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臂功是在历代前贤传人通过长期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总结练功经验教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积极合理地汲取其他功理功法,根据人体的生理技能及运动规律,创造出的一种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武术功法绝技,动藏阴阳之理,静蕴养练之机,是一种内柔外刚的传统优秀硬功功法。该功法动作简单,方法安排合理,无繁杂庸俗的技法动作,易于学练,法简效宏、功效非凡,只要科学学练,正确掌握练功的要领、要求,恪守练功准则,持之以恒地潜心刻苦练功,习练者得到真传后,练习日久,必会修炼大成,可以达到臂断木棒或木桩,甚至达到铁臂断钢柱的上乘境界。与敌人搏击交手时,挥动铁臂可以使其筋断骨折,威力无比,在实战中,可发挥其应有的威力和作用。 二、动静结合、内外兼修 即武林中常说的“内炼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炼是指通过独特的桩架和内在的意识活动,促使丹田真气盈旺,血脉通畅,润泽肌肤,活气血、洗骨髓;外练即外修,指通过外力排打等方法来操修人体皮肉筋骨的练法,从而达到健筋骨、壮体魄,提高人体的机能能力。铁臂功的内炼与外修犹如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严格遵守“内修丹宝,外壮骨皮”的练功宗旨,通过正确的修炼方法,充分调动人体的内在潜力,并采天地之精,盗万物之华,促使元气充盈,气敷周身,温养脏腑,调整人体各系统的平衡,发挥和保障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并以意神为主,以气催发劲力,提高双臂在实战技击时的爆发力和抗击打能力。铁臂功刚柔相济,仅靠内炼,难达绝技之顶峰;只凭借外修,亦使筋滞肉僵,病生体弱,不仅功难大成而且自废其身。铁臂功是内(意、气)与外(力、形)、动与静有机的辨证修炼,从而达到内壮五脏六腑,外强肌肤筋骨之目的,在运动之时充分发挥神意和机体的能量。正如武术秘诀所言:“盖外功之练习乃肉体筋骨所有事;而内功之修养,实性命精神所皈依。离而二之,则为江湖末技;合而一之,则为神功极致”。 三、功德并进,养练结合 武德是指习武者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武以德为基,以术为本,崇武尚德是中华武林的传统美德,小功靠练,大功在于德,道德的水准直接影响着功夫的高低。习练铁臂功是非常注重道德修养的,我们必须恪守门规,克服江湖习气,端正习练的目的,摒弃封建遭粕思想,摆脱低级趣味,涵养自己,遵守公德、手德和口德,规范言行,不骄不躁,谦虚谨慎,以武修养身心,深深涵养自己,做一名仰不愧于天、俯不惭于地,顶天立地的武林人。 德高者,为人谦虚正直,胸怀坦荡,思想豁达,处世做事光明磊落,言行合道,胸怀慈心、佛心、善心,以养生全形、退让无争为原则而练功修道;而无德之人,性情浮噪,处世刚愎自用,意杂神乱,品性恶劣,无恶不作,焉能静心练功修道。武林中,多数人有小德,而缺少大德大智。练武不明道,简直瞎胡闹。这就是为何练武当功者多如牛毛,而成功者稀如麟角的主要原因。切记:德有多高,功就有多高。故修习铁臂功之人,一定要先修德立世,然后再习武练功,德不好,莫谈功,否则,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练习铁臂功不是一项简单的运动,欲想练成此功,功达上乘,必须合理调配好养练结合的关系,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是很难练成上乘功夫的。古人云:“三分练,七分养”,养是蓄能、储电,是功养人;练是耗能、放电,是人养功,养与练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光练不养,必生大病;光养不练,很难出效。 “养”分“功内养”和“功外养”。“功内养”指在练功的过程中采取松静空慢等方法与手段,而达到内养脏腑、外修肌肤,内外圆融、身心俱佳的目的;“功外养”是指在生活中修养自己,并达到体魄健壮、身心欢快,陶冶情操、以拳养功之目的。平时不酗酒,不吸烟,不纵欲,汗后不让冷风吹、不用凉水洗身,雾天不在室外练功,不莽练、戒私欲,颐养性情,养精蓄锐,这些都是“养”;练硬功不知养生,极易导致人体阴阳失调而生病,有损健康,甚至危害生命。拳谚“行走坐卧,不离这个”,意即将练功生活化,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处于练功状态,循序渐进,将拳功融为一体,达到法乎自然、合于自然、顺应自然、体现自然,功不练而自练、不养而自养。武当铁臂功功法,乃动静之功、阴阳之法,是真正做到养练结合的大法。“养”是“练”的基础、前提,“练”是“养”的表现、发挥。不“养”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不“练”好似空中望月,竹篮打水,只有“养”与“练”高度结合,才能功臻上乘。 四、功效显著,威力无比 本门铁臂功乃道家秘技,为内功外壮功法,是“软、硬、轻、气”四大功法中的硬功绝技之一。修习者,按照真传方法苦练几年,以内壮外,以外强内,内外合一,一定会练出惊人的绝技,达到抡臂断木桩和臂断钢柱之境界,对敌交手,用铁臂防守,伤其肢体,而用铁臂攻击对方,可以重创之。本人自练成铁臂断钢柱后(当然,还有内家拳技功夫),与多位武林名家交手切磋,每每赢人,此功功不可没。
|
|
来自: 东方竹马 > 《体育武术养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