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厂设备管理体系(一)

 清风日照 2016-02-17

    1. 工厂设备管理机构
    1.1 设置目的
    1.1.1 规范工厂设备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隶属关系,优化设备管理工作岗位配置和职责范围。
    1.1.2 利于上下协调工作。对上与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对口衔接,便于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对下可以统筹计划、安排、协调各车间的设备管理工作,避免推诿扯皮,提高工作效率。
    1.1.3利于对外沟通联系。工厂设备管理部权、责归口,便于与兄弟工厂、与设备供应商的相应部门协商沟通。
    1.1.4利于自身建设。设备管理部作为一个建制部门,可以为设备工程师、维修工、保管员的层次提升提供机会,利于人才的培养和衔接。
    1.2 组织架构
    1.2.1 工厂设备管理框架图
    (见图一:工厂设备管理框架图)(图表略)
    1.2.2 工厂设备管理部人员配置
    1.2.2.1 设备管理部经理:1名。
    1.2.2.2 设备工程师:2名,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各1名。
    1.2.2.3 设备维修工:X名,按照工厂生产线的规模配置,每一类生产线设备设维修工1-2名,辅机设备设维修工2-4名、外修设备设维修工2名。
    1.2.2.4 设备备件资料保管员:1名。
    1.3 隶属关系
    1.3.1 行政关系隶属于工厂生产部。
    1.3.2 业务关系隶属于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
    1.4 工作目标
    1.4.1 保持设备随时处于良好状态,使其发挥最佳使用效能;
    1.4.2 保证操作使用人员具有良好的业务技能,能够正确地、熟练地操作使用手中设备;
    1.4.3 实现“人-机”良好的、高效的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
    1.5 职责范围
    1.5.1负责工厂生产设备全寿命管理。包括设备评估选型、安装调试、验收移交、调拨、保管、使用、维护、修理和报废处理等;
    1.5.2负责工厂生产设备技术资料、设备档案、设备台帐、备品备件、检修工具(仪器)的管理。包括备品备件、检修工具(仪器)的请购、保管和发放;
    1.5.3负责工厂生产设备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
    1.5.4负责工厂设备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1.5.5负责工厂设备及设备使用管理安全工作。
    1.6 人员岗位职责
    1.6.1设备管理部经理岗位职责
    1.6.1.1 在工厂厂长和生产部经理的领导下,主管工厂的设备管理工作。领导工厂设备管理部,不断推进工厂的技术进步,不断推动工厂设备维护工作的落实。
    1.6.1.2 组织制定工厂技术革新、设备改造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负责设备管理、技术革新、设备改造等工作的组织实施。
    1.6.1.3 组织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审批全厂合理化建议,组织设备改造、技术革新成果鉴定。
    1.6.1.4 定期组织召开工厂技术准备工作会议,协调各车间技术工作和设备管理工作。
    1.6.1.5 负责审批各车间的技术革新、设备改造、设备维护保养、设备修理等计划和方案,对申请报废的设备进行技术鉴定和申报。
    1.6.1.6 对设备采购提供技术支持,组织设备技术评估,组织新设备布局设计,负责新设备的安装、调试、试运行,组织设备验收工作。
    1.6.1.7 组织工厂设备管理工作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协调上级设备管理部、兄弟工厂设备管理部之间的工作,及时组织解决生产中的技术和设备问题。
    1.6.1.8 负责工厂设备安全工作和技术安全工作。组织开展设备安全、设备节能、技术保密和环境保护等的有关技术工作。
    1.6.1.9 组织工厂技术人员技术培训、技术考核和技术等级的评定、申报工作。
    1.6.1.10 组织完成工厂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1.6.2 设备工程师岗位职责
    1.6.2.1 在设备管理部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分管的部分设备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工厂的规章制度,按照设备管理部的工作计划,具体推动设备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的落实。
    1.6.2.2 负责制定技术革新、设备改造、设备维护保养、设备修理等计划和方案,参加车间的技术工作和设备管理工作。
    1.6.2.3 具体组织工厂技术革新、设备改造等工作的实施,负责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参与设备改造、技术革新成果的鉴定。
    1.6.2.4 对设备采购提供技术支持,负责设备技术评估和布局设计,参加新设备的安装、调试、试运行和设备验收工作。
    1.6.2.4 组织工厂设备计划修理(小修、中修、大修)工作,对工厂维修、操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组织排除设备复杂故障,及时帮助解决生产中的技术和设备难题。
    1.6.2.5 组织并参与生产设备巡查工作,及时查处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督促落实、整改。
    1.6.2.6 负责落实设备安全、技术安全措施,组织检查安全设施、设备、工具的数质量,并保持良好可靠,带头执行设备安全、设备节能、技术保密和环境保护等的有关规定。
    1.6.2.7 负责分管专业(系统)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业务帮带和技术考核、考评,帮助技术人员提高业务技能。
    1.6.2.8 完成工厂领导和设备管理部经理临时交办的工作。
    1.6.3 设备维修工岗位职责
    1.6.3.1 在设备管理部经理的领导下,分工负责部分设备(专业)的维修工作,按照设备管理部的工作计划,具体负责设备维修工作的落实。
    1.6.3.2 参与工厂技术革新、设备改造工作和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参加新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工作。
    1.6.3.3 负责分管设备的小修、中修、大修工作,对操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持,负责排除设备故障,帮助解决技术和设备中的疑难问题。
    1.6.3.4 负责对分管的设备进行巡查点检,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随时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
    1.6.3.5 落实设备安全、技术安全措施,检查安全设施、设备、工具的数质量,并保持良好可靠,执行设备安全、设备节能、技术保密和环境保护等的有关规定。
    1.6.3.6 负责对分管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业务帮带,帮助操作人员提高设备操作、维护技能。
    1.6.3.7 负责分管设备技术档案、技术资料和技术数据的收集、整理、填报工作,
    1.6.3.8 完成工厂领导和设备管理部经理临时交办的工作。
    1.6.4 设备备件资料保管员岗位职责 
    1.6.4.1在设备管理部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工厂设备备件、工具、资料管理工作。
    1.6.4.2 负责建立健全工厂设备台帐,掌握工厂设备的数量、质量状况,及时提供设备配置、配套情况和技术资料。
    1.6.4.3 负责建立健全设备备件、检修工具(仪器)、设备技术资料的台帐和清单,掌握工厂设备备件、工具、资料的基本情况。
    1.6.4.4 负责设备备件、检修工具(仪器)、设备技术资料的仓库管理,具体办理备件、工具、资料的出入库、租借、归档整理等工作。
    1.6.4.5 负责设备备件和工具库房、设备技术资料室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措施,随时保持安全设施、设备、工具的良好可靠,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1.6.4.6 负责设备统计报表的数据统计、制作、上报工作,负责设备管理部有关文件、传真的收发、转呈和收档工作。
    1.6.4.7 完成工厂领导和设备管理部经理临时交办的工作。
    2. 工厂设备管理工作制度
    2.1 设备采购评估申报
    2.1.1 设备采购申报流程图
     (见图二:设备采购申报流程图)
    2.1.2 设备采购评估工作流程描述
    2.1.2.1 第一步:工厂提出需求。根据工厂生产的实际需要,如提高产能、改进工艺、改进技术、更新设备等,提出设备采购需求。
    2.1.2.2 第二步:工厂组织评估咨询。工厂设备管理部,根据工厂设备采购计划、设备安装使用条件以及现有设备的兼容衔接等方面,提出采购设备的技术指标和配置要求;工厂采购供应部根据采购设备的数量、配置、技术指标,与设备供应商沟通咨询,了解设备价格。综合掌握的资料,工厂设备管理部填写《设备采购申请表》,上报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
    2.1.2.3 第三步:生产总部评估审批。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根据工厂的采购申请,对工厂现有设备、生产情况等进行了解,评估采购设备的必要性。如果必须采购,将进一步进行技术咨询评估,确认设备配置、技术指标和要求,查询有无合适的闲置设备可以调拨利用。如果有,建议调拨;如果无,转生产总部采购供应部询价,提出建议,报生产总部审批。
    2.1.2.4 第四步:设备采购招标议标。生产总部批准后,如果是小型设备,直接批转工厂采购供应部办理采购;如果是大中型设备,生产总部采购领导小组,组织设备采购招标议标,确定设备配置、技术要求、商务条款,提交方案请总裁批示。
    2.1.2.5第五步:签订采购合同。总裁批准后,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审定设备配置和技术指标;生产总部采购供应部拟定合同文本和附件,填写《 集团设备合同呈报表》,转总部法务部审订合同条款,报生产总部、财务总部审批,最后报总裁批准,然后签订合同。
    2.1.2.6工厂小型设备的采购,可参照此流程执行。采取议标的方式。填写《 集团设备合同呈报表》,将设备采购合同报生产总部采购供应部逐级审批,然后再签订合同。
    2.1.2.7工厂需要采购设备备品备件,直接填写《设备备件采购申请单》,上报生产总部采购供应部审批。
    2.1.3 设备采购申请单
     (见表一:设备采购申请单)
    2.1.5 设备备件采购申请单
    (见表二三:设备备件采购申请单)
    2.2 设备调拨管理
    2.2.1 设备调拨申报流程图
     (见图三:设备调拨申报流程图)
    2.2.2 设备调拨工作流程描述
    2.2.2.1 第一步:确定工厂需求。工厂设备管理部,根据工厂生产需求,填写《设备调拨申请单》,上报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或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根据工厂设备采购申请,认为可以调拨利用现有设备,与工厂沟通,确定工厂设备调拨需求。
    2.2.2.2 第二步:确认设备调拨清单。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与调出、调入工厂进行沟通,双方确认调拨设备清单,随机备件、工具、资料清单和原辅料、包材清单,填写《公司内部设备调拨单》,请双方工厂厂长签字确认,然后上报逐级审批。
    2.2.2.3 第三步:总部审批。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审批确认调拨设备配置、技术要求和调出工厂,转生产总部采购供应部办理进口设备的有关海关手续,报生产总部审批,必要时,上报总裁批准。
    2.2.2.4 第四步:设备交接发运。批准后,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通知双方工厂,按《公司内部设备调拨单》执行。双方工厂办理设备交接手续,调出工厂组织设备拆卸、包装、装车、发运,调入工厂组织设备卸车、安装、调试。填写《设备发运装车卸车清单》,作为设备调拨过程的主要凭证和交接依据。
    2.2.2.5 第五步:办理帐务。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将批准的《公司内部设备调拨单》和调拨设备清单,转总部资产管理部办理资产调拨手续;双方工厂财务部与总部财务部沟通,按照确认的备件、原辅料包材清单,办理财务转账手续;双方工厂设备管理部,办理设备台帐、备件清单、资料清单、工具账单等变动手续。
    2.2.3 设备调拨申请单
     (见表三:设备调拨申请单)
    2.2.4 公司内部设备调拨单
     (见表四:公司内部设备调拨单)
    2.2.5 设备发运装车卸车清单
     (见表五:设备发运装车卸车清单)
    2.3 设备安装验收移交
    2.3.1 设备安装验收移交流程图
     (见图四:设备安装验收移交流程图)
    2.3.2 设备安装验收移交工作流程描述
    2.3.2.1 第一步:开箱清点。采购的设备在规定时限运抵工厂后,工厂设备管理部与供货商一同对设备进行开箱。依据合同,就设备的型号规格、材质、结构、数量、备附件、随机工具、技术资料等,进行清点确认,填写《设备到厂开箱验收单》。如果开箱清点有差异,小型设备,工厂采购供应部直接与供货商查询追索;大中型、进口设备,工厂采购供应部报告生产总部采购供应部进行查询追索。
    2.3.2.2 第二步:设备安装调试。设备开箱清点无误后,工厂设备管理部在供货商工程技术人员的支持下,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试运行;同时,供货商工程技术人员对工厂操作、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期间,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供货商沟通联系,及时解决问题,直到试产成功。
    2.3.2.4 第三步:工厂检测初验。设备具备生产能力,并按照合同要求完成试产运行后,工厂设备管理部组织设备操作、维修人员,对设备运行情况、技术指标等进行检测。确实具备验收条件,填写《设备安装验收申请单》,上报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申请验收。
    2.3.2.5 第四步:设备正式验收。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接到工厂设备申请验收,在适当的时候,组成设备验收小组,依据合同和相关技术标准,对设备进行正式验收。
    验收小组的组成人员:集团公司、生产总部的分管领导,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和采购供应部、工厂设备管理部和采购供应部、生产部、供应商等单位的有关人员。根据设备的复杂程度,验收小组的人员构成有所不同,但必须3人以上。
    验收内容:包括设备和随机备件、工具、资料的数量、主要技术指标、设备外部结构和安装工艺、人员培训完成情况等。
    2.3.2.5 第五步:设备移交。设备正式验收合格,填写《设备安装验收移交单》,附设备验收的有关测试数据、资料,报生产总部、总裁审批。批准后,供货商将设备移交工厂管理使用。
    移交内容:设备、随机备件、随机工具、技术资料、安装工艺图纸以及设备操作、维护、调试的技术方法等,双方办理移交手续。
    2.3.2.6 第六步:设备整改。设备正式验收不合格,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向供货(安装)商下达整改通知单,提出整改意见,要求供货商限期整改完成,到期组织第二次设备正式验收。如果仍不合格,按合同规定执行退货或降价接收。
    2.3.2.7 第七步:帐务处理。设备移交给工厂管理使用后,工厂设备管理部建立设备、备件、工具、技术资料台帐或清单,并上报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工厂建立设备资产帐务,并上报总部资产管理部。
    2.3.3 设备到厂开箱验收单
     (见表六:设备到厂开箱验收单)
    2.3.4 设备安装验收申请单
    (见表七:设备安装验收申请单)
    2.3.5 设备安装验收移交单
    (见表八:设备安装验收移交单)
    2.4 设备大修管理
    2.4.1 设备大修申报流程图
    (见图五:设备大修申报流程图)
    2.4.2 设备大修工作流程描述
    2.4.2.1 第一步:工厂提出大修申请。工厂设备管理部,根据设备大修周期、设备技术状况,经工厂厂长批准,确定设备大修计划,填写《设备大修申请单》;同时,对设备大修费用进行预算,填写《设备大修预算清单》,一同上报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逐级审批。

    2.4.2.2 第二步:总部审批。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依据有关标准,对工厂申请大修的设备进行技术审核,确定修理程度、更换备件的范围和设备备件保障的相关事项,提出建议,报生产总部审批,必要时,报总裁批示。
    2.4.2.3 第三步:设备修理。大修申请批准后,工厂筹措大修备件和需要的工具、器材,进行必要的技术准备和人员准备,由工厂或承修单位在现场,按照修理计划,对设备进行大修、调试和试运行。
    2.4.2.4 第四步:设备验收交付。设备大修完成后,工厂设备管理部组织有关人员组成验收小组,依据相关标准,对设备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由修理单位和修理人员进行整改;验收合格,填写《设备大修完工验收单》,上报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经审核批准后,将设备交付工厂使用管理。
验收小组的组成人员:工厂分管领导,工厂生产部、设备管理部、供应部有关人员,设备管理、维修、操作技术人员等,必须保证3人以上。
验收内容: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和精度测试,设备重点部位的修理质量和接合工艺检查,设备表面工艺处理情况,设备实际运行状况。
    2.4.2.5 第五步:修理费用汇总审核。工厂设备管理部,对设备大修费用进行汇总、核算后,列出清单,随《设备大修完工验收单》,上报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审核后,然后转总部监察审计部审核。
    2.4.2.6 第六步:帐务处理。审核无误后,工厂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与总部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沟通,进行帐务处理;工厂设备管理部,对设备技术档案、备件清单等相关资料,进行变更和登记。
    2.4.3 设备大修申请单
     (见表九:设备大修申请单)
    2.4.4 设备大修预算清单
     (见表十:设备大修预算清单)
    2.4.5 设备大修完工验收单
     (见表十一:设备大修完工验收单)
    2.5 设备报废申报
    2.5.1 设备报废申报流程图
     (见图六:设备报废申报流程图)
    2.5.2 设备报废处理工作流程描述
    2.5.2.1 第一步:工厂提出报废申请。工厂设备管理部,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实际技术状况,经工厂厂长批准,确定设备报废计划。同时,组织工厂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初步技术鉴定,列出可利用零部件清单和估价、设备残值、备件资料清单等,填写《设备报废申请单》,上报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逐级审批。
    2.5.2.2 第二步:总部鉴定审批。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根据工厂的报废申请,选择相应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技术鉴定,并填写《设备报废技术鉴定表》。依据鉴定结果,结合设备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报生产总部审批,必要时,报总裁批示。
    2.5.2.3 第三步:设备分解处理。设备批准报废后,工厂设备管理部组织对设备进行分解处理。可利用的零部件拆卸下来,作为备件贮存,在公司内部调拨使用;不能利用的设备残体,作为废品作价处理。报废设备处理情况和可利用备件清单,报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和总部资产管理部,备案存档。
    2.5.2.4 第四步:帐务处理。工厂、总部资产管理部沟通对设备资产进行帐务处理;工厂和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对设备台帐,设备档案,备件、资料清单等相关资料,进行变更和登记。
    2.5.3 设备报废申请单
     (见表十二:设备报废申请单)
    2.5.4 设备报废技术鉴定表
     (见表十三:设备报废技术鉴定表)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