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的教师培训,再给我来一沓

 芳草屋845 2019-10-03

2019年9月26日,第一次参加上海市浦东新区部编本教材的培训。总体来说,收获很大,第一次让我有了倾吐的欲望。

这次培训三个流程:1、 统编教材教学研讨《消息写作指导》,2、统编教材“活动 探究”单元教学设计研讨,3、微讲座:基于单元教学设计的写作训练目标确定。

这样的教师培训,再给我来一沓

说实话,听完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也可以这样!内容充实,收获很多。但具体如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我想,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总体来说,我个人有以下三个点的感悟:

备课的程度

备课,这是教师的常态。然而,如何备课,备课到什么程度,这也是一个问题。

这次培训,让我对备课,有了更多的了解。讲解中,来自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的胡老师对新闻单元的备课资料,超乎我的想象,原来很多事情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想不到;原来教师备课可以备到如此程度!教师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报纸诸如《文艺报》《解放日报》《新闻日报》等,学术专著如《新闻报道与写作》《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等,还有各种类型的讲座,如专职记者的讲座、美术老师讲座以及各类时事的讲座等等……

胡老师,就新闻单元做出的项目,我觉得真的很棒。首先,教师对新闻资料的搜集与汇总,对新闻理论的阅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等,都在这个单元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这样的教师培训,再给我来一沓

真的让我自叹不如,同时也让我反思自己的备课程度。我在多大程度上为一篇课文备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多少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辅助性资料?对此,我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整体意识

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只是一点微意识,一篇文章对应相应的单元,这一单元是散文,那一单元是诗歌,这一单元是演讲……但经过这次培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每一篇课文不仅仅都隶属于相应的单元,而且它需要服务于单元教学目标,并由此延伸至整个课程目标,形成整体的结构框架。

我意识到每一篇课文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有相应的单元计划单元目标,同时作为教师,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高瞻远瞩,统筹把握,实现各种课时目标、单元目标、课程目标等的互文与交流。

情境化教学和活动设计的多样化

一方面,培训中情境化的教学让我印象深刻。

一般老师,课前导入的一个音乐、一段视频等都是情境化教学。但是我们很难在整个单元的实施过程中,将情境化教学贯穿始终。但胡老师的单元设计确确实实让学生真正参与新闻其中,以新闻人身份设计一份报纸,诸如确定采访人士,确定采访提纲,参照其他报纸确定报纸的制作流程,版面的排版,报纸的印刷与宣传等。通过这种实打实的操作,让学生真正融入新闻的大环境之中,以这种情境化的教学实施,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另一方面,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教学活动的多样性。

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但在这里,胡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我是小记者,新闻采编写”,新闻,是一个相对社会化的点。教师抓住这一特点,在新闻单元,让学生积极参与新闻的采访、编辑等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兴趣、动起来,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知识,最后,对活动有一个成果性展示,而且对学生设计出来的报纸进行宣传推广,并对优秀的报纸加以购买。

这样的教师培训,再给我来一沓

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成果进行反馈。以这样的形式,将各种各样的设计活动,贯穿整个单元教学,实现教育功能的浸润。我觉得这才是教育的真正魅力所在。

我觉得,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活动设计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我的教育思路,对我具有很大的教育启发意义。

所以,总体来说,这个培训收获满满!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我的教育思路:原来还可以这样!希望可以将这些尽快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教学,成为一名更优秀的人民教师!

也希望这样的培训会越来越多,培养于教师,得益于学生!

作者:王老shi,硕士研究生,爱写作爱分享的人民教师。渴望成长,渴望进步。希望把从教以来的所见所感与所思,分享给大家。通过写作,我们一起交流互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