问题,人们想到了腌牛肉:把肉切块码放在木桶中,用盐、硝石和水调制的卤水中浸泡,经过这样处理肉食可以储存很久。食用时,厨子会在头天夜里把腌牛肉和大麦等一起煮,这样到次日早晨士兵们就有肉杂粥吃了。这样的一餐只能解决温饱,缺乏蔬菜经常导致前线疫病蔓延。
[?IMG]
  今天展示的南北战争时代军粮的复制品。腌牛肉耐贮得有些过头了: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一些美国水兵仍在吃当年剩余的腌牛肉。可想而知这玩意口感不会有多好——牛肉变得像红木一样坚硬,水兵们把它雕成军舰,涂上油漆,用砂纸打磨光,挂在住舱的横梁上。
[?IMG]
  二战的爆发促进了美军口粮的空前发展,各种针对不同用途的食品相继被开发出来。图为前线美军正在烹饪一份十合一口粮,这种口粮一箱差不多满足一个班人马一日三餐所需。此外还有为小规模单位设计的五合一口粮。
[?IMG]
  1944年,在诺曼底,第41机械化步兵团的一名士兵正在烹饪他的C口粮。包装好的多合一口粮非常沉重:一箱十合一口粮重达22公斤,明显不适合徒步携带。C口粮则不然,一名步兵可以携带连同加热工具在内的多天份食物。虽然C口粮因只有三种菜色而遭到一线部队的广泛抱怨,但它确实是单兵食品的一大进步。
[?IMG]
  1944年,美军攻占的提尼安岛,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给一名日侨拘留营里的儿童分糖。还记得《甲方乙方》里那句“我们嘴巴臭得都没法去吻那些来欢迎我们的巴黎市民了”吗?美军口粮包里的香烟、糖果和巧克力在美军占领区里极受欢迎,香烟和巧克力更是黑市上的“硬通货”。
[?IMG]
  巧克力自1937年起进入美军菜单,极大提振了前线士兵们的士气,以至于大兵们常偷拆口粮包拿巧克力包当零食吃。不得已之下,美军在招标开发专用于紧急用途的D口粮(其内容物就是一包巧克力)时提出“不比煮熟的马铃薯好吃多少”的要求防备偷吃。由于军需保障有力,以生产M&M巧克力豆闻名的好时公司曾获得五个陆军-海军杰出生产奖章。
[?IMG]
  二战期间最令美军官兵“闻风丧胆”的食品当属斯帕姆午餐肉,关于它的段子多到可以出本书。但这种用碎肉和淀粉制成的罐头成功解决了上千万盟军和更多平民的吃饭问题。战后,当艾森豪威尔见到斯帕姆生产商的总裁时,他开玩笑说:“我想我可以饶恕你们唯一的罪过,你们送来的太多了。”
[?IMG]
  朝鲜战争中,美军向后勤早已崩溃的韩国援助了大量口粮。这些野战食品也深刻地影响了韩国饮食文化:住在美军基地附近的韩国人用流出的斯帕姆罐头搭配韩式泡菜等配料制成当地风格的杂煮,如今这道菜被称为“部队锅”。
[?IMG]
  从后勤角度看,美国介入越南的战争进一步大幅度提高了军队本已十分强大的伙食保障水平。美国军队中流传着一句俗话:“走得越远,吃得越好”,为了让前线将士吃得满意,美军后勤部门真是操碎了心。
[?IMG]
  为了最大限度提振士气,军事后勤部门干得甚至有些“走火入魔”:巡逻途中的部队有时会收到空投的冰镇啤酒;即使是在偏远的前线基地,巡逻归来的部队往往会被招待一顿全套牛排大餐,当然还有管够的酒水。
[?IMG]
  越战时期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的侧影,头盔上别着一把开罐器。绰号P38和P51的开罐器本是美军口粮包中的一个附件,但酷爱DIY的士兵在实践中又为它们找到了许多用途——开啤酒、清理指甲、靴子、剖鱼……开罐器和画满涂鸦的头盔一同俨然成为当时一种文化符号。
[?IMG]
  随着巡逻船行动的海豹突击队员正在煮一罐MCI口粮罐头。MCI是二战时期著名的C口粮罐头的小幅升级版,它的金属容器在此时成为致命缺陷,背着沉重而且会叮当作响的铁罐头试图潜入遍布敌人的丛林绝不是个好想法。
[?IMG]
  来自越南前线的新需求促成了LRRP口粮的出现:它使用革命性的软式包装、真空密封和冷冻脱水技术。携带LRRP不再有噪音,体积和重量也变小了。唯一的缺点是,LRRP需要兑水食用,作战中不少士兵为省事直接捏碎干吃。
[?IMG]
  1960年代,宇航工程师们为太空人研制出装在牙膏般容器中的太空食品。这些“糊糊”在太空人中“恶名昭著”,却在军方一些特殊岗位上成为标配:比如SR-71“黑鸟”的驾驶员,他们得在飞行全程穿戴增压服,流质食物成为补充营养的唯一途径,对口感的要求只能退居其次。
[?IMG]
  自1972年开始从越南撤军后,美军花了10年时间全面重整力量。1983年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的“复仇女神”行动中,一种全新的军粮通过媒体镜头展现在公众面前——它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MRE(Meal,Ready to Eat)。
[?IMG]
  1988年,野外演习期间用餐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MRE的包装跟越战时期的LRRP颇像,但其内容物已大幅进化:不同于干巴巴的LRRP,MRE里面的食物经脱水、消毒后再次恢复水分,口感大幅提高。为适应空投需要,MRE的包装被加强,有些士兵调侃:他们应该在袋子里附一把瑞士军刀。
[?IMG]
  MRE包内附带主要成分是镁铁化合物的无焰自热包,灌水即可。不过有个麻烦:加热时会产生易爆的氢气。这难不倒那些老兵油子:他们会找一位汽车兵兄弟请他让卡车引擎怠速运转,把MRE丢进排气管,五分钟后,只需一脚油门,一袋热乎乎的MRE就会像崩爆米花那样喷到你手上。
[?IMG]
  初期的MRE同样有菜单单调的困扰。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军第18空降军被紧急部署至沙特,此时沙特也向美军提出口粮需求。军需部门忙中出错,给沙特送去的4种口粮套餐中,两种居然含有猪肉。好在沙特人没有追究,而是大度地把带猪肉的部分转赠给了当地美军,最终第18空降军官兵在怨声载道中连续吃了几个星期的火腿蛋和烤猪肉套餐。
[?IMG]
  MRE的实战实用毁誉参半:嗜好者声称“可以每天吃”,而厌恶者将MRE的缩写揶揄为“敌人也不吃餐”。海湾战争后,美军着手改进MRE,首当其冲的就是菜色过少问题。至今为止,MRE每年都会调整,增加新菜单、淘汰不受欢迎的,还为素食者和穆斯林发展专门菜单。至今,MRE的菜单已发展到35号,并保持着24种的阵容。
[?IMG]
  由于众口实在难调,美军官兵为MRE的“饮食文化”发展出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一箱MRE领回来,全班人马随机抓一袋,然后大家各自按喜好的口味自愿调换。
[?IMG]
  每份MRE可以补充约3000卡路里,而每名士兵一天可以分到四份MRE。由于MRE单位热量太高,食用MRE的前线美军官兵几乎都出现了体重上升的现象,这是军事史上几乎前所未闻的。
[?IMG]
  任何人都不能否认MRE在后勤上获得的巨大成功。在MRE之后,各国新一代野战食品纷纷效仿,比如中国人民解放军近年装备的09式单兵自热口粮,在理念和食物构成上几乎完全照搬MRE。
[?IMG]
  没有什么能比饥民们对MRE的评价更有说服性:2006年,美国新奥尔良,卡特里娜飓风灾后重建嘉年华上,曾受到美国军方援助的灾民披上用MRE包装袋缝制的外套,cos“MRE·安托瓦内特”——他们在恶搞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当大臣们告诉她民众面临饥荒吃不起面包时,她回答:“那何不食蛋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