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高人的境界

 禅修缠休 2016-02-22

如何提高人的境界

(2012-03-27spring )

    清代鸿儒王国维在其著作《人间词话》里谈到:“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探求历代词人创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提出了境界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作者阐释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有境界的作品,言情必沁人心脾,写景必豁人耳目,即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量。王国维还进一步提出境界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二种,境界的创造有“写境”和“造境”二种。境界说是王国维艺术论的中心和精髓。

    “做人的“成功不仅意味着事业上取得成就,还包括人生境界的提升。”
                             --钱钟书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哲学家冯友兰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境界更多的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言论与修为的高度,与单纯的知识、学历、职位甚至年龄都无关。

  对于做人的境界,古人是以战胜私欲的角度来描绘“安贫乐道”或者“大隐隐与世”的,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境界决定着人的观念和行为。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
贤人无忧、圣人无己。
    境界是有高下之分的。有的境界可以生而拥有,有的境界则需经过努力才能达到,有的甚至需要人们毕其一生的光阴去追求,去修为。人生境界就好象一座高山。境界低下的人停留在山脚下,一部分人努力攀登,来到半山腰。而能达到山顶欣赏无限风光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低的境界易于达到,而高的境界不易实现。正王安石所说:“夫夷亦近,则游者众,险亦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儒家:通过君子与小人之间的比较,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儒家的修为更多的是强调在纷乱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通过自我修养达到“无入而不自得”的解脱状态。
  道家:道法自然,通过效法自然以无为的方式返璞归真,从而达到逍遥的境界,此种人亦谓之“真人”,纯真春善,与山岳同寿,与日月同乐,于天地间自由往来。
  佛家:罗汉、菩萨、佛。解脱,普度,自度以度他。佛的智慧、慈悲与力量达到了人的极点,是人格圆满的表现,是生命最高的存在形式。

    “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您的人生感悟?”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李嘉诚回答。
  让自己强大起来要建立自我,同时又要追求无我,把自己溶入到生活和社会当中,不要给大家压力,让大家感觉不到你的存在,来接纳你,喜欢你。
    在对比范蠡与富兰克林的思想境界时,李嘉诚就曾经指出,富兰克林要高于范蠡。他说范蠡的功成身退是为了个人的“虚妄”,富兰克林在美国独立成功后,“让位”给华盛顿,从另一方面协助建立美国体制,是真智慧、真伟大。因此,富兰克林的人生境界高于范蠡。
    人生有长度、宽度、厚度,长度是我们能活多少年,宽度是我们能走过多少路,看到多少风景或不同,而厚度是指人的经历有多么丰富和内心的历练有多么深厚。

    高尚的精神境界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在实践锤炼过程中养成的。一个人追求真理、向往进步,并把这种追求和向往化为行动,精神境界就能够不断得到提升。有意义的人生,就是不断追求高境界的人生,我们都应该向最高的境界攀登。

    对生命的感悟,闻道有先后;
吾三日而省:正确看待自己的过去,分析经验、教训;
增加你的体验或丰富你的阅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接触新兴事物;
化别人的间接经验为直接经验,化知识为智慧;
分析不同时期境界高的人得道的原因及其言论、故事等;
做一名智者--知人:懂得人的弱点,体会不同年龄、背景、职位、层次、境况下人的心理感受;
做一名仁者--不惑:懂得关爱别人,懂得修己;

做一名勇者:内心勇敢而外表平和;
做一名人际关系的达人:坚持正面思考,包容、宽容、豁达;
做一个真诚的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问题看问题;
学会系统思考,坚持全面、历史、联系的观点;
懂得逻辑推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其合理性;
懂得尊重别人的观点,做到和而不同;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洞悉人性;
遵循民主、自由、开放的原则;
将对立统一、动静结合的哲学和辩证法思想融入意识;
坚持不断地修炼。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