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荫高士图》无年款,款识中题有“百尺梧桐半亩阴,枝枝叶叶有秋心。何年脱骨乘鸾凤,月下飞来听素琴■友人以宋麻布帘纸嘱写桐阴高士,大涤子极。”题诗平实清丽,是石涛一贯的诗风。诗后短跋提示了这件作品是石涛应友人之嘱而画的,友人以宋麻布帘纸见赠而嘱,石涛应而细心为制,因此与他晚年一些较为恣肆率意的小品面貌有很大的不同。或者是因为这张画友人求去之后另有他用,石涛并没有在题识中写明友人的姓名,仅以这段叙述见证了彼此的友谊。题识中有意点明“宋麻布帘纸”,为后世鉴识这件作品也提供了一个可以甄别的铁证。中国古代的造纸术自东汉蔡伦改进以后 , 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后 , 到宋代进入成熟时期。无论在纸的生产地区、原料、技术 , 还是在所产纸的质量、数量、流通以及纸的用途、纸制品的制作、种类及其在人民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等等方面都大大超过前代。在宋代的画作中也有纸本的出现,如梁楷的《泼墨仙人图》、苏轼的《枯木怪石图》、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等,但纸张的尺幅都不大,如梁楷的《泼墨仙人图》高仅为 48 厘米,宽只有 30 厘米。宋代传世的纸本,更多的是书法,绘画用纸仍不算多,石涛《桐荫高士图》所用的宋纸可以算是尺幅较大的一件,由宋传至明而品相完好,更是罕有的珍品。
|
|
来自: 雨林修养馆 > 《 石涛 字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