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剧知识】漫话京剧功夫——“跷功”

 蠹书虫 2016-02-27

【京剧知识】漫话京剧功夫——“跷功”



一般人认为,中国妇女的缠足陋习,始于五代十国时南唐亡国之君李后主手下宫女窅娘。从那时到民国中期,长达千年中,有数以亿计妇女受过这种近乎酷刑的折磨。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就开始被裹脚,直到终身,都是半残废的状态。这种产生于中国封建时代的弊端,非本文探讨的内容,我这里要谈的是这种畸型状态与京剧的关系。

  民国以前京剧基本没有女演员,大都是男演女,他们自然都是天足。而京剧在形成与发展的清中叶,却正是中国妇女缠足的高峰。也是“臭男人”们拜脚狂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里,舞台上的假小脚——“跷”,应运而生了。年代不远,易考查,,一般认为始于道光年间的男旦魏长生(魏三儿),他独出心裁,用木头制成三寸金莲的假脚,套上鞋面,装上鞋底,楦内凹处将脚趾放于其中,当时的小脚不仅要小,还要细瘦,楦瘦只能放拇趾与二趾,楦后装一木板,将脚置于板上,牢牢绑紧,用彩裤一套,跷就形成了。最初的跷,木板放上全脚,角度又很小,几乎直上直下,再加上跷又细又小,练跷功可不是容易事,必须从少年时练起。首先是“耗跷”,(即踩着跷站在小凳子上一动不动,好几个小时。电视剧《荀慧生》有此描写。)真可以说是战战惊惊。然后是跑圆场、打把子。当年中华戏校的女生们也要练跷功,该校又还有“打戏”的规矩,孩子们挨打、罚跪是常事。有胆小的女孩竟然说:我宁肯罚跪,也怕踩着跷站着、跑着。可见练跷功之艰苦。不过跷功的出现使京剧舞台上增加了新技艺,令人耳目一新,出现了如“九阵风”等一批跷功名家。余生也晚,只能从照片上一睹芳容了。

  民国以后,女演员登上舞台献艺,由于她们的脚较小,脚趾也细些,这就为跷的改良创造了条件。改良跷的踏脚板不再直上直下,而是与地面呈50-60度角的斜型,而且板短了一半,只到脚心处,这样使踩跷的人脚后跟、脚踝松动一些,比原来的舒服多了。女演员身量较矮,踩上跷就“长个儿”了。内行人称原来的为“硬跷”,改良的为“软跷”随着时间的推移,“硬跷’逐渐绝迹了。

  但是,在京剧舞台上,并非所有旦行都踩跷,总体上说比例不大。老旦、彩旦当然不踩跷,穿长裙长帔的青衣也不踩跷,京剧《南天门》里落难女子曹玉莲虽有“用手解开缠足带”的唱词,但她穿的是天足彩鞋。踩跷的大概有这几种类型:

  1、 花旦,如《拾玉镯》的孙玉姣、《小放牛》的村姑、《游龙戏凤》的李凤姐等。梅先生学了踩跷,但在台上从未踩过。戏凤一剧是他首创不踩跷、大脚片儿的李凤姐,此后张君秋等也循此例。

  2、 武旦,尤其是穿打衣打袴的武旦,一定要踩跷。打出手用跷踢枪,富社六科当家武旦冀韵兰精于此道,建国后废跷,再演武旦戏只好用薄底靴踢枪,他反觉不顺。至于刀马旦则有的踩跷,有的不踩。

  3、 荡妇,且不谈早已绝迹的《马思远》、《双钉记》,现在还能见于舞台的水浒中的潘金莲、潘巧云、阎惜姣,都要踩跷。而《战宛城》的邹氏也踩跷,就有点可笑了,《战宛城》是东汉末年的事,那时尚不知缠足是怎么回事呢。至于《大劈棺》中田氏踩跷,那是战国的事,年代更久远了。所以戏就是戏,史就是史,不用能凿死铆子。

  民国以后缠足陋习日渐改变,跷功反而成为稀罕物儿,几大科班都练踩跷,跷功仍然司空见惯。被公认为旦行通天教主的王瑶卿老先生,从来不踩跷,他的门下自然也随着他,所以像《十三妹》这样的戏,就出现了大脚片儿与踩跷并存的现象。

  直到建国初期,虽已提出“推陈出新”,但跷功仍然可在舞台上见到。1952年左右,一位“戏改理论家”兼有政府官职的人士,发表专著,列举京剧二十来种丑恶与落后的现象。列在第一位的就是踩跷所表现的缠足。一篇文章等于宣判了跷功的死刑(起码是死缓)。跷功称绝技的老艺术家只得处于半息影状态,偶尔露个面。那些正当年、挑班的呢?得挣钱养家呀,于是出现了艺兼荀筱、身列四小名旦的角儿,唱《群英会》反串周瑜的尴尬局面。搭班唱戏的武旦也不得不来个反串陆文龙对付。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中期,应该说是迄今为止京剧发展的最后一个黄金时期,但跷功却消声匿跡被尘封了。(1957年春夏之交,京剧忽然刮起“开禁”风[岂知是“阳谋”中的小菜一碟],《马思远.》、《大劈棺》公演了,擅长跷功的也在台上走了几步。岂料昙花一现,几个剧团却谪边去了。若干年后,有的劫后余生,回到首都,有的却在北京舞台上永远消逝了,令人长叹!)
1964年,现代戏浪潮袭来,全部蟒袍玉带、脸谱盔头也遭到和木跷一样的厄运。而女演员的足下就更开放了。《耕耘初记》里知青赤脚下田,《南海长城》里的女民兵连甚么鞋都用不着了。

  当历史翻过长达十多年的沉重一页,传统戏恢复了,跷功却难恢复。老一代大多谢世或年迈,新一代又没练过,而这种功夫又必须从少年时代开始锤练。我们以为再也看不到这绝技了。谁想到,九十年代出来一位女演员,练就不错的跷功,登台献艺,一时颇为轰动,有位老顾曲者还拟诗一首祝贺,诗曰“闻道当年九阵风,今朝恍觉睹亲容。翩翩碎步红菱艳,曳曳柔姿绿柳轻。“烤火””放牛”添雅态,”思春”“恋远”动真情。窅娘作俑虽堪憾,绝技存留记一功”。后来她移居海外,跷功再次断档。

  前任北京戏校校长赴台湾戏校参观时,发现学花旦、武旦的小姑娘都踩着跷练功。由于练功房设备好,铺着厚厚的地毯,又有练功扶手,保证了孩子们的安全,于是她索要了两付跷带回,培养了北戏校学生练跷,并请当年坐过科、会此技的老师傅辅导。电视戏曲频道曾播放过由北戏学生演出的《战宛城·思春》一折,大概算是那次台湾行的成果之一吧。但没坚持下去,跷功又离开了观众的视线。

  进入本世纪,一个中南部省级剧团排出了根据名作家冯骥才的小说《三寸金莲》改编的同名京剧。编者下了一番功夫,为使满台生辉,设计了“金莲花舞”等一系列舞蹈,而且剧中不但主角踩跷,连婢女们也一律踩跷,这么多跷集于一台 ,即使是建国前也没见过。该剧在各地演出,央视戏曲频道也播放过全剧,堪称别具一格。近年举行的青京赛中,总有少数人踩跷参赛。如台湾的一位演《辛安驿》一折,搬朝天凳,三起三落,功夫不错,基功显然扎实。还有位演员的《叶含嫣挂画》一折,跷功加椅子功,也很不易。北京一位青年演员的《战宛城》能与前辈名家同台演出全剧,就更可贵了。

  最近天津舞台上出现了踩跷的《拾玉镯》的孙玉姣,这也是久违的孙玉姣了。除此之外就是较为常见的《翠屏山》、《战宛城》《活捉三郎》几出了。跷功打出手以及更难的功夫恐怕后继无人了。

  总之,目前的跷功现状可概括为“疏而未断”、“寡而未亡”。京剧在我们这一代不会进入博物馆,作为京剧技艺之一的跷功我们也同样希望如此。倘能如愿,也就可以了。

(本文内容转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