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是很多人都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正常人到一定年龄段的时候身高就静止了的,按理说不会突然长高,也不会莫名变矮的,除了到了老年阶段,因为骨骼的原因,但是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意外,可能就会变成身高变矮的威胁,比如因为一些药物影响导致骨质疏松,那么个子矮怎么办呢,看看下面这位朋友的故事,或许你能有所解惑。 4年时间,身高缩水8厘米。小冉说,一份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通报,令他怀疑身高缩水与服药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关。最近,他将开具药品的医院与药商一起告上法院。 “极其少数药物可能导致成年人的身高缩水。”医生表示。 类似小冉的案例,他和同事也曾遇到过,即长期服用的某些药物,导致骨质疏松等症状,使得人体身高缩水变矮,但4年内身高减少8厘米,算是极少见。 那么,究竟哪些原因能够导致一个成年人的身高出现明显缩水? 1、疾病、药物和特殊的生活状态都能导致人体身高缩水。 2、人到中年之后,身高会渐渐变矮,因为老年人骨骼承重能力变弱,椎骨被压成楔状或压得扁薄,脊椎的支撑能力下降而变弯,于是身高就矮了。 3、类似甲亢、糖尿病等疾病引发的骨骼结构的破坏或变化,以及某些药物也会导致身高变矮。 4、另一种情况,是常年在家卧床不动、无法晒到太阳的病人,时间久了身高也会缩水。 如何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合理地使用药物会迅速治愈疾病、减少痛苦。 相反,不合理地使用药物,不但不能解除病人的痛苦,达不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反而使患者造成危害。 因此,我们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掌握药物的作用、用法及适应症。 同时熟悉药物不良反应和禁忌症,这样就可以预防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预防方法 (1)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 严格选择适应证,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病情不需要或者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诊断不明者,尽量不用药或少用药。 如抢救磷化锌(无机磷杀鼠药)中毒的病人,不可错用解磷定。对于药理作用不清楚者,禁忌使用。 此外,许多药物的商品名很相似,要注意鉴别并详细阅读说明书,以免误用。 如抢救心绞痛的病人,误将消炎痛看成消心痛应用,不仅会延误抢救,还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 (2)掌握药物的剂量、剂型 药物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服药剂量越大,毒性作用越强。因此,须按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加量或减量。 此外,要注意患者机体各脏器的功能情况,如肝、肾功能减退时,应使用对肝、肾功能无损害的药物,并减少用药剂量。 老人和儿童对药物耐受性常低于青壮年,用药剂量要适当调整。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往往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血药浓度,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也易引起不良反应。 (3)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 给药途径的不同,对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分布各异,使药物发挥作用的快慢、强弱及持续时间都有区别。 一般能口服获得疗效的就尽量口服给药,能局部用药者就不全身给药,这样也可以减轻或防止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 有些抗肿瘤药局部给药,能提高疗效,不良反应也少,相反,全身给药,疗效低,不良反应也多。 (4)了解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易引起变态反应的药物,使用前须做皮试,皮试阴型者方可使用。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应禁止并用。尽量减少联合用药的品种。 此外,为了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生产厂家应严把质量关,提高药物的纯度,减少杂质。 原标题:长期碰这物警惕让你越变越矮 同时还应注意包装、保管、运输、销售过程中的保护,尽量消除药物流通过程中的污染。 人一生的身高是从矮到高再到矮的一个过程,因为我们都知道老年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晚年的时候身高会变矮。>>>人体里这物越多越长寿 那么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老年人变矮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请到了北京首批健康科普专家牛国卫先生,请他为我们做具体讲解! 老年人变矮的原因 很多老年人经常会说,自己年轻时候一米八大高个,现在都变成了1米7了。其实,这话有点夸张,不过是事实。 人到中老年以后,身高以一定速度逐步下降,老年人会变矮。那老年人为什么会变矮呢? 老年人身高降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由于椎间盘变性导致椎间盘变薄,如果累及数个椎间盘即可导致身高的降低。这是老年性身高降低的不可预防和治疗的原因。 二是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发生楔形改变导致高度降低而引起,最终可能导致驼背或畸形。 如果中老年人的身高比前1年降低2厘米,或是比年轻时低了3厘米~5厘米,就需要警惕是否患了骨质疏松症,发生了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又称为脆性骨折)好发于椎体、髋部及腕部,是导致中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而且患者一次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很大,所以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必须及时接受治疗。 为此,老年人做好健康体检必不可少! 老年人变矮 众所周知,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驼背、个子变矮,并伴有腰腿痛的骨质增生。而且,越是身材高大的人,年老之后,身高下降得越明显。 一般说来,80岁以上的人身高会比年轻时下降10~15厘米。据日本资料介绍,以男性60岁为基础,65岁和75岁,身高分别下降1.5厘米和3.5厘米。 其原因是骨质疏松引起脊椎体压缩性骨折,椎骨被压成楔状或压得扁薄,脊椎的支撑能力下降而变弯,于是个子就矮了。 脊柱为人体的纵轴,承担人体的大部分重量,是人体持重的主要部位。 椎骨几乎全部为松质骨组成,具有大量的骨内膜表面,能迅速把代谢转换,其能换率较密质骨大三倍,因此骨质疏松在此部位出现得最早,症状也最明显。老年人个子变矮主要有两种情况: (1) 身高相对降低:骨质疏松常伴有椎体病理性骨折,椎体在压力作用下塌陷,呈楔状变形或变扁,脊柱向后凸,产生'驼背',身体不能站立,身高相对降低。 腰椎X线片可见,轻度表现为腰椎骨纹理粗松,呈纵形条状栅状改变,椎体边缘密度增高,伴唇样骨质增生。 中度表现为腰椎椎体密度减低,纹理模糊,有骨刺样增生,椎体变窄,椎管受压。 重度表现为腰椎骨密度减低,几乎看不见骨纹理,四周只能看到边,椎体呈压缩性骨折,变扁或双凹状,前后增生形成骨刺,椎管变狭窄。 又由于椎体的压缩性骨折主要是支重产生的压迫,无外力或外伤作用即可发生,这种骨折多在没有外伤史和剧烈疼痛的情况下形成,所以老年人不知不觉地个子变矮了。 (2)身高绝对降低:老年人椎间盘老化而几乎完全脱水,致使椎间盘体积缩小,厚度变薄,整个脊柱的长度变短,身高便相应降低。 当体内破骨细胞作用时,钙、磷从骨上释放出来,另一方面钙和磷沉积于表骨组织形成新骨,在正常情况下,这两个过程是平衡的。 若骨再造减少则发生骨质减少症,若出现以下体征,如腰痛、身高缩短、脊柱变形(驼背)、骨折等临床症状,则表明出现了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有 (1)年龄:大。 (2)性别:女。 (3)种族:白种人、亚洲人。 原标题:长期碰这物警惕让你越变越矮 (4)体格:瘦小个子。 (5)更年期:过早发生,或曾做卵巢切除术。 (6)家庭史:阳性。 (7)疾病因素:各种引起身体衰弱的疾病。 (8)生活因素:吸烟、饮酒、活动少、摄取钙及维生素D不足,营养不良。其中年龄是主要因素,70岁前男女比例为三比一,70岁以后女男比例为二比一。 积极防治骨质疏松,降低老年人骨钙不断丢失的速率和程度,是延缓或减轻老年人身高变矮的唯一措施。 国内外研究认为,补充足够的钙质及平衡的营养素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延缓或减轻骨钙丢失。 推荐每日补钙至少1500毫克。及时充分补钙和防止骨钙丢失,既可以预防老年人骨折,又可以延缓老年人个子变矮,对保持老年人健康和健壮体魄都是非常必要的。 个子变矮怎么办 人的生长发育有两个高峰,一是婴儿期,另一个就是青春期。在青春期快速生长阶段创造各种有利于生长的环境条件,无疑能促进生长潜力的发挥。 其中充分的营养、合理的体育运动以及充足的睡眠是促进生长的三大要素。 蛋白质 蛋白质对青春期的青少年尤为重要,每天摄入的蛋白质量应该不低于总热量的18%—20%,动物蛋白要占每天摄入蛋白的1/3—1/2。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也是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米面类粮食,因此每天要保证足够的饭量,一般13—18岁的青少年,每日主食不应少于500克。 常量元素 在生长突增时期,每天钙的摄入量应达到1000—1200毫克,维生素D每天400单位。 蔬菜和水果不仅能提供大量的无机盐和各种维生素,其所含的纤维还能促进机体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增加肠蠕动。 所以青少年每天的蔬菜量不要少于400克。 均衡饮食 在保证数量充足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和多样化,即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更不要过多地吃零食而影响重要营养物质的摄入。 加强运动 在保证营养供给充足的前提下,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最有效的方法。 运动可以促进遗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经常运动,也使肌纤维变粗,提高肌肉的力量、速度和耐受力。 运动还可以消耗多余脂肪,在快速生长期预防肥胖。 青春发育期的学生只参加体育课和课间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每天活跃地从事户外体育活动1个小时是很必要的。 保证睡眠 促进人体长高的激素——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清醒状态下分泌量的3倍,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长高。 睡眠时肌肉放松,有利于关节和骨骼伸展。睡眠时间的长短因年龄而不同,每个个体也有很大差别。 一昼夜所需睡眠时间:新生儿为16—20小时,1—3岁为12—14小时,4—6岁约为11—12小时,7—10岁平均为10小时,10—14岁为9小时;成人一般7—8小时。 结语:上文中就是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关于个子为什么会突然变矮的原因所在,以及应该怎么处理,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保持身体的健康性,如果身体突然出现什么异常情况,那么一定是有原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