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811年9月30日,社会名流、小说家Fanny Bumey(1752-1840)描述了由著名的外科医生、拿破仑的军医Dominique J.Larrey(1766-1842)为她实施乳腺癌乳房切除术的经历。
尽管Fanny Burney在手术后生存了29年,但是任何能够引起她这段回忆的事都会让她不寒而栗。显然,没有麻醉的外科手术会产生很长时间的情绪及疼痛的副作用。用现在的术语来说,这些病人未接受任何形式的“超前镇痛”,因此在他们手术伤口愈合之后,仍遭受着手术带来的副作用。
除了经历了可怕的手术的病人,还有很多承受慢性疾病折磨的病人,因为手术风险极高而害怕死亡或者害怕手术中的剧烈疼痛,而不愿意做手术。即使在1846年麻醉问世以后,外科教科书仍然只注重描述疝气治疗的手术术式。
在伦敦圣托马斯医院的旧手术室(1830)改建的时候,工人们在橡子上发现了罂粟花的种子。当时的一些镇痛方法,包括酒精和鸦片等并不理想的效果,以及宗教对于疼痛的宣教可从下面这段话中有所体现。这段话是在病人前往手术室时一位牧师向他宣读的: “疾病是死亡的先锋,它引导你严肃地思考并反省一生中的行为。人的一生充满了悲伤和苦痛,大多数时候这些苦痛是短暂的,但也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
可见19世纪40年代以前,手术如此残忍!
希腊和古罗马的外科医生曾使用各种各样的外科器具,从遗迹中可见有凿子、锯、注射器、套管、探针和解剖刀。Pedanius Dioscorides(公元40-90)是罗马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的著作Maeria Medica在15个世纪中一直是药理学领域的权威之作。在这本书中,他描述了曼陀罗花及白酒可以产生麻醉作用。他还描述了一种被称为“Memphis”的石块,这种物质“被切成小片,放在需实施切割术或烧灼的部位,可产生麻醉作用而没有危险”。但可惜的是,Dioscorides和他的学生们都没有明确记载这种石块为何物,因此后人未能将该物质用于麻醉。
中世纪时,在外科手术时曾试图用酒气作为麻醉剂(图A)。中世纪的多种手稿中都曾提到“催眠海绵”一本来自意大利Monte Cassino本笃会修道院的手稿中写到: “催眠的目的,是为了让病人在实施手术中产生适当的睡眠,而感觉不到切割的疼痛。配方是:半盎司的阿片,八盎司从曼陀罗叶子中提取的液体,三盎司的鲜毒胡萝卜素,与足够的水混合后,用一块千海绵吸收这些液体然后使海绵干燥。当需要使用这块海绵时,先在热水里浸一下,然后放在病人的鼻子前面,使病人深呼吸时能够闻到直到睡着。当需要唤醒病人时,放一块浸有醋的海绵在病人鼻子前面,这样就可以结束病人的睡眠了。” A.中世纪时杵将吸入酒精作为一种术中镇痛的方法。图中所绘的吸人装置与其后WilliamT.G.Morton于1846年10月16日演示乙醚麻醉时所用的装置相似。 Theodoric(1205-1296)(图B)是在Bologna行医的旦米尼克教徒,他是最早在术中开始应用镇痛方法的外科医生之一。他使用的海绵与上述的海绵有相同的成分。15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医生Heinrichvon Pfolsoeundt在1460年的一本外科学著作中也提到了类似的海绵。这种海绵中发挥镇痛效应的物质很可能阿片和东莨菪碱。
Theophrastus Bombastusv on Hohenheim是文艺兴时期的著名医生,他也被称做“Paracelsus”(1493-1541),对硫酸乙醚的镇静作用十分了解,那是由化学家Valerius Cordus(1515-1544)用硫酸和酒精合成的。1740年,Frobenius将它命名为乙醚(希腊语意为点燃或燃烧)。Paracclsus描述了乙醚在鸡身上的作用:缓解了痛苦,没有损害,没有疼痛。1518年当丹麦军队包围斯徳哥尔庠的时候,尽苦他被指派为丹麦军队的军医,但是他对外科手术不太感兴趣,因此他的这些想法也没有能够应用到临床上。
在19世纪中叶以前,对解除术中疼痛的要求还没有迫切到使外科医生考虑发展全身麻醉的方法。1846年前的外科教科书很多,但很少涉及谈论解除疼痛。例如,1844年出版的Pancoat's Textbookof Surgery。这本书涵盖了当时绝大多数手术的术式,但没有涉及如何使病人感到舒适。虽然酒精、阿片及催眠术均应用,但主要还是通过加快手术速度及野蛮暴力的帮助来完成手术。催眠术作为一种“动物磁力”在欧洲兴起,Franz Anton Mestmer(1734-1815)大力鼓吹催眠术的作用,声称其可用来解除术中的疼痛。但在18世纪末期,法同国王路易十六世下令成立的委员会证实了催眠术镇痛完全是个骗局。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Joseph Guillotine(断头台的发明者)和拉瓦锡(氧的发现者)。催眠术的推崇者曾试图将之用于术中疼痛,这一点后来被证明是无效的。
源于:米勒麻醉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