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分析事故背后的真正原因,先来看组数据
就拿年假期间的事故数据来说:
2月7日至13日,全国各地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156.8万起,其中:疲劳驾驶176起,无证驾驶553起,酒驾4751起,醉驾395起,违法占用应急车道8279起。
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事故18起。
上面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呢?
作为驾驶员,必须要严于律己,敬畏规则,每一起事故背后的起源都是由于忽视规则开始的。
以下几个关键点,希望引起驾驶员注意
第一:警惕事故多发时间段和多发路段
也就是:时间节点,尤其注意不要疲劳驾驶
比如:人在中午时分,很容易出现,疲劳的状态,此时必须提高警惕。还有一种情况,千万不要自我感觉良好就忽视了疲劳驾驶的危害性,因为这种情况下强行开车,自以为是的心理有可能铸成不可挽回的大错。
开车时,遇到路况变化时,要注意提高警惕,减速备刹,尤其是路边有“事故多发路段”的提示牌,此时更要提前减速、观察、无异常后再通行。
前车之鉴,警惕自己不要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第二:切勿:随意驾驶、忽视规则、自以为是、侥幸心理
比如:超车时,强行超车,无视坡路或者弯道。
为什么会出现强行超车的事故?
根本原因就是发生在“我认为”上,自以为是上。
我认为对方会踩脚刹车让让,但是忽视了对方有可能刹不住车的情况,
比如前方的大货车。
我认为能过去,在对方不减速的情况下,仍然冒险通过。
我认为我开车技术没问题,反映能力强,大不了加点油,快点也没事,可是忽视了此路段是下坡路段。
酒驾、应急车道随意停车都是自以为没事,其实背后有太多的安全隐患,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后果就会很严重。
第三:驾驶员本身的要有正确的驾驶思维和良好的驾驶习惯
也就是正确阅读路况、提前预判、提前预处理。
之前的文章中,我一直强调的就是这点
安全行车,规避危险的关键点是什么?
其根本就是不让危险发生,提前预判,提前处理,把潜在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具体如何操作呢
即:把路况和其他交通参与者,做最坏的打算。
当你在开车时,脑子里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慢慢就会发现自己开车时,再也没有险情出现了。
因为这种思维方式养成后,很多安全险情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
当你在超车时,你就会想到对向车辆有可能不让行,你还敢强行超车吗? 当你在弯道行驶时,出现盲区,你想到会有突然出现的慢车时,你还敢加速吗? 当你通过路口时,你知道行人有可能突然出现,你还敢冲刺吗?你还会觉得突然吗? ..........
上面的答案自然都是“NO'。
因为你在行车时,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自然不会出现突然的险情,也就不会发生意外事故,因为一切都在你的预期范围内了,都提前做了预判和预处理,行车自然会安全。
开车要严于律己、多从自身找原因,要把路况和其他交通参与者,做最坏的打算。
更不要有“我以为”的心理,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你觉得靠谱吗?
我常常说,驾驶犹如人生,我们期待最完美的结果呈现,但通常要做最坏的心理预期,
问问自己,是否有能力承受最糟糕的后果,
倘若不能,那么请果断调整现在的方案,计划,行动路径,合作者,参与者,在事件中涉及到的每一个人,
倘若其他因素都不能有所改变,
好吧,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是比较抽象的一句话,
具体说来,首先,改变你的心态。
也就是做事情的姿态,你有什么样的姿态直接决定了事情向哪个方向发展?
我们都是普通人,不能够左右一切,所以谦卑,敬畏,容忍,妥协,接纳会成为必修课。
驾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2”货,路过他们,放过他们,错过他们,挥挥手说再见即可,
其实,大多数人,这辈子都不会再遇见!
其次,改变原有的行动方案,向成功人的取经,同时以目标为导向,倒推,来决定自己的前进之道。
只要有变动,心理上就会有所缺失。但那不重要,目标才是关键。
罗马就在那里,早一天晚一天到达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安全到达。
过程中难免磕磕绊绊,迂回中前进,也许会遇见人生另一种风景。
人生最重要的财富一定少不了下面这点
“经历”
人怎么才能更有魅力?在哪下功夫呢?
身材、经历、经济、知识、才气........
最后,提前设置好“防火墙”,不断奋斗,提高自己抗风险的实力。
谁都会有失败,
但是,失败和惨败的区别就是有没有提前设置好“防火墙”?
高手是什么样的呢?
一切尽在掌握,内心平静。
这背后其实是心智模式的成熟。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今天上班第一天,预祝各位在新的一年节节升。
其实还是那句话
“啥时候都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明天见!
每天一则事故分析(事故分析假期后恢复),使自己在复盘中,提高安全行车技巧,增强安全行车意识,轻松驾驶,安全出行。
文章有偿阅读,自愿付费(点击“赞赏”)!
文:大君(QQ╱微信号:778234605) 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一键关注 大君——公众号(safedriving2015)运营人,6年行驶28万公里,每天与您分享:安全驾驶秘籍、开车技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