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毫盏是建窑最具代表的产品之一,在黑釉中透露出均匀细密的筋脉,因形状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纤细柔长而得名,民间常称“银兔毫”、“金兔毫”、“黄兔毫”等。以其中的“银兔毫”最为名贵,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建窑束口碗,就是这样一件珍品。 釉面颜色绀黑如漆,温润晶莹,釉面上布满密集的筋脉状白褐色纹饰,闪闪发光。 宋徽宋赵佶说:“盏以青绿为上,兔毫为上。”苏东坡在《送南屏谦师》冲云:“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乎;忽惊午盏兔毫斑,打出春瓮鹅儿酒。” 此类茶盏内外有细长的条状纹路,色泽以黄褐色为主,也称“黄兔毫”。在阳光的照射下兔毫纹往往呈现出银亮的色调,具有金属光泽。宋代早期,这类黄色兔毫盏多集中出现在建阳及其周边地区的一些窑场。 银兔毫的基本特点是在黑色的釉面上出现一排排银白色细密纹线,纹样形状与上面提到的黄兔毫略有不同。 银兔毫的纹线形状较长,但没有黄兔毫的纹路流畅。银兔毫是兔毫釉中的一种名贵品种,烧成比较复杂,工艺难度大,所以成品率极低,传世数非常少。 基本形成原理是釉层里的气泡将铁质带到釉面,在1300℃高温下,含铁质的部分流成条纹,冷却时析出赤铁矿小晶体而形成。 兔毫盏流行于宋代,尤其是北宋晚期徽宗朝,以福建建阳的建窑最著名,以茶盏最具特色。建阳窑近一千年的烧造历史,在北宋晚期徽宗朝达到了一个顶峰,尤其是烧造出了“兔毫盏”。 失传六百年之久的兔毫盏,为世界陶瓷史上的杰作。1969年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倡导,经国内有关陶瓷研究所多方协作,建窑成功烧制出了仿古建窑特产兔毫盏。以盏身内外显现带结晶的细长兔毛状纹为特征,每条细纹均闪银花色。 经过近几十年,陶瓷工作者的努力,如今兔毫盏也成为仿烧建盏中,数量多流通广的建窑产品之一。 兔毫盏整体的烧制成品率相对稳定,市场价格也比较适中,因此也被更多的茶友们所钟爱。常在市面上看到的仿烧兔毫盏,大致的价格也在几百元到千元之间,比其他仿烧窑口的茶盏,更具市场竞争力也更有把玩收藏的价值。每个爱喝茶的朋友,都值得拥有一只建窑兔毫盏! 正宗铁胎松柴还原烧兔毫盏,喜欢建盏的朋友请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
|
来自: 昵称30252515 > 《艺 术 (陶 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