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卦的结构及特点的解释: 一、《周易》由六十四卦组成,每卦相当于我们现在课本中的一篇课文。 二、每卦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卦画和卦爻辞。这两个大的部分又可以细分为卦画、序数词、卦辞、爻辞四个部分。其中《乾》卦和《坤》卦各多一条总结辞。譬如《乾》卦的“ ”就是卦画。紧接着这个卦画的“元亨利贞”就是卦辞。“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这六个词是序数词。紧接着这六个序数词后面的是爻辞。最后一句“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是爻后辞。 三、每个卦都是由六个爻组成。而爻有阴爻和阳爻之分。两短横的“ ”称为阴爻。一长横“ ”称为阳爻。阴爻和阳爻分别代表着阴气和阳气。阴阳的概念最开始不是哲学概念,而是一个天文学概念,与日月的运行变化而带来的昼夜寒署有关。 四、每一个卦画都是由其反卦经过由初至上的六个变化过程后形成的。譬如《乾》卦卦画“ ”就是由《坤》卦卦画“ ”演变而来,经过了由《坤》卦卦画“ ”变为《复》卦的“ ”、《临》卦的“ ”,《泰》卦的“ ”,《大壮》卦的“ ”,《夬》卦的“ ”,《乾》卦的“ ”这六个变化过程。或者说,每卦卦画实际上是该卦完成其变化后的结果。其变化是由下至上,也就是序数词所显示的顺序。或者说,序数词本身也可以被视为该卦六个变化过程中的一个过程的卦画,譬如“初九”相当于《复》卦的卦画“ ”,“九二”的意思相当于《临》卦卦画的“ ”等等。 五、序数词不是正文,只是一个代码。其中序词“初、二、三、四、五、上”表明了卦变的顺序。“初”是开始的意思,表明卦画的变化是从这一爻开始变。“上”字则清楚地表明这一爻应当是处于上面的位置。所以爻辞的排列应当是依它指明的顺序由下往上排列的。之所以要这样排列,作者是为了模拟自然界植物生长时由下而上的这个方向。 数词是表明爻的属性。“九”为阳爻。“六”为阴爻。 六、卦画不是《周易》作者的发明,而是对前人的继承。卦画原作者的用途我们这里暂时不谈。 《周易》的作者用《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卦对应于自然界或人世活动中的一个现象。他将这种摸拟的对象分成了六个阶段,每爻就代表了其中的一个阶段。爻辞则是对这一个阶段的总结。 我们可以对卦象、卦辞、爻象、爻辞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打一个比方: 卦画有如一个人六十岁时的照片。 卦辞有如对这个人一生的基本总结。 而爻象则分别是这个人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时的照片。 爻辞是对这个人的六个年龄段的情况说明。 提到某卦某爻就相当于说某年龄段的某某,只包含了这个人这个年龄段内的信息。 以事举例也一样,如果以三峡工程为例,那么卦象有如完工后的三峡大坝的摄影照片,卦辞有如对该坝所作的概况性说明。爻象(序数词)有如该工程从奠基开始到最后完工期间的六个重要阶段的照片,爻辞则是分别对这六个阶段所作的说明。作者大概正是怕我们将爻象与卦象搞混淆,所以将爻象以序数词来表述,而不用六爻卦画来标注。 “好像与我们过去学的不一样。”有人说。 “你是说卦象及卦变吗?。”我问。 “正是。孔先生教我们说,六爻卦画都是由上下两个经卦组成的,而按你的介绍,这上卦下卦都是不存在的,也变不了啊。”又有人说。 “这就对了,你能知道‘不存在’和‘变不了’这六个字,可见你看出了门道。我问你:按孔先生教的,你们读懂了吗?”我反问道。 “没有。” “没有干嘛还抱着不放呢?不能按我们说的试一试吗?”我又反问道。他嘴里嘟囔着什么。但我什么也没有听到。 唉,各位,不知道我讲清楚了没有。如果是研究者的话,请将以上的话务必弄懂。如果只是一般的了解者,或者只是想学《周易》中的智慧,而并不以教《周易》为业的人,就暂时不管它吧。不会有影响的。因为总体上说,它主要是涉及到读卦爻辞的顺序和卦爻辞为什么要这样写的原因。 而这两点,本木匠会为大家把握和解释的。跟我读就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