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君匋先生往来鸿雁录(64)

 薰然堂主人 2016-02-21

 

君匋先生惠鉴:
       手书并赐章,感谢之至。鄙知足下自吴伟浪、鲍文奇两生,故虽末谋面而神驰已久矣。
       嘱书少缓报命。老笔颓唐,不足观也。
       敬请 大安。


王蘧常敬上
八.二十 


徐正濂按:

       王蘧常先生的信,我是为之踌蹰久矣,好几次要写按语终又放下,盖因为浅学有些字识不出来,难以向读者交待。王蘧常先生的章草奇古难释,当世有共论。昔年上海书协编纂十卷本的《海上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其中《王蘧常卷》的释文就大伤脑筋。后来是找了其晚年高足、上海博物馆王运天先生才算搞定的。这里有六七个字,我可是请教了好几位章草高手,才基本揣摩确定。
  王蘧常(1900-1989),浙江嘉兴人,字瑗仲,号求恒斋主、欣欣老人等,出身于书香世家,幼年就读过《毛诗》、《礼记》、《尚书》、《左传》等等,十九岁时拜乡儒寐叟沈曾植为师。据说沈曾植教诲他:“凡治学毋走常蹊,必须觅前人藑绝之境而攀登之,如书法学王草,唐宋诸家已为人摹滥,即学二王,亦鲜新意,不如学二王之所自出。章草自明宋、祝以后已成绝响,汝能兴灭继绝乎?”于是王蘧常在书法上一改旧习,转而从沈曾植专攻章草。
  沈曾植为光绪六年进士,是清末著名的硕学大儒,曾官至总理衙门章京。王蘧常师从沈,书法当然只是其中茕茕小者,研究学问才是荦荦大者。然而王蘧常虽得其师,却不得其时,他所处的时代和乃师不同了,那时正是白话文兴起的当口,他从沈曾植学的经史子集正走着背运,用现在的话说,属于冷门专业,没有大的施展机会,甚至还有不少人将其归结为中国落后之根源,连鲁迅先生都不主张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王蘧常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沦为敌占区,王蘧常义不附逆,辞职以明志。全国解放后,王蘧常1950年荣任中国文学院副院长、交通大学中文系主任。但不久国内高校院系大调整,1952年王蘧常被调到复旦大学中文系,因心脏病发作,自1954年至1962年,王一直在家养病。而1966年文化革命开始了,研究“封建文化”的王蘧常当然没有好果子吃。至1976年文革结束,王蘧常也垂垂老矣,难以再有大的作为了。所以,复旦大学的朋友曾跟我说,王蘧常在复旦其实地位不高,我是相信的。一是如前述,王蘧常从来未享有过充分发挥的舞台,他擅长的旧国学,解放后也没有真正被重视过;二是人才济济之复旦中文系,和王蘧常同时代的高人实在太多了,随便数数便有陈望道、刘大白、夏丏尊、曹聚仁、郑振铎、梁实秋、郭绍虞、朱东润、贾植芳等等等等。王蘧常因病甚少上课,学术著作也因此不很多,难以等身,则地位又岂能和上述诸公相颉颃?
  按常理说,王蘧常少年时代就拜沈曾植为师,其人生目标必然和当时旧文人一样,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于未能一酬夙愿,大展抱负,乃时世变易,非不为也乃不能也。而晚年偏师独出,竟以章草异军突起,享大名于天下,既是无意插柳柳成荫,也应该是苍天有眼,不忍王篷常泯灭于众人之意啊!
  王蘧常的章草,用笔一改乃师之波磔翻转,纯用中锋涩行,以篆籀笔势求线条厚重老辣之意,如龙蛇之动,缓而劲力内舍;其结体则屈曲盘绕,或扁或长,或正或欹,瑰丽而又奇古。由于章草文字资料稀少,王蘧常用以创作甚至写文章,我以小人之心揣测,其有些文字的结体是需要“创造”的。这和篆刻文字的运用同理。造而不悖六书之旨,让人觉得奇古有来历,不敢疑其造,这是大聪明处。若丁敬身、黄牧甫、黄宾虹、齐白石等等,于此皆英雄所见略同,而马衡、罗福颐等学究辈则非议之。谢稚柳先生曾称王书“是章草,非章草,实乃蘧草,千年以来一人而已。”这是看得非常明白的。王蘧常的章草并不“乱真”,气息古而意态新,有强烈的独创性,一改明清以来章草的妍美清新,而以老健古拙雄浑为千年章草开一新面。
  王蘧常出名以后,曾有日本朋友尊称其为“当代王羲之”。这恐怕倒有点搞笑。王蘧常自己说,沈曾植教导他:“今传章草,仅皇象《急就章》,索靖《出师颂》、萧子云《月仪帖》数种而已,疆城偏小,殊难光大。汝能融冶汉碑、汉简、汉陶、汉帛书而上及周鼎彝,必能开前人未有之境。小子勉之。”(见王运天著《王蘧常教授学谱》)王蘧常遵师训,出入于《月仪》、《急就》、《出师颂》、《平复帖》、《石门颂》、《好大王》之间,又上溯三代彝鼎文字,所学都在王羲之之前。虽说王羲之也远承章草,但所书“惊蛇入草,飞鸟出林”,那种夭矫、飞动的审美风格,王蘧常毕竟与之大异。所以称王蘧常为“当代索靖”或还可以理解,因为同姓而将其称为“当代王羲之”,用赵本山那旮旯人的话说是“忽悠”;用我们上海人的话说,是吃老先生豆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