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生要在学校收获什么

 毛胡庄人 2016-02-23

  马陆亭,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教室主任。工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管理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力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管理政策。

  他主持并参加国家政策调研任务、规划编制、文件起草及重点研究课题多项。蔷有个人学术专蔷2部、合蔷8部,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其中数十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转载,获国家、省部、学会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及优秀图书奖多项。

  我们在大学干什么呢?首先得懂大学,知道大学是怎么一回事。其次要认识社会,知道社会是怎么一回事,现在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什么。再其次是怎么能成才,什么是结构化成才。最后是多元体验,我怎么去体验它,读书肯定是必要的,但是怎么体验它。从这四个方面我来谈谈自己的感悟和研究,希望对大家有一点用处。

    懂得大学

    首先就是要懂得大学,我们的大学有很多种。第一种是传统大学,虽然经历了很多变化,但是大学是永存的。大学的机构名称没变,机构性质没有变。大学从学界公认的巴黎大学开始,经过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德国柏林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传统大学就是这么过来的,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过去大学就是教书的,为什么说巴黎大学是现代大学之父?虽然比它还早的有意大利的波罗尼亚大学,并存在至今,但是现在的波罗尼亚大学和过去的波罗尼亚大学不一样。过去它是学生的大学,是学生们聚集在一起聘请老师给他们上课,有共同的需要。巴黎大学是先生的大学,是老师们聚集在一起招收学生。大家想想大学是先生的还是学生的?先生是相对固定的,学生是流动的,所以巴黎大学这种模式被流传下来。经过后来的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教育要服务社会改革与进步,出现了研究型大学。现在我们学习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就是学习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虽然功能和继承上发生了变化,但是总的思想没有变。

    当今社会还有另外一种大学,就是应用型高等学校。过去大学实际跟职业并没有关系,只是培养修养,牛津大学过去就是培养绅士的。后来随着社会需要,应用高校得到了发展。在16、17世纪,欧洲有一个大的冰河期,在冰河期里大学是堕落的,大学不思进取,大学是知识的发源地为什么会不思进取呢?因为那时大学被教会控制,不能离经叛道。正因为中世纪大学的不思进取,社会又有需求,就产生了技术学校。技术学校在德国慢慢演变成工业大学,经过了上百年的演变。在法国变成了工程师学校,工程师学校的地位高于综合大学,现在还是这样。现在法国的工程师学校高于大学,工程师学校属于大学校,大学校的涵盖面更广,包括工程师学校,也包括商科类学校。后来应用型高等学校经过漫长的演变,这种应用型、技术型学校也成为了大学。

    要懂得大学,就要知道我们到大学里干什么,课堂学习肯定是主要的,另外是感受大学文化。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影响你的一生。大学文化是由大学故事构成,越有名的大学越有很多故事。北京大学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新生在北大看到一个老头,以为是校工,说你帮我看一下行李我去办手续,这个老头帮他守了半个小时的行李,回来一问才知道这老头是季羡林。这些故事都是大学文化的构成。

    牛津大学是培养绅士的,怎么培养呢?有一个牛津大学的学生说,在教授的烟斗下熏成的绅士。牛津大学的教授很牛,他们不和美国同行一样,不会取得一点成绩就自我骄傲一番,牛津大学以它这几个字就给他带来了无上荣光,这就是一种文化。剑桥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有一夭学校一座古老的建筑上面突然发现有一辆汽车,大家很好奇这汽车怎么弄上去的?关键是还弄不下来,找了消防队员架了云梯,还是弄不下来,最后将汽车拆了才弄下来。你想想这辆汽车怎么弄到这个古老的建筑物上的?他们说不知道。实际上校长知道汽车是怎么弄上去的,谁弄上去的,不但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还送了几瓶香槟给做此事的学生。这就是一种文化,很具有包容精神。试想,如果处分这几个学生,他们的命运是不是改变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学生毕业时都有一个裸奔项目。在毕业的时候裸奔一下,将来他还有什么困难不敢克服呢?我们的教育问题是,很多时候不鼓励年轻人创新,认为创新会犯错误,实际上年轻人有活力,应该让他用适当的方式做一些年轻人应该做的事,当然不能违背法律、违背道德。比如前年美国有一所大学在愚人节那一夭,给几百个学生发了录取通知书。愚人节过后,又给人家发函说:对不起,录取通知书是愚人节发的,要收回。当然这是美国文化,在咱们国家可能就不行,假如说暨南大学给几百个人发了录取通知书,回头又说不录取人家了,家长都不干了,所以这就是文化。

    再谈谈大学的理想。我们每一个学生来到大学是承载着自己的理想,还是家庭的理想?年轻人可以有梦想,年轻人可以想象未来,当你有理想、有梦想时,活的意义感是非常强的。

    大学不仅承载着个人理想,有时候也承载着家长的理想。为什么家长有时候和你意见不和?因为他想让你实现他没有实现的梦想,但是他又说不出口,有些是潜意识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承担着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理想,人是多元的,都有高尚的一面,也有低级趣味的一面。如果我们将自己高尚的一面多弘扬出来,我们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就会增强。另外,我们要清楚如何面对追求理想过程中的痛苦。例如,考试没有考好、失恋了等,这些都会增加痛苦感,但这些也是人生经历。人是要有经历的,经历多了就不怕,跌倒了就爬起来。现在的学校规模都很大,每所学校都会出事,极端事件也不少,要学会善待痛苦。生活之所以丰富,就是因为在不断追求、不断获得,也不断失败。

    认知社会

    一方面我们要体会大学的文化,另一方面,我们要面向社会,要明白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大学则要根据国家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中国现在大力提倡创新创业教育,但从目前来看,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比较低,因为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没有人脉,没有资本。虽然大学生不具备创新创业的基础,但不管是否成功创业,只要有创新意识,能够创造性地将专业学习好,本职工作做好,这就是创新创业教育之真义。

    认知社会要了解企业的需求是什么。我们到企业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头些年,他们说大学毕业生总体分数也就60多分,差不多能满足需要。某软件公司的老总认为,大学设置了那么多专业,但是用来用去,就觉得软件工程人才好用。因为软件工程是成熟的专业,已经结构化了,也许你没有学最新的语言,但是知识结构已经形成,只需要多实践。他们还觉得学生表面上还行,但合作能力不行、抗压能力太弱,批评几句就跳槽、就哭鼻子。实际上在企业里干,最艰难的时候忍一忍就过去了,忍一忍就可能取得成功。人一定要有抗压能力,心胸要足够强大,遇到困难想办法克服。遇到挫折就跳槽,将来自己都会看不起自己。

    结构化成才

    了解大学和社会之后,我们在大学里应该怎么学习?我想应该是结构化成才。学生在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学知识肯定不行,知识的用处在什么地方呢?第一,作为专业人士所具有的知识应该要有;第二,知识是培养思维的一种载体,通过知识的转换,培养思维能力。但光学知识也不行,因为大学还要培养学生技能与思想。实践能力属于技能,我们要学会一定的专业技能,当然也需要通用技能如计算机技能、交流技能等。大学生要注重培养知识之外的技能。

    大学还要培养学生素质。知识、技能、思维只是能力的一部分,素质包容了知识和能力,能力包容了知识。所以素质是更宽泛的概念。那素质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刚才说了素质包容知识和能力,如果说知识是一个载体的话,能力则是一种表现。那素质是什么呢?以写作文为例,上中学的时候都要背词语、背成语,这些都是知识,但是光有知识还不行,还需要有一定的能力。要训练如何将这种语法灵活应用,写出更漂亮的文章。背的词更多,写出来的文章就更华丽。考试的时候为什么作文要求多长时间写多少字呢,包括现在的英语写作也是这么要求,就是要求你有这样的能力。你必须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这么多字,但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呢?光达到字数的要求不行,你得有生活,你得有体验,干巴巴地写文章,文章就没有灵魂。所以还要与社会接触,当你有能力了,并且懂得社会,对社会认识比较全面与深刻,素质高低自然显而易见。

    多元体验

    要多进行创意体验。什么是创意呢?举一个例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无与伦比,可以说这个开幕式达到了不太好逾越的程度。为什么呢?首先我们有钱,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光有钱不行啊,光有钱那是土豪,最主要的是我们还要有文化,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画卷展开之后多漂亮啊。后来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也不错,因为它注重自己的工业文明,注重创意,把憨豆先生、伊丽莎白等元素都纳入,伊丽莎白从直升机上跳伞下来了,中国人能有这样的想象吗?伦敦奥运会的好跟咱中国的好不一样,他们创意元素比我们充分。同时,要注重合作。干什么事情都要跟别人打交道,不能说性格孤僻是个人的事情,要走向社会就必须与人合作。

    在大学要收获什么呢?第一就是健康。你们读了几年大学,要健健康康地毕业,这种健康不光是包括身体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第二是合作。通过大学生活要学会合作,跟同学和睦相处就是合作,你得知道人家在想什么,你要照顾别人的情绪,这个社会不都是围着你转的,在家庭里你是太阳,出去你还能是太阳吗?第三是能力。你得有能力,将来走向社会你得有自己的本领。你们要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只能做一个被社会唾弃的啃老族。最后你得爱国、爱母校、爱集体,人没有爱的时候还能有什么呢?在大学里最需要收获这些东西。

    教育模式方面,我讲几点体会。首先就得有专业课堂,通过上课或者说正规的教学组织活动,搭建起知识框架,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各种技能。其次得在文化环境里熏陶,大学就是大文化环境。人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熏陶几年真的会脱胎换骨。最后你得有活动能力,要有一些活动形式,不能光是死读书。通过活动锻炼自己实际应用的能力,活动不光是玩,也包括创业,还包括小作坊等活动形式。

    所谓成才路径,就是大家在选择自己的道路时要想想自己适合干什么,如何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融互补?通识教育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要完成专业教育,因为我们是培养专门人才的。第二个层次是辅修专业。我们到企业调研,企业说他们最喜欢的人首先是有一个专业,然后对另一个专业了解一些。第三个层次是真正意义上的文理贯通。

    通过结构化的课程提升专业能力,一定要让自己的知识结构化。实际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就是一个结构化的课程。只有结构化课程,将来才具备进一步学习的能力。我们培养人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也培养思维能力、实践技能。同时还要接触社会,不能死读书。接触社会是大学生成才很重要的部分。学生参加活动,加强合作,这也是锻炼、展示自己实际能力的过程。 (本文根据作者在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讲演录音整理而成,有删节。)

  【观点链接】

以改革促高等教育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改革的方向就是激发发展的活力,并着力构筑保障活力的体制环境。笔者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延续了这一思路。例如,提出深水区和攻坚期,是担心活力不足,而需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为了增加活力;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要以制度保证活力。最后,改革的Q的是为了科学发展,改革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深水区,我们的攻坚任务十分严峻,因此需要综合改革:就是要解决掉那些综合性、深层次难题,增强解决问题方式的协同性、系统性,有效激发各方的活力。

    构建学校、政府、社会新型关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包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而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正确履行职能、实现宏观调控。因此,高校需要完善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改革的重点是探索政府对高校的新型Q标管理关系。高校有自己独特的社会职能和运行规律,不是行政机关,不能用政府管理模式管理学校;但教育也不可能超越社会而独立发展,政府也不该放弃自己应有的责任。因此,有效的管理应是学校特色和国家意志的综合体现,满足政府Q标和学校自主的双向要求。政府与大学间建立起契约型Q标关系就是:政府对大学提出Q标和要求、提供财政及政策支持、进行绩效评估,大学在宏观框架内实行自主办学。

    在高校与社会关系方面,还应探索各利益群体参与治理的途径,探讨不同高校的适宜治理模式,如行业特色大学需加强产业界参与,地方性高校应加强省级政府统筹权和地方各界参与,理事会的构成要反映这些特征。

    推动高校分类办学

    高校分类发展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十分复杂的问题。政府当然喜欢分类管理,社会也需要分类办学,问题是学校是否乐意和安于定位。问题出在学校身上,但板子不能打在学校身上,因为现实的高校分类给人的感觉是有高低、好坏之分的。谁不想争上游,进步有错吗?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有发展的冲动才会有发展的动力。

    因此,定一个较高的发展Q标,有利于激励教职员工进取,似乎也合乎情理。模式趋同其实也有符合规律的一面,因为办学本身就有很多共同的形式,创新、模仿、趋同、再创新,本身就是世界各国高校体系进化的基本方式。

    千校一面现象不仅包含着低端学校对高端学校的模仿,而且也包含着高端学校向低高端学校的趋同。我们既看到了高校“升格风”屡禁不止、愈演愈烈,也看到了许多重点建设大学广泛采用大班教学模式,其实并不符合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人才多样化的实现,而多样化是紧密地与学校特色和社会需求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高校分类的Q的不单纯是为了学校定位和行政管理,最根本的Q的是为了社会发展需求和人的选择需要。为此,我们需要从一流的大学建设向一流的体系建设迈进,以不同的标准努力办好每一所高校,使不同的学校都有内在发展冲动。

    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首先是思想观念层面的东西。因为在我们的发展文化上,扩张、外延式的发展深入人心,感觉地盘大了、楼高了才叫发展,有形的发展才叫发展。例如,大家都知道盲Q扩张、跑步前进、教授争官、官谋教授、论文唯上等不属于内涵发展的内容,但大家还都这么做,因为非内涵发展可以得到资源、项Q、荣誉、官位、机会等具体实惠。发展愿望与游戏规则不一致,说的和做的两张皮,对此现象经济学专门有个术语叫劣币驱良币。不加入价值判断,劣币驱良币符合规律;加入价值判断,它是不好的规律,危害很大。

    这种危害主要是对创新文化的破坏。例如,在现有体制下一个非专业人员可以通过课题立项、出版论著等专业环节得到教授称谓,甚至成为评委而决定着专业人员的学术命运,而事实是该教授的研究不是自己做的、书和论文不是自己写的。这一现象想必大家已司空见惯,危害是:学术的平庸化!资源控制者成为大师,学术人员沦落为打工仔。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呢?结论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按事物最本质的属性去发展。每个事物都有其最本质的属性,如教师、行政各有分工,不能混淆,不能功夫在诗外。在什么位置谋什么政,本职工作是什么就评价什么,就是按本质属性发展,而遵循了本质属性发展才能实现内涵发展。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需要:教师心无旁骛,潜心学术、醉心育人;行政恪守尽职,提高效率、把握方向;学校面向社会,满足需要、提高质量。不能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占必走歪门邪道,通吃是内涵发展之大忌,特色是内涵发展之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