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有些皇上,比现在的村干部还民主《吴鹏飞手机报》第278期

 tjboyue 2016-02-17

北宋的这几位皇上

让很多一把手官员脸红

吴鹏飞 ▏文

过年,我躲在清净处读史,不由得感概万千。微信上尽是洋文化的段子,人们只道是西方如何如何民主,岂不知我们自己的文化中,也有一些惊人的民主做法。例如北宋的几个皇上对待不同意见的宽容表现,就很令人震撼。我看他们的民主态度,很多村干部都比不了。比村干部大的官员,大官我没见过,但县委书记我应该见过几十人,谦虚的少,多数那个自以为是的架势,真是让人受不了,他们目中无人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古代这些国君。

先说那个宋太祖赵匡胤,别看是个将军,但酷爱读书,平时据说手不释卷。一执政就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他广泛征集民间藏书,献书多者还委任官职,他在任时,官府藏书已经高达八万卷,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相传赵匡胤在太庙立下誓碑,命令子孙为皇帝者不得滥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之人,否则要遭天谴。也就是发毒誓要求后人不杀读书人和提意见的人。这个赵匡胤是真爱文化真有度量。

赵匡胤这样说、也带头做,子孙后代上行下效,确实开了政坛新风。这赵匡胤有个爱好,上班时间喜欢在后园用弹弓打鸟雀玩。有个大臣看不惯,一次就冲进后园,声称有紧急国事求见,正在兴头上的赵匡胤不得不马上接见了他。但打开奏章一看,并不是什么军国大事,不过是很平常的小事。赵匡胤甚为生气,责问他为什么要说谎。臣子没好气地回答说:“臣以为,只要是国事,就是再小的事也比弹鸟雀要紧。”这态度让赵匡胤十分恼火。

就是我们今天的一个县委书记,恐怕也没部下敢这样对他说话。赵匡胤毕竟是皇上,又是行伍出身,一气之下一扬手给了这位大臣一家伙,没想到竟打落了这位大臣的两颗牙齿。根据牙齿易落程度,我估计这位大臣年龄不小。这位老臣不紧不慢俯下身,拾起牙齿置于怀中。赵匡胤怒问:“你拾起牙齿,是想去告我?”臣子说:“臣无权告陛下,自有史官会将今天的事记载下来。”赵匡胤见他要搞新闻报道,清醒过来,连连认错,还赐赏他以补偿两枚落牙。

太祖如此,太宗也不落后。赵光义也是个书虫,开卷有益这句成语就是说的他。他还组织人员修成了千余卷的类书《太平御览》和五百卷的小说集《太平广记》供自己狂读。他本人喜好诗赋和书法,宋朝的货币淳化元宝上的字就是他题写的。话说有一次寇准进谏话很难听,太宗生气地离开了龙座,要回内宫。寇准却扯住太宗的衣角,不让他走,非要听他把话讲完不可。太宗哭笑不得,只得回座听完,不仅恼火,反倒对大臣们表扬寇准有魏征之风。

太宗的儿子宋真宗赵恒也是这种风格,他好文学,善书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他说这话的目的在于鼓励读书人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真宗有一个告诫百官的《文武七条》很出名:一是清心,要平心待物;二是奉公,要公平正直,自身廉洁;三是修德,要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四是务实,不要贪图虚名;五是明察,要勤于体察民情;六是勤课,要勤于政事和农桑之务;七是革弊,要努力革除各种弊端。

他这几条,现在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过时。赵恒勤于政事倡行廉俭,全国耕作面积增至5亿多亩,又引入暹罗水稻,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印染、制铁烧瓷等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使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他的包容也是不输父皇。有一次在朝堂上,赵恒对派去辽国和谈的使者说,如果实在没办法,就算他们要赔百万两银子也可以答应。当朝宰相当场怒喝道,不行,超过30万两,你就提着自己的人头回来。赵恒竟然哑然不语。

宋仁宗赵祯更绝。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屡屡犯颜直谏,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有一次包公要拿掉三司使张尧佐的职务,理由是他平庸了些。张尧佐是仁宗宠妃的伯父,仁宗有点为难,想让张尧佐去当节度使,包拯还是不愿意,言辞更加激烈。仁宗生气地说:“节度使是粗官,何用争?”包拯不客气回答道:“节度使,太祖太宗皆曾为之,恐非粗官。”张尧佐最终硬是没能当成节度使。

仁宗一直很清醒、很民主。言官的意见能接受的他就接受;不能接受的他就不理不睬,但对提意见者绝不打击报复。谏官王素曾劝谏仁宗不要亲近女色,仁宗虽面有难色,但还是命令太监把刚选进宫的几位美女各赠钱三百贯,马上送走。吩咐完他还眼圈发红。王素不好意思地说:“臣的奏言虽对,也不必如此匆忙办理。女子既已进宫,还是过段时间再打发走为妥。”仁宗说:“朕虽为帝王,但也有感情。将她们留久了,会因情深而不忍送她们走的。”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好不容易才通过了考试。但在仁宗看来,他不适合做官,还是填词的好,就给划掉了。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于是反唇相讥,说自己是“奉旨填词”。讥讽仁宗的柳永不但没被杀头,填词也没受影响,且填得更加放肆,这就非同寻常了。也因此,柳永非但不生仁宗的气,还“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意思是:老百姓希望年年都能看到宋仁宗的仪仗,瞻仰到宋仁宗的风采。

仁宗驾崩的消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宋史》记载:“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辽国君主辽道宗耶律洪基闻讯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他的孙子宋神宗在虚心听取大臣意见方面也表现不俗。程颢为监察御史,其职责是规劝皇帝、纠察百官。纠察百官好说,但规劝皇帝却非易事,因此很多监察御史往往走走过场。程颢却很较真,常常诲人不倦,直言数落宋神宗。然而他不厌其烦,有些侍从却大厌其烦,某日午餐时间已过,程颢仍旧絮叨述说,宋神宗饥肠辘辘,又不好明言。侍从便正色对程颢说:“御史不知上未食乎?”皇帝还没吃午饭呢!程颢这才依依不舍地退了出来。一时传为美谈。

宋哲宗也传承了家风。当朝有很多人认为黄庭坚写的《神宗实录》多有诬陷不实之辞,摘录了千余条内容上告。哲宗派人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比如黄庭坚在《神宗实录》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记者,对先帝的批评报道他认为属实,拒绝修改。最后哲宗也不过是把他贬到戎州了事。

最后说受祖上熏陶,才华横溢,什么都会,就是不会当皇帝的宋徽宗。他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荒淫无道的亡国之君。相传他尽管后宫粉黛三千,佳丽如云,但却经常偷偷出宫暗会名妓李师师小姐。别看贵为皇上,他做这事还要绞尽脑汁找借口,比我们现在有些小科长嫖娼还犯拘束。终于事情还是漏了馅。秘书省正字曹辅挺身而出,上疏规谏徽宗应爱惜龙体,以免贻笑后人。徽宗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最终也不过以诬蔑天子之罪,将曹辅发配郴州而已。

宋朝曾经空前繁荣,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人口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就已经达到一亿多人,可以想见当年的繁花似锦。这和宋太祖倡导的、历代皇帝遵行的言官制度有极大关系。我们应该学习古人好的经验。比如能不能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身边,制度化地设立言官,专门监督其言行、规劝其施政。我觉得,离退休老干部中间的德高望重者、党内没有担任实职的优秀党员,都很适合这一角色。赵匡胤确实是一个制度设计的高手,值得今人学习。

吴鹏飞,十堰人。华师大,毕业生。爱国家,惜人民;恨不公,患不平。匹夫志,海河清。无党派,策划人。每点石,偶成金。殷墟伟,武当兴,大别山,韶山冲,丹江港,等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