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行 | 写作,让教育行走的姿态更优美!

 Purefact 2016-02-24

 

话题   HUATI 

“身为教师,我们为什么而写作?”

自从两个多月前,本报发出这一话题探讨后,就持续不断地收到教师们关于教育写作的心得感悟,关注热情持续升温,话题探讨也日益深入,从最初“为什么写”逐渐转向“写什么”、“如何写”等具体问题,这让小编由衷感到高兴。

希望我们的持续探讨,能够唤起更多教师的写作热情,在写作中体验教育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本期小编推送两篇相关文章,关于这个话题的探讨还在继续哦!

教育写作的五大意识


林高明

教育写作就是要倡导教师发出自己的声音。我认为,美好的、引人入胜、动人心弦、发人深省的教育写作应该秉具如下五大意识:


读者意识。写作意味着把别人邀请进你的故事,参与你的生活,分享你的生命体验。所以,写作时不要罗列丰功伟绩,而要坦率地呈现自己的心路历程及教育教学生活细节,这些才是你精神与内心丰富的光芒。

反思意识。“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意义”,同样未经省察的教育也是没有意义的。教育写作要引导读者探寻心灵成长的秘密,关注心灵及人生中最永恒的东西——人格气象、精神气度、思想气流、生命气息、学术气脉,让教育写作不仅生活“赞美诗”“名人传”,也是《启示录》与《忏悔录》。

谦卑意识。写作意味着分享与交流,任何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行文姿态,对自己、对读者都是一种伤害。谦卑意识最核心的是要有敬畏意识。在教育写作上的敬畏意识就是敬畏生命、敬畏知识、敬畏学生、敬畏未来、敬畏学术,不可喜用大词:什么独到的见解,开创先河,实现零的突破等。

故事意识。在故事中,我们的情理志趣交织在一起,故事是思想的无声指令。故事有多精彩,思想就有多美妙;故事有多引人入胜,思想就多发人深思。所谓的故事意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情节意识——有问题、有悬念、有波折、有期待、有解决、有发展,尤其是要透视内心的情感波澜。

细节意识。细节来自于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共情与同理心”,像莆田一中教师黄喜彬所写的:“看到学生在考试时因听到‘嗑嗑’的脚步声而不悦的表情,从此我不再穿高跟鞋进教室”。细节就是文章的“血肉”,好的细节会在聆听者产生倦怠时,将他再次带入故事。

我们的教育写作中,字里行间应当流溢出的是对学科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对教育的热爱,对心灵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由衷的热爱!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

写作到底对我有多重要


方西河

写作对教师来说到底有多重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体会。从我自己的经历看,最大的感受是能让自己用另样的眼光看教材了。


刚参加工作时,由于自己没有写作经历,对于教材没有发言权,总认为编入教材的是绝对经典,内容与形式都是完美无缺的。同时,由于把教材看得过高,对教材的理解便完全盲从教学参考书的观点。这样的结果是,自己的教学没有主见,任由教参牵着鼻子走,如果遇到对教参领悟不够的情况,课堂教学便更糟糕。

在课堂中的“惨败”,让我不得不开始静下心来思考,并把思考的只言片语形成文字,后来又逐渐形成文章。随着写作的不断深入,我的教学得到了改善。我对教学参考书不再盲从,对教材也慢慢有了自己的理解。后来,在遇到教材中有漏洞的地方,我甚至可以把漏洞作为难得的教学资源进行利用,这样的课堂,语文味十足,效果自不用多说。

每次备课,我都会从写作的角度去研究、思考,如果是我,我会如何写,为什么这样写,有时候也真的试着写一写。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备课质量、教学效率,也让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同时,我从自己的写作经验出发,开始思考如何在作文教学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为此,我会把自己的写作体会融入作文教学中,把自己的写作故事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学着命题、选材、构思、修改。可以说,是写作改变了我的教学观、教育观,让我得以挣脱束缚,不断前行。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朝阳小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