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河迤萨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秀美红河 2016-02-27

责编丨小佳


迤萨,一个藏在红河县的传奇古镇,去年七月正式被列入第三批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名村示范。想对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特色古镇多一些了解,就让我们先从美文开始:

西

(文)马永林(转载自紫陌蹄痕)


这个夜晚没有月亮

山城的风儿轻轻流淌

庭院深深

蟋蟀在小巷的墙角唧唧吟唱

当阑珊的灯火逐渐熄灭

谁又独上西楼

关闭了明亮的白炽灯

划一根火柴

把西楼那盏古老的马灯点亮

孤灯幽幽

照亮了来自异国发黄的信笺


迤萨的白荆花树长满年轮

红河谷的山草绿了又黄

马帮古堡依旧

弯弯的山路没有了马儿的嘶鸣

红河水还在奔腾

在这秋的夜里

谁又在朝南的窗前喃喃自语

秋风起了

你那里也冷了么

给你做一双鞋吧
盼你踏过千山回到我的梦中


走进青石板的小巷

走进青石板的小巷

去寻找远行的马帮

那紧锁的重门

何时阻隔了伊人的梦想

曾经万语千言的街头

竟是苔痕斑斑




谁家的庭院弥漫着丁香

谁家的墙壁悬挂的旧照发黄

把双眼闭上

感觉这山城的风儿

夹杂着中南半岛飘来的檀香



“吱呀”声里推开朝南的窗

四角的天空淡蓝淡蓝

法式小楼里的留声机在悠悠吟唱

请你驻足细听

里面有没有传来马蹄的声响

何为“迤萨”

迤萨这个“怪怪的”名字,是当地彝语“干旱缺水”的意思。与红河南岸的一些县城如金平、元阳、绿春等相比,迤萨镇从建筑上来说,在红河南岸就算一个异类。在现代建筑中成片地伫立着一幢幢奇特的房屋,说房屋是因为它还有人住,有人在里面生活着。这些很有传统气息的深宅大院,同样是屋檐高挑,条石铺地,雕梁画栋,传统建筑中的“走马转角楼”、“美人靠”照样应有尽有。


异域风格的楼宇城堡

这如果仅凭这点还不能让紧邻的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之称的建水、石屏汗颜的话,那么一栋栋充满异域风格的楼宇城堡,就得让它们侧目了。这些近百年的城堡,内部信道纵横,七弯八拐,上上下下地交错着。外面看居高临下像历经沧桑见过世面的老人,宽大厚实的墙壁上一排排射击孔,傲视着层层叠叠的群山,足以让过去那些心存歹意的人不敢窥视这里,让现在见过世面的人,不敢小视这个身处蛮荒之地的江外小城。








马背上的故事

    在红河县城您见不到马,但这座城市的诞生的确与马有关。
    在县城里转悠,您很快就喘起了粗气。或许您会感叹:城市怎么可以建在这样的地方呢?到处是40度以上的超级大坡,而市中心的位置,竟然位于一个孤零零的山峰顶端!
不过,地形的崎岖却对红河曾经的繁华不构成丝毫影响。县城的古建筑规模之大,建设之精巧,使每一个初来乍到的旅游者无不感慨万千。这一切都是因为马。马帮贸易成就了红河商人的家业,而在这样一个本身不生产建筑材料的地方,同样是马,驮来了砖、瓦、木材,造就了山巅之上的一幢幢豪宅。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马帮,成就了姚老爷的时尚追求。作为云南省第二大侨乡,红河县城星罗棋布的中西合璧建筑,让人想起广东开平碉楼,那也是一个在70年前就广泛运用水泥的地方,今天已经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不同的是,开平碉楼位于交通便利的珠江三角洲,而红河保存下来的深宅大院,仅有泥泞而且漫长的山间小道能与外界沟通,没有马帮,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迤萨古城。

有多少迤萨汉子走马帮,就有多少马帮红颜望眼欲穿

名镇风韵


行走在迤萨,古镇的老街拥挤而狭窄,坡坡坎坎的街道上铺着石头,一条街转七八个拐弯上十几个坎儿是常事,走到窄处时只能容一人独行,街道不分东西南北长短大小,只是顺着房屋拐,感觉似乎在迷宫里找不到尽头。窄仄的街道上拥挤着许多老屋,这些老屋显现着各自不一般的个性与逝去的繁华。


除东门城门楼和姚初院楼外,散落在老县城里的一众老民居也极富特点,大多是建于清代的木结构楼房,以“走马转角二层四合院楼房”形制居多,周围门窗、木板墙壁上多有精美的彩绘及雕刻装饰,领略过气派奢华的巨贾豪宅,不妨也细心转转古镇,到一户户精巧别致的民居里体会一番小而精致的情趣。


新春,我们期待与你同行!
本公众号承接微信托管运营、活动策划以及广告软文发布等。业务咨询热线:0873—3737584 、13988025701


转载请注明转自红河日报公众号!

本微信长期接受来稿,投稿邮箱请看下端

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内删除
投稿邮箱:53255403@qq.com
微信 hhrb_hh

Q 群 235946399

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